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雾霾环保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8646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雾霾环保空调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雾霾环保空调。



背景技术: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常见于城市。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小颗粒物(PM 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目前,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然而,传统的空调与室内换气装置是相对独立的两个设备,且在利用换气装置在对室内进行换气的过程中,难免将室外的雾霾吸入室内,如果人们长时间呼吸带有细小颗粒物室内空气,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目前,缺乏一种可对室内进行换气的同时,对空气进行高效过滤的防雾霾环保空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对室内进行换气的同时,对空气进行高效过滤的防雾霾环保空调。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雾霾环保空调,所述防雾霾环保空调包括安装在墙体上的空调内机,所述空调内机的外壳一侧引出三根导管,三根导管包括自上至下排列的第一导管、第二导管和第三导管,所述第一导管、第二导管和第三导管的一端穿过墙体上的开孔分别与设置在墙体外壁上的排气口、空调外机和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一导管的另一端穿过外壳侧壁并与设置其内部的排气扇连接,所述排气扇的进气端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一端贯穿外壳另一端侧壁并与设置在室内另一侧墙体上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二导管的另一端穿过外壳侧壁并与其内部的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三导管的另一端穿过外壳侧壁并与其内部的雾霾过滤机构连接,所述雾霾过滤机构包括一个固定在外壳背面的方形管,所述方形管的一端与第三导管连接,所述方形管的另一端通过进气管与空调的换热室连通,所述方形管的下端设有第一条形开口,且在外壳的底面上设有与第一条形开口大小及位置均匹配的第二条形开口,所述第一条形开口和第二条形开口内插设有一块与安装座,所述安装座横向截面的形状与两个开孔形状相匹配,所述安装座的上端与方形管内的底面持平,所述安装座的下端向下延伸,且安装座的前侧表面上设有至少两个插孔,且在外壳的底部设有用于将安装座锁紧的插销;所述方形管内设有抽气扇,所述抽气扇靠近进气管设置,所述方形管内还设有三块截面形状与方形管内腔截面形状相匹配过滤板网,且三块过滤板网均垂直固定在安装座上。

在上述的防雾霾环保空调中,所述三块过滤板网包括沿方形管内气流的方向依次设置的初效过滤板网、中效过滤板网和高效过滤板网,且初效过滤板网、中效过滤板网和高效过滤板网等距设置。

在上述的防雾霾环保空调中,所述安装座上设有灰尘收集槽,所述灰尘收集槽位于初效过滤板网和第三导管的一侧。

在上述的防雾霾环保空调中,所述方形管为四方形管,且第一条形开口和第二条形开口的宽度均与方形管内腔宽度相同。

在上述的防雾霾环保空调中,所述换热室设置在空调内机的过滤网与换热器之间。

在上述的防雾霾环保空调中,所述进气管上设有电磁阀,且电磁阀与空调控制器电性连接。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防雾霾环保空调的优点在于:通过在空调内机的外壳内设置排气扇,将排气扇的进气端与设置在室内的进气口连通,将排气扇的出气端与设置在室外的排气口连通,可将室内缺氧以及污浊空气排出室外;通过在外壳内设置方形管,将方形管的一端与室外连通,方形管的另一端与空调内机的换热室连通,可将向室外的空气抽入室内,同时根据需要可对抽入的空气进行制热或制冷;通过在方形管内设置抽气扇和三块过滤板网,来对抽入室内的空气进三道过滤,即使室外有较为严重的雾霾,也能保证室内空气的清新;此外,过滤板网与方形管为可拆卸式连接,用户可定期对过滤板网进行清理和维护,保证了过滤机构的正常工作,有效的提高防雾霾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透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方形管的正面透视图。

