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度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415169阅读:155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温度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度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的舒适度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影响人们舒适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温度。另外,即便是对于工业或农业而言,温度也绝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温度对工业生产的产品的质量、对农业作物的生长状况都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说一种有效的一种温度的控制方法对人们的生活、生产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度的控制方法,解决温度控制过程中由于数据采集存在误差导致对温度的预估存在较大误差,从而难以准确控制室内温度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温度的控制方法,包括:

数据的采集:使用温度计或热电偶采集室内温度的数据,并绘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c1;

参数的设定:设定可容忍的温度范围为t1~t2,反应时间为t1min;

温度的预估:t时刻,拟合曲线c1的方程计算t+t1时刻的温度为tm,并将tm传送到单片机,单片机判断tm是否在可容忍的温度范围内,其中,若任一温度数据与其相邻的两个温度数据之间的误差均大于5%,则在拟合曲线c1的方程时舍弃该数据;

警报:若tm是在可容忍的温度范围内,则不作为;若tm连续两次均不在可容忍的温度范围内,则报警器开启。

本申请的一种温度的控制方法首先是以一定的时间间隔采集室内的温度数据,并根据采集到的数据绘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然后在利用matlab、origin等软件拟合曲线方程,预估t1时间后的温度,若温度不在可容忍的温度范围内,则单片机会将信号传动之报警器,报警器被激活,进行报警,若t1时间后的温度在可容忍的温度范围内,则报警器不会被激活。

在温度数据采集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因为一些环境因素或设备自身的因素使得采集的环境数据不准确,若与真实数值相差较大,后面温度的预估值与实际趋势的偏差就会增加,可能会使得温度超出可容忍的温度范围,所以需要舍弃一些误差较大的点。另外,连续两次的到的tm不在可容忍的温度范围内,才报警,降低了对温度的误判风险。

作为优选的,当tm小于t1时,单片机控制加热设备开始工作;当tm大于t2时,单片机控制制冷设备开始工作。

作为优选的,数据的采集步骤中,温度数据每隔3-5秒采集一次。

作为优选的,所述单片机通过无线网络与控制终端相连,并将采集到的温度数据实时传送到控制终端。

使用无线网络与控制终端连接,方便用户实时监控温度,并及时作出反应。

作为优选的,所述控制终端为手机,所述手机通过无线网络与加热设备或制冷设备相连。

作为优选的,所述加热设备的加热功率与tm-t1成正比;所述制冷设备的功率与t2-tm成正比。

当tm超出可容忍的温度范围后,若超出的范围较大,说明温度升高或降低的趋势比较明显,此时需加热或制冷设备的功率大一些,以便能够及时纠正温度偏离正常范围的趋势。

作为优选的,所述数据采集步骤中,还利用温度传感器采集室外温度to,所述加热设备的加热功率与∣tm-to∣*(tm-t1)成正比;所述制冷设备的功率与∣tm-to∣*(t2-tm)成正比。

室内外温差会影响室内温度的变化速度,所以在选择加热设备或制冷设备的功率时,需要考虑室外温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将室内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一旦系统预测到一定时间后温度可能会低于、或高于预设的温度范围,就会报警,可在温度超出可容忍范围前人为或自动的开启制冷或制热设备,进行温度调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实施例”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温度的控制方法,包括:

数据的采集:使用温度计或热电偶采集室内温度的数据,并绘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c1;

参数的设定:设定可容忍的温度范围为t1~t2,反应时间为t1min;

温度的预估:t时刻,拟合曲线c1的方程计算t+t1时刻的温度为tm,并将tm传送到单片机,单片机判断tm是否在可容忍的温度范围内,其中,若任一温度数据与其相邻的两个温度数据之间的误差均大于5%,则在拟合曲线c1的方程时舍弃该数据;

警报:若tm是在可容忍的温度范围内,则不作为;若tm连续两次均不在可容忍的温度范围内,则报警器开启。

本申请的一种温度的控制方法首先是以一定的时间间隔采集室内的温度数据,并根据采集到的数据绘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然后在利用matlab、origin等软件拟合曲线方程,预估t1时间后的温度,若温度不在可容忍的温度范围内,则单片机会将信号传动之报警器,报警器被激活,进行报警,若t1时间后的温度在可容忍的温度范围内,则报警器不会被激活。

在温度数据采集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因为一些环境因素或设备自身的因素使得采集的环境数据不准确,若与真实数值相差较大,后面温度的预估值与实际趋势的偏差就会增加,可能会使得温度超出可容忍的温度范围,所以需要舍弃一些误差较大的点。另外,连续两次的到的tm不在可容忍的温度范围内,才报警,降低了对温度的误判风险。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当tm小于t1时,单片机控制加热设备开始工作;当tm大于t2时,单片机控制制冷设备开始工作。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数据的采集步骤中,温度数据每隔3-5秒采集一次。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所述单片机通过无线网络与控制终端相连,并将采集到的温度数据实时传送到控制终端。

使用无线网络与控制终端连接,方便用户实时监控温度,并及时作出反应。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所述控制终端为手机,所述手机通过无线网络与加热设备或制冷设备相连。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所述加热设备的加热功率与tm-t1成正比;所述制冷设备的功率与t2-tm成正比。

当tm超出可容忍的温度范围后,若超出的范围较大,说明温度升高或降低的趋势比较明显,此时需加热或制冷设备的功率大一些,以便能够及时纠正温度偏离正常范围的趋势。

实施例7: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所述数据采集步骤中,还利用温度传感器采集室外温度to,所述加热设备的加热功率与∣tm-to∣*(tm-t1)成正比;所述制冷设备的功率与∣tm-to∣*(t2-tm)成正比。

室内外温差会影响室内温度的变化速度,所以在选择加热设备或制冷设备的功率时,需要考虑室外温度。

尽管这里参照本发明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