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湿风扇的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93284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湿风扇的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风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加湿风扇的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能够加湿的风扇,其中一种结构如申请号为200720176398.x,名称为“一种超声波加湿空调扇”的专利,披露了所述空调扇包括风扇、超声波雾化喷头组、贮水槽、水雾输送管腔,所述风扇的顶端与风扇电机连接,风扇的后部设有水雾输送管腔,所述风扇通过水雾输送管腔与贮水槽连接;所述超声波雾化喷头组位于贮水槽内,超声波雾化喷头组与电源适配器连接。

但是上述的加湿风扇,结构比较传统,其整体结构不牢靠,容易出现漏水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加湿风扇的密封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加湿风扇的密封结构,包括:

底座;

雾化组件,其位于所述底座内,且所述雾化组件与所述底座密封连接,所述雾化组件用于产生水雾并将水雾横向输送;

储水容器,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储水容器与所述雾化组件密封连接。

较佳的,所述雾化组件包括雾化器以及输送管,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雾化器位于在所述进水口上,所述输送管的一端与所述雾化器的侧部连接。

较佳的,所述输送管横向倾斜设置,且所述输送管与所述雾化器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块。

较佳的,所述进水口的边沿向上拱起,所述雾化器具有接口部以及顶块,所述接口部与所述进水口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部。

较佳的,所述储水容器以及所述接口部均为透明材料制成,所述接口部内设置有可变色的led灯,所述led灯对应所述储水容器设置,并将产生的灯光投射到所述储水容器内。

较佳的,所述接口部上设置有对应所述储水容器的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二密封部为盘状结构且与所述底座之间形成有间隙。

较佳的,所述顶块上设置有第三密封部。

较佳的,所述第三密封部为凹盘状结构,且所述第三密封部的凹面朝上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将储水容器竖直密封设置在雾化器上,并将水雾横向输送的结构,具有很好的密封效果,与传统的竖直输送水雾的加湿风扇相比,其不易漏水,其储水部分与风扇部分保持独立,两者不会相互干扰;且储水容器与雾化器之间密封,雾化器与储水容器密封,从而使整体结构的防水防渗漏效果更好。

2、输送管为横向设置,能够将位于底座一侧产生的水雾引导至底座的另一侧,并且输送管略微倾斜向上,其对应雾化器的一端较低,对应风扇组件的一端较高,这样便于水雾传输,且在传输时,保证水雾存在的独立性,其可靠性较高,不易漏水。

3、第一密封部用于密封住进水口与接口部之间的缝隙,实际上就是保证底座与雾化器之间的密封性,从而避免水进入到底座内。

4、第二密封部能够在底座与储水容器之间形成一层密封不透水的中间层,这样能够保证储水容器与底座之间的密封性。

5、第三密封部能够在储水容器出水时起到保护作用。

6、储水容器插接在接口部上,led灯设置在接口部内,led灯产生的灯光能够穿过透明的接口部,从而投射到储水容器内,从而使储水容器内的水产生光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加湿风扇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加湿风扇的密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底座与雾化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雾化组件的示意图。

图中,100、底座;110、进水口;200、雾化组件;210、雾化器;211、接口部;212、顶块;213、第一密封部;214、第二密封部;215、第三密封部;220、输送管;221、密封块;300、储水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加湿风扇的密封结构,包括:底座100、储水容器300以及雾化组件200,其中,底座100用于连接并承载储水容器300与风扇组件,并通过雾化组件200将两者结合在一起,从而在吹风时能够吹出比较湿润的风。

此处值得指出的是,这种加湿风扇,可以做的非常紧凑小巧,从而放置在桌上,尤其可以放置在办公桌上使用,其对场地与空间的要求较小,并且结构也很可靠。

其中,底座100具有内腔,并且优选为盒装结构,包括上盖以及与上盖连接的下盖;雾化组件200位于所述底座100内,且所述雾化组件200与所述底座100密封连接,所述雾化组件200用于产生水雾并将水雾横向输送。

储水容器300,其设置在所述底座100上,所述储水容器300与所述雾化组件200密封连接;并且,底座100上还设置有风扇组件,风扇组件与储水容器300呈双子塔形状设置在底座100上,并且雾化组件200将水雾横向输送,从风扇组件上喷出。

这种将储水容器300竖直密封设置在雾化器210上,并将水雾横向输送的结构,具有很好的密封效果,与传统的竖直输送水雾的加湿风扇相比,其不易漏水,其储水部分与风扇部分保持独立,两者不会相互干扰;且储水容器300与雾化器210之间密封,雾化器210与储水容器300密封,从而使整体结构的防水防渗漏效果更好。

