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52361发布日期:2018-06-08 22:06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家用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家庭监控设备如智能摄像头等已经进入了普通家庭,在家中无人或主人外出情况下,该类智能摄像头可以通过WIFI等无线网络将家中实时影像记录并传输给用户,在特定情况下还可以向用户发出警报,以实现家庭安防功能。

但此类智能摄像头一般需要单独设置电源引线,影响室内布局。其安装位置一般在家庭房间内部的较高位置且外形容易辨识,较为容易被注意到。如果家中进入盗贼等不法分子,可能会在第一时间发现摄像头并将其破坏或断电,失去安全监控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将影像采集装置隐藏在旋转壳体内,避免被发现或破坏,解决了普通家用监控设备安装位置不够隐蔽、易被发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包括机身、旋转壳体、影像采集装置;所述旋转壳体设置在所述机身上部,绕其自身纵轴线360°旋转;在所述旋转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出风口,在所述旋转壳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打开/关闭出风口的活动面板;所述影像采集装置设置在所述旋转壳体内,在所述旋转壳体的带动下360°旋转,在所述旋转壳体上与影像采集装置对应的位置具有透光区域,外部光线透过所述透光区域进入影像采集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壳体还包括竖梁,所述竖梁设置在出风口的中间位置,将所述出风口分隔为左出风口和右出风口;所述活动面板包括左活动面板和右活动面板,所述左活动面板与旋转壳体滑动连接,用于打开/关闭左出风口;所述右活动面板与旋转壳体滑动连接,用于打开/关闭右出风口。

又进一步的,所述影像采集装置设置在所述竖梁内,所述透光区域设置在所述竖梁上与影像采集装置对应的位置;在所述左活动面板关闭左出风口、右活动面板关闭右出风口时,所述左活动面板与右活动面板之间具有间隙,以露出所述竖梁。

更进一步的,所述影像采集装置设置在所述竖梁上部。

再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壳体包括上旋转壳体和下旋转壳体;在所述下旋转壳体上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驱动上旋转壳体绕自身纵轴线360°旋转;所述上旋转壳体与下旋转壳体的纵轴线重合;所述出风口和活动面板设置在所述下旋转壳体上;所述影像采集装置设置在所述上旋转壳体内,所述透光区域设置在所述上旋转壳体上与影像采集装置对应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壳体固定在下旋转壳体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上旋转壳体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影像采集装置为具有存储模块、无线通讯模块、供电电池的照相机和/或摄像机。

优选的,在所述机身上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采集手势图像,发送至空调主控板,所述空调主控板对接收到的手势图像进行识别,根据识别出的控制信号控制室内机运行。

基于上述立式空调室内机的设计,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开启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影像采集装置的指令;

开启所述影像采集装置,并按用户指令采集、存储和/或发送影像信息;

按照预设的判断规则,判断当前所采集的影像信息是否满足警报发送条件,若是,则向用户发送警报提示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预设的判断规则包括:判断当前所采集的影像信息是否与预先存储的合法用户体貌特征图片相一致,如不一致,则满足警报发送条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将影像采集装置隐藏在旋转壳体内,避免被发现或破坏;而且外部光线可以透过透光区域进入影像采集装置,实现影像采集功能;影像采集装置在旋转壳体的带动下进行360°旋转,实现360°监控;因此本发明的立式空调室内机,既实现了影像采集装置的隐藏安装,又实现了影像采集装置的影像采集功能,使得室内机具有室内安全监控作用,实现了监控的隐蔽性和安全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监控设备安装位置不够隐蔽、易被发现的问题。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提出的立式空调室内机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上旋转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所提出的立式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1、机身;1-1、竖梁;2、下旋转壳体;2-1、竖梁;3、上旋转壳体;

4、左活动面板;5、右活动面板;6、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主要包括机身1、旋转壳体、影像采集装置等参见图1所示,旋转壳体设置在机身上部,与机身转动连接,在壳体驱动结构的驱动下,旋转壳体绕其自身纵轴线(纵向中轴线)360°旋转。在旋转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出风口,在旋转壳体上还设置有活动面板,所述活动面板与旋转壳体滑动连接,用于打开/关闭出风口;在室内机开机时,活动面板滑动至一位置,打开出风口;在室内机关机时,活动面板滑动至另一位置,关闭出风口。影像采集装置设置在旋转壳体内,在旋转壳体的带动下360°旋转,在旋转壳体上与影像采集装置对应的位置具有透光区域,外部光线透过透光区域进入影像采集装置。