图中:1外壳、2第一导管、3第二导管、4第三导管、5开孔、6排气扇、7排气管、8进气口、9换热器、10雾霾过滤机构、11方形管、12进气管、13换热室、14第一条形开口、15第二条形开口16安装座、17插孔、18插销、19抽气扇、20初效过滤板网、21中效过滤板网、22高效过滤板网、23灰尘收集槽、24过滤网、25电磁阀、26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雾霾环保空调,包括安装在墙体26上的空调内机,空调内机的外壳1一侧引出三根导管,三根导管包括自上至下排列的第一导管2、第二导管3和第三导管,第一导管2、第二导管3和第三导管4的一端穿过墙体26上的开孔5分别与设置在墙体26外壁上的排气口、空调外机和抽气口连接,第一导管2的另一端穿过外壳1侧壁并与设置其内部的排气扇6连接,排气扇6的进气端连接有排气管7,排气管7的一端贯穿外壳1另一端侧壁并与设置在室内另一侧墙体26上的进气口8连通;第二导管3的另一端穿过外壳1侧壁并与其内部的换热器9连接。

第三导管4的另一端穿过外壳1侧壁并与其内部的雾霾过滤机构10连接,雾霾过滤机构10包括一个固定在外壳1背面的方形管11,方形管11的一端与第三导管4连接,方形管11的另一端通过进气管12与空调的换热室13连通,方形管11的下端设有第一条形开口14,且在外壳1的底面上设有与第一条形开口14大小及位置均匹配的第二条形开口15,第一条形开口14和第二条形开口15内插设有一块与安装座16,安装座16横向截面的形状与两个开孔形状相匹配,安装座16的上端与方形管11内的底面持平,所述安装座16的下端向下延伸,且安装座16的前侧表面上设有至少两个插孔17,且在外壳1的底部设有用于将安装座16锁紧的插销18。

方形管11内设有抽气扇19,抽气扇19靠近进气管12设置,方形管11内还设有三块截面形状与方形管11内腔截面形状相匹配过滤板网,且三块过滤板网均垂直固定在安装座16上。

其中,三块过滤板网包括沿方形管11内气流的方向依次设置的初效过滤板网20、中效过滤板网21和高效过滤板网22,且初效过滤板网20、中效过滤板网21和高效过滤板网22等距设置,且需要说明的是的,三块过滤板的上端和左右两侧的侧壁上均固定设有橡胶密封垫;初效过滤板网20采用无纺布制成,主要用于过滤5μm以上尘埃粒子,中效过滤板网21采用玻璃纤维制成,用于捕集1-55μm的颗粒灰尘及各种悬浮物,高效过滤板网22采用超细玻璃纤维纸作滤料,用于捕集0.5um以下的颗粒灰尘及各种悬浮物。

更具体地说,安装座16上设有灰尘收集槽23,灰尘收集槽23位于初效过滤板网20和第三导管4之间,初效过滤板网20过滤出的直径较大的颗粒,可掉落在灰尘收集槽23中,方便倒出。

其中,方形管11为四方形管,且第一条形开口14和第二条形开口15的宽度均与方形管11内腔宽度相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条形开口14和第二条形开口15的内壁上设有密封垫圈,以保证外壳1及方形管11的密封性。

其中,换热室13设置在空调内机的过滤网24与换热器9之间,在空调轴流风机的作用下,换热室13内形成负压,抽入的空气依次经过换热器9和空调内机的出风口进入到室内,在此过程中抽入的空气可根据需要来制冷或制热。

其中,进气管12上设有电磁阀25,且电磁阀25与空调控制器电性连接,在室内换气的过程中空调控制器控制电磁阀25打开,以向室内补充新鲜空气,同时保持室内外的气压平衡。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空调内机的外壳1内设置排气扇6,将排气扇6的进气端与设置在室内的进气口8连通,将排气扇6的出气端与设置在室外的排气口8连通,可将室内缺氧和污浊空气排出室外;通过在外壳1内设置方形管11,将方形管11的一端与室外连通,方形管11的另一端与空调内机的换热室连通,可将向室外的空气抽入室内;通过在方形管11内设置抽气扇19和三块过滤板网,来对抽入室内的空气进三道过滤,即使室外有较为严重的雾霾,也能保证室内空气的清新。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外壳1、第一导管2、第三导管4、开孔5、排气扇6、排气管7、进气口8、换热器9、雾霾过滤机构10、方形管11、进气管12、换热室13、第一条形开口14、第二条形开口15、安装座16、插孔17、插销18、抽气扇19、初效过滤板网20、中效过滤板网21、高效过滤板网22、灰尘收集槽23、过滤网24、电磁阀25和墙体26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