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嘴连接座及使用该喷嘴连接座的加湿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34496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喷嘴连接座及使用该喷嘴连接座的加湿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嘴连接座及使用该喷嘴连接座的加湿机构。



背景技术:

微雾加湿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高压柱塞泵将水压提高到4-7Mpa,然后将加压后的水经耐高压输送管线由专业喷嘴将其雾化,产生微米级的微雾颗粒,使其能够迅速从空气中吸收热量完成汽化并扩散,从而完成空气加湿、降温的目的。卷烟厂房中经常会用到该技术,在机板上均布有多个安装槽,安装槽中设置有导流风罩,机板上于导流风罩的后方设置有喷嘴连接座,喷嘴连接座包括具有流液通道的连接座本体,流液通道于连接座本体的一端形成供喷嘴连接的喷嘴连接孔,喷嘴连接孔上连接有喷嘴,喷嘴也位于导流风罩的后方,安装槽中于导流风罩的后方设置有风道,依靠风通过导流风罩将喷嘴喷出的液体吹向室内空间,不仅可以起到加湿、降温的作用,而且卷烟厂房中漂浮的烟沫等小颗粒在微雾颗粒的作用下,也会发生沉降。但是,为了使雾化效果较好,喷嘴的出水直径一般为0.2-0.3mm,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水中的杂质和烟沫等,喷嘴经常会发生结垢和堵塞的现象,导致其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喷嘴易发生结垢和堵塞导致其效果变差问题的喷嘴连接座;同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高一种使用该喷嘴连接座的加湿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喷嘴连接座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喷嘴连接座,包括具有流液通道的连接座本体,连接座本体上设置有喷嘴连接结构,所述流液通道中设置有内腔与流液通道的进液口连通的滤芯,滤芯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滤孔,连接座本体与滤芯之间设置有用于连通滤孔和流液通道的出液口的连通通道。

所述流液通道中于滤芯和流液通道的出液口之间设置有滤芯限位座,滤芯的一端定位安装于连接座本体上,滤芯限位座与滤芯的另一段之间通过插接结构对滤芯进行定位,滤芯限位座上和/或滤芯限位座与连接座之间设置有连通流液通道的出液口与连通通道的中间流道。

所述滤芯限位座包括一体设置的限位块部分和限位筒部分,中间流道包括沿插接结构周向设置于限位块部分上的第一中间流道和由限位筒部分的内孔形成的连通各第一中间流道与流液通道的出液口的第二中间流道,第一中间流道的直径小于第二中间流道的直径。

所述插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滤芯的端部上的中心定位孔和设置于滤芯限位座上的中心定位凸起。

所述滤芯的端面为朝向流液通道的出液口的以避让中间流道的圆弧面。

所述连接座本体包括分体设置的用于与机板连接的机板连接部分和用于与机板连接部分连接的喷嘴连接部分,机板连接部分上设置有第一密封槽和第一密封圈,喷嘴连接部分上设置有第二密封槽和第二密封圈,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中的至少一个密封槽的尺寸小于相应密封圈的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湿机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湿机构,包括喷嘴和供喷嘴安装的喷嘴连接座,喷嘴连接座包括具有流液通道的连接座本体,连接座本体上设置有喷嘴连接结构,所述流液通道中设置有内腔与流液通道的进液口连通的滤芯,滤芯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滤孔,连接座本体与滤芯之间设置有用于连通滤孔和流液通道的出液口的连通通道。

所述流液通道中于滤芯和流液通道的出液口之间设置有滤芯限位座,滤芯的一端定位安装于连接座本体上,滤芯限位座与滤芯的另一段之间通过插接结构对滤芯进行定位,滤芯限位座上和/或滤芯限位座与连接座之间设置有连通流液通道的出液口与连通通道的中间流道。

所述滤芯限位座包括一体设置的限位块部分和限位筒部分,中间流道包括沿插接结构周向设置于限位块部分上的第一中间流道和由限位筒部分的内孔形成的连通各第一中间流道与流液通道的出液口的第二中间流道,第一中间流道的直径小于第二中间流道的直径。

