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调节热水流量的电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3992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调节热水流量的电热水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水器,特别是一种自动调节热水流量的电热水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中的热水器不仅热水供应时间短,而且热水温度时高时低,这在使用的时候感觉十分不好。而导致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根据热水的温度对热水的流量进行调节,不管热水温度为多少,热水的供给量都一样,这样在使用的时候,不仅容易导致前期热水温度高,后期热水温度低,而且由于热水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导致热水的供应时间缩短。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调节热水流量的电热水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调节热水流量的电热水器,包括外壳、用于对水进行加热的储水内胆、用于控制整个热水器系统的微处理器以及用于显示工作状态的显示组件,储水内胆包括储水左胆和储水右胆,储水左胆和储水右胆均设置于外壳内部,储水左胆和储水右胆内部均设置有电加热管,储水右胆设置有用于导入冷水的进水管和用于将水导入储水左胆的连接管,进水管的进水口设置有过滤装置,储水左胆设置有用于导出热水的出水管,出水管设置有用于调节热水流量的流量调节阀、过滤装置以及用于检测水流的流量传感器,出水管中的热水依次流过过滤装置、流量调节阀和流量传感器,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显示组件、流量传感器以及电加热管连接。进水管的进水口设置过滤装置可以从源头保证水的质量,减少水垢。本实用新型的热水先经过过滤装置再流经流量调节阀,这样可以减轻水垢在流量调节阀内的堆积,大大减小了流量调节阀被堵住的几率。

进一步,所述流量调节阀包括流通管道,流通管道的一端为热水接入口,另一端为热水流出口,流通管道的内部设置有阀芯,流通管道的外壁设置有行程调节机构,阀芯穿过流通管道的侧壁固定在行程调节机构上,所述行程调节机构包括用于为调节阀芯提供动力的调节马达,所述调节马达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行程调节机构包括用于防水的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紧贴在流通管道的侧壁上。

进一步,进水管和出水管均设置有用于检测水流量的流量传感器,所述流量传感器与微处理器连接。

进一步,所述流量传感器设置有用于保证测量数据真实的网状平衡件。网状平衡件的增设可以限制水流的流速,避免流量传感器因水流速度过快而造成测量数据失真。

进一步,所述进水管、出水管以及连接管均为铜质管。现有进水管、出水管以及连接管均采用塑料管道,长时间受到内胆高温的影响易出现漏水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进水管、出水管以及连接管均为铜质管,有效避免了漏水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进水管、储水左胆以及储水右胆均设置有用于检测水温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微处理器连接。温度传感器的设置便于使用者及时了解热水器各个部位的实时温度。

进一步,所述连接管在储水右胆的内部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出水管在储水左胆的内部设置有延伸部,连接管的延伸部和出水管的延伸部均设置为螺旋状。本实用新型将延伸部设置为螺旋状,这样可以加大延伸部的面积,便于延伸部内的热水对新进来的冷水加温。

进一步,所述出水管设置有用于流进热水的热水口和用于流进冷水的冷水口,所述热水口与储水左胆相通,所述冷水口与进水管相通,热水口和冷水口的汇合处位于流量调节阀的出水口。将不同比例的热水和冷水掺和在一起实现温度调节,通过控制热水的流量来控制热水的比例,同时根据热水的温度对热水的流量进行调节。

进一步,储水左胆和储水右胆的内部均设置有用于检测水位的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与微处理器连接。水位传感器的设置便于使用者及时了解热水器内部的水位情况,有利于使用者对热水器进行控制。

进一步,进水管和出水管的交汇处设置有带卡孔的排污接头。排污接头的设置大大方便了水垢的清理。

进一步,所述储水左胆和储水右胆内部均设置有用于检测水质的水质传感器。水质传感器的设置便于实时监测水的质量是否达标,如果水的质量不达标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这样不但可以保障使用者的身体健康,而且还可以延长热水器的使用寿命。进水管的进水口设置有过滤装置。

