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61168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磁炉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磁炉。



背景技术:

电磁炉是一种常用的厨房家电,其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利用交变电流通过线圈产生方向不断改变的交变磁场,处于交变磁场中的导体的内部将会出现涡旋电流,这是涡旋电场推动导体中载流子运动所致;涡旋电流的焦耳热效应使导体升温,从而实现加热。

现有的电磁炉散热装置中,电磁炉线圈盘或主控板与散热片直接连接的方式进行散热,散热片的装配位置会受到安装在主控板上的功率管和整流器的装配位置的限制,从而使得通常情况下,散热片的位置并没有设置在电磁炉风机的出风口位置,上述这种电磁炉散热装置导致电磁炉中线圈盘和大功率的元件散热效果不佳,若连续高功率加热电磁炉极易出现故障,甚至导致电磁炉烧毁或线圈盘起火燃烧等危害,不利于电磁炉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电磁炉长时间高功率工作时散热效果不佳的现象,导致电磁炉不能正常工作,甚至电磁炉线圈盘高温起火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更佳的散热效果的电磁炉。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磁炉,包括电磁线圈盘组件和设置在电磁线圈盘组件的一侧的电磁炉主控板组件,还包括,多个热管、散热组件和散热扇,所述散热组件对称的设置在电磁线圈盘组件的两边,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基体和散热翅,所述散热基体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散热基体的壁上设置有散热翅,所述散热翅的一端与空腔连通,散热基体在设置有散热翅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内均固定有热管,热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电磁线圈盘组件上,所述散热组件的一侧设置有散热扇。其中所述的线圈盘组件包括电磁炉磁条、电磁炉线圈盘和线圈;所述的电磁炉主控板组件包括电磁炉主控板和设置在电磁炉主控板上的电子元件;通过多个热管使电磁线圈盘组件和电磁炉主控板组件上的电子元件散出的热量快速地传导到散热组件的散热基体中,由于散热基体具有空腔,增大了散热组件的比表面积,在散热扇的作用下使热量快速排出电磁炉或是传递散热翅,通过散热翅快速的排出热量,从而避免了热量滞留在电磁炉中。

优选地,还包括电磁炉底壳,所述的电磁炉底壳和电磁线圈盘组件固定连接,电磁炉底壳在与所述的散热翅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散热孔。通过散热孔可以加快散热组件的热量的排出电磁炉体。

优选地,在所述的电磁炉底壳上设置有自动控制器。

优选地,所述基体的空腔中设置有温度感应器。

优选地,所述散热扇通过电机驱动,且在散热扇上设置有减速器。

通过设置温度感应器、自动控制器、电机和减速器,可以实现自动控制散热扇的风速,当散热组件的温度较高时,自动调快电机的风速,加快热量的散发,而当散热组件的温度较低时,可以自动调慢电机的风速或者是使散热扇停止转动,从而节约能源。

优选地,所述的凹槽的个数为6-8个,所述凹槽的直径和所述热管相配合。通过设置6-8凹槽,即设置有多个热管,可以使电磁线圈盘组件和电磁炉主控板组件上的电子元件散出的热量快速的传导到散热组件上,加快了热量的传导。

优选地,所述散热基体为圆柱型,所述散热翅为针状。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加快热量的从电磁炉的内部排出。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具有空腔和散热翅的散热组件在散热扇的作用下可以加速电磁线圈盘组件和电磁炉主控板组件上的电子元件散出的热量排出电磁炉;

2.本发明的多根导热管可以加速磁线圈盘组件和电磁炉主控板组件上的电子元件散出的热量快速的传递到散热组件上,避免热量残留在磁线圈盘组件和电磁炉主控板组件上影响电磁炉的工作效率;

3.本发明可以根据热量的散出情况,实现自动调节散热扇的风速,节约能源;

4.本发明利用针状的散热翅,增大了散热组件的比表面积,从而加速了热量的排出。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散热组件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为:1-电磁线圈盘组件,2-电磁炉主控板组件,3-热管,4-散热组件,5-散热扇,6-散热基体,7-散热翅,8-空腔,9-凹槽,10-电机,11-电磁炉底壳,12-散热孔,13-自动控制器,14-温度感应器,15-减速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结合图1、图2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电磁炉,包括电磁线圈盘组件1和设置在电磁线圈盘组件1的一侧的电磁炉主控板组件2,还包括,多个热管3、散热组件4和散热扇5,所述散热组件4对称的设置在电磁线圈盘组件1的两边,所述散热组件4包括散热基体6和散热翅7,所述散热基体6内部设置有空腔8,所述散热基体6的壁上设置有散热翅7,所述散热翅7的一端与空腔8连通,散热基体6在设置有散热翅7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多个凹槽9,所述凹槽9内均固定有热管3,热管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电磁线圈盘组件1上,所述散热组件4的一侧设置有散热扇5。本实施例可以使电磁线圈盘组件1和电磁炉主控板组件2上的电子元件散出的热量通过热管3传导到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的散热组件4上,散热组件4上的热量在散热扇5的作用下快速的排出电磁炉的内部,从而避免了热量的滞留在电磁炉的内部,甚至是导致电磁炉线圈盘高温起火,影响电磁炉的工作。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电磁炉底壳11,所述的电磁炉底壳11和电磁线圈盘组件1固定连接,电磁炉底壳11在与所述的散热翅7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散热孔12。本实施例可以使散热组件4上的热量快速的通过散热孔12传递出去。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在所述的电磁炉底壳11上设置有自动控制器13;进一步地,所述基体的空腔8中设置有温度感应器14;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扇5通过电机10驱动,且在散热扇上设置有减速器15。本实施例可以根据散热组件4的温度的高低自动的调节散热风5扇的转速,既加快了热量的散出,又节约了能源。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的凹槽的个数为6-8个,所述凹槽的直径和所述热管相配合;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基体为圆柱型,所述散热翅为针状。本实施例增大了散热组件4的比表面积,加快了热量的散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发明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炉,包括电磁线圈盘组件和设置在电磁线圈盘组件的一侧的电磁炉主控板组件,还包括,多个热管、散热组件和散热扇,所述散热组件对称的设置在电磁线圈盘组件的两边,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基体和散热翅,所述散热基体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散热翅的一端与空腔连通,散热基体在设置有散热翅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内均固定有热管,热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电磁线圈盘组件上,所述散热组件的一侧设置有散热扇,通过多个热管使热量快速地传导到散热组件的散热基体中,由于散热基体具有空腔,增大了散热组件的比表面积,在散热扇的作用下散热组件快速的排出热量。

技术研发人员:樊明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弘毅智慧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16
技术公布日:2017.11.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