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水型空调室内机与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98119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以及具备该空调室内机的空调。



背景技术:

已知有一种例如对机房进行空气调节的空调(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其室内机的壳体内部被分隔为控制室和换热室(制冷室),压缩机和控制箱设置于控制室,冷冻水型换热器和风扇被设置于换热室,控制室和换热室的前后敞开,以便于散热和维修等。

另外,在冷冻水型的空调中,一般没有压缩机,通常的设计是将控制箱安装在冷冻水型换热器、风机所在的壳体,此时,在对风机或冷冻水型换热器等进行维修时,控制箱容易形成妨碍。

专利文献1:CN202902474U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控制箱对其他部件的检修造成不利影响的冷冻水型空调室内机以及具备该空调室内机的冷冻水型空调。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冷冻水型空调室内机,包括收装冷冻水型换热器的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安装着电控箱的开口部,所述开口部能够使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与外部连通,所述电控箱通过铰链以可开闭的方式安装于该开口部。

由于电控箱通过铰链以可开闭的方式安装于壳体,因而,在检修时可以将电控箱转动打开,使壳体中的电控箱所在的位置开放(上述开口部敞开),如此,能够对里面的部件或者经由里面的空间进行检修,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检修作业。

本实用新型优选,在所述壳体的下部外侧安装着风机,在上下方向上,所述电控箱位于所述冷冻水型换热器与所述风机之间,

在所述壳体内,于所述电控箱的里侧设有能够容纳所述风机的空间。如此,例如在出厂运输时,可以将风机固定在此空间中,便于运输。

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冷冻水型换热器为一对,一对冷冻水型换热器呈倒立的字母V型配置。

本实用新型优选,在所述壳体内,于所述冷冻水型换热器的上方安装着风机,在上下方向上,所述电控箱安装于对着所述风机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冷冻水型换热器为一对,一对冷冻水型换热器呈字母V型配置。

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壳体为框架结构,至少对着所述冷冻水型换热器的前侧部分与后侧部分开放。

本实用新型优选,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通过铰链安装着加湿器,在上下方向上,所述加湿器配置在对着所述电控箱的位置。

由于加湿器通过铰链安装,因而,例如在运输时或者检修时,可以使加湿器以铰链为中心向上摆动(例如摆动约90度),避免与风机干涉等而对检修造成妨碍。

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壳体包括左右排列配置的第1壳体与第2壳体,所述第1壳体与所述第2壳体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设置多个壳体(包括设置于其上的换热器与风机)

另外,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冷冻水型空调包括室外机与上述任一结构的空调室内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空调室内机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该空调室内机的俯视示意图,是主要用于表示电控箱风机的前后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3为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空调室内机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基本结构为:冷冻水型空调包括室内机与室外机,室内机中,冷冻水型换热器、风机、加湿器、电气控制部分放置于壳体(框架)1内;也可同时增加一个安装有另外的空气过滤器、冷冻水型换热器、风机的另一个壳体(框架)2,两个框架之间用螺栓连接,同时在框架的外侧增加侧板。壳体1(框架)在前面增加带铰链的电控箱6(门板)。

特征:电控箱部分用铰链与壳体1(框架)连接。另外,采用倒立的字母V型冷冻水型换热器(下送风式)的壳体内的加湿器用铰链连接,在运输过程中,风机部分安装在机组框架的底座上,用铰链连接的加湿器摆动一个角度,让开风机。在机组运行时,风机下沉到机组底座之下,加湿器回复到原位。电控箱的一端用铰链与框架连接,在检修时,旋转一个角度方便内部的维护维修。冷冻水型换热器可以采用V型或倒立的V型布置型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空调室内机10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该空调室内机10的俯视示意图,主要用于表示电控箱6与风机5的前后位置关系。

如图1所示,空调室内机10具有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可相互拆卸的第1壳体1与第2壳体2,第2壳体2相邻地设置于第2壳体1右侧,二者基本上是框架结构,其前后侧基本上不封闭(下面也将会有说明)。

第1壳体1内部的上侧部分安装着呈倒立的字母V型配置的一对冷冻水型换热器3,在冷冻水型换热器3的外侧安装着空气过滤器4。第1壳体至少前侧、后侧开放(具有开口部)。如图1、2所示,在其前侧下部设置着电控箱6,电控箱6通过铰链6a像“门”一样以可开闭的方式安装于第1壳体(的开口部)。

另外,在第1壳体1的下侧外部安装着风机5,即本实施方式中的风机5采用下沉式送风即下送风。在第1壳体1中,于电控箱6的后方位置设有连通风机5与冷冻水型换热器3所在空间的风道(未图示)。

在检修时,使电控箱6以铰链6a为中心向外转动而打开,使第1壳体1的前侧下部开放,也就是说使第1壳体1的前下侧开口敞开,操作者可经由该前下侧开口对风机5进行检修,必要时可将风机5向上提起而取出。

另外,如图1所示,在第1壳体1内的下部右侧壁(内壁)上通过铰链7a安装着加湿器7,在上下方向上,加湿器7位于对着电控箱6的位置,被电控箱6从前方遮挡。

如图1所示,第2壳体2侧的结构同第1壳体1相比,除了不具有电控箱6之外,其他的结构都相同,因而对相同的部位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省略了对其的说明。作为变形例,可以在第2壳体2的右侧增设结构相同的第3壳体、第4壳体…,或者,第3壳体等也可以设置在第1壳体1的左侧。

采用本实施方式的话,由于电控箱6通过铰链6a以可开闭的方式安装于第1壳体,因而,在检修时可以将电控箱6转动打开,使第1壳体1中的电控箱6所在的位置开放,如此,能够对里面的部件或者经由里面的空间进行检修,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检修作业。

另外,在第1壳体1内,于电控箱6的里侧设有能够容纳风机5的空间(参照图2),在产品出厂运输时,风机5可固定于电控箱6后方的第1壳体1的内部空间中,便于运输。

另外,由于加湿器7通过铰链7a安装,因而,在运输时或者检修时,可以使加湿器7以铰链7a为中心向上摆动(摆动约90度),避免与风机5干涉等造成妨碍。

【第2实施方式】

图3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空调室内机100的主视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冷冻水型换热器以及风机的配置不同,而其他的结构相同,对于相同的结构下面仅做简略的说明。

如图3所示,空调室内机100具有第1壳体101与第2壳体102,第1壳体101内的下侧空间设有一对呈字母V型配置的冷冻水型换热器103,冷冻水型换热器103的外侧设有空气过滤器104,在第1壳体101的上侧空间,即冷冻水型换热器103的上方设有风机(未图示,可参照第2壳体102中的风机105),风机的前侧由电控箱106遮挡,具体而言,电控箱106通过铰链106a以可开闭的方式安装于第1壳体101的上部前侧。

在检修时,使电控箱106向外转动而打开,如此可容易地对位于其后方的风机进行检修。

如图1所示,第2壳体102侧的结构同第1壳体101相比,除了不具有电控箱106之外,其他的结构都相同,因而对相同的部位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省略了对其的说明。作为变形例,可以在第2壳体102的右侧增设结构相同的第3壳体、第4壳体…,或者,第3壳体等也可以设置在第1壳体1的左侧。

采用本第2实施方式,可获得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例如,单一壳体(第1壳体或者第2壳体)中的冷冻水型换热器的数量也不限于一对,可以是仅有一个。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电控箱设置在比冷冻水型换热器靠上或者靠下的位置,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电控箱设置在上下对着冷冻水型换热器的位置。

再者,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电控箱安装在换热室壳体的前侧部,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安装在换热室壳体的左侧部或右侧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