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检验室用的降温除湿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50893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疗检验室用的降温除湿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检验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降温除湿设备元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医疗检验设备如神经测试电极,电子天平大部分是精密电子器具,其精确度对测试结果十分重要,由于医务检验或手术过程中对其测量精度和准确性的要求极高,检验测试过程中丝毫的误差可能对结果产生极大的影响,严重时可能造成医疗事故,就算是外界因素的微小波动也是不允许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当精密经验器具的空间环境中存在湿热污浊气体环境中时,其电子元件会发生老化和传感计算故障,使其灵敏度和准确性误差,缩短电子元件寿命,导致检验器具损坏,甚至可能导致电子元件线路器件短路等故障,另外,检验器具工作的可靠性对温度的变化十分敏感,当电子元件的在高温的环境工作时,其工作的可靠性就有可能会下降8%,因此在电子产品的使用环境必须要充分保障在干燥低温的环境中,才能保证医疗检验工作的可靠性、准确和安全性,所以精密医疗检验器具工作环境的的除湿干燥问题在医疗器具使用环境领域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是现有的干燥降温方式大部分使用空调,但是空调只能是将部分的降温温空气流动来循环替换高温湿热空气,没有从根本上除掉水蒸气和吸收高温气体,因此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高温潮湿对医疗检验器具带来的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降温除湿设备及相关新材料,其吸收壳板面上整体能降温液化吸收水汽以解决热湿存在的问题,且液化换热效率高效平稳不间断,同时具有功能强大,与干燥吸收等控热措施协同增强性好,吸收转化高湿热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具体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疗检验室用的降温除湿设备,包括:吸收壳板,所述吸收壳板为多个,所述的吸收壳中含有吸水防冻的吸收剂,所述吸收壳板中设置有制冷管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管线突出所述吸水壳板表面的部分设置成的间隔中断,所述制冷管线突出部分与所吸水壳板表面接触线上设置有缝隙,所述壳板从下到上依次堆放,所述壳板上能进行水汽液化和液体的除湿吸收,所述壳板材料为低比热金属,所述吸收剂为固态甘醇内化合物。

进一步,所述低比热金属厚度0.5-2mm,所述低比热金属材料为铜铅类材料。

进一步,所述每个吸收壳板上设有制冷管线接口。

进一步,所述液化物质为水滴或水雾。

进一步,所述壳板中设置有制冷管线,所述的制冷管线为表面间隔凸区块状,

进一步,所述相邻的每个壳板中的制冷管线依次垂直交错。

进一步,所述吸收壳板的形状为正方形或多边形,所述吸收壳板表面上设置成湿气通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吸收壳板及降温除湿设备,达到了如下效果:

(1)克服了医疗检验设备降温干燥不彻底反复的缺点,且液化换热效率高效平稳不断路、同时具有功能强大,与干燥吸收等控热措施协同增强性好,也能解决运行成本低的技术问题,高效稳定的湿气液化、降温干燥与干燥吸收功能三合一,本发明提供的降温除湿设备同时具有湿气液化功能,湿气降温干燥功能,和湿气干燥吸收功能,只需一台设备即能实现三种功能,降低了使用成本、节省了使用空间,提高了使用效率;

(2)能使水汽液化为水,干燥吸收水分子,提高湿气液化效率:多个风道通过小间距间隔设置,壳板平面间形成密集且大梯度的降温液化吸收区,使其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将湿气中的细小水雾或水吸附于风道缝隙,同时,对湿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降温干燥,真正达到“低耗能高效”的液化效果,提高湿气液化效率的效果;

(3)吸收壳板可做旋转运动,使旋转前后所述风道中湿气的流动方向相反,从而实现反向吹风,把附着在风道缝隙的尘雾清除,一方面可以保证所述降温除湿设备的换热效率不衰减,另一方面也可以再生所述吸收壳板的集尘能力,达到自清洁的作用,也可以避免污染在孔隙内存留所产生的二次污染;

