一种分区送风空调器控制方法及空调器与流程

文档序号:15043058发布日期:2018-07-27 21:57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区送风空调器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空调器运行时,送风通道复杂,引起大量噪音和风量衰减的问题,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201410073610.4)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在一个独立的壳体上设置一个进风口,两个出风口的风道结构,形成沿前后方向引风的风洞,带动空气从后向前流动,两个风道结构中分别设置一个贯流风机。

这种空调器提供了更为柔和的出风,具有更好的舒适度,在空调器的运行过程中,控制两个风机同步运行。虽然这种空调器在室内机的风道结构上作出了改进。但是其中压缩机运行频率控制还是延续了常见变频空调器的频率控制方式,通过室内机接收来自遥控器的指令,将遥控器指令对应的温度与室温传感器测得的温度进行比较,经模糊控制器推理得出室外压缩机的供电频率,再通过室内机和室外机之间的通信电路送至室外,控制压缩机的运转速度。但是,与传统的变频空调器不同,这种空调器中设置有两个热交换器,所以在运行过程中,每一个热交换器的热负荷是不同的,如果仅根据其中一个热交换器的热负荷作为预警值控制压缩机的转速以及其它辅助设备,必然会由于两个热交换器之间闭环分流不均导致输入参数具有明显偏差,进一步导致空调误动作,如果设置多个热交换器,则闭环分流不均将更为明显,会严重影响空调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区送风空调器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双贯流空调器仅根据其中一个热交换器的热负荷控制压缩机的转速以及其它辅助设备,容易导致空调误动作,影响空调效果的问题。

一种分区送风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空调器至少包括独立设置的至少两个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分别设置在一个空调本体的壳体中,相邻空调本体的壳体间隔设置;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贯流风机;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引流风道,所述进风口、热交换器、贯流风机和出风口沿空气流动方向依次布设在所述引流风道中;相邻的空调本体的壳体之间形成贯流风道,相邻两个引流风道的引风和所述贯通风道中的空气在所述贯通风道中混流并送至空调房间的指定区域;所述每一个所述热交换器上均设置有盘管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如果所述空调器工作在制冷模式,则比较每一个所述热交换器上的所述盘管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并取所述盘管温度传感器检测值中的最低值,根据所述最低值查表调取对应的压缩机运行频率;或如果所述空调器工作在制热模式,则比较每一个所述热交换器上的所述盘管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并取所述盘管温度传感器检测值中的最高值,根据所述最高值查表调取对应的压缩机运行频率;控制空调器按照所述压缩机运行频率运行直至所述最低值或最高值属于正常工作设定区间。

进一步的,若所述空调器工作在制冷模式,

调取所述制冷模式下的盘管温度设定值,所述盘管温度设定值包括上限阈值和下限阈值,在所述上限阈值和下限阈值之间划分若干个数值区间;确定所述最低值所属数值区间,并根据所述数值区间调用对应的压缩机运行频率。

更进一步的,每一个所述数值区间对应一个压缩机运行频率校正系数。利用所述压缩机运行频率校正系数校正所述压缩机运行频率,并控制压缩机按照校正后的压缩机运行频率运行。

进一步的,若所述空调器工作在制热模式,则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阶段:

开机阶段,在所述开机阶段中,比较所述盘管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并取所述盘管温度传感器检测值中的最低值,调取盘管温度检测值和贯流风机运行状态的关系,根据实时检测的最低值确定所述贯流风机的运行状态;

运行阶段,在所述运行阶段中,比较所述盘管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并取所述盘管温度传感器检测值中的最高值,调取所述制热模式下的盘管温度设定值,所述盘管温度设定值包括上限阈值和下限阈值,在所述上限阈值和下限阈值之间划分若干个数值区间;确定所述最高值所属数值区间,并根据所述数值区间调用对应的压缩机运行频率。