壳体驱动装置的具体结构,可参照现有技术,只要实现驱动旋转壳体转动即可。

透光区域可以是旋转壳体的镂空结构或采用可透光材料,所述可透光材料可以是全透明或者半透明的透光材料,在此不做限定,只要可以满足外部光线能够进入所述影像采集装置即可。

旋转壳体一般采用非透明材质,透光区域与旋转壳体的其他区域可一体成型,在外观上可使透光区域与其他区域没有明显的颜色图案等差异,可以实现遮挡位于旋转壳体内的影像采集装置,避免被他人发现。

所述透光区域的面积应大于或等于所述影像采集装置前端镜片的面积,以使影像采集装置能够不受旋转壳体非透光区域的遮挡,能够完整地摄取室内影像。

本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将影像采集装置隐藏在旋转壳体内,避免被发现或破坏;而且外部光线可以透过透光区域进入影像采集装置,实现影像采集功能;影像采集装置在旋转壳体的带动下进行360°旋转,实现360°监控;因此本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既实现了影像采集装置的隐藏安装,又实现了影像采集装置的影像采集功能,使得室内机具有室内安全监控作用,实现了监控的隐蔽性和安全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监控设备安装位置不够隐蔽、易被发现的问题。

所述旋转壳体还包括竖梁2-1,竖梁2-1设置在出风口的中间位置,将出风口分隔为左出风口和右出风口;相适配的,活动面板包括左活动面板4和右活动面板5,左活动面板4与旋转壳体滑动连接,左驱动结构驱动左活动面板4滑动,用于打开/关闭左出风口;右活动面板5与旋转壳体滑动连接,用于打开/关闭右出风口。

当需要打开左出风口时,左驱动结构驱动左活动面板4滑动至第一位置;当需要关闭左出风口时,左驱动结构驱动左活动面板4滑动至第二位置;当需要打开右出风口时,右驱动结构驱动右活动面板5滑动至第三位置;当需要关闭右出风口时,右驱动结构驱动右活动面板5滑动至第四位置。

通过将出风口分隔为左出风口和右出风口,并分别控制打开/关闭,便于根据需要实现左出风或右出风,满足用户多种出风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影像采集装置设置在竖梁2-1内,所述透光区域设置在竖梁2-1上与影像采集装置对应的位置,以便于外部光线可以透过透光区域进入影像采集装置。在左活动面板4关闭左出风口、右活动面板5关闭右出风口时,左活动面板4与右活动面板5之间具有间隙,以露出竖梁2-1,即在左活动面板4、右活动面板5的滑动过程中,都没有遮挡住竖梁2-1,进而没有遮挡透光区域;以便于外部光线可以透过透光区域进入影像采集装置。旋转壳体转动、竖梁2-1转动,进而带动影像采集装置、透光区域转动,实现影像采集装置360°采集影像信息。

将影像采集装置、透光区域设置在竖梁2-1上,既避免左活动面板4、右活动面板5遮挡光线,保证影像采集装置顺利采集影像信息;又避免影像采集装置影响左活动面板4、右活动面板5的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影像采集装置设置在竖梁2-1上部,使得影像采集装置具有更好的拍摄视野,可以更好的隐藏自身位置。

在机身1上也设置有竖梁1-1,当出风口朝前时,竖梁2-1与竖梁1-1在同一条竖直线上,以保证外观美观。

为了实现出风口不转动时,摄像采集装置依然360°转动,旋转壳体包括上旋转壳体3和下旋转壳体2,参见图1至图3所示;上旋转壳体3位于下旋转壳体2上方,与下旋转壳体2转动连接;在下旋转壳体2上设置有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驱动上旋转壳体3绕自身纵轴线360°旋转;上旋转壳体3与下旋转壳体2的纵轴线重合,即上旋转壳体3与下旋转壳体2的转动轴(纵向中轴线)重合;出风口和活动面板设置在下旋转壳体2上;所述影像采集装置设置在上旋转壳体3内,所述透光区域设置在上旋转壳体3上与影像采集装置对应的位置。

