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爪自调呼吸式抽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70483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爪自调呼吸式抽油烟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烹调烟气的排除领域,特别是一种多爪自调呼吸式抽油烟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抽油烟机已成为餐馆、餐厅、酒店、饭店、家庭等必不可少的家电设备。科学研究资料表明,做饭菜产生的油烟中含有的化学成分包含饱和烃类、不饱和烃类、苯系物等,大部分为有毒物质,而且由于油烟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膨胀性,在形成之后,外溢的油烟会向周围的空气四处扩散,影响范围较大,严重污染了厨房及周围室内的环境质量,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室内油烟的捕集目前主要是通过抽油烟机来完成。

生活中常见的抽油烟机是顶置式设置,具体的是,将抽油烟机设置在锅具的上方,对油烟进行抽取,并且只具有吸烟功能。现还未见到吸油烟口可自动调整,可抽出主、副双滤结构设计,吸、呼气双电机布置的抽油烟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彻底改变目前油烟机油烟吸口静止不动和集中布置的现状,采用自动化控制,自动调整转动阀及管道内腔的位置,使其对准油烟,通过吸气和呼气的组合作用,设计了一种多爪自调呼吸式抽油烟机。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爪自调呼吸式抽油烟机,包括灶台,还包括一吸油烟装置ⅰ、一呼气装置ⅱ和控制面板,所述吸油烟装置ⅰ和呼气装置ⅱ安装于灶台上,控制面板设置在吸油烟装置ⅰ或呼气装置ⅱ或灶台上;所述吸油烟装置ⅰ包括多爪单元ⅰ、移动单元ⅰ、排油烟单元ⅰ和风力单元ⅰ,所述多爪单元ⅰ、移动单元ⅰ和排油烟单元ⅰ依次顺序连接;所述多爪单元ⅰ包括至少两个爪管ⅰ,所述爪管ⅰ包括一号管道ⅰ、转动阀ⅰ和二号管道ⅰ,一号管道ⅰ、转动阀ⅰ和二号管道ⅰ依次连接,且内部相通,一号管道ⅰ上设有油烟传感器ⅰ,二号管道ⅰ连接移动单元ⅰ;所述移动单元ⅰ内设有空腔,空腔与多爪单元ⅰ的内部通道相通;所述排油烟单元ⅰ包括可弯曲收缩的排油烟管ⅰ,排油烟管ⅰ的一端与移动单元ⅰ的空腔连接;所述风力单元ⅰ包括吸气风轮ⅰ,吸气风轮ⅰ安装在多爪单元ⅰ、移动单元ⅰ或排油烟单元ⅰ上,用于将气流从多爪单元ⅰ吸到排油烟单元ⅰ;所述呼气装置ⅱ包括多爪单元ⅱ、移动单元ⅱ、吸气单元ⅱ和风力单元ⅱ,所述多爪单元ⅱ、移动单元ⅱ和排油烟单元ⅱ依次顺序连接;所述多爪单元ⅱ包括至少两个爪管ⅱ,所述爪管ⅱ包括一号管道ⅱ、转动阀ⅱ和二号管道ⅱ,一号管道ⅱ、转动阀ⅱ和二号管道ⅱ依次连接,且内部相通,一号管道ⅱ上设有油烟传感器ⅱ,二号管道ⅱ连接移动单元ⅱ;所述移动单元ⅱ内设有空腔,空腔与多爪单元ⅱ的内部通道相通;所述吸气单元ⅱ包括可弯曲收缩的吸气管ⅱ,吸气管ⅱ的一端与移动单元ⅱ的空腔连接;所述风力单元ⅱ包括呼气风轮ⅱ,呼气风轮ⅱ安装在多爪单元ⅱ、移动单元ⅱ或吸气单元ⅱ上,用于将气流从吸气单元ⅱ呼到多爪单元ⅱ,风力单元ⅱ与控制面板电连接;所述控制面板分别与油烟传感器ⅰ、油烟传感器ⅱ、转动阀ⅰ、转动阀ⅱ、吸气风轮ⅰ和呼气风轮ⅱ电连接;油烟传感器ⅰ和油烟传感器ⅱ将接收到的测量信号传递到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处理测量信号,然后向转动阀ⅰ、转动阀ⅱ、风力单元ⅰ和风力单元ⅱ传递信号,启动吸气风轮ⅰ和呼气风轮ⅱ,转动阀ⅰ调整一号管道ⅰ对准油烟产生处,转动阀ⅱ调整二号管道ⅱ对准油烟产生处,气流从吸油烟装置ⅰ向呼气装置ⅱ流动,然后排到空气,当测量信号为零时,控制面板传递给风力单元ⅰ和风力单元ⅱ信号,关闭吸气风轮ⅰ和呼气风轮ⅱ。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吸油烟装置ⅰ安装于灶台的下侧面,其中,其中,相比移动单元ⅰ或排油烟单元ⅰ,多爪单元ⅰ位于装置的上方;所述呼气装置ⅱ还设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与移动单元ⅱ相连,可实现移动单元直线往复运动,且该呼气装置ⅱ安装于灶台的上侧面,其中,相比移动单元ⅱ或吸气单元ⅱ,多爪单元ⅱ位于装置的下方;控制面板与移动单元ⅱ电连接,能够控制多爪单元ⅱ向油烟浓度高的位置移动。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吸油烟装置ⅰ还设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与移动单元ⅰ相连,可实现移动单元直线往复运动,且该吸气装置ⅰ安装于灶台的上侧面,其中,相比移动单元ⅰ或排油烟单元ⅰ,多爪单元ⅰ位于装置的下方;控制面板与移动单元ⅰ电连接,能够控制多爪单元ⅰ向油烟浓度高的位置移动;所述呼气装置ⅱ安装于灶台的下侧面,其中,相比移动单元ⅱ或排油烟单元ⅱ,多爪单元ⅱ位于装置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一气缸和一号控制器,气缸与移动单元ⅰ或移动单元ⅱ固定连接,一号控制器与控制面板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移动单元ⅰ或移动单元ⅱ上的滚轮、设置在灶台上的滑轨、驱动滚轮的旋转电机和控制旋转电机的二号控制器,二号控制器与控制面板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二号管道ⅰ和二号管道ⅱ是可弯曲收缩管,控制面板能够控制转动阀ⅰ或转动阀ⅱ上、下移动。

