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卧式换热夹套水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97507阅读:564来源:国知局
分区卧式换热夹套水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套水箱,尤其涉及分区卧式换热夹套水箱。



背景技术:

传统的卧式夹套水箱是由一个储热、冷热水混合空腔、单法兰构成的整体热交换、冷热水混合装置;由蜂窝状冷水进水管组成的缓解冷热水混合装置,冷热水在同一区域自由混合,辅助电加热对整体区域加热的设计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水出水温度稳定、出水率高、电辅助加热节能的高性价比的分区卧式换热夹套水箱。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区卧式换热夹套水箱,其特征在于:该水箱包括焊接在一起的夹套层和内胆储热换热层;所述内胆储热换热层内设有分区隔档,并通过该分区隔档分隔成高温区和混合区;所述分区隔档上设有开口,该开口处设有导流板;所述混合区中的所述内胆储热换热层内设有进水口限速限流衬管,该进水口限速限流衬管的一端穿过所述夹套层与冷水管相连;所述高温区中的所述内胆储热换热层内设有出水口衬管,该出水口衬管的一端穿过所述夹套层与生活热水管道相连;所述混合区中的所述夹套层与所述内胆储热换热层之间设有混合区法兰,该混合区法兰上设有混合区辅助电加热;所述高温区中的所述夹套层与所述内胆储热换热层之间设有高温区法兰,该高温区法兰上设有高温区辅助电加热。

所述夹套层通过过度层与所述内胆储热换热层焊接在一起,该夹套层对所述内胆储热换热层全部包裹,形成水箱的全夹套换热空腔;所述过度层分布在所述高温区和所述混合区。

所述分区隔档上的开口面积是所述进水口限速限流衬管面积的5倍以上。

所述混合区法兰、所述高温区法兰分别通过一个螺栓与所述内胆储热换热层紧密连接在一起。

所述高温区容积为所述混合区容积的1.5~2.0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内胆储热换热层内设有分区隔档,并通过该分区隔档分隔成高温区和混合区,从而使得一个冷热水自由混合空腔分成高温区和低温区两个空腔,减缓水温波动。

2、本实用新型中夹套层通过过度层与内胆储热换热层焊接在一起,该夹套层对内胆储热换热层全部包裹,形成水箱的全夹套换热空腔,保证了换热介质对隔档分割的两个区域同时换热,生活热水温度极为接近。同时,过度层分布在高温区和混合区,保证了换热介质在两个区域循环,生活热水温度极为接近。

3、本实用新型中分区隔档上的开口面积是进水口限速限流衬管面积的5倍以上,且开口处设有导流板对水流方向导向,因此同等进水流量降低流速,减缓对高温区水温的冲击。

4、本实用新型中分区隔档将水箱分隔成高温区和混合区,且高温区容积为混合区容积的1.5~2.0倍,保证了生活热水出水温度的稳定、出水率更高。

5、本实用新型中高温区辅助电加热和混合区辅助电加热分开控制,混合区容积小加热速度快,保证进入高温区的相对温差小,同时节约了能源。

6、本实用新型价比优异出水温度稳定、热水出水率高、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成品结构透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导流板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流板结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导流板局部视图(比例2:1)。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图。

图中:1—夹套层;2—内胆储热换热层;3—分区隔档;4—高温区法兰;5—混合区法兰;6—进水口限速限流衬管;7—出水口衬管;8—过渡层;9—导流板;10—高温区辅助电加热;11—混合区辅助电加热。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分区卧式换热夹套水箱,该水箱包括焊接在一起的夹套层1和内胆储热换热层2。

内胆储热换热层2内设有分区隔档3,并通过该分区隔档3分隔成高温区和混合区;分区隔档3上设有开口,该开口处设有导流板9;混合区中的内胆储热换热层2内设有进水口限速限流衬管6,该进水口限速限流衬管6的一端穿过夹套层1与冷水管相连;高温区中的内胆储热换热层2内设有出水口衬管7,该出水口衬管7的一端穿过夹套层1与生活热水管道相连;混合区中的夹套层1与内胆储热换热层2之间设有混合区法兰5,该混合区法兰5上设有混合区辅助电加热11;高温区中的夹套层1与内胆储热换热层2之间设有高温区法兰4,该高温区法兰4上设有高温区辅助电加热10。

其中:夹套层1通过过度层8与内胆储热换热层2焊接在一起,该夹套层对内胆储热换热层2全部包裹,形成水箱的全夹套换热空腔,对隔档3分割的两个区域同时换热。过度层8分布在高温区和混合区。

分区隔档3上的开口面积是进水口限速限流衬管6面积的5倍以上。

混合区法兰5、高温区法兰4分别通过一个螺栓与内胆储热换热层2紧密连接在一起。

高温区容积为混合区容积的1.5~2.0倍。

工作时,冷水从进水口限速限流衬管6进入混合区,混合区辅助电加热11预热后缓慢通过分区隔档3上的开口进入生活热水高温区,经高温区辅助电加热10加热后,高温热水通过出水口衬管7进入生活热水管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