所述连接座本体包括分体设置的用于与机板连接的机板连接部分和用于与机板连接部分连接的喷嘴连接部分,机板连接部分上设置有第一密封槽和第一密封圈,喷嘴连接部分上设置有第二密封槽和第二密封圈,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中的至少一个密封槽的尺寸小于相应密封圈的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流液通道中设置有滤芯,滤芯的内腔与流液通道的进液口连通,滤芯的侧壁上设置有滤孔,连接座本体与滤芯之间设置有用于连通滤孔和流液通道的出液口的连通通道,滤芯的设置可以过滤液体中的杂质,避免喷嘴的堵塞和结垢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湿机构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喷嘴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喷嘴连接座与机板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为滤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滤芯限位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机板连接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喷嘴连接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湿机构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基座、设置于基座上的多个导流风罩、设置于导流风罩中的喷嘴连接座、喷嘴和加湿管道,喷嘴通过喷嘴连接座连接于加湿管道上,喷嘴连接座上设置有喷嘴连接结构,喷嘴连接结构为螺纹结构。喷嘴连接座包括具有流液通道的连接座本体,流液通道的出液口处设置有用于与喷嘴内螺纹段,即流液通道的出液口形成供喷嘴连接的喷嘴连接孔23。流液通道中设置有滤芯3,滤芯3的内腔与流液通道的进液口连通,滤芯3的靠近喷嘴连接孔23的一端为盲端34,滤芯3的侧壁上沿周向设置有多个滤孔31。流液通道中于滤芯3与喷嘴连接孔23之间设置有滤芯限位座4,滤芯3与滤芯限位座4之间采用插接结构进行定位。滤芯限位座4包括限位块部分和限位筒部分,插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滤芯3的盲端上的中心定位孔32和设置于滤芯限位座4的限位块部分上的中心定位凸起41。中间流道包括沿中心定位凸起41周向设置于限位块部分上的第一中间流道42和由限位筒部分的内孔形成的连通各第一中间流道42与流液通道的出液口的第二中间流道43,第一中间流道42的直径小于第二中间流道43的直径。滤芯3的盲端的端面为朝向流液通道的出液口以避让中间流道的圆弧面。连接座本体的内壁与滤芯3之间存在间隙,连接座本体的内壁与滤芯3之间的间隙、圆弧面与各中间流道42之间的避让空间一起形成连通滤孔34与喷嘴连接孔23的连通通道。采用侧面设置滤孔的方式,增加了过滤面积,只需要定期更换滤芯即可,避免了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水中的杂质喷嘴易结垢和堵塞的问题。

连接座本体包括分体设置的机板连接部分1和喷嘴连接部分2,机板连接部分1包括机板连接本体11和一体设置于机板连接本体11上的用于与机板6螺纹连接的机板连接螺纹段12,机板连接本体11和机板连接螺纹段12形成台阶结构,台阶结构的台阶面13上设置有第一密封槽14,机板连接螺纹段12上套设有第一密封圈7,第一密封槽14的尺寸小于第一密封圈7的尺寸,在密封配合时,第一密封圈7的一部分被挤压进第一密封槽中。机板连接部分1的内孔为两级阶梯孔结构,滤芯3的外径与中孔径段15一致并安装于滤芯3的中孔径段15中,即滤芯的进液段定位安装于机板连接部分1上,滤芯的进液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内倒角33,该进液端的端面与中孔径段15上的台阶面17之间设置有滤芯密封垫5。

喷嘴连接部分2包括喷嘴连接本体21和一体设置于喷嘴连接本体21上的用于与机板连接部分21螺纹连接的喷嘴连接螺纹段22,喷嘴连接螺纹段22和喷嘴连接本体21形成阶梯轴结构,阶梯轴结构的台阶面上设置有第二密封槽,喷嘴连接螺纹段上套设有第二密封圈8,第二密封槽的尺寸小于第二密封圈8的尺寸,在密封配合时,第二密封圈8的一部分被挤压进第二密封槽中。

喷嘴位于导流风罩的前方,微雾颗粒由喷嘴中喷出的瞬间不会打到导流风罩上,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喷嘴位于导流风罩的后方导致由喷嘴喷出的微雾颗粒直接打到导流风罩上而变成水滴降低其微雾效果的问题。

基座包括多个横向和竖向布置的安装条组,导流风罩设置于相应的安装条组,各安装条组包括两个以上的安装条,各安装条组的相邻两个安装条之间形成供风通过的导风空间,导风空间中的风吹向导流风罩将由喷嘴喷出的微雾颗粒吹向室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滤孔也可以设置于滤芯的侧壁和底壁上;也可以不设置滤芯限位座,此时滤芯的盲段定位安装于连接座本体上;盲端的外侧也可以为方形结构而不是弧面,此时方形结构与各中间流道之间存在避让空间;插接结构也可以为设置于滤芯的盲端上的中心定位柱和设置于滤芯限位座的限位块部分上的中心定位孔;机板连接部分上也可以不设置第一密封槽,直接安装第一密封圈与台阶的台阶面进行密封配合;喷嘴连接部分上也可以不设置第二密封槽,直接安装第二密封圈与阶梯轴的台阶面进行密封配合;也可以不在滤芯限位座上设置中间流道,此时可以在滤芯限位座与连接座本体之间设置有中间流道;也可以在滤芯限位座上设置有中间流道的同时,也在滤芯限位座与连接座本体之间设置中间流道。

一种喷嘴连接座的实施例与上述一种微雾加湿机构的各实施例中的微雾喷嘴连接座的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