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取暖器的箱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03529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取暖器的箱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取暖器,尤其是一种移动取暖器的箱体。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一种移动取暖器的箱体包括前箱体、前开口的壳体和后架板,所述壳体包括顶板、底板和侧板,壳体的前开口端与前箱体固定连接,后架板与壳体的二个侧板固定连接。存在问题是:体积大,储存、运输和包装费用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取暖器的箱体,它具有储存、运输和包装时体积小,装配方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移动取暖器的箱体,包括前箱体、前开口的壳体和后架板,所述壳体包括顶板、底板和侧板,壳体的前开口端与前箱体连接,后架板与壳体的二个侧板连接;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前箱体包括前壁板、顶壁板、底壁板和侧壁板,

前壁板呈锥台形,前部上设置有出风窗口框,顶部上设置有长方形出风孔;

还包括出风窗和保护网,出风窗包括周向壁板、设置在周向壁板前端内的上眉板和下出风腔,周向壁板的两侧设置有挡板,周向壁板的顶板和底板上设置有连接孔;上眉板上设置有眉板出风孔;

保护网与下出风腔的前开口固定连接,出风窗位于出风窗口框内,挡板与出风窗口框的后端面配合止位,周向壁板的顶板和底板分别与出风窗框的顶板和底板用螺钉固定连接;

所述侧板分别与前箱体的侧壁板枢接;

所述底板的前端与前箱体的底壁板枢接,底板的两侧搭接在侧板的下端上并拆卸连接;所述顶板的两侧与侧板的上端可拆卸连接,前端与前箱体的顶壁板的后端贴合;

所述后架板的两侧与壳体的侧板可拆卸连接。

所述的一种移动取暖器的箱体,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前箱体的顶壁板和侧壁板上分别设置有顶内折边和侧内折边,顶内折边上有水平销板;

所述壳体的顶板的前端上有顶内沿板、侧板上有设置有侧内沿板,顶内沿板上有销板孔;顶板的两侧设有水平连接板;

所述壳体的底板的前端设置有枢接板、两侧设置有连接板;

所述壳体的侧板的前侧的侧内沿板与前箱体上的侧内折边用合页枢接,所述底板的枢接板通过合页与前箱体的底壁板枢接,连接板搭接在侧板底部的侧内沿板上的并可拆卸连接;

水平销板插入顶内沿板的销板孔内,水平连接板与侧板顶部的侧内沿板可拆卸连接。

所述的一种移动取暖器的箱体,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水平连接板上有扣钩,所述侧板上的顶部的侧内沿板上有导向孔,扣钩与导向孔滑动配合并与导向孔处的侧内沿板扣合。

所述的一种移动取暖器的箱体,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壳体的底板的连接板上有垂直销板,

所述壳体的侧板的底部的侧内沿板上的销孔,垂直销板与销孔嵌合。

所述的一种移动取暖器的箱体,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前壁板的顶部和底部呈弧形曲面形。

本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取暖器的箱体,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储存或运输时,首先将后架板与侧板分离,其次是将顶板与侧板分离,第三是将底板与侧板分离后,旋转进入前箱体内并将顶板放入前箱体内;最后转动二个侧板将前箱体的后开口封闭便可以包装和储存。采用这样的结构包装材料使用少,储存和运输时占用空间小,节约成本;装配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前箱体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移动取暖器的箱体,包括前箱体1、前开口的壳体2和后架板3,所述壳体2包括顶板21、底板22和侧板23,壳体2的前开口端与前箱体1连接,后架板3与壳体2后开端的二个侧板23连接。

所述前箱体1包括前壁板4、顶壁板、底壁板和侧壁板,

前壁板4呈锥台形,前部上设置有出风窗口框41,顶部上设置有长方形出风孔42;

还包括出风窗5和保护网6,出风窗5包括周向壁板51、设置在周向壁板前端内的上眉板52和下出风腔53,周向壁板51的两侧设置有挡板511,周向壁板51的顶板和底板上设置有连接孔512;上眉板52上设置有眉板出风孔521;

保护网6与下出风腔53的前开口固定连接,出风窗5位于出风窗口框41内,挡板511与出风窗口框41的后端面配合止位,周向壁板51的顶板和底板分别与出风窗框41的顶板和底板用螺钉固定连接;

所述前壁板4的顶部和底部呈弧形曲面形43、44。

采用这样的结构,外观新颖,美观;而且出风面积大,分层次。

所述侧板23分别与前箱体1的侧壁板枢接;

所述底板22的前端与前箱体1的底壁板枢接,底板22的两侧搭接在侧板23的下端上并拆卸连接;所述顶板21的两侧与侧板23的上端可拆卸连接,前端与前箱体1的顶壁板的后端贴合;

所述后架板3的两侧与壳体2的侧板可拆卸连接。

所述前箱体1的顶壁板和侧壁板上分别设置有顶内折边11和侧内折边12,顶内折边11上有水平销板111;

所述壳体2的顶板21的前端上有顶内沿板211、侧板23上有设置有侧内沿板231,顶内沿板211上有销板孔212;顶板21的两侧设有水平连接板213;

所述壳体2的底板22的前端设置有枢接板221、两侧设置有连接板222;

所述壳体2的侧板23的前侧的侧内沿板231与前箱体1上的侧内折边12用合页枢接,所述底板22的枢接板221通过合页与前箱体1的底壁板枢接,连接板222搭接在侧板23底部的侧内沿板231上的并可拆卸连接;

水平销板111插入顶内沿板211的销板孔212内,水平连接板213与侧板23顶部的侧内沿板231可拆卸连接。

所述水平连接板213上有扣钩2131,所述侧板23上的顶部的侧内沿板231上有导向孔2311,扣钩2131与导向孔2311滑动配合并与导向孔2311处的侧内沿板231扣合。

所述壳体2的底板22的连接板222上有垂直销板2221,

所述壳体2的侧板23的底部的侧内沿板231上的销孔2312,垂直销板2221与销孔2312嵌合。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