更进一步的,所述开机阶段具有固定设定周期,所述固定设定周期结束时,空调器退出所述开机阶段,所述贯流风机根据用户设定运行。

更进一步的,每一个所述数值区间对应一个压缩机运行频率校正系数,利用所述压缩机运行频率校正系数校正所述压缩机运行频率,并控制压缩机按照校正后的压缩机运行频率运行。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辅热控制阶段,所述辅热控制阶段包括:

判定是否设定允许辅热运行,若允许,则判定室内环境温度是否满足环温条件,若满足,则判定室内环境温度和设定温度的温差是否满足温差条件,若满足,则判定所述贯流风机的运行状态,若运行,则比较所述盘管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并取所述盘管温度传感器检测值中的最高值,判定所述最高值是否大于等于辅热运行设定温度;若所述最高值大于等于辅热运行设定温度,则至少控制设置在其中一个壳体中的电加热开启。

进一步的,电加热开启后,判定所述最高值是否大于等于辅热运行保护温度;若所述最高值大于等于辅热运行保护温度,或者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温差、贯流风机的运行状态中的任何一个不满足判定条件,则所述电加热关闭。

进一步的,所述辅热运行阶段与所述开机阶段之间存在第一延时。

本发明所提供的分区送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通过对第一盘管温度传感器和第二盘管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的采样和比较,利用有效的盘管温度检测值作为输入变量,控制压缩机频率以及各种辅助设备的启停及运行状态,克服了闭环分流不均对空调器的影响。尤其适用于多个热交换器的可分区送风空调器的控制。

同时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控制方法的空调器。空调器至少包括独立设置的至少两个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分别设置在一个空调本体的壳体中,相邻空调本体的壳体间隔设置;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贯流风机;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引流风道,所述进风口、热交换器、贯流风机和出风口沿空气流动方向依次布设在所述引流风道中;相邻的空调本体的壳体之间形成贯流风道,相邻两个引流风道的引风和所述贯通风道中的空气在所述贯通风道中混流并送至空调房间的指定区域;所述每一个所述热交换器上均设置有盘管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如果所述空调器工作在制冷模式,则比较每一个所述热交换器上的所述盘管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并取所述盘管温度传感器检测值中的最低值,根据所述最低值查表调取对应的压缩机运行频率;或如果所述空调器工作在制热模式,则比较每一个所述热交换器上的所述盘管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并取所述盘管温度传感器检测值中的最高值,根据所述最高值查表调取对应的压缩机运行频率;控制空调器按照所述压缩机运行频率运行直至所述最低值或最高值属于正常工作设定区间。

本发明所提供的空调器具有空调效果好,控制方式灵活,舒适性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提出的分区送风空调器控制方法一种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出的分区送风空调器控制方法制冷模式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出的分区送风空调器控制方法中制热模式第一种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所提出的分区送风空调器控制方法中制热模式第二种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为图1至图4所示控制方法中分区送风空调器的剖视图;

图6为图5所示分区送风空调器的主视图;

图7为图5所示分区送风空调器的后视图;

图8为图5所示分区送风空调器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5至图8所示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分区送风空调器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分区送风空调器包括底座500和设置在底座500上的至少两个空调本体。可以理解的是,空调本体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更多个。以下以两个相邻的空调本体,即如图所示的第一空调本体1和第二空调本体2为例,具体介绍分区送风空调器的具体结构。底座500由底座后壁9、底座侧壁7,8、底座前壁6、和底盘围成。如加湿部件等功能部件4设置在在所述底座500内。第一空调本体1包括第一壳体10以及形成在第一壳体10内的第一引流风道b1,第二空调本体2包括第二壳体20以及形成在第二壳体20内的第二引流风道b2。

