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炉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16234发布日期:2018-07-24 23:38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炉灶。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各式新型炉灶得到快速普及,例如,电磁炉和煲仔炉等,这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的改善。在新型炉灶的使用过程中,炉灶难免会发生故障,人们需要对发生故障的炉灶进行维修。

现有技术的一种炉灶中,炉灶支架的上部设置锅座,支架的下部固定底板,底板上设置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和锅座之间的空间较小,维修时,维修人员将炉灶的底板彻底从支架上拆卸下来,设置在底板上的加热装置随底板的拆卸而得到足够的维修操作空间,维修人员对底板上的加热装置维修之后,再将炉灶的底板固定在支架的下部。

上述炉灶的一个不足在于:由于加热装置的维修操作空间有限,螺丝刀无法直接伸入加热装置和锅座之间,且炉灶的底板与支架固定连接,造成维修加热装置时,炉灶的底板需要彻底地从支架上拆卸下来,维修结束后再重新将底板设置在支架上,整个维修工作量很大。

因此,亟须一种在维修时,无需从支架上彻底拆卸炉灶的底板,即可保证足够的维修操作空间,从而减少维修工作量的炉灶。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维修时,无需从支架上彻底拆卸炉灶的底板,即可保证足够的维修操作空间,从而减少维修工作量的炉灶。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本发明提供一种炉灶。具体地,该炉灶包括:底板、支架及加热装置;

加热装置包括电磁线圈、控制电路板及面板;

电磁线圈和控制电路板设置在底板上,电磁线圈和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面板设置在电磁线圈的上面,用于支撑锅体;

底板的一端与支架旋转连接,底板的另一端与支架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炉灶还包括:

铰链装置,底板的一端与支架通过铰链装置旋转连接;

铰链装置至少包括相对旋转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

底板的一端与第一部件连接,支架与第二部件连接。

进一步地,铰链装置为合页,第一部件为第一页片,第二部件为第二页片。

进一步地,底板的一端设置有底板孔,支架设置有支架轴;

底板的一端与支架通过将支架轴插设在底板孔中旋转连接;

或者,底板的一端设置有底板轴,支架设置有支架孔;

底板的一端与支架通过将底板轴插设在支架孔中旋转连接。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炉灶还包括:

铰链销轴,底板的一端与支架通过铰链销轴旋转连接;

底板的一端设置有底板孔,支架设置有支架孔;

底板的一端与支架通过将铰链销轴插设在底板孔和支架孔中旋转连接。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炉灶还包括:

连接件、第一销轴及第二销轴,底板的一端与支架通过连接件、第一销轴及第二销轴旋转连接;

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

底板的一端设置有底板孔,支架设置有支架孔;

底板的一端与连接件通过将第一销轴插设在底板孔和第一连接孔中旋转连接,支架与连接件通过将第二销轴插设在支架孔和第二连接孔中旋转连接。

进一步地,加热装置的数量大于等于一个。

进一步地,底板的数量为一个;

加热装置均设置在底板上。

进一步地,底板的数量与加热装置的数量相等;

每个加热装置设置在一个底板上;

每个底板的一端与支架旋转连接,每个底板的另一端与支架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底板的数量大于等于两个且小于等于加热装置的数量;

每个底板上设置至少一个加热装置;

每个底板的一端与支架旋转连接,每个底板的另一端与支架可拆卸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炉灶,通过加热装置中的电磁线圈和控制电路板产生热能,通过面板支撑锅体,面板设置在电磁线圈的上方,从而实现对锅体的加热;

本发明的炉灶,当炉灶出现故障需要维修的时候,无需将炉灶的底板从支架上彻底的拆除,只需要将底板的另一端与支架的可拆卸连接拆卸,此时,由于底板的一端与支架旋转连接,因此底板的另一端以底板的一端旋转,底板上设置的加热装置随底板的旋转暴露在足够的维修操作空间中,螺丝刀能够直接对加热装置进行维修操作,维修结束后,也只需恢复底板的另一端与支架的可拆卸连接即可,整个维修工作量减少。

