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柜式新风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3117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柜式新风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风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柜式新风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是人类的必需品,其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其容易被人忽视,自从2012年以来中国的民众及政府开始关注空气的污染,关注PM2.5的数值,对于PM2.5我们已经耳熟能详,其为能够进入人体肺部的颗粒,而且,目前中国的空气质量普遍不理想,除了PM2.5以外,还含有很多有害物质,如有害化学成分、细菌、病毒等等,均能够通过人体呼吸系统进入人体内进行循环,对人类的健康危害极大。因此,当务之急便是如何解决这些危害。

而家是百姓日常最常待的地方,如果能够将进入家里的空气进行彻底的净化,解决各类污染,那么空气对人们的潜在危险便会大大降低。本申请人研究了一种柜式的集新风和净化于一体的二合一装置,其能够显著提高室内的空气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柜式新风净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到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柜式新风净化装置,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底端面设有进风口,所述柜体的顶端面设有出风口,所述柜体内由下端至上端依次设有初效过滤区、中效过滤区、新风抽取区和活性炭过滤区;

所述初效过滤区内设有初效过滤装置,所述初效过滤装置上设有与所述中效过滤区连通的初级新风出口以使新风只能通过该初级新风出口进入中效过滤区;

所述中效过滤区内设有孔径小于2μm的金属滤网;

所述新风抽取区内设有第一风机以使经过所述金属滤网的新风通过第一风机定向的进入活性炭过滤区;

所述活性炭过滤区内设有填充有活性炭滤料的活性炭过滤装置;

所述活性炭过滤区内还设有负氧离子发生器。

进一步地,所述初效过滤装置的形状为半球形、半椭球形或锥形,该初效过滤装置的外壁四周与所述柜体的内壁之间设有空隙以使外界进入的新风能够从初效过滤装置外壁的任意位置进入初效过滤装置内。

进一步地,所述初效过滤装置内设有能够容纳穿过该初效过滤装置外壁的新风的空腔,所述空腔与初级新风出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初效过滤装置的外壁为孔径4~10μm的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负氧离子发生器设置于活性炭过滤装置与所述出风口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负氧离子发生器设置于活性炭滤料的上端。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设有控制进风口开闭的电动风阀。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滤网由进风一端至出风一端包括第一金属滤网和第二金属滤网,所述第一金属滤网和第二金属滤网之间设有1~10cm的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金属滤网和第二金属滤网的孔径一样或者第二金属滤网的孔径小于第一金属滤网。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给出了一种柜式新风净化装置,该新风净化装置将新风供给与净化集于柜体内,通过该装置能够将外界的新风送入室内,且该装置通过柜体内各个部件具体结构的设置使得净化和给风效率高,通过本实用新型各个区域的逐步净化,使得所得到的新风得到了彻底净化,其无PM2.5颗粒,细菌、病毒、有害物质等基本被过滤,且还含有空气负离子,有益人体健康,该柜式新风净化装置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柜式新风净化装置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另一个柜式新风净化装置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1、柜体,2、初效过滤区,3、中效过滤区,4、新风抽取区,5、活性炭过滤区,6、进风区,7、初效过滤装置,8、第一风机,9、活性炭过滤装置,10、负氧离子发生器,11、主板电源箱,12、出风口,13、进风口,31、第一金属滤网,32、第二金属滤网,61、第二风机,71、初效过滤装置外壁,72、空腔,73、初级新风出口,91、活性炭装置外壁,92、活性炭滤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方法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柜式新风净化装置,包括柜体1,所述柜体1的底端面设有进风口13,所述柜体1的顶端面设有出风口12,所述柜体1内由下端至上端依次设有初效过滤区2、中效过滤区3、新风抽取区4和活性炭过滤区5;

所述初效过滤区2内设有初效过滤装置7,所述初效过滤装置7上设有与所述中效过滤区3连通的初级新风出口73以使新风只能通过该初级新风出口进入中效过滤区3;

所述中效过滤区3内设有孔径小于2μm的金属滤网;

所述新风抽取区4内设有第一风机8以使经过所述金属滤网的新风通过第一风机8定向的进入活性炭过滤区;

所述活性炭过滤区5内设有活性炭过滤装置9,该活性炭过滤装置9包括活性炭装置外壁91以及设置于或填充于该活性炭装置外壁91内的活性炭滤芯或活性炭滤料92。

所述活性炭过滤区5内还设有负氧离子发生器10。

所述初效过滤装置7的形状为半球体型、半椭球体型或锥体型,该初效过滤装置外壁7的四周与所述柜体1的内壁之间设有空隙以使从进风口13进入的新风能够从初效过滤装置外壁的各个位置或任意位置进入初效过滤装置内,大大增加了过滤效率,进风口或靠近进风处的进风效率对于整个新风净化装置的净化效率和出风效率影响很大。

所述初效过滤装置7内的中央处设有能够容纳穿过该初效过滤装置外壁的新风的空腔72,所述空腔72与初级新风出口73连通,则经过初效过滤装,7净化并进入空腔72内的新风从初级新风出口73进入中效过滤区3中。

所述初效过滤装置外壁71为孔径4~10μm的滤网。

所述负氧离子发生器设置于活性炭过滤装置与所述出风口之间,则从活性炭过滤装置中出来的新风经过负氧离子发生器后由出风口进入室内。或者,可替换地,所述负氧离子发生器10设置于活性炭滤料92的上端,则在通过活性炭过滤的同时便可同时被负氧离子发生器10处理。

所述进风口13设有控制进风口13开闭的电动风阀。

所述金属滤网由进风一端至出风一端包括第一金属滤网31和第二金属滤网32,所述第一金属滤网31和第二金属滤网32之间设有1~10cm的间距,经过试验证明,经过两次碰撞,即两个滤网,比将两个滤网复合在一起的净化效率高2~5%。

所述第一金属滤网31和第二金属滤网32的孔径一样或者第二金属滤网32的孔径小于第一金属滤网31均可,但第一金属滤网31和第二金属滤网32均为小于2μm的金属滤网。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新风抽取区4内可设有至少一根紫外灯管。所述新风抽取区四周的壁上涂覆有纳米二氧化钛层,大大的增加净化水平。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柜体1内还设有主板电源箱11,用于放置智能组件或电相关组件等。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进风口处设有进风区6,所述进风区6内设有第二风机61,则新风从进风口13进入,然后通过第二风机61将新风送入初效过滤区2内,进风区6和第二风机61的设置能够显著增加进风效率,当然,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不适用第二风机6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