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空气净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04705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高效空气净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空气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空气污染也不断加剧,而室内空气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环境,如今,使全世界对室内空气质量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在室内很多污染物的含量比室外更高,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活影响远远高于室外环境。随着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的担忧和重视,空气净化设备开始在各大家装市场悄然出现。目前的空气净化设备主要有新风机,其主要功能是用室外的新鲜空气更新室内由于居住及生活过程而污染了的空气,以保持室内空气的洁净度达到一定水平。

现有的新风机通常采用几个过滤网连续横放或者竖放在新风机的上部或者下部位置,该设计结构,使新风机的过滤面积较小,过滤网的容尘量小,对室外空气净化效果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空气净化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新风机通常采用几个过滤网连续横放或者竖放在新风机的上部或者下部位置,使新风机的过滤面积较小,过滤网的容尘量小的问题。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效空气净化设备,包括壳体、引风机、热交换装置、第一过滤件组和第二过滤件组;

所述壳体内由第一隔板、第二隔板自下至上依次分隔为进风区、换热区和过滤区;

所述进风区设置进风口,所述进风区内安装所述第一过滤组件和所述引风机;并且所述第一过滤组件将所述引风机与所述进风口相隔离;

所述换热区内安装所述热交换装置,所述引风机将经第一过滤组件过滤的空气输送至所述热交换装置,所述热交换装置通过管道输出空气至所述过滤区内;

所述第二过滤组件通过支撑框架安装在所述过滤区内,且所述过滤区设置与外界连通的排风装置,经所述引风机排出至所述过滤区内的空气经所述第二过滤组件过滤后由所述排风装置排放至外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组件包括初效过滤网和中效过滤网,所述初效过滤网设置在靠近所述进风口位置,所述中效过滤网设置在远离所述进风口位置。

进一步的,第二过滤组件包括多个高效过滤网,多个所述高效过滤网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内。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多个子框架和隔板,所述子框架用于容纳所述高效过滤网,多个所述子框架自上至下呈阶梯状间隔布置,所述子框架具有一第一连接端和一第二连接端,相邻所述子框架之间,其中一个子框架的第一连接端通过隔板与另一个子框架的第二连接端相连接,以使所述过滤区分为位于子框架第一连接端一侧的第一过滤腔和位于子框架第二连接端一侧的第二过滤腔。

进一步的,还包括电热辐射装置,所述热辐射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过滤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区的内壁设置有消音棉。

进一步的,还包括机门,所述机门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机门上对应所述过滤区的位置设置排风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排风装置采用可调节球形喷射口。

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引风机、热交换装置电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空气检测模块,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空气检测模块包括PM2.5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VOC传感器、甲醛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效空气净化设备,包括壳体、引风机、热交换装置、第一过滤件组和第二过滤件组;壳体内由第一隔板、第二隔板自下至上依次分隔为进风区、换热区和过滤区;其中,进风区内安装第一过滤组件和引风机,并且第一过滤组件将引风机与进风口相隔离,利用第一过滤组件,能够对进入进风区的空气进行初步过滤,滤除空气中的较大直径的颗粒物;第二过滤组件通过支撑框架安装在过滤区内,第二过滤组件能够对换热后的空气进行再次过滤,有效去除粉尘、花粉、烟气、煤灰、细菌、放射性微粒、杂质离子等,使空气得到净化。相对于现有的过滤结构,第一过滤组件和第二过滤组件的结合使用,增大了空气在壳体内的过滤面积,提升了过滤网的容尘量,起到对室外空气高效的净化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效空气净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效空气净化设备中,支撑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效空气净化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效空气净化设备中的控制原理图。

图标:100-壳体;110-第一隔板;120-第二隔板;130-进风区;131-进风口;140-换热区;150-过滤区;160-机门;170-密封条;200-引风机;300-热交换装置;400-第一过滤件组;410-初效过滤网;420-中效过滤网;500-第二过滤件组;510-高效过滤网;600-排风装置;700-支撑框架;710-子框架;711-第一连接端;712-第二连接端;713-第一子框架;714-第二子框架;715-第三子框架;720-隔板;730-第一过滤腔;740-第二过滤腔;800-消音棉;900-电热辐射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见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高效空气净化设备,包括壳体100、引风机200、热交换装置300、第一过滤件组400和第二过滤件组500。