综上,本发明的炉灶在维修时,无需从支架上彻底拆卸炉灶的底板,即可保证足够的维修操作空间,从而减少维修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炉灶中底板从水平位置旋转一定角度之后的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炉灶中底板的一端与支架的旋转连接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的炉灶中底板的一端与支架的旋转连接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三的炉灶中底板的一端与支架的旋转连接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四的炉灶中底板的一端与支架的旋转连接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五的炉灶中底板的一端与支架的旋转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图中:

1:底板;

2:支架;

3:合页;31:第一叶片;32:第二叶片;

4:支架轴;

5:底板轴;

6:铰链销轴;

7:连接件;71:第一销轴;72:第二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参照图1至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炉灶。该炉灶包括:底板1、支架2及加热装置。

加热装置包括电磁线圈、控制电路板及面板。

电磁线圈和控制电路板设置在底板1上,电磁线圈和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面板设置在电磁线圈的上面,用于支撑锅体。

底板1的一端与支架2旋转连接,底板1的另一端与支架2可拆卸连接。优选地,底板1的另一端与支架2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当底板1的另一端与支架2的可拆卸连接去除之后,底板1的另一端绕底板1的一端从水平位置旋转一定角度,如图1所示,此时,设置在底板1上的加热装置随着底板1的旋转获得足够的维修空间增大,从而使得维修使用的螺丝刀能够顺利地对底板上的加热装置进行维修操作,继而减少维修工作量。

本实施例的炉灶,通过加热装置产生热能,通过面板支撑锅体,面板设置在电磁线圈的上面,从而实现对锅体的加热。

本实施例的炉灶,当炉灶出现故障需要维修的时候,无需将炉灶的底板1从支架2上彻底的拆除,只需要将底板1的另一端与支架2的可拆卸连接拆卸,此时,由于底板1的一端与支架2旋转连接,因此底板1的另一端以底板1的一端旋转,底板1上设置的加热装置随底板1的旋转暴露在足够的维修操作空间中,螺丝刀能够直接对加热装置进行维修操作,维修结束后,也只需恢复底板1的另一端与支架2的可拆卸连接即可,整个维修工作量减少。

本实施例的炉灶还包括:铰链装置,底板1的一端与支架2通过铰链装置旋转连接,铰链装置至少包括相对旋转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底板1的一端与第一部件连接,支架2与第二部件连接。本实施例的炉灶,底板1的一端和第一部件、支架2和第二部件固定连接,如此,底板1的一端与支架2可以通过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的相对旋转实现相对旋转。优选地,如图2所示,铰链装置为合页3,第一部件为第一页片3,第二部件为第二页片32。底板1的一端与支架2通过合页3旋转连接,第一页片31和第二页片32相对旋转,底板1的一端与第一页片31连接,支架2与第二页片32连接。本实施例的炉灶,合页3可以选择现有技术的任何一种合页3,例如,子母合页等。

本实施例的炉灶,加热装置的数量大于等于一个。通过设置多个加热装置可以使得本实施例的炉灶工作效率得到快速提高,节约时间。优选地,加热装置的数量为一个、两个、三个、四个、六个、八个、九个、十个及十二个。

当加热装置的数量大于等于一个时,底板1的数量可以有多种选择。具体地,底板1的数量为一个,加热装置均设置在底板1上。或者,底板1的数量与加热装置的数量相等,每个加热装置设置在一个底板1上,每个底板1的一端与支架2旋转连接,每个底板1的另一端与支架2可拆卸连接。或者,底板1的数量大于等于两个且小于等于加热装置的数量,每个底板1上设置至少一个加热装置,每个底板1的一端与支架2旋转连接,每个底板1的另一端与支架2可拆卸连接,其中,每个底板1上设置的加热装置的数量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

