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濂片以及具有水濂片的水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2427阅读:589来源:国知局
水濂片以及具有水濂片的水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水濂片以及具有水濂片的水濂装置,尤指一种应用在水冷扇的水濂片以及具有水濂片的水濂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水濂装置常应用在水冷扇中以作为冷却空气的装置,而目前市面上水冷扇所使用的水濂装置,其结构为在多个横杆上分别挂设多个纸片,在组装时必须先完成多个平行排列的横杆,再一一挂上纸片。然而,这种现有的水濂装置不仅结构复杂、制作困难及组装不易,纸片也可能在挂设时的误差产生长短不均的现象,从而导致水濂装置吸水的效果不佳。此外,上述现有的水濂装置,纸片无法完全固定,在吸水之后会产生各纸片相互吸付沾黏的情况,影响吸水效果及使用寿命。

故如何能提供一种容易制作、组装及拆卸,且能保持吸水效果与达成默认功能的水濂片以及具有水濂片的水濂装置,遂成为业界亟待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制作、组装及拆卸,且能保持吸水效果与达成默认功能的水濂片以及具有水濂片的水濂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及其它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水濂片包括:第一框柱,具有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第二框柱,具有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其中第二框柱的第一端与第一框柱的第一端相对;第三框柱,具有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其中第三框柱的第一端与第一框柱的第一端相连接,且第三框柱的第二端与第二框柱的第一端相连接;以及吸液件,设置在第一框柱、第二框柱以及第三框柱之间并与第一框柱、第二框柱以及第三框柱接合。

在一实施例中,第三框柱分别与第一框柱以及第二框柱正交。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多个如前述的水濂片的水濂装置,其中,多个水濂片之间依序接合,且相邻的水濂片之间是平行排列。

在一实施例中,多个水濂片之间的间距相等。

在一实施例中,各水濂片还包括:抵顶部,设置在各第一框柱、第二框柱或第三框柱的相对应位置上;其中,各水濂片的抵顶部与相邻的水濂片的抵顶部互相接触。

在一实施例中,水濂装置,还包括连接杆,连接杆穿设在多个水濂片的贯孔中,且其中各水濂片还包括贯孔,贯孔开设在各第一框柱、第二框柱或第三框柱上。

在一实施例中,贯孔开设在各第一框柱的第二端、第二框柱的第二端以及第三框柱的第一端与第二端。

在一实施例中,各第一框柱的第二端还包括第一凸起部,以及各第二框柱的第二端还包括第二凸起部,且其中,贯孔开设在各第一框柱的第一凸起部、第二框柱的第二凸起部以及第三框柱的第一端与第二端。

在一实施例中,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挡止部及第二挡止部,用以防止连接杆从贯孔中松脱。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挡止部为半圆形结构、半椭圆结构或圆锥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挡止部为圆柱结构或长方体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水濂装置还包括保护板,保护板设置在多个水濂片中最外侧的水濂片的外侧,其中保护板在对应第一框柱、第二框柱或第三框柱上设置有贯孔的位置还设置有贯孔,且其中连接杆还穿设在保护板的贯孔中。

相较于现有技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水濂片将吸液件设置在第一框柱、第二框柱以及第三框柱之间,吸液件、第一框柱、第二框柱以及第三框柱可由机械设备生产并统一规格,可大幅度的减少误差。进一步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水濂装置以水濂片作为组装的基本单位,多个水濂片规格一致,故组装后亦不会产生长短不均的缺点。此外,多个水濂片的接合方式可使用连接杆穿设在贯孔中的方式,并可藉由抵顶部或第一凸起部及第二凸起部以保持各水濂片之间的间距。相较现有知技术的水濂装置的复杂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水濂装置的组装方式更为简洁且容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水濂片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水濂装置的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水濂装置的架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一框柱及第二框柱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连接杆的放大图。

组件标号说明:

1 水濂片

10 吸液件

11 第一框柱

110 第一凸起部

11a 第一端

11b 第二端

12 第二框柱

120 第二凸起部

12a 第一端

12b 第二端

13 第三框柱

13a 第一端

13b 第二端

14 抵顶部

15 贯孔

2 水濂装置

20 连接杆

201 第一挡止部

202 第二挡止部

21 保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请参阅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水濂片的架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水濂片1包括:第一框柱11,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1a与第二端11b;第二框柱12,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2a与第二端12b,其中第二框柱12的第一端12a与第一框柱11的第一端11a相对;第三框柱13,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3a与第二端13b,其中第三框柱13的第一端13a与第一框柱11的第一端11a相连接,且第三框柱13的第二端13b与第二框柱12的第一端12a相连接;以及吸液件10,设置在第一框柱11、第二框柱12以及第三框柱13之间并与第一框柱11、第二框柱12以及第三框柱13接合。