优选的,所述一号管道ⅰ的出口处设有可抽出副滤油结构ⅰ,所述副滤油结构ⅰ内部设置棉类吸油物质。

优选的,所述排油烟管ⅰ与移动单元ⅰ连接端的端口处设有可抽出主滤油结构ⅰ,所述主滤油结构ⅰ内部设置吸油物质。

优选的,所述排油烟管ⅰ的另一端连接排油烟管座ⅰ,吸气管ⅱ的另一端连接吸气管座ⅱ。

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制作的一种多爪自调呼吸式抽油烟机,其有益效果是改变目前油烟机油烟吸口静止不动和集中布置的现状,相比单个风机吸烟,采用吸气和呼气公用的油烟的装置可以大大降低噪音且提高吸收效率;设计了两种安装方式,便于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采用自动控制的转动阀结构,可随意调整管道内腔口的位置,使其对准油烟;通过呼气和吸气,提高吸收效率;采用可抽出主、副双滤结构,便于实现油污清除;大大减少了炒菜人周围油烟,从而减少油烟对于炒菜人健康的危害,重要的是,采用自动化控制,可以更好的提高吸油烟的效率,便于操作,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3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控制面板;

11、一号管道ⅰ;12、转动阀ⅰ;13、二号管道ⅰ;14、排油烟管ⅰ;15、吸气风轮ⅰ;16、副滤油结构ⅰ;17、主滤油结构ⅰ;18、排油烟管座ⅰ;19、移动单元ⅰ;

21、一号管道ⅱ;22、转动阀ⅱ;23、二号管道ⅱ;24、吸气管ⅱ;25、呼气风轮ⅱ;28、吸气管座ⅱ;29、移动单元ⅱ;

31、气缸;32、一号控制器;33、滚轮;34、滑轨;35、旋转电机;36、二号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

一种一种多爪自调呼吸式抽油烟机,如图1-2所述,包括灶台,还包括一吸油烟装置ⅰ、一呼气装置ⅱ和控制面板1,吸油烟装置ⅰ和呼气装置ⅱ安装于灶台上,本实施例中,控制面板1设置在呼气装置ⅱ上;此处的灶台值指的是厨房内除油烟机以外的所有设备,包括墙壁,案板等,本抽油烟机在灶具附近使用。

吸油烟装置ⅰ包括多爪单元ⅰ、移动单元ⅰ19、排油烟单元ⅰ和风力单元ⅰ,多爪单元ⅰ、移动单元ⅰ19和排油烟单元ⅰ依次顺序连接。

多爪单元ⅰ包括至少两个爪管ⅰ,其采用tpu包裹不锈钢材质制备而成,本实施例中有四个,其中一个被挡着,未画出;爪管ⅰ包括一号管道ⅰ11、转动阀ⅰ12和二号管道ⅰ13,一号管道ⅰ11、转动阀ⅰ12和二号管道ⅰ13依次连接,且内部相通,形成一个通道,油烟从一号管道ⅰ11流经转动阀ⅰ12到二号管道ⅰ13,然后流入移动单元ⅰ19内的空腔;转动阀ⅰ12可以转动,且转动阀ⅰ12与控制面板1电连接,可以调整一号管道ⅰ11的空腔口对准油烟浓度大的位置。