更进一步的,底座100的左右两侧分别为风扇组件与储水容器300,两者形成双子塔结构,并且水雾是通过横向输送的方式进行传递是,所述储水容器300是直接与底座100内的雾化组件200连接的,并在两者的连接处设置密封部,从而实现更好的防水防渗漏效果。

如图2、图3、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雾化组件200包括雾化器210以及输送管220,所述底座100上设置有进水口110,所述雾化器210位于在所述进水口110上,所述输送管220的一端与所述雾化器210的侧部连接。

雾化器210可以优选为超声波雾化器210,其通过陶瓷雾化片的高频谐振,将液态水分子结构打散而产生自然飘逸的水雾,不需加热或添加任何化学试剂。与加热雾化方式比较,能源节省了90%。

输送管220为与雾化器210的出雾口连接,用于接收产生的水雾,并且此处值得说明的是,输送管220为横向设置,能够将位于底座100一侧产生的水雾引导至底座100的另一侧,并且输送管220略微倾斜向上,其对应雾化器210的一端较低,对应风扇组件的一端较高,这样便于水雾传输,且在传输时,保证水雾存在的独立性。

如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输送管220横向倾斜设置,且所述输送管220与所述雾化器210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块221。

上述结构的雾化组件200,其出雾口位于雾化器210的侧部,并从雾化器210的上部进水,通过横向输送水雾的方式来进行加湿,其可靠性较高,不易漏水。

如图2、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进水口110的边沿向上拱起,所述雾化器210具有接口部211以及顶块212,所述接口部211与所述进水口110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部213。

进水口110的边沿向上拱起,从而形成一个弧度,或者说形成一个倒角,能够避免进水口110处积水,这样能够便于擦洗。

更进一步的说,进水口110实际上就是一个凸台状的口子,进水口110主要用于安装雾化器210,接口部211位于进水口110中,且两者连接,第一密封部213用于密封住进水口110与接口部211之间的缝隙,实际上就是保证底座100与雾化器210之间的密封性,从而避免水进入到底座100内。

如图2、图3所示,所述储水容器300以及所述接口部211均为透明材料制成,所述接口部211内设置有可变色的led灯(图中未画出),所述led灯对应所述储水容器300设置,并将产生的灯光投射到所述储水容器内。

这样的话,led灯在工作时,能够变换色彩,从而使整个储水容器300内呈现出多变的灯光,大大的提高了美观程度,并且储水容器300内的水也会由于灯光的作用而产生不同的光效。

储水容器插接在接口部上,led灯设置在接口部211内,led灯产生的灯光能够穿过透明的接口部211,从而投射到储水容器300内,从而使储水容器内的水产生光效。

如图2、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接口部211上设置有对应所述储水容器300的第二密封部214。

第二密封部214用于确保接口部211与储水容器300之间的密封性,在实际的安装过程中,储水容器300是与接口部211连接的,所以设置了第二密封部214,能够确保储水容器300与接口部211的密封性。

如图2、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第二密封部214为盘状结构且与所述底座100之间形成有间隙。

第二密封部214为具有一定弹性的盘状结构,第二密封部214的环形边缘与底座100具有一定的空隙,并且能够贴到底座100上,当储水容器300安装在接口部211上的时候,储水容器300的底部边缘就会抵触在第二密封部214上,并且将第二密封部214的边缘挤压在底座100上,从而在底座100与储水容器300之间形成一层密封不透水的中间层,这样能够保证储水容器300与底座100之间的密封性。

如图2、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顶块212上设置有第三密封部215。

此处值得说明的是,储水容器300实际上具有一个开口,开口上装有阀门,当储水容器300安装到接口部211时,顶块212抵触阀门,并将阀门顶开,从而使水能够从阀门处流出。

而在此处设置第三密封部215,能够保证出储水在安装时,首先其开口的内边缘首先抵触在第三密封部215上,然后接着安装,使顶块212顶开阀门,然后再出水,这样能够起到密封作用,避免水一下子飞溅出来。

在拿起储水容器300时,顶块212与阀门分离,此时,第三密封部215依然抵触在出水容器的开口处,从而起到保护作用,第三密封部215与储水容器300脱离时,也是阀门彻底自动闭合的时候,确保了使用时的可靠性,防止拔出储水容器300时,因阀门来不及闭合而导致漏水。

如图2、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第三密封部215为凹盘状结构,且所述第三密封部215的凹面朝上设置。

第三密封部215设置成该形状,能够使第三密封部215更好的与顶块212结合起来;从整体结构上来说,接口部211具有环状的进水槽,而顶块212就在接口部211相对于环形进水槽的圆心处,当储水容器300插接到接口部211上时,顶块212顶开阀门,此时第三密封部215与储水容器300的对应位置贴在一起,从而使水能够有序的流入到接口部211的进水槽内。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