壳体100优选采用矩形壳体100,该壳体100内由第一隔板110、第二隔板120自下至上依次分隔为进风区130、换热区140和过滤区150。所述过滤区150用于引入室外空气,并在过滤区150内完成对室内空气的初步过滤;所述换热区140用于对经过初步过滤的空气进行换热,使室外空气的温度进行温度混合交换处理;所述过滤区150用于对经过热交换处理的空气进再次过滤处理,滤除室外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为室内提供高质量空气。

进风区130设置进风口131,进风口131优选设置在壳体100后部的壳壁上,这样更利于管道的安装,使管道直接穿出与墙体,而不会额外占用室内空间。

该进风区130内安装第一过滤件组400和引风机200;并且所述第一过滤件组400将所述引风机200与所述进风口131相隔离,目的是使室外空气在通过进风口131进入进风区130时,首先经过第一过滤件组400,对空气进行初步过滤,去除空气中的大颗粒污染物。

换热区140内安装热交换装置300,所述引风机200将经第一过滤件组400进行初步过滤的空气输送至热交换装置300,热交换装置300完成对室外空气的热交换后,通过管道输出空气至所述过滤区150内。

第二过滤件组500通过支撑框架700安装在所述过滤区150内,且所述过滤区150设置与外界连通的排风装置600,经所述引风机200排出至所述过滤区150内的空气经所述第二过滤件组500过滤后由排风装置600排放至外界(即室内)。

本实施例提供的高效空气净化设备,合理运用了壳体100内的空间,在壳体100内同时采用第一过滤件组400和第二过滤件组500,增大了进出风的空气的过滤面积,过滤网的容尘量大,提高净化效果,对提供室内较高质量的空气,提高使用者的生活质量。

本实施例中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过滤件组400包括初效过滤网410和中效过滤网420,所述初效过滤网410设置在靠近进风口131位置,中效过滤网420设置在远离进风口131位置。

初效过滤网410可以过滤肉眼可见的大颗粒杂质,作为首道过滤屏障,初效过滤网410的孔径相对来说更大,初效过滤网410的过滤级别为G1-G4,初效过滤网410相对于中效过滤网420更靠近进风口131。

中效过滤网420能够过滤PM2.5等空气中的微小颗粒,按照空气流动方向,中效过滤网420位于空气流动方向的下游,初效过滤网410位于空气流动方向的上游。利用初效过滤网410和中效过滤网420,能够有效去除粉尘、花粉、烟气、煤灰、细菌、放射性微粒、杂质离子等,使空气得到净化。

本实施例中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第二过滤件组500包括多个高效过滤网510,多个所述高效过滤网510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700内。高效过滤网510和中效过滤网420都能够过滤PM2.5等空气中的微小颗粒,区别在于,高效过滤网510相对于中效过滤网420来说,其过滤的效率和级别更高,能够对更加细微的颗粒进行过滤。

上述的初效过滤网410、中效过滤网420和高效过滤网510的滤芯采用可清洗复合滤纸,外框材质可用纸框、铝框或塑胶框等。采用上述材质的过滤网,具有价格低、质量轻、易清洗、环保的特点。

本实施例中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支撑框架700包括多个子框架710和隔板720,所述子框架710用于容纳所述高效过滤网510,多个子框架710自上至下呈阶梯状间隔布置。

子框架710具有一个第一连接端711和一个第二连接端712,第一连接端711和第二连接端712相对设置。相邻两个子框架710之间:其中一个子框架710的第一连接端711通过隔板720与另一个子框架710的第二连接端712相连接,以使所述过滤区150分为位于子框架710第一连接端711一侧的第一过滤腔730和位于子框架710第二连接端712一侧的第二过滤腔740。

