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混合驱动的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09555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水电混合驱动的冷却塔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塔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水电混合驱动的冷却塔。



背景技术:

现有应用于工业循环水冷却中的冷却塔,均是通过风叶转动散热。其中,风叶大多是由电机带动,也有小部分是通过水轮机带动。对于单一采用电机驱动的冷却塔,耗电量较大,从而成本较高。对于单一采用水轮机驱动的冷却塔,在循环水的压力或流量没有足够的富余量时,不能够达到预期的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是提供一种水电混合驱动的冷却塔,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某种或某些缺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水电混合驱动的冷却塔,其包括冷却塔本体,冷却塔本体内部设有布水管,冷却塔本体上方设有风筒;风筒内设置一减速器,减速器的输入轴水平设置,减速器的输出轴竖直设置;减速器的输出轴处连接一风叶轮毂,风叶轮毂四周均匀分布有多个风叶,减速器的输入轴由一贯流式水轮机带动;贯流式水轮机包括水轮机主轴,水轮机主轴的一端与减速器的输入轴联接,水轮机主轴的另一端通过一超越离合器与一辅助电机的输出轴联接;贯流式水轮机的进水口与一进水管管道连接,贯流式水轮机的尾水管与布水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水电混合驱动的冷却塔中,由于水轮机主轴处还通过一超越离合器联接一辅助电机,从而使得在循环水的压力或流量没有足够的富余量时,能够通过开启辅助电机而使得辅助电机的输出叠加至水轮机主轴处,进而使得水轮机主轴能够向减速器提供足够的扭矩以使得风叶轮毂达到设计的转速。通过该种构造,使得在能够较佳地对循环水的富余量进行充分利用以降低电量消耗的同时,也能够较佳地保证冷却塔具备较佳的冷却效果。

作为优选,减速器的输出轴处设置一转速传感器,转速传感器用于实时采集减速器输出轴的转速信息并发送给一控制装置,控制装置用于根据减速器输出轴的实时转速信息对辅助电机的转速进行调节。转速传感器、控制装置和辅助电机能够形成一个以减速器输出轴的转速为控制量的闭环控制系统,从而能够较佳地根据减速器输出轴的实时转速而对辅助电机的实时转速进行调控,这不仅使得冷却塔能够具备较为稳定的冷却能力,而且还能够较佳避免辅助电机处的电能浪费。

作为优选,水轮机主轴的所述一端与减速器的输入轴间通过一传动轴传递动力。从而使得水轮机能够较佳地设于冷却塔本体处。

作为优选,传动轴与水轮机主轴的所述一端和减速器的输入轴间均通过一联轴器联接。从而便于设置。

作为优选,进水管与布水管间设置一旁路阀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的水电混合驱动的冷却塔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的水电混合驱动的冷却塔的顶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应当理解的是,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解释而并非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电混合驱动的冷却塔,其包括冷却塔本体1,冷却塔本体1内部设有布水管14,冷却塔本体1上方设有风筒2;风筒2内设置一减速器7,减速器7的输入轴水平设置,减速器7的输出轴竖直设置;减速器7的输出轴处连接一风叶轮毂9,风叶轮毂9四周均匀分布有多个风叶3,减速器7的输入轴由一贯流式水轮机5带动;贯流式水轮机5包括水轮机主轴,水轮机主轴的一端与减速器7的输入轴联接,水轮机主轴的另一端通过一超越离合器17与一辅助电机10的输出轴联接;贯流式水轮机5的进水口与一进水管13管道连接,贯流式水轮机5的尾水管4与布水管14连接。

本实施例中,减速器7的输出轴处设置一转速传感器6,转速传感器6用于实时采集减速器7输出轴的转速信息并发送给一控制装置12,控制装置12用于根据减速器7输出轴的实时转速信息对辅助电机10的转速进行调节,转速传感器6、控制装置12和辅助电机10间通过控制线11连接。其中,控制装置12内能够设置一个预设转速值,当减速器7输出轴的实时转速不低于预设转速值时,控制装置12能够控制辅助电机10不运行,当减速器7输出轴的实时转速小于预设转速值时,控制装置12能够控制辅助电机10运行从而间接对减速器7输出轴的转速进行补偿。

本实施例中,水轮机主轴的所述一端与减速器7的输入轴间通过一传动轴8传递动力,传动轴8与水轮机主轴的所述一端和减速器7的输入轴间均通过一联轴器16联接。

本实施例中,进水管13与布水管14间设置一旁路阀门15,进水管13与贯流式水轮机5的进水口间还设置另一旁路阀门,从而能够较佳地控制水流是进入布水管14还是进入贯流式水轮机5。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