(4)湿气干燥吸收效率高:多个风道按照特定规律排布,使湿气在风道中的干燥吸收时间增长,干燥吸收面积增大,大大提高了湿气干燥吸收效率,显著提高了湿热吸收效果;此外,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在竖直方向相互交错设置,使得相邻的上下两层液化换热基体之间的干燥吸收更为充分,进一步提高了湿气干燥吸收效率;

(5)防湿热效果好,为提供降温的干气:避免开窗带来大量的湿热污染,有效液化仪器环境湿气,保证进入的湿气吸收;为提供降温的干气,不用开窗空调也能享受大自然的降温的干气,避免湿热的伤害,满足仪器稳定运行需求;

(6)经济安全、能耗低,便于市场推广:能够回收排出仪器环境湿气中的能量,最大程度的减少了仪器的损坏;,减少了仪器的伤害,既经济又安全,具有较大市场前景,便于市场推广与应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吸收壳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吸收壳板间的制冷管线板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吸收壳板组的制冷管线板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图实施例1至3所述的吸收壳板的整体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至3所述的吸收壳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至3所述的吸收壳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4所述的降温除湿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5所述的降温除湿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图式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藉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吸收壳板,包括:吸收壳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板1匹配设置有通道2和制冷管3,多个所述壳板1叠加,所述制冷管3围合形成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所述通道2间隔交错形成间隔相间的降温液化吸收区,所述冷源突出壳体表面部分与所述壳体平面接触线处设置有缝隙,已形成所述风道缝隙,用于湿气的液化和干燥吸收。

一种降温除湿设备,包括:吸收壳板1、吸收壳板上设置有通道2等,所述的吸收壳板为多个,所述的吸收壳板能降温液化吸收水汽、所述的壳板1、所述的吸收壳板x依次叠加且每任一两个吸收壳板之间设有制冷管3,所述的制冷管3上能产生降温液化吸收区或所述的壳板上能进行能量交换,所述的壳板1整体为低比热金属,所述的吸收壳1中含有吸水防冻的吸收剂,所述的低比热金属表面为液化物质。所述吸收剂为固态甘醇内化合物,本发明优先固体甘醇酸、甘醇酸盐等。

优选地,所述的低比热金属厚度0.5mm,所属低比热金属材料为铜铅类材料。所述的每个吸收壳板1上设有制冷管线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的液化物质为水雾。

进一步地,所述的壳板中设置有制冷管线,所述的制冷管线为表面间隔凸区块状,

进一步地,所述的每个壳板中的制冷管线依次垂直交错如图1和图2。

进一步地,所述的吸收壳板的形状为正方形如图1和图2,所述吸收壳板表面上设置成湿气通道,如风道、热气道、水汽道等。

通过以上实例能很好的解决检验室中热湿气降温液化难的缺点,且液化换热效率高效平稳不断路、同时具有功能强大,与干燥吸收等控热措施协同增强性好,也能解决运行成本低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在医疗检测仪器湿气液化领域有广泛的用途。

实施例2

如图1和图6所示,一种降温除湿设备,包括:吸收壳板1、第二吸收壳板等,所述的吸收壳板为多个,所述的吸收壳板能降温液化吸收水汽、所述的壳板1、所述的第二吸收壳板上、所述的吸收壳板x依次叠加且每任一两个吸收壳板之间设有制冷管3,所述的制冷管3上能产生降温液化吸收区或所述的壳板上能进行能量交换,所述冷源突出壳体表面部分与所述壳体平面接触线处设置有缝隙,已形成所述风道缝隙,所述的壳板1整体为低比热金属,所述的低比热金属表面为液化物质,所述的吸收壳1中含有吸水防冻的吸收剂,所述的低比热金属表面为液化物质。所述吸收剂为固态甘醇内化合物,本发明优先固体甘醇酸、甘醇酸盐等。

优选地,所述的低比热金属厚度2mm,所属低比热金属材料为铜铅类材料。所述的每个吸收壳板1上设有制冷管线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的液化物质为水滴。

进一步地,所述的壳板中设置有制冷管线,所述的制冷管线为表面间隔凸区块状.