在结构上与现有技术不同,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独立间隔设置,二者之间不发生干涉。第一壳体10包括第一壳体后壁10-1、第一壳体顶壁10-2和第一壳体前壁10-3,第一壳体后壁10-1、第一壳体顶壁10-2和第一壳体前壁10-3均设计为流线型。第二壳体20包括第二壳体后壁20-1、第二壳体顶壁20-2和第二壳体前壁20-3。第二壳体顶壁20-2和第二壳体前壁20-3设计为流线型。第一壳体后壁10-1上开设有第一进风口11,第一壳体前壁10-3上开设有第一出风口14,所述第一壳体10内设置有第一贯流风机13和第一热交换器12。第一贯流风机13包括第一贯流风机风扇131和第一贯流风机电机132,第二贯流风机23包括第二贯流风机风扇231和第二贯流风机电机232。第一贯流风机电机132设置在第一壳体顶壁10-2中。第一进风口11、第一热交换器12、第一贯流风机13和第一出风口14沿空气流动方向依次布设在第一引流风道b1中。第二壳体20前壁上开设有第二出风口24,第二壳体后壁20-1上开设有第二进风口12,所述第二壳体20内设置有第二贯流风机23和第二热交换器22。第二贯流风机电机232设置在第二壳体顶壁20-2中。第二进风口12、第二热交换器22、第二贯流风机23和第二出风口24沿空气流动方向依次布设在第二引流风道b2中。第一空调本体1和第二空调本体2相邻设置,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之间形成贯通风道a,通过第一壳体前壁10-3、第一壳体后壁10-1和第一壳体顶壁10-2的流线型设计以及第二壳体前壁20-3、第二壳体后壁20-1和第二壳体顶壁20-2的流线型设计限定贯通风道a的横截面形状,进一步限定贯通风道a中空气的流量和流动方向。第一引流风道b1和第二引流风道b2中的引风和贯通风道a中的空气在贯通风道中混流。贯通风道a优选为图1所示的由渐扩至减缩再至渐扩的双喇叭状。汇流优选发生在所述第一出风口14、第二出风口24之间,即贯通风道a的中段及前端。混流后的空气被送至空调房间的指定区域。

为了避免由于闭环分流不均的现象导致空调器误停机或者误报警,在本发明中,在第一热交换器12和第二热交换器2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盘管温度传感器71和第二盘管温度传感器72,其中第一热交换器12和第二热交换器22完全相同,第一盘管温度传感器71和第二盘管温度传感器72的设置位置一致。空调器处于开机状态后,第一盘管温度传感器71和第二盘管温度传感器72即实时回传第一盘管温度检测值和第二盘管温度检测值。如果设置有多个空调本体,则每一个空调本体中的热交换器均设置一个盘管温度传感器。

理论上,如果第一热交换器12和第二热交换器22之间不存在闭环分流不均的现象,则相应的,在实际运行工况下,第一盘管温度检测值和第二盘管温度检测值是相同的,即第一热交换器12和第二热交换器22在相同工况下的热负荷相同。为达到在运行过程中对制冷系统和压缩机的保护,在系统中设定有一组盘管温度设定值,一组盘管温度设定值包括上限阈值和下限阈值,以及正常工作设定区间。如果第一盘管温度检测值和第二盘管温度检测值满足盘管温度设定值的设定条件,比如制冷工况下高于对应的下限阈值,且属于正常工作设定区间,或者制热工况下低于对应的上限阈值,且属于正常工作区间,则代表压缩机排气侧和吸气侧的压力差稳定,可以配合其它功能部件的运行达到理想的制热或者制冷效果,且在达到理想的制热或制冷效果之前压缩机不停机,同时热交换器不会结霜。在最高值超出上限阈值或最低值超出下限阈值时,形成报警信号,或者控制压缩机停机。