一号管道ⅰ11上设有油烟传感器ⅰ,油烟传感器ⅰ与控制面板1电连接,油烟传感器ⅰ可将探测到的信号传递到控制面板1。

二号管道ⅰ13连接移动单元ⅰ19;移动单元ⅰ19内设有空腔,空腔与多爪单元ⅰ的内部通道相通;排油烟单元ⅰ包括可弯曲收缩的排油烟管ⅰ14,排油烟管ⅰ14的一端与移动单元ⅰ19的空腔连接,当移动单元ⅰ19运动时,排油烟管ⅰ14产生伸缩状态;风力单元ⅰ包括吸气风轮ⅰ15,本实施例中,吸气风轮ⅰ15安装在移动单元ⅰ19上,用于将气流从多爪单元ⅰ吸到排油烟单元ⅰ;这里,存在着一个汇流的问题,从多爪单元ⅰ流入的油烟可以在移动单元ⅰ19或者排油烟单元ⅰ内的空腔汇流,本实施例中,是在移动单元ⅰ19内汇流。

吸气风轮ⅰ15与控制面板1电连接,控制面板1可以控制吸气风轮ⅰ15开启和关闭。

呼气装置ⅱ包括多爪单元ⅱ、移动单元ⅱ29、吸气单元ⅱ和风力单元ⅱ,多爪单元ⅱ、移动单元ⅱ29和排油烟单元ⅱ依次顺序连接。

多爪单元ⅱ包括至少两个爪管ⅱ,其也采用tpu包裹不锈钢材质制备而成,本实施例中有四个,其中一个被挡着,未画出。爪管ⅱ包括一号管道ⅱ21、转动阀ⅱ22和二号管道ⅱ23,一号管道ⅱ21、转动阀ⅱ22和二号管道ⅱ23依次连接,且内部相通,形成一个通道,空气从吸气管ⅱ24经移动单元ⅱ29、二号管道ⅱ22、转动阀ⅱ22、一号管道ⅱ21到达灶具,转动阀ⅱ22可以转动,且转动阀ⅱ22与控制面板1电连接,可以调整一号管道ⅱ21的空腔口对准油烟浓度大的位置,来调整一号管道ⅱ21的空腔口对准油烟浓度大的位置。

一号管道ⅱ21上设有油烟传感器ⅱ,用于测量烟雾信号;油烟传感器ⅱ与控制面板1电连接,油烟传感器ⅱ可将探测到的信号传递到控制面板1。

二号管道ⅱ23连接移动单元ⅱ29;移动单元ⅱ29内设有空腔,空腔与多爪单元ⅱ的内部通道相通;吸气单元ⅱ包括可弯曲收缩的吸气管ⅱ24,吸气管ⅱ24的一端与移动单元ⅱ29的空腔连接;风力单元ⅱ包括呼气风轮ⅱ25,本实施例中,呼气风轮ⅱ25安装在移动单元ⅱ29上,用于将气流从吸气单元ⅱ呼到多爪单元ⅱ,这里,存在着一个分流的问题,从移动单元ⅱ29流入的空气可以在移动单元ⅱ29分流。另外,将风力单元ⅱ与控制面板1电连接,调整风速,便于控制抽油烟机。呼气风轮ⅱ25与控制面板1电连接,控制面板1可以控制呼气风轮ⅱ25开启和关闭。

一号管道ⅰ11的出口处设有可抽出副滤油结构ⅰ16,副滤油结构ⅰ16内部设置棉类吸油物质;排油烟管ⅰ14与移动单元ⅰ19连接端的端口处设有可抽出主滤油结构ⅰ17,主滤油结构ⅰ17内部设置吸油物质,副滤油结构ⅰ16用于初步过滤油烟,主滤油结构ⅰ17用于再次过滤油烟,提高过滤性,另外,采用可更换设计,便于在在吸油量较多时可以将其抽出进行清洗处理或者更换。