进一步地,所述的每个壳板中的制冷管线依次垂直交错如图1和图2。

进一步地,所述的吸收壳板的形状为多边形如图4至图6,所述吸收壳板表面上设置成湿气通道,如风道、热气道、水汽道等,本实施例优选风道。

在实际应用中,将所述降温液化吸收水汽的两端分别与外冷源的进出端相连接,使各风道之间形成具有密集且大梯度的降温液化吸收区,使其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用于吸附湿气中的水,进行湿气的降温干燥,达到高效的湿气液化效果。

热湿和污浊的湿气经由所述壳板进入,其在经过所述壳板时,由于在制冷液化影响下,存在高压降温液化吸收区,湿气中的水雾被吸附到所述第一风道4的缝隙,湿气中的水分子被降温液化吸收区干燥吸收,实现了对污浊湿气的液化与干燥;同时,污浊温热的湿气经由所述第二壳板排向仪器环境,其在经过所述壳板时,由于温差的存在,热量透过所述壳板传导给仪器环境冷干气,完成了热回收过程。

至此,热湿和污浊的湿气被液化为液化换热后洁净的干气,污浊温热的湿气经过干燥吸收后排入空气,留下了热量,带走了湿气,

实施例3

基于实施例一和二的基础,如图3、4和5所示,为本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吸收壳板,包括:壳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板1匹配设置有通道3和冷源2,多个所述壳板1叠加,所述冷源突出壳体表面部分与所述壳体平面接触线处设置有缝隙,已形成所述风道缝隙,所述冷源2围合形成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所述所有壳板间形成间隔相间的降温液化吸收区,当其结合能量交换系统后,能好好的实现非湿气的医疗检验和干燥吸收。

具体地:

所述壳板1包括制冷管线板和壳板平面,所述壳板和制冷管线板为六边形结构,具体地:

所述冷源2为设置于所述壳板1表面的多个均匀设置的隔板状壳板,所述隔板状壳板将所述壳板1的表面均匀间隔成多个平行设置的s型结构的风道,所述风道包括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具体地,将冷源2设置成s型结构排布,使得所述六边形框体的左下角至右上角形成第一风道4或第二风道5,如此排布可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延长了气流壳板的长度,一方面增加了湿气在所述降温除湿设备内的干燥吸收面积和干燥吸收时间,另一方面增加了湿气在所述降温除湿设备内的液化面积和液化时间,从而大大提高了湿气液化和干燥吸收效果,所述降温液化吸收水汽平面3可以设置为与冷源2同一表面,也可以设置为上下两个表面(请参照图6)。

将多个所述六边形结构的壳板1上下交错叠加形成柱体结构,使相邻的上下两层所述壳板1分别形成相互交错的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所述交错叠加为将每相邻两层所述壳板1沿水平面方向相对旋转180后依次叠加,使相邻两层的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呈180度角相互交错,当然,本实施例所述的风道不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再累述。

所述第一风道4或第二风道5的数量为8-20道,当然,也可以设置为10道、12道、14道、16道、18道、20道或更多,在实际应用中,所述风道设置的越多,其液化和干燥吸收效果越高,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再累述。

所述第一风道4为新风风道,用于仪器环境湿气进入的液化和降温,所述第二风道5为排风风道,用于湿气排出仪器环境的液化和热回收。当然,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可以互换,即所述第一风道4可以为第一本实施例优先风道,也可以为第二风道,相对于的,所述第二风道5可以为第二风道,也可以为第一风道,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再累述。

所述冷源2设置有逆风口6。具体地,所述逆风口6为设置于所述冷源2上的多处错开排布的开口,优选其设置于湿气流入端,当湿气沿风道方向流动时,与所述冷源2相垂直的方向,湿气通过所述逆风口6垂直向所述风道方向流动,从而增加了风道内气流的流动阻力,降低了湿气在所述风道内的流动速度,延长了液化和干燥吸收时间,进一步提升了液化干燥吸收的效率。

