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烟机油污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32632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烟机油污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烟机油污分离装置,尤其是一种机械式油烟分离装置。属于抽油烟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抽油烟机的分离网都是单独增加一个电机带分离网,或在风轮上直接加网,其分离效果不理想,经过油污分离装置后其油污同样会带入抽油烟机内部,清洗困难,如在风轮上加网则造成风轮负压旋转,影响风轮转速。

为此,需要设计一种机械式油烟分离装置,具有分离网随轴转动,油污通过分离网的导油槽直接收集至风柜内,油污不进入抽油烟机内部结构,便于清洁的特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抽油烟机的由于分离网的设置导致油烟分离效果不理想,经过油污分离装置后其油污同样会带入抽油烟机内部结构清洗困难,如在风轮上加网则影响风轮转动的问题。提供一种机械式油烟分离装置,达到分离网随轴转动,油污通过分离网的导油槽直接收集至风柜内,油污不进入抽油烟机内部结构,便于清洁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机械式油烟分离装置,包括导风圈、机械油烟分离网、风轮、风柜、电机、风轮螺母,其结构特点是:所述电机伸出电机轴,电机轴依次固定连接风轮中部轴孔以及机械油烟分离网的中部轴孔;所述风轮整体位于风柜内,风轮周围延伸出侧面包围机械油烟分离网的栅栏结构,导风圈安装在风柜正面,风轮螺母螺纹连接电机轴以紧固风轮和机械油烟分离网;所述机械油烟分离网为密布微网孔的漏斗型结构,所述风柜背面开有通风口,风柜顶部引出排气风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进一步地,所述机械油烟分离网表面具有四条中心往四周走向的导油槽。

进一步地,所述机械油烟分离网表面为各钢丝交错相叠的多孔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机械油烟分离网的漏斗型末端设置圆形固定板,圆形固定板中部具有连接电机轴的轴孔。

本实用新型具体的有益效果

一种机械式油烟分离装置,所述电机伸出电机轴,电机轴依次固定连接风轮中部轴孔以及机械油烟分离网的中部轴孔;所述风轮整体位于风柜内,风轮周围延伸出侧面包围机械油烟分离网的栅栏结构,导风圈安装在风柜正面,风轮螺母螺纹连接电机轴以紧固风轮和机械油烟分离网;所述机械油烟分离网为密布微网孔的漏斗型结构,所述风柜背面开有通风口,风柜顶部引出排气风管。风轮、机械油烟分离网均位于风柜内,组装简单快捷,通过风轮周围延伸出侧面包围机械油烟分离网的栅栏结构,更好地配合油污在机械油烟分离网收集后,使油污顺利进入风柜避免甩出,有效确保油污经栅栏结构流到风柜内部,收集可靠。机械油烟分离网与风轮同轴设置,直接同轴覆盖在风轮的正面上,灵活随轴旋转,同时又与风轮分体,不对风轮的运转造成压力和油垢污染,油污随风轮产生的风力流动至风柜进行收集。

所述机械油烟分离网表面具有四条中心往四周走向的导油槽。设置导油槽能够使机械油烟分离网的油污更流畅地流动至风柜内。

所述机械油烟分离网表面为各钢丝交错相叠的多孔结构。各钢丝交错相叠的多孔结构能够吸收更多油污,大大提升洁净能力。

所述机械油烟分离网的漏斗型末端设置圆形固定板,圆形固定板中部具有连接电机轴的轴孔。降低对生产机械油烟分离网的工艺要求,使机械油烟分离网与电机轴组装更牢固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机械油烟分离网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2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例1

参照图1、2,本实施例中,包括导风圈1、机械油烟分离网2、风轮3、风柜4、电机5、风轮螺母6,其结构特点是:所述电机5伸出电机轴,电机轴依次固定连接风轮3中部轴孔以及机械油烟分离网2的中部轴孔;所述风轮3整体位于风柜4内,风轮3周围延伸出侧面包围机械油烟分离网2的栅栏结构,导风圈1安装在风柜正面,风轮螺母6螺纹连接电机轴以紧固风轮3和机械油烟分离网2;所述机械油烟分离网2为密布微网孔的漏斗型结构,所述风柜4背面开有通风口,风柜4顶部引出排气风管。

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械油烟分离网2表面具有四条中心往四周走向的导油槽。

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械油烟分离网2表面为各钢丝交错相叠的多孔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械油烟分离网2的漏斗型末端设置圆形固定板,圆形固定板中部具有连接电机轴的轴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使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