排油烟管ⅰ14的另一端连接排油烟管座ⅰ18,吸气管ⅱ24的另一端连接吸气管座ⅱ28,用于固定两装置。

本实施例中,吸油烟装置ⅰ安装于灶台的下侧面,其中,相比移动单元ⅰ19或排油烟单元ⅰ,多爪单元ⅰ位于装置的上方;呼气装置ⅱ还设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与移动单元ⅱ29相连,可实现移动单元直线往复运动,且该呼气装置ⅱ安装于灶台的上侧面,其中,相比移动单元ⅱ29或吸气单元ⅱ,多爪单元ⅱ位于装置的下方;即两装置采用一上一下的方式设置,并且,两装置的一号管道ⅰ11多爪单元ⅰ和一号管道ⅱ21多爪单元ⅱ靠近灶具设置,便于提高吸收效率;控制面板1与移动单元ⅱ29电连接,能够控制多爪单元ⅱ向油烟浓度高的位置移动。传动机构包括一气缸31和一号控制器32,气缸31与移动单元ⅱ29固定连接,一号控制器32与控制面板1电连接;控制面板1可以通过一号控制器32自动控制气缸31运动,气缸31带动移动单元19直线运动,使一号管道ⅰ11多爪单元ⅰ靠近灶具设置,便于提高吸收效率,另外,控制面板1与移动单元19电连接,能够自动控制多爪单元ⅰ向油烟浓度高的位置移动。

风力单元ⅰ与控制面板1电连接,风力单元ⅱ与控制面板1电连接;通过调整风速,便于控制抽油烟机。

使用时,将两装置采用上、下相对的方式分别安装在灶台上,启动抽油烟机,油烟传感器ⅰ和油烟传感器ⅱ将接收到的测量信号传递到控制面板1,控制面板1处理测量信号,然后向转动阀ⅰ12、转动阀ⅱ22、风力单元ⅰ和风力单元ⅱ分别传递信号,启动吸气风轮ⅰ15和呼气风轮ⅱ25,转动阀ⅰ12调整一号管道ⅰ11对准油烟产生处,转动阀ⅱ22调整二号管道ⅱ23对准油烟产生处,气流从吸油烟装置ⅰ向呼气装置ⅱ流动,然后排到空气,即从呼气装置的吸气单元ⅱ、移动单元ⅱ29、多爪单元ⅱ到多爪单元ⅰ、移动单元ⅰ19、排油烟单元ⅰ,排到室外;当测量信号为“零”时,控制面板1传递给风力单元ⅰ和风力单元ⅱ信号,关闭吸气风轮ⅰ15和呼气风轮ⅱ25。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多个一号管道ⅰ和一号管道ⅱ的组合作用,随时将各自管道的内腔口对准油烟浓度大的位置,通过控制面板的作用,以达到最优效果。位于上方的呼气装置,通过双重调节,即先调整移动单元ⅱ的位置,再微调转动阀ⅱ或者二号管道ⅱ,通过多种调节方式来提高吸油烟的效果;对应的,位于下方的吸气装置,通过转动阀ⅰ和二号管道ⅰ来调节,另外,利用副滤油结和主滤油结构将油过滤出来。

本实施例中,控制面板1还可设置在吸油烟装置ⅰ或灶台上;吸气风轮ⅰ15安装在多爪单元ⅰ或排油烟单元ⅰ上,呼气风轮ⅱ25安装在多爪单元ⅱ或吸气单元ⅱ上。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二号管道ⅰ13和二号管道ⅱ23均是可弯曲收缩管,可调整二号管道ⅱ23的长度,使二号管道ⅱ23将一号管道ⅱ21移动到更接近油烟浓度高的位置,同理,使二号管道ⅰ13将一号管道ⅰ11移动到更接近油烟浓度高的位置,还可以改变多爪单元ⅰ和多爪单元ⅱ在灶台上面的空间分布,实现收纳效果,有效节省空间,另外,控制面板1能够控制转动阀ⅰ12和转动阀ⅱ22上、下移动,实现自动控制。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传动机构与移动单元ⅰ19相连,可实现移动单元直线往复运动,且该吸气装置ⅰ安装于灶台的上侧面,其中,相比移动单元ⅰ19或排油烟单元ⅰ,多爪单元ⅰ位于装置的下方;控制面板1与移动单元ⅰ19电连接,能够控制多爪单元ⅰ向油烟浓度高的位置移动;呼气装置ⅱ安装于灶台的下侧面,其中,相比移动单元ⅱ29或排油烟单元ⅱ,多爪单元ⅱ位于装置的上方;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移动单元ⅰ19上的滚轮33、设置在灶台上的滑轨34、驱动滚轮33的旋转电机35和控制旋转电机35的二号控制器36,二号控制器36与控制面板1电连接。

以上参考了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制于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且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因此,任何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