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柱形碱性耐火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80070阅读:5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柱形碱性耐火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温耐火制品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圆柱形碱性耐火砖。



背景技术:

在回转窑中常用的耐火砖通常包括耐火层和保温层,耐火层面向火面,保温层面向建筑砌砖,用于隔热保护。然而,由于保温层散热性能差,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受热膨胀,导致保温层与耐火层的结合面发生撕裂,缩短了耐火砖的寿命。

现有技术公开过一种低导热耐火砖,保温层上设有贯通保温层两侧端面的巨大通孔以加快散热,其优点是:提高了散热效果,从而使保温层的保温隔热性能得到提升,保温层受热膨胀程度减轻,保温层与耐火层结合面不易撕裂,提高了耐火砖的使用寿命,同时通孔的设置页减轻了耐火砖的质量,降低了成本。可是散热过快就失去了保温层的意义了。

为了提高耐火砖的隔热效果,实用新型CN204100812 U中提出了一种具有中空结构的隔热耐火砖,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隔热耐火砖接近非工作面一侧的二分之一范围内加工有中空腔体,可降低窑炉表面温度50-200℃,节能效果明显。此方案在铝硅系耐火砖中得到较好的应用,但在碱性耐火砖领域却无法得到较好的利用,主要因为铝硅系耐火砖以莫来石、矾土、锆英砂、碳化硅等为原料,制成的耐火砖强度远远高于碱性耐火砖的强度,而且铝硅系耐火砖的膨胀率较小,而碱性耐火砖的膨胀率较大,所以有中空腔体的铝硅系耐火砖的强度仍能满足炉窑的要求,而有中空腔体的碱性耐火砖则不能满足窑炉的强度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柱形碱性耐火砖,具有耐火效果好、隔热效果好、机械强度高、导热系数小、使用寿命长、维修简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圆柱形碱性耐火砖,包括第一半圆形砖体与第二半圆形砖体,所述第一半圆形砖体与第二半圆形砖体从内到外均包括耐火层、玻璃纤维碱性隔热耐火层、硅酸铝纤维隔热耐火层、导热柱体以及保温层;所述的第一半圆形砖体与第二半圆形砖体的中心设有贯通整个砖体的通孔;所述的第一半圆形砖体的保温层的四端上设有插孔,第二半圆形砖体的保温层的四端上设有插柱,所述的插柱插入插孔内使得第一半圆形砖体与第二半圆形砖体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的耐火层为高铝轻质耐火材料构成,使得耐火砖具有气孔率高、体积密度小、耐火效果好、机械强度高、导热系数小、使用寿命长。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层为轻质气硬性耐火浇注料构成,使得耐火砖具有较高强度、较低导热系数、较小线变化率、保温效果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耐火砖本体由两个半圆形转体组合而成,运用到窑炉中,与炉体内壁紧密贴合,无缝隙,操作方便、不费时不费力、快速、成本低。

2、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碱性耐火砖隔热效果差的难题,最大限度的保留了碱性耐火砖的强度。

3、导热柱体可以由耐火层缓慢稳定导热至保温层,保温层受热膨胀程度减轻,保温层与耐火层结合面不易撕裂,提高了耐火砖的使用寿命;同时保温层通过通孔进行空气对流,热和保温得到平衡,可以达到优良保温效果;同时通孔的设置还减轻了重量。

4、所述耐火砖本体设有贯穿整体通孔,该通孔中可通入冷却剂,如水,降低热流体的温度,起到冷却降温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半圆形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半圆形砖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如图1-2所述,一种圆柱形碱性耐火砖,包括第一半圆形砖体与第二半圆形砖体,所述第一半圆形砖体与第二半圆形砖体从内到外均包括耐火层1、玻璃纤维碱性隔热耐火层2、硅酸铝纤维隔热耐火层3、导热柱体4以及保温层5;所述的第一半圆形砖体与第二半圆形砖体的中心设有贯通整个砖体的通孔6;所述的第一半圆形砖体的保温层的四端上设有插孔7,第二半圆形砖体的保温层的四端上设有插柱8,所述的插柱插入插孔内使得第一半圆形砖体与第二半圆形砖体连接在一起组合成耐火砖本体,在该耐火砖本体的外表面涂有耐火涂料,采用耐火陶瓷涂料,可以长时间在火中烧烤,持续耐高温不变形隔热效果好,在1300℃时可以365天高温作业,在涂刷一定厚度的时候可以让物体长时间防火,保护物体不被火焰损坏,涂料是一种防水、隔热保温、防潮、阻燃、耐磨、耐酸碱、无味涂料,涂料溶液采用特制耐高温溶液,涂料耐温可达1500℃,极限温度在2300℃,热反射率为90%,导热系数为0.03W/m.K,在1100℃的物体表面涂上8mm耐高温隔热保温涂料,物体另一面的温度就能降低到100℃以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耐火层1为高铝轻质耐火材料构成,使得耐火砖具有气孔率高、体积密度小、耐火效果好、机械强度高、导热系数小、使用寿命长。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层为轻质气硬性耐火浇注料构成,使得耐火砖具有较高强度、较低导热系数、较小线变化率、保温效果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圆柱形碱性耐火砖的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份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