但是,针对本发明所公开的分区送风的空调器,由于不可避免的存在闭环分流不均的现象,且可能由于其它功能部件的配合加剧分流不均,所以,对于本发明所公开的分区送风空调器的实际运行工况来说,第一热交换器12和第二热交换器22在相同工况下的热负荷相较于标准热负荷存在明显差异。由于存在差额热负荷,所以第一盘管温度传感器71和第二盘管温度传感器72在实际运行工况下的检测值存在明显的不同。在标准的实验条件下,可以得出盘管温度传感器和差额热负荷变化趋势之间的关系。在制冷模式下,如果盘管温度检测值与正常制冷状态的盘管温度设定值的偏差越大,则差额热负荷同样呈现逐渐增大的状态。在制热模式下,如果实际检测盘管温度与正常制热状态的盘管温度设定值的偏差越大,则同样的,差额热负荷也呈现逐渐增大的状态。由于热交换器的热负荷等于压缩机在计算工况下的制冷量以及压缩机在计算工况下的消耗功率,所以,需要对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进行控制,从而抑制并校正差额热负荷。为了抑制并校正差额热负荷,本实施例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得到为抑制差额热负荷,盘管温度检测值和压缩机运行频率之间的关系并以数据表的形式存储在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器中。当接收到盘管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后,则可以根据盘管温度检测值通过查表的方式确定并校正当前的压缩机运行频率,并控制空调器按照校正后的压缩机运行频率运行直至盘管温度检测值属于正常工作设定区间,降低系统报警或者压缩机停机的频率,同时保证空调器的制热或制冷效果。

如图1所示,具体来说,本发明所公开的控制方法中,如果空调器工作在制冷模式,则比较第一盘管温度传感器71和第二盘管温度传感器72的检测值,并取盘管温度传感器检测值中的最低值。同样适用于多个盘管温度传感器的采样,取其中的最低值。最低值对应制冷状态下两个热交换器中较大的差额热负荷。如果空调器工作在制热模式,则比较第一盘管温度传感器71和第二盘管温度传感器72的检测值,并取盘管温度传感器检测值中的最高值。同样适用于多个盘管温度传感器的采样,取其中的最高值。最高值对应制热状态下两个热交换器中较大的差额热负荷。若空调器工作在制热模式,当所述最高值逐渐增高且愈发偏离盘管温度设定值时,差额热负荷也逐渐增高甚至超出设定阈值。为了抑制这个趋势,需要降低压缩机运行频率或者降低压缩机运行频率的增长速度使得差额热负荷保持在合理的区间甚至完全消除。若空调器工作在制冷模式,当所述最低值逐渐降低且愈发偏离盘管温度设定值时,差额热负荷也逐渐增高,为了抑制这个趋势,同样需要降低压缩机运行频率或者降低压缩机运行频率的增长速度使得差额热负荷保持在合理的区间甚至消除。一种可选的方式是,最低值和最高值和压缩机频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在接收到最低值或者最高值后,通过查表可以直接得到压缩机运行频率,并控制空调器按照直接得到的压缩机运行频率运行直至最低值或最高值属于正常工作设定区间。

参见图2所示,在实际运行时,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是不断变化的。为了提高生成校正压缩机运行频率的响应速度。一种优选的方式是,当空调器工作在制冷模式时,首先调取制冷模式下空调器正常工作的一组盘管温度设定值,盘管温度设定值中包括对应的上限阈值和下限阈值。如果所述最低值高于下限阈值且低于上限阈值,则判定差额热负荷属于可控的范围区间,如果最低值高于上限阈值,则判定差额热负荷属于正常工作设定区间,即最低值属于正常工作设定区间,维持pid算法或模糊算法控制。上限阈值优选取10℃,下限阈值优选取0℃,偏差不超过10%。可以理解的是,盘管温度设定值可能还与制冷剂的种类有关,因此,此处上限阈值和下限阈值仅为优选值,盘管温度传感器实时回传所述最低值后,如果差额热负荷属于可控的范围区间,则判定所述最低值的所属数值区间,并根据所述数值区间查表对应得到对应该数值区间的压缩机运行频率,控制空调器按照得到的压缩机运行频率运行直至最低值高于上限阈值,属于正常工作设定区间。通过这种多对一的方式,可以减少控制器中的数据处理量。