在一实施例中,吸液件10可为纸质、纤维材料或其它硬质材料所制成的薄片,并具有吸水性,可用以吸附水液或冷却液。第一框柱11、第二框柱12以及第三框柱13可例如为塑料材质所制成者,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第一框柱11、第二框柱12以及第三框柱13可直接制成在吸液件10上,使吸液件10与第一框柱11、第二框柱12以及第三框柱13接合。吸液件10、第一框柱11、第二框柱12以及第三框柱13可由机械设备生产或裁切形状,故能在大量生产时统一规格,使所有的水濂片1尺寸相同。

在一实施例中,第三框柱13可分别与第一框柱11以及第二框柱12正交,但不以此为限,亦可依据吸液件10的形状设置第一框柱11、第二框柱12以及第三框柱13。

请同时参阅图2及图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水濂装置的架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水濂装置的架构分解图。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多个如前述的水濂片1的水濂装置2,其中,多个水濂片1之间依序接合,且相邻的水濂片1之间是平行排列。

在一实施例中,水濂装置2可应用在水冷扇中,当空气通过水濂装置2时,由于其中的吸液件10含有水液、冷却液或其它功能液体,可降低空气的温度或达到默认功能目的。此外,水濂片1的数量可视水冷扇的大小而调整。

在一实施例中,多个水濂片1之间的间距相等,但不以此为限。

在一实施例中,各水濂片1还包括:抵顶部14,设置在各第一框柱11、第二框柱12或第三框柱13的相对应位置上;其中,各水濂片1的抵顶部14与相邻的水濂片1的抵顶部14互相接触。

在图3的实施例中,抵顶部14设置在各第一框柱11以及第二框柱12上相同高度的位置,可用以维持各水濂片1之间的间距,确保邻近的吸液件10不会互相贴合。在其它的实施例中,抵顶部14亦可设置在各第三框柱13,或是各第一框柱11、第二框柱12的其它位置。

请参阅图3。在一实施例中,各水濂片1还可包括:贯孔15,开设在各第一框柱11、第二框柱12或第三框柱13上;以及水濂装置2还可包括:连接杆20,穿设在多个水濂片1的贯孔15中。在此实施例中,各水濂片1的贯孔15所设置的位置皆相同,在将多个水濂片1组装成水濂装置2时,仅需将连接杆20穿设在多个水濂片1的贯孔15中,因此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水濂装置的组装步骤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水濂装置2的组装方式更为简洁且容易。

请参阅图1。在一实施例中,贯孔15可开设在各第一框柱11的第二端11b、第二框柱12的第二端12b以及第三框柱13的第一端13a与第二端13b,但不以此为限,在其它的实施例中,贯孔15可设置在第一框柱11、第二框柱12或第三框柱13的其它相对应位置上,例如各框柱的中间点。

请参阅图4,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一框柱及第二框柱的放大图。在一实施例中,各第一框柱11的第二端11b还可包括第一凸起部110,以及各第二框柱12的第二端12b还可包括第二凸起部120,且其中,贯孔15开设在各第一框柱11的第一凸起部110、第二框柱12的第二凸起部120以及第三框柱13的第一端13a与第二端13b。进一步而言,各水濂片1的第一凸起部110与邻近水濂片1的第一凸起部110互相接触,以及各水濂片1的第二凸起部120与邻近水濂片1的第二凸起部120互相接触,可用以维持各水濂片1之间的间距,确保邻近的吸液件10不会互相贴合。

请参阅图5,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连接杆的放大图。在一实施例中,连接杆20的两端可分别具有第一挡止部201及第二挡止部202,用以防止连接杆20从贯孔15中松脱。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挡止部201可为半圆形结构、半椭圆结构或圆锥结构,举例来说,第一挡止部201可为弹性材质所构成者,仅可单向穿过贯孔15,故能在穿过贯孔15之后防止连接杆20从贯孔15中松脱。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挡止部202可为圆柱结构或长方体结构,但不以此为限。

请参阅图3。在一实施例中,水濂装置2还可包括保护板21,保护板21设置在多个水濂片1中最外侧的水濂片1的外侧,其中保护板21在对应第一框柱11、第二框柱12或第三框柱13上对设置有贯孔15的位置还设置有贯孔15,且其中连接杆20还穿设在保护板21的贯孔15中。

综上所述,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水濂片将吸液件设置在第一框柱、第二框柱以及第三框柱之间,吸液件、第一框柱、第二框柱以及第三框柱可由机械设备生产并统一规格,可大幅度的减少误差。进一步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水濂装置以水濂片作为组装的基本单位,多个水濂片规格一致,故组装后亦不会产生长短不均的缺点。此外,多个水濂片的接合方式可使用连接杆穿设在贯孔中的方式,并可藉由抵顶部或第一凸起部及第二凸起部以保持各水濂片之间的间距。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水濂装置的组装步骤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水濂装置的组装方式更为简洁且容易。

上述实施例仅列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权利要求书所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