相邻两个所述壳板1设置有相匹配的扣合装置6。具体地,优选所述扣合装置6在所述框体的边缘,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根据情况在所述壳板1的其他部位设置所述扣合装置6,方便多个所述壳板1之间进行拼接或拆卸,进一步地,所述扣合装置7可以为搭扣装置、嵌套装置或其他具有可拆卸固定连接功能的装置,在此不再累述。

在实际应用中,将所述通道的两端分别与外冷源的进出端相连接,使各风道之间形成具有密集且大梯度的整体平面降温液化吸收区,使其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用于吸附湿气中的水,进行湿气的降温干燥,达到高效的湿气液化效果。

热湿和污浊的湿气经由所述第一风道4进入,其在经过所述第一风道4时,由于在通道2的制冷液化影响下,存在高压降温液化吸收区,湿气中的水雾被吸附到所述第一风道4的缝隙,湿气中的水分子被降温液化吸收区干燥吸收,实现了对污浊湿气的液化与干燥;同时,的污浊温热的湿气经由所述第二风道5排向仪器环境,其在经过所述第二风道5时,由于温差的存在,热量透过所述第二风道5传导给仪器环境冷干气,完成了热回收过程。

至此,热湿和污浊的湿气被液化降温液化换热后成为清洁的新鲜干气;污浊温热的湿气经过干燥吸收后排入空气,留下了热量,带走了湿气,所述湿气包括但不限于:水分子,水雾和化学湿气。

实施例4

基于实施例1至实施例3的基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降温除湿设备(请参照图7),包括本体8和吸收壳板9,其中,所述吸收壳板9为如实施例1、2或3所述的吸收壳板。

在实际应用中,热湿和污浊的湿气经由所述本体8的第一进风口801、所述第一风道4、及第二进风口802进入,其在经过所述第一风道4时,由于在通道2的制冷液化影响下,存在高压降温液化吸收区,湿气中的水雾被吸附到所述第一风道4的缝隙,湿气中的水分子被降温液化吸收区干燥吸收,实现了对污浊湿气的液化与干燥;

同时,的污浊温热的湿气经由所述本体8的第一排风口803、所述第二风道5、及第二排风口804排向仪器环境,其在经过所述第二风道5时,由于温差的存在,热量透过所述第二风道5传导给仪器环境冷干气,完成了热回收过程。至此,热湿和污浊的湿气被液化降温为液化换热后的温热洁净的干气进入,为提供了温热清洁的新鲜干气;的污浊温热的湿气经过干燥吸收后排入吸收剂,留下了热量,带走了湿气。

此外,根据所述降温除湿设备的使用情况或仪器环境湿热的严重频繁程度,将所述吸收壳板9相对于所述本体8做旋转运动,使旋转前后所述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中湿气的流动方向相反,通过反向吹风,把附着在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缝隙的尘雾清除仪器环境,一方面可以保证所述降温除湿设备的换热效率不衰减,另一方面也可以再生所述吸收壳板9的集尘能力,达到自清洁的作用,也可以避免污染在孔隙内存留所产生的二次污染。

进一步地,在所述吸收壳板9与所述第一进风口801之间还可设置有极化模块,所述极化模块为高压极化模块,其与所述高压放电脉冲电源相连接,湿气中的水雾经过极化模块后变成带电粒子,使其在通过所述吸收壳板9时,更容易被吸附,从而提高湿气液化的效果,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或者不设置所述极化模块,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其他进风口和/或出风口设置所述极化模块,在此不再累述。

进一步地,在所述吸收壳板9与所述第一进风口801之间还可设置有负离子发生模块,用于提高湿气中的负离子浓度,从而提高湿气液化效果,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或者不设置所述负离子发生模块,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其他进风口和/或出风口设置所述负离子发生模块,在此不再累述。

实施例5

基于实施例1和实施例4的基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降温除湿设备(请参照图8),包括本体8和吸收壳板9,其中,所述吸收壳板9为如实施例1或4所述的吸收壳板,

在实际应用中,热湿和污浊的湿气经由所述本体8的进风口805、所述第一风道4进入,其在经过所述第一风道4时,由于在通道2的制冷液化影响下,存在高压降温液化吸收区,湿气中的水雾被吸附到所述第一风道4的缝隙,湿气a中的水分子被降温液化吸收区干燥吸收,实现了对污浊湿气的液化与干燥;