以下介绍一种更优的方式,举例来说,如果最低值所处的区间为第一区间,则说明在下一个采样周期中,出现差额热负荷的可能性开始增大,需要降低压缩机的升频速率,对应第一区间分配额一个设定运行频率校正系数为+1hz/10s,即控制压缩机按照每10秒1hz速率慢速升频。如果最低值所处的区间为第二区间,则说明在下一个采样周期中,出现差额热负荷的可能性趋于稳定,需要保持当前的压缩机实时运行频率,对应分配第二区间设定运行频率校正系数为0hz/s,即控制压缩机按照当前频率运行,不牺牲空调效果。如果最低值所处的区间为第三区间,则说明在下一个采样周期中,需要调整空调效果以控制差额热负荷,对应分配第三区间设定运行频率校正系数为-1hz/10s,即控制压缩机按照每10秒1hz速率慢速下降;如果最低值所处的区间为第四区间,则说明在下一个采样周期中,差额热负荷相对较大,需要快速降低压缩机的升频速率,避免压缩机进入停机保护,对应第四区间设定运行频率校正系数为-1hz/s,即控制压缩机按照每秒1hz速率快速降频。不可避免的,采样最低值会出现为0摄氏度的现象,即等于或小于下限阈值,则说明在下一个采样周期中,需要对压缩机进行停机保护,压缩机停机,并在压缩机停机3秒后重新恢复正常运行。

第一区间为(ice_temp_4,ice_temp_3),第二区间为(ice_temp_3,ice_temp_2),第三区间为(ice_temp_2,ice_temp_1),第四区间为(ice_temp_1,ice_temp_0),其中ice_temp_0为0,ice_temp_4为上限阈值,设定为10℃。ice_temp_4,ice_temp_3,ice_temp_2,ice_temp_1,ice_temp_0以等分或非等分的形式逐渐递减。

如图3和图4所示,如果空调系统中存在显著的差额热负荷,那么其它功能部件的运行状态将会进一步加大差额热负荷,在制热工况下,还会显著影响空调效果,或者影响功能部件,如辅助电加热的使用寿命。如图3所示,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若空调器工作在制热模式,本发明所公开的控制方法至少包括开机阶段和运行阶段。

在开机阶段中,比较第一盘管温度传感器71和第二盘管温度传感器72的检测值,并取盘管温度传感器检测值中的最低值。在空调器的室内机中存储有盘管温度检测值和贯流风机运行状态的关系。优选的,如果最低值小于23℃,则第一贯流风机13和第二贯流风机23保持停机状态,当最低值大于等于23℃且小于等于37℃时,第一贯流风机13和第二贯流风机23保持最小风速运转,直至最低值大于等于38℃时,第一贯流风机13和第二贯流风机23接收用户通过空调器室内机设定的运转信号,按照设定风速运行。通过开机阶段控制压缩机、第一贯流风机13和第二贯流风机23的运行状态稳定,防止大量低温空气送入室内而降低用户体验。开机阶段具有固定的周期,在开机阶段的周期结束后,无论实时反馈的最低值为多少,第一贯流风机13和第二贯流风机23均根据用户设定的运转信号对应的设定风速运行,保证用户的实际体验。

退出开机阶段后空调器自动进入运行阶段。在所述运行阶段中,比较所述盘管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并取所述盘管温度传感器检测值中的最高值,调取所述制热模式下空调器正常工作的一组盘管温度设定值。正常工作的盘管温度设定值包括下限阈值和上限阈值,下限阈值优选为50℃,上限阈值优选为70℃,偏差不超过10%。如果所述最高值低于下限阈值,则判定差额热负荷属于正常工作设定区间,即最高值属于正常工作设定区间,维持pid算法或模糊算法控制。如果所述最高值高于下限阈值且低于上限阈值,则判定差额热负荷属于可控的范围区间。可以理解的是,盘管温度设定值可能还与制冷剂的种类有关,因此,此处的下限阈值和上限阈值仅为优选值。进一步根据所述确定差额热负荷的所在数值区间,并利用所述数值区间对应的校正压缩机运行频率校正实时压缩机运行频率,直至所述差额热负荷满足正常运行条件的设定区间,即最高值属于正常工作设定区间。与制冷模式类似,可以通过一对一,或者多对一的方式直接查表得到压缩机运行频率。

