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加热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85627阅读:1081来源:国知局
电磁加热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加热设备,尤其是一种电磁加热管。属于电磁加热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电磁加热设备,通电线圈与通水金属管直接接触,如线圈漏电,由于金属管与水同样具有导电性,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并且,该电磁加热设备长期使用后容易积聚水垢,影响加热性能。

为此,需要设计一种电磁加热设备,具有水电分离,水垢不积聚的特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磁加热设备,容易触电、容易积聚水垢的问题;提供一种电磁加热管,通过设计绕线筒为非导电材料制成,能够使通电绕线圈与水分离,水电分离达到保证使用者安全的效果;通过内设不锈钢珠,翻滚的不锈钢珠不仅能够加热水流,还达到防止水垢积聚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电磁加热管,包括铜线圈、绕线筒、磁条、受磁体,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受磁体为若干不锈钢珠,不锈钢珠位于绕线筒内,绕线筒为非导电材料制成,绕线筒外壁具有供铜线圈固定的安装槽;所述铜线圈外包覆磁条架,磁条架外包覆磁条;所述绕线筒两端分别盖合进水连接件和出水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所述绕线筒内具有十字分格,所述十字分格沿绕线筒内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形成四条导流道,不锈钢珠平均分布在四条导流道内。

所述十字分格两头的中点位置形成锥刺。

所述进水连接件和出水连接件与绕线筒之间还设置防水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具体的有益效果

一种电磁加热管,包括铜线圈、绕线筒、磁条、受磁体,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受磁体为若干不锈钢珠,不锈钢珠位于绕线筒内,绕线筒为非导电材料制成,绕线筒外壁具有供铜线圈固定的安装槽;所述铜线圈外包覆磁条架,磁条架外包覆磁条;所述绕线筒两端分别盖合进水连接件和出水连接件。

绕线筒为非导电材料,该绕线筒耐高温不导电,即使绕线筒出现漏电情况,由于利用绕线筒通水,水流始终与电隔离,完全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达到安全高效的效果。绕线筒内设置不锈钢珠,不锈钢珠作为电磁加热的受磁体,当铜线圈通电时,立即对不锈钢珠进行电磁加热,方便快捷。发热的不锈钢珠对水流热传递,从而加热水流。水流通过绕线筒即加热,达到即通水即加热的效果,符合消费者需求。再而,不锈钢珠在受到磁场作用后,磁力使不锈钢珠在空间位置浮动,当通入水流后,不锈钢珠在磁场力和水流冲击力共同作用下互相碰撞回旋翻滚,完全避免水垢沉积。

所述绕线筒内具有十字分格,所述十字分格沿绕线筒内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形成四条导流道,不锈钢珠平均分布在四条导流道内。十字分格使绕线筒形成四条导流道,水经过分流后其受热面增加,加热更加充分。

所述十字分格两头的中点位置形成锥刺。锥刺能够使水流冲入绕线筒内时,避免水流冲击力冲开进水连接件或出水连接件,并且起到辅助分流的作用。

所述进水连接件和出水连接件与绕线筒之间还设置防水密封圈。增加密封圈加强整体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施例的纵向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2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例1

参照图1至2,本实施例中,包括铜线圈6、绕线筒3、磁条5、受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磁体为若干不锈钢珠7,不锈钢珠7位于绕线筒3内,绕线筒3为非导电材料制成,绕线筒3外壁具有供铜线圈6固定的安装槽;所述铜线圈6外包覆磁条架4,磁条架4外包覆磁条5;所述绕线筒3两端分别盖合进水连接件1和出水连接件8。

本实施例中,所述绕线筒3内具有十字分格,所述十字分格沿绕线筒3内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形成四条导流道,不锈钢珠平均分布在四条导流道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十字分格两头的中点位置形成锥刺。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水连接件1和出水连接件8与绕线筒3之间还设置防水密封圈2。

本实施例中,所述不锈钢珠7为空心结构。

本实施例原理:

本申请的绕线筒3为非导电材料制成,非导电材料优选为耐高温塑料,也可以为其他耐高温材料,不锈钢珠7也可以为其他形状的导磁体。不锈钢珠7表面光滑不容易粘聚污物或水垢,设计合理。当不锈钢珠7设计为空心结构,不但减轻了自身重量节约材料,而且随磁场产生和变化将会使不锈钢珠7受磁力作用而浮动、转动。当水流冲入,所有不锈钢珠7同时受到水流冲击力、不锈钢珠7和绕线筒3内壁之间的碰撞力、磁场力的作用。一系列的不规则外力,使得不锈钢珠7始终处于运动状态,由于水垢是在水体长期静止于容器中才会发生沉积,当容器始终被不锈钢珠7滚刷时,能够最大程度避免水垢沉积,达到保持内部洁净的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