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矮仔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12323发布日期:2018-06-30 05:09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型矮仔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矮仔炉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节能型矮仔炉。



背景技术:

节能型矮仔炉可用于快速地煲饭、煲汤,最初是作为一种地方的烹饪方式,由于其火候控 制方面比较灵活,煲出来的味道极香口,制作的食物独特、精美,现已被普遍推广,走遍大街 小巷,各种煲仔摊位随处可见,并出现了双眼矮仔炉、四眼矮仔炉、六眼矮仔炉、八眼矮仔炉等多功能矮仔炉。现有的节能型矮仔炉的炉眼上多架设有支撑架,对炒锅进行支撑,而在翻炒过程中,炒锅大幅度的摆动,因此汤汁,油脂等常常会溅出。

现有的节能型矮仔炉的炉眼大都是直接下沉式地或平齐地设计在炉台的表面,故溅射出的汤汁很容易落在炉台表面,且由于支撑架主要为支架型结构,因此翻炒过程中溅出的汤汁可能会溅落至炉眼中,形成油垢油污,不便于清洗清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旨在提供一种便于清洁的节能型矮仔炉。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节能型矮仔炉,包括炉台以及对炉台进行支撑的脚架,炉台的上端面设有至少一个炉眼,所述炉台上架设有与所述炉眼对应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漏斗型的支撑环,以及对所述支撑环进行支撑的环形支撑脚,所述支撑环容置于所述支撑脚内,且所述支撑环开口较大一端向上,且与所述支撑脚的一端相连,所述支撑脚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炉台上,所述支撑环开口较小一端还设置有积液槽。

较佳的,所述支撑环上设置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沿支撑环开口较大端向开口较小端设置,并成辐射状分布在所述支撑环上。

较佳的,所述积液槽还连通有导液管。

较佳的,所述支撑环开口较大一端设置有卡勾,所述卡勾与所述支撑脚的上端相卡合,将支撑环架设在是所述支撑脚上。

较佳的,所述炉台上还设置有弧形下沉式的沟槽,所述沟槽将所述支撑架环绕。

较佳的,所述沟槽的内端高于外端,整体呈坡面结构。

较佳的,所述炉台上还设置有第一出液槽,所述沟槽与所述第一出液槽相连通。

较佳的,所述炉台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导液管相连通的第二出液槽,所述第二出液槽和第一出液槽相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将原有的支架型的支撑座改进为漏斗型的支撑环与环形的支撑脚相配合的结构,所述漏斗型的支撑环可以更好的与炒锅的结构相配合,对其进行支撑,且支撑环为平面式的结构,也更方便擦洗清洁,同时也可以对溅出的汤汁进行导向,使其积聚在积液槽中,防止其落入炉眼中。

(2)同时在所述支撑架周围设置弧形下沉式沟槽,可使得砂锅内沸腾溢出的汤汁流入沟槽,然后进入第一出液槽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型矮仔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型矮仔炉的俯视图;

图3为A部的放大图;

图4为B部的放大图。

附图中:1、炉台;2、支撑架;21、支撑环;211、积液槽;212、导流槽;213、卡勾;22、支撑脚;23、导液管;3、脚架;4、沟槽;5、第一出液槽;6、挡板;7、挂钩;8、炒锅;9、第二出液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作具体阐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型矮仔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型矮仔炉的俯视图;图3为A部的放大图;图4为B部的放大图,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的节能型矮仔炉,包括炉台1以及对炉台1进行支撑的脚架3。炉台1的上端面设有至少一个炉眼,炉眼的内部设有燃气炉头(图中未示出),燃气炉头均通过燃气管道(图中未示出)与燃气供应罐(图中未示出)连接。

所述炉眼下沉式设置于炉台1中,所述炉台1上架设有与所述炉眼对应的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包括漏斗型的支撑环21,以及对所述支撑环21进行支撑的环形的支撑脚22。所述支撑环21容置于所述支撑脚22内,且所述支撑环21开口较大一端向上,且与所述支撑脚22的一端相连,所述支撑脚22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炉台1上。所述支撑环21开口较小一端还设置有积液槽211,用以对溅落在所述支撑环21表面的液体进行积聚。

本实用新型中,将原有的支架型的支撑座改进为漏斗型的支撑环21与环形的支撑脚22相配合的结构,所述漏斗型的支撑环21可以更好的与炒锅8的结构相配合,对其进行支撑,且支撑环21为平面式的结构,也更方便擦洗清洁,同时也可以对溅出的汤汁进行导向,使其经积液槽211流入导液管23中导出。

以下,以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以下实施方式中所描述之结构、工艺、选材仅用以说明实施方式的可行性,并无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意图。

更具体的,所述支撑环21上设置有导流槽212,所述导流槽212沿支撑环21开口较大端向开口较小端设置,并成辐射状分布在所述支撑环21上。所述导流槽212将溅出的汤汁导流至积液槽211中。所述积液槽211还连通有导液管23,将积液槽211中积聚的液体导出。

所述支撑环21开口较大一端设置有卡勾213,所述卡勾213与所述支撑脚22的上端相卡合,将支撑环21架设在是所述支撑脚22上,使得支撑环21容置于所述支撑脚22中。进而方便所述支撑架2的拆卸。

所述炉台1上还设置有弧形下沉式的沟槽4,所述沟槽4将所述支撑架2环绕。所述沟槽4 5 的内端高于外端,整体呈坡面结构,为便于汤汁和水从沟槽4中流出。所述炉台1上还设置有第一出液槽5,所述沟槽4与所述第一出液槽5相连通,将汤汁导出。所述炉台1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导液管23相连同的第二出液槽9,所述第二出液槽9和第一出液槽5相连通,将积液槽211中的汤汁导出。

炉台1的前侧壁上还设置有对炉眼进行点火的点火开关。炉台1的后侧壁上设有挡板6,挡板6可防止砂锅内沸腾溅出的汤汁伤及外围的顾客,同时也可起到一定的挡风作用。为方便使用,炉台1 的一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挂钩7,可挂载抹布或者其他炊具、清洁用具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将原有的支架型的支撑座改进为漏斗型的支撑环21与环形的支撑脚22相配合的结构,所述漏斗型的支撑环21可以更好的与炒锅8的结构相配合,对其进行支撑,且支撑环21为平面式的结构,也更方便擦洗清洁,同时也可以对溅出的汤汁进行导向,使其积聚在积液槽211中,防止其落入炉眼中。同时在所述支撑架2周围设置弧形下沉式沟槽4,可使得砂锅内沸腾溢出的汤汁流入沟槽4,然后进入第一出液槽5排出。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