下旋转壳体2转动时,带动上旋转壳体3转动,进而带动影像采集装置转动;当下旋转壳体2不转动时,可以通过驱动装置驱动上旋转壳体3转动,带动影像采集装置360°转动。即,在出风口转动时,影像采集装置一起转动;当出风口不转动时,影像采集装置也可以360°转动。通过上述设计,实现了出风口不转动时,摄像采集装置依然360°转动,实现监控功能,即,在空调室内机待机或关机状态下,可以摄像采集装置依然可以进行360°监控,实现监控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包括电机,电机的壳体固定在下旋转壳体2上,电机的输出轴与上旋转壳体3固定,驱动上旋转壳体360°转动。当下旋转壳体2转动时,电机不运行,下旋转壳体2带动电机壳体转动,继而带动上旋转壳体3转动,实现影像采集装置的转动;当下旋转壳体2不转动时,电机运行,电机输出轴转动,带动上旋转壳体3转动,实现影像采集装置的转动。通过该设计,既实现了上旋转壳体3跟随下旋转壳体2转动,又实现了上旋转壳体3自身转动,保证了影像采集装置的360°转动。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优选设计方案,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齿轮,在上旋转壳体下部内侧形成一圈齿状部;电机的输出轴与齿轮的内圈啮合,齿轮的外圈与上旋转壳体的齿状部啮合。电机转动,带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上旋转壳体转动。

驱动装置的运行可通过空调主控板进行控制。也可以在上旋转壳体3内设置控制板,用于控制驱动装置的运行,该控制板可以与用户移动终端(手机、PAD等)进行通信。在上旋转壳体3上还可以设置有麦克,用于采集语音信号,并发送至控制板,经控制板发送至用户移动终端,实现语音监控。

例如,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发送控制信号给控制板,通过控制板控制驱动装置运行,进而驱动上旋转壳体3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影像采集装置为具有存储模块、无线通讯模块、供电电池的照相机和/或摄像机。存储模块用于存储采集到的影像信息;无线通讯模块用于与空调主控板或者移动终端进行通信,向空调主控板或移动终端发送影像信息;供电电池用于为照相机和/或摄像机供电,实现独立供电,以使得影像采集装置在空调室内机关机时仍然可以工作。

例如,影像采集装置将影像信息发送至用户移动终端,便于用户随时查看;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发送至控制指令给影像采集装置,控制影像采集装置的运行。

在本实施例中,在机身1上还设置有摄像头6,摄像头6采集用户的手势图像,发送至空调主控板,空调主控板对接收到的手势图像进行识别,根据识别出的控制信号控制室内机运行,实现手势控制室内机运行,使用方便。

本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影像采集装置可以进行360°旋转,实现360°无死角监控,方便对儿童独自在家或者家政照看时的实时的安全防范。另外,在室内机待机状态下,上旋转壳体在电机带动下转动,影像采集装置转动,实现360°监控,达到安全防范的目的,大大的提高了影像采集装置的适用性。影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影像信息可以实时上传用户设置的云端或者家庭电脑中保存。在空调室内机待机状态时,手机可以远程遥控上旋转壳体进行旋转,进而带动影像采集装置旋转,以便于实现对空间的360°的安全检查。

基于上述立式空调室内机的设计,本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下述步骤,参见图4所示。

步骤S1:接收用户输入的开启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影像采集装置的指令。

用户通过遥控器或移动终端向空调室内机发送控制指令,包括室内机开机指令、影像采集装置开启指令、旋转壳体的旋转时间、旋转频率等。

步骤S2:空调室内机根据接收到的控制指令,开机运行,并控制旋转壳体按照设定的频率转动。

开启影像采集装置,并按用户指令采集、存储和/或发送影像信息。用户可通过手机APP实现对影像信息的实时查看。

步骤S3:按照预设的判断规则,判断当前所采集的影像信息是否满足警报发送条件。

若是,则执行步骤S4:向用户发送警报提示信息。

所述预设的判断规则包括:判断当前所采集的影像信息是否与预先存储的合法用户体貌特征图片相一致,如不一致,则满足警报发送条件,向用户发送警报提示信息,及时提醒用户。

本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影像采集装置根据用户指令采集、存储和/或发送影像信息,在当前所采集的影像信息满足警报发送条件时,向用户发送警报提示信息,及时提醒用户,实现对室内的360°监控。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