进一步,储水右胆的进水口设置有用于防止热水倒泄及泄压的安全阀。安全阀不仅可以防止热水倒泄,而且可以泄压,保证了热水器的工作稳定性;在安全阀与储水右胆之间设置的过滤装置可以有效防止水垢堵塞安全阀,大大加强了热水器的工作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动调节热水流量的电热水器,本实用新型在出水管处设置有流量调节阀,微处理器根据温度传感器测得的热水温度通过流量调节阀对热水的流量进行调节,合理地利用热水,不仅避免了温度忽高忽低的情况,而且延长了热水的供应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流量调节阀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流量调节阀的结构图,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自动调节热水流量的电热水器,包括外壳1、用于对水进行加热的储水内胆、用于控制整个热水器系统的微处理器2以及用于显示工作状态的显示组件21,储水内胆包括储水左胆8和储水右胆9,储水左胆8和储水右胆9均设置于外壳1内部,储水左胆8和储水右胆9内部均设置有电加热管3,储水右胆9设置有用于导入冷水的进水管4和用于将水导入储水左胆8的连接管10,进水管4的进水口设置有过滤装置22,储水左胆8设置有用于导出热水的出水管5,出水管5设置有用于调节热水流量的流量调节阀7、过滤装置22以及用于检测水流的流量传感器6,出水管5中的热水依次流过过滤装置22、流量调节阀7和流量传感器6,所述进水管4、出水管5以及连接管10均为铜质管,所述微处理器2分别与流量传感器6、显示组件21、流量调节阀7以及电加热管3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进水管4、出水管5以及连接管10均为铜质管,有效避免了漏水的情况发生。进水管4的进水口设置有过滤装置22。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进水管4和出水管5均设置有用于检测水流量的流量传感器6,所述流量传感器6与微处理器2连接。流量传感器6设置有用于保证测量数据真实的网状平衡件。网状平衡件的增设可以限制水流的流速,避免流量传感器6因水流速度过快而造成测量数据失真。进水管4、储水左胆8以及储水右胆9均设置有用于检测水温的温度传感器11,所述温度传感器11与微处理器2连接。温度传感器11的设置便于使用者及时了解热水器各个部位的实时温度。连接管10在储水右胆9的内部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出水管5在储水左胆8的内部设置有延伸部,连接管10的延伸部和出水管5的延伸部均设置为螺旋状。本实用新型将延伸部设置为螺旋状,这样可以加大延伸部的面积,便于延伸部内的热水对新进来的冷水加温。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5设置有用于流进热水的热水口和用于流进冷水的冷水口,所述热水口与储水左胆8相通,所述冷水口与进水管4相通,热水口和冷水口的汇合处位于流量调节阀7的出水口。将不同比例的热水和冷水掺和在一起实现温度调节,通过控制热水的流量来控制热水的比例,同时根据热水的温度对热水的流量进行调节。储水左胆8和储水右胆9的内部均设置有用于检测水位的水位传感器12,所述水位传感器12与微处理器2连接。水位传感器12的设置便于使用者及时了解热水器内部的水位情况,有利于使用者对热水器进行控制。进水管4和出水管5的交汇处设置有带卡孔的排污接头15。排污接头15的设置大大方便了水垢的清理。储水左胆8和储水右胆9内部均设置有用于检测水质的水质传感器13。水质传感器13的设置便于实时监测水的质量是否达标,如果水的质量不达标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这样不但可以保障使用者的身体健康,而且还可以延长热水器的使用寿命。进水管4的进水口设置有过滤装置22。储水右胆9的进水口设置有用于防止热水倒泄及泄压的安全阀14。安全阀14不仅可以防止热水倒泄,而且可以泄压,保证了热水器的工作稳定性;在安全阀14与储水右胆9之间设置的过滤装置22可以有效防止水垢堵塞安全阀14,大大加强了热水器的工作稳定性,安全阀14与储水右胆9之间的过滤装置22未在图中画出。

优选的,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在出水管5的入口和出口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1,这样可以实时监测出水管5入口和出口的温度数据,便于热水温度的调节,出水管5的热水依次流过过滤装置22、流量调节阀7、流量传感器6以及温度传感器11。进水管4中的冷水依次经过过滤装置22、温度传感器11、流量传感器6以及安全阀14。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