如图2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设置有三个子框架710和三个隔板720,为了便于说明,将过滤区150内的三个子框架710自上至下依次分为第一子框架713、第二子框架714和第三子框架715。其中,第一子框架713设置在靠近壳体100的其中一侧壁上(图示为壳体100右侧的侧壁),并与侧壁相连接,第二子框架714位于过滤区150中部位置,第三子框架715位于设置在靠近壳体100的另一侧壁上(图示为壳体100左侧的侧壁),并与侧壁相连接,三个子框架710靠近壳体100左侧壁的一端为第一连接端711,三个子框架710靠近壳体100右侧壁的一端为第二连接端712;第一子框架713的第二连接端712与壳体100右侧的侧壁连接,其第一连接端711通过隔板720与第二子框架714的二连接端相连接,第二子框架714的第一连接端711通过隔板720与第三子框架715的第二连接端712相连接,第三子框架715的第一连接端711与壳体100内的左侧的侧壁相连接。

通过上述三个子框架710和隔板720的设置,使过滤区150分为位于子框架710第一连接端711一侧的第一过滤腔730和位于子框架710第二连接端712一侧的第二过滤腔740。

上述的三个子框架710优选设置为矩形,同样地,高效过滤网510设置为矩形,高效过滤网510能够插入该子框架710内。

空气在过滤区150内的流动形式为:如图1所示箭头方向,当空气经换热区140进入过滤区150,空气分为两条路线行进,第一条路线为:空气穿过第三子框架715中的高效过滤网510进入第一过滤腔730,然后进入过滤区150上方经排风装置600排出至室内,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各个子框架710之间的隔板720的作用,空气无法从第一过滤腔730进入第二过滤腔740。

第二条路线为:空气经直接进入第二过滤腔740,并且,在第二过滤腔740内,其中,一路空气穿过第二子框架714中的高效过滤网510进入第一过滤腔730内,另一路空气穿过第一子框架713中的高效过滤网510进入过滤区150内上方空间,并由排风装置600排出至室内。

藉由上述阶梯式的多个高效过滤网510的布置,相对于现有的过滤结构,增大了空气在过滤区150内的过滤面积,从而降低了空气在过滤区150内的风阻,进而降低引风机200的电机等设备产生的噪音。

本实施例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过滤区150的内壁设置有消音棉800,消音棉800的作用是有效消除在过滤区150内的用于安装排风装置600的出风口处的气流流动引起的噪声,而本实施方案中消音棉800的布置,可以有效吸收该区域中的噪音,使过滤区150内的空气噪音不会直接传到室内。

请参照图3;本实施例的优选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电热辐射装置900,热辐射装置设置在上述的第二过滤腔740内。其采用U形或者螺旋状的电热丝,在冬季需要对室外寒冷的空气辅助加热时,可以开启电热辐射装置900,在空气净化过程中,能够同时提升空气的温度。

本实施例的优选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机门160,所述机门160与所述壳体100转动连接,所述机门160上对应所述过滤区150的位置设置排风装置600,通过在机门160的边缘设置磁性件与壳体100连接,实现机门160与壳体100关闭状态,此时,机门160与第一隔板110和第二隔板120相接触,在机门160正对第一隔板110和第二隔板120的位置分别设置密封条170,利用密封条170使机门160与第一隔板110和第二隔板120相接触,实现密封作用,同时,在机门160上对应各个子框架710的位置同样设置密封条170,使净化的空气只能通过机门160上的排风装置600和壳体100顶部的排风装置600排出至室内。

上述的位于过滤区150和机门160上的排风装置600采用可调节球形喷射口。该喷射口可以实现多方向角度的调节,相比与现有的采用百叶窗形式的排风口而言,可调节球形喷射口设置在该高效空气净化设备上,更为人性化,能够满足用户的使用需要。

请参照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高效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置于壳体100内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引风机200、热交换装置300电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引风机200和热交换装置300开启关闭,以及功率调节等功能。

此外,还包括空气检测模块,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空气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室内各类空气质量参数,所述空气检测模块包括PM2.5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VOC传感器、甲醛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几种。放置于室内能比较方便反映空气质量的地方。

还包括人机操作界面,本实用新型的人机操作界面提供开关机、模式选择、设置参数、各类空内空气质量显示和新风机工作状态显示,放置于比较方便操作和浏览的地方;本实用新型中的人机操作界面、传感器模块根据其不同的作用而将它们放置于室内合理的地方,不仅能充分发挥它们的检测效果,提高对室内空气质量的检测精确度,还能提高居住着的舒适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