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自动控制风量的通风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3928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够自动控制风量的通风管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自动控制风量的通风管。



背景技术:

通风管主要用于室内和室外的空气流通,现有技术的通风管都是简单的管子,起到简单的空气流通作用,通风管内的风量主要取决于外部风力的大小,当外部风力比较大时,传递的风量也会比较大,特别是冬天,外部的冷风会对室内的暖气供应造成一定的影响,浪费能源,提高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控制风量的通风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够自动控制风量的通风管,包括管体、设置在管体内的挡板及阻尼机构,所述挡板有两块,两块挡板组成圆形且两块挡板与管体的截面匹配,所述阻尼机构设置在挡板与管体的内壁之间;

两块挡板的两端分别与管体的内壁铰接;

所述阻尼机构的一端与挡板铰接,所述阻尼机构的另一端与管体的内壁铰接,所述阻尼机构包括两个缓冲单元,两个缓冲单元之间通过连杆连接,所述缓冲单元包括套壳、受力板、第一弹簧、压块、限位柱、第二弹簧、顶板和第三弹簧,所述套壳内部设有柱形槽,所述受力板、第一弹簧、压块、顶板和第三弹簧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限位柱有两个,两个限位柱分别设置在柱形槽的内壁的两侧,所述限位柱位于压块和顶板之间,所述限位柱的远离压块的一端通过第二弹簧与柱形槽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三弹簧位于套壳内,所述限位柱的一端伸入套壳内,所述压块和顶板均为圆形,所述压块和顶板的直径均大于两个限位柱之间的最小距离,所述顶板的直径大于压块的直径;

同一阻尼机构的两个受力板分别设置在连杆的两端。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柱的靠近压块的侧面为弧面。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弹簧的弹性系数大于第一弹簧的弹性系数。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能够自动控制风量的通风管结构简单,设计精巧,能够实现对风量的自动控制,始终将风量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能够自动控制风量的通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能够自动控制风量的通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能够自动控制风量的通风管的缓冲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体,2.挡板,3.缓冲单元,4.连杆,31.套壳,32.受力板,33.第一弹簧,34.压块,35.限位柱,36.第二弹簧,37.顶板,38.第三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3所示,一种能够自动控制风量的通风管,包括管体1、设置在管体1内的挡板2及阻尼机构,所述挡板2有两块,两块挡板2组成圆形且两块挡板2与管体1的截面匹配,所述阻尼机构设置在挡板2与管体1的内壁之间;

两块挡板2的两端分别与管体1的内壁铰接;

所述阻尼机构的一端与挡板2铰接,所述阻尼机构的另一端与管体1的内壁铰接,所述阻尼机构包括两个缓冲单元3,两个缓冲单元3之间通过连杆4连接,所述缓冲单元3包括套壳31、受力板32、第一弹簧33、压块34、限位柱35、第二弹簧36、顶板37和第三弹簧38,所述套壳31内部设有柱形槽,所述受力板32、第一弹簧33、压块34、顶板37和第三弹簧38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限位柱35有两个,两个限位柱35分别设置在柱形槽的内壁的两侧,所述限位柱35位于压块34和顶板37之间,所述限位柱35的远离压块34的一端通过第二弹簧36与柱形槽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三弹簧38位于套壳31内,所述限位柱35的一端伸入套壳31内,所述压块34和顶板37均为圆形,所述压块34和顶板37的直径均大于两个限位柱35之间的最小距离,所述顶板37的直径大于压块34的直径;

同一阻尼机构的两个受力板32分别设置在连杆4的两端。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柱35的靠近压块34的侧面为弧面。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弹簧38的弹性系数大于第一弹簧33的弹性系数。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弹簧33处于压缩状态。

挡板2主要是用于阻挡进风量的,两个挡板2之间的缝隙越大,则进风量也大,而控制管体1的通风量,主要是通过两块挡板2的开合。

随着风量逐渐增大,挡板2的开合程度就越大,即挡板2收到风力后发生的偏转角度就越大,而挡板2实际上受到的压力是被第一弹簧33消化的,随着风力增大,第一弹簧32的形变就会越大,对挡板2的支撑也会变大,从而使得挡板2受力平衡,当风力大到一定程度,压块34就会压着限位柱35向着两边移动,从而直接作用在顶板37上,此时,第三弹簧38也起到一定的压力分担作用,而由于第三弹簧38是处于压缩状态,所以对压块34起到的支撑作用就会变大,这样就会使得受力板32的移动的距离变小,风力越大,挡板2受到的支撑也越大,实际上,此时风量已经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即挡板2再次受力平衡,两块挡板2之间的缝隙大小也保持了固定,这样就能实现进风量的有效控制,即使风很大,也可以将风量控制在一定的数值内。

当风量减小时,挡板2会回位,而由于限位柱35对顶板37的限位,使得第三弹簧38在风量较小时不起作用。

整个结构的主要作用是:在风量较小时,不对挡板2的转动起到较大的限制作用,使风可以自由通行,而当风量较大时,缓冲单元3对挡板2起到强支撑,防止通风量过大,使得进风量总体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实现对风量的有效调节。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能够自动控制风量的通风管结构简单,设计精巧,能够实现对风量的自动控制,始终将风量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市场推广价值。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