本实施例的炉灶,通过加热装置对锅体进行加热,通过与支架2连接的底板1将加热装置安装固定,其中,底板1的一端与支架2旋转连接,底板1的另一端与支架2可拆卸链接,当底板1上设置的加热装置出现故障的时候,维修人员仅需要将底板1的另一端与支架2的可拆卸连接拆除,底板1的另一端即可绕着底板1的一端旋转,使得底板1上设置的加热装置获得足够的维修操作空间,维修之后仅须将底板1的另一端与支架2的可拆卸连接恢复即可。此外,当加热装置的数量大于等于一个时,加热装置设置在底板1上的方式可以有多种选择。

本实施例的炉灶,相较于传统的炉灶,具有以下优势:1、维修时,无需将底板1彻底从支架2上拆除下来,减少了维修工作量;2、当加热装置的数量大于等于一个时,底板1的数量可以有多种选择,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

综上,本实施例的炉灶在维修时,无需从支架2上彻底拆卸炉灶的底板1,即可保证足够的维修操作空间,从而减少维修工作量。

下面通过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实施例四及实施例五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炉灶。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实施例四及实施例五和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底板1的一端与支架2的旋转连接结构。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炉灶,底板1的一端设置有底板孔,支架2设置有支架轴4,底板1的一端与支架2通过将支架轴4插设在底板孔中旋转连接。本实施例的炉灶,支架轴4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设置在支架2上,焊接在支架2上的支架轴4和支架2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该空隙大于底板孔的壁厚,用于保证支架轴4插设在底板孔内,支架轴4插设在底板孔的内部后,支架轴4的轴线和底板孔的轴线重合。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炉灶,底板1的一端设置有底板轴5,支架2设置有支架孔,底板1的一端与支架2通过将底板轴5插设在支架孔中旋转连接。本实施例的炉灶,底板轴5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设置在底板1的一端上,焊接在底板1上的底板轴5和底板1的一端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该空隙大于支架孔的壁厚,用于保证底板轴5插设在支架孔内,底板轴5插设在支架孔的内部后,底板轴5的轴线和支架孔的轴线重合。

实施例四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炉灶还包括:铰链销轴6,底板1的一端与支架2通过铰链销轴6旋转连接,底板1的一端设置有底板孔,支架2设置有支架孔,底板1的一端与支架2通过将铰链销轴6插设在底板孔和支架孔中旋转连接。本实施例的炉灶,铰链销轴6插设在底板孔和支架孔内时,铰链销轴6的轴线、底板孔的轴线和支架孔的轴线重合,底板孔和支架孔间隔设置。

实施例五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炉灶还包括:连接件7、第一销轴71及第二销轴72,底板1的一端与支架2通过连接件7、第一销轴71及第二销轴72旋转连接。具体地,连接件7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底板1的一端设置有底板孔,支架2设置有支架孔,底板1的一端与连接件7通过将第一销轴71插设在底板孔和第一连接孔中旋转连接,支架2与连接件7通过将第二销轴72插设在支架孔和第二连接孔中旋转连接。本实施例的炉灶,底板孔的数量与支架孔的数量相等,底板孔的数量(或者,支架孔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连接件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件7分别设置在底板1一端的两侧(或者,支架2的两侧),支架孔和底板孔对称设置。本实施例的炉灶,底板孔的数量与支架孔的数量相等,底板孔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且多个底板孔的轴线重合,支架孔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支架孔的轴线重合,连接件7设置在相邻两个底板孔的中间(或者,相邻两个支架孔的中间),底板孔与第一连接孔间隔设置,支架孔与第二连接孔间隔设置,支架孔和底板孔对称设置。本实施例的炉灶,底板1的一端与连接件7通过将第一销轴71插设在底板孔和第一连接孔中形成旋转连接,支架2与连接件7通过将第二销轴72插设在支架孔和第二连接孔中形成旋转连接,底板1的一端与支架2通过连接件7、第一销轴71及第二销轴72旋转连接。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