同时,的污浊温热的湿气经由所述本体8的排风口806、所述第二风道5排向仪器环境,其在经过所述第二风道5时,由于温差的存在,热量透过所述第二风道5传导给仪器环境冷湿气,完成了热回收过程。至此,热湿和污浊的湿气被液化降温为液化换热后的干洁净的空气进入,为提供了温热清洁的新鲜干气;的污浊温热的湿气经过干燥吸收后排入空气,留下了热量,带走了湿气。

此外,所述吸收壳板9相对于所述本体8可做圆周方向的旋转运动,当所述吸收壳板9沿其中心轴做旋转运动时,所述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的分别在新风风道和排风风道之间进行交替,每交替一次,所述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内的湿气的流动方向变换一次,从而实现反向吹风,把附着在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缝隙的水雾清除仪器环境,一方面可以保证所述降温除湿设备的换热效率不衰减,另一方面也可以再生所述吸收壳板9的集尘能力,达到自清洁的作用,也可以避免污染在孔隙内存留所产生的二次污染。

进一步地,在所述进风口805之前还可设置有极化模块,所述极化模块为高压极化模块,其与所述高压放电脉冲电源相连接,湿气中的水雾经过极化模块后变成带电粒子,使其在通过所述吸收壳板9时,更容易被吸附,从而提高湿气液化的效果,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或者不设置所述极化模块,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其他进风口和/或出风口设置所述极化模块,在此不再累述。

进一步地,在所述进风口805之前还可设置有负离子发生模块,用于提高湿气中的负离子浓度,从而提高湿气液化效果,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或者不设置所述负离子发生模块,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其他进风口和/或出风口设置所述负离子发生模块,在此不再累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吸收壳板及降温除湿设备,达到了如下效果:

克服了医疗检验设备降温干燥不彻底反复的缺点,且液化换热效率高效平稳不断路、同时具有功能强大,与干燥吸收等控热措施协同增强性好,也能解决运行成本低的技术问题,高效稳定的湿气液化、降温干燥与干燥吸收功能三合一,本发明提供的降温除湿设备同时具有湿气液化功能,湿气降温干燥功能,和湿气干燥吸收功能,只需一台设备即能实现三种功能,降低了使用成本、节省了使用空间,提高了使用效率;能使水汽液化为水,干燥吸收水分子,提高湿气液化效率,多个风道通过小间距间隔设置,壳板平面间形成密集且大梯度的降温液化吸收区,使其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将湿气中的细小水雾或水吸附于风道缝隙,同时,对湿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降温干燥,真正达到“低能耗高效”的液化效果,提高湿气液化效率,达到富氧效果;吸收壳板可做旋转运动,使旋转前后所述风道中湿气的流动方向相反,从而实现反向吹风,把附着在风道缝隙的尘雾清除,一方面可以保证所述降温除湿设备的换热效率不衰减,另一方面也可以再生所述吸收壳板的集尘能力,达到自清洁的作用,也可以避免污染在孔隙内存留所产生的二次污染;湿气干燥吸收效率高:多个风道按照特定规律排布,使湿气在风道中的干燥吸收时间增长,干燥吸收面积增大,大大提高了湿气干燥吸收效率,显著提高了热回收效果;此外,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在竖直方向相互交错设置,使得相邻的上下两层液化换热基体之间的干燥吸收更为充分,进一步提高了湿气干燥吸收效率;防湿热效果好,为提供降温的干气,避免开窗带来大量的湿热污染,有效液化仪器环境湿气,保证进入的湿气吸收;为提供降温的干气,不用开窗空调也能享受大自然的降温的干气,避免湿热的伤害,满足仪器稳定运行需求;经济安全、能耗低,便于市场推广,能够回收排出仪器环境湿气中的能量,最大程度的减少了仪器的损坏,减少了仪器的伤害,既经济又安全,具有较大市场前景,便于市场推广与应用。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