一种更优的方式为,如果最高值所处的区间为第一区间,则说明差额热负荷较大,出现压缩机停机保护的可能性较大;为避免压缩机进入停机保护,对应第一区间设定运行频率校正系数为-2hz/10s或-5hz/10s,即控制压缩机按照每十秒2hz或每十秒5hz的速率快速降频。如果最高值所处的区间为第二区间,则说明差额热负荷增大趋势明显,需要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对应第二区间的设定运行频率校正系数为-1hz/5s,即控制压缩机按照每5秒1hz速率慢速下降;如果最高值所处的区间为第三区间,则说明差额热负荷趋于稳定,需要保持该运行频率,对应第三区间设定运行频率校正系数为0hz/s,即控制压缩机按照当前频率运行;如果最高值所处的区间为第四区间,则说明差额热负荷即将出现增大的趋势,需要延缓压缩机的升频速率,对应第四区间设定运行频率校正系数为+1hz/5s,即控制压缩机按照每5秒1hz速率慢速上升;如果最高值所处的区间为第五区间,则说明差额热负荷可能出现增大的趋势,需要适当降低压缩机的升频速率,对应第五区间设定运行频率校正系数为+2hz/10s或+5hz/10s,即控制压缩机按照每10秒2hz或每10秒5hz速率慢速上升。如果采样的最高值高于上限阈值,则首先控制压缩机停机3秒,等待最高值低于下限阈值后在此启动。其中,第一区间为(ice_temp_6,ice_temp_5),第二区间为(ice_temp_5,ice_temp_4),第三区间为(ice_temp_4,ice_temp_3),第二区间为(ice_temp_3,ice_temp_2),第一区间为(ice_temp_2,ice_temp_1),其中ice_temp_1为下限阈值,设定为50℃,ice_temp_6为上限阈值,设定为70℃。ice_temp_6,ice_temp_5,ice_temp_4,ice_temp_3,ice_temp_2,ice_temp_1以等分或非等分的形式逐渐递减,

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分别对应第一贯流风机13和第二贯流风机23设置有第一电加热81和第二电加热82。与开机阶段并行设置有辅热控制阶段,所述辅热控制阶段包括多个判定条件。首先判定是否设定允许辅热运行。该设定允许信号由用户通过遥控器设置。只有允许的条件下才可以进行其余步骤。若允许,则判定室内环境温度是否满足环温条件,优选设置为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等于22℃,若满足,则判定室内环境温度和设定温度的温差是否满足温差条件,优选设置为温差是否大于2℃,若满足,则判定所述贯流风机的运行状态,当对应电加热的贯流风机处于运行状态时,才允许电加热开启,避免电加热干烧。若运行,则比较所述盘管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并取所述盘管温度传感器检测值中的最高值,判定所述最高值是否小于等于辅热运行设定温度;若所述最高值小于等于辅热运行设定温度,则至少控制设置一个对应运转状态的电加热开启。辅热运行设定温度优选为52℃。

电加热开启后,判定所述最高值是否大于等于辅热运行保护温度;若所述最高值大于等于辅热运行保护温度,或者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温差、贯流风机的运行状态中的任何一个不满足判定条件,则所述电加热关闭。辅热运行保护温度优选为57℃。

原则上,辅热运行阶段与开机阶段完全同步并行。优选的,所述辅热运行阶段与所述开机阶段之间存在第一延时。第一延时优选设置为5秒,以保证贯流风机可以稳定运行。

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分区送风空调器。采用上述多个实施例所详细描述的控制方法。控制方法的具体步骤详见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的详细描述和描绘,在此不再赘述。采用上述控制方法的分区送风空调器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