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燥机出口放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1086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燥机出口放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干燥机生产设备,尤其是一种干燥机出口放板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干燥机出口放板的控制机构主要都集中到操作室内,干燥机周围并未设置相应的控制机构,操作不便,不能满足使用需求,不能在现场实现放板的控制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干燥机出口放板装置,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能够实现干燥机出口放板操作的优化控制,能够有效提高操作便捷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干燥机出口放板装置,包括干燥机,还包括放板机构和第一控制机构,所述放板机构与第一控制机构连接,所述放板机构和第一控制机构均设置在干燥机内的输送辊道的出口端;

所述放板机构包括挡板、驱动器,所述挡板设置在输送辊道的出口端,所述驱动器通过支架固定在干燥机上,所述驱动器与挡板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控制机构包括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设置在输送辊道的出口端,所述控制按钮通过控制电路与驱动器连接。

上述干燥机出口放板装置,还可具如下特点,

还包括第二控制机构,所述第二控制机构设置在控制室的操作台上;

所述第二控制机构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设置在操作台上,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过控制电路与驱动器连接。

上述干燥机出口放板装置,还可具如下特点,

还包括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设置在输送辊道的出口端;

所述检测机构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输送辊道的板材输送情况,所述传感器通过控制电路与第一控制机构、第二控制机构连接。

上述干燥机出口放板装置,还可具如下特点,

所述挡板通过安装轴固定在输送辊道的出口端,所述安装轴平行于输送辊道设置,所述安装轴还与驱动器连接。

上述干燥机出口放板装置,还可具如下特点,

所述驱动器为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安装轴传动连接。

上述干燥机出口放板装置,还可具如下特点,

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平行于安装轴,所述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安转轴连接。

上述干燥机出口放板装置,还可具如下特点,

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垂直于安装轴,所述输出轴通过锥齿轮传动件与安转轴连接。

上述干燥机出口放板装置,还可具如下特点,

所述挡板具有止挡和释放状态,所述安装轴的旋转操作实现止挡和释放状态之间的切换。

本申请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通过上述设置的第一控制机构,实现在干燥机出口端的放板操作便捷控制;可通过上述设置的放板机构,实现板材的有效止挡或释放操作;可通过上述设置的第二控制机构,实现放板操作的双重控制。

进一步的,本申请还可通过上述检测机构的设置,能够实现板材输送情况的实时检测;可通过上述挡板的设置,能够实现干燥机输出端的止挡和释放状态之间的切换。

进一步的,本申请还可通过上述电机的电机轴与安装轴之间平行设置,即将电机设置在安装轴的端部;进而通过控制电机的转动角度,以实现止挡和释放状态之间的切换;上述设置仅需要联轴器一个结构件,即可实现彼此的传动连接,具有结构零件少,连接稳定的有益特点。

进一步的,本申请还可通过上述电机的电机轴与安装轴之间垂直设置,能够避免电机水平向外延伸干涉到其他结构件的弊端,能够将电机的设置转换为垂直方向,能够有效提高结构件之间的结构稳定性。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放板机构的止挡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放板机构的放板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实施例一:

结合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干燥机出口放板装置,包括干燥机1,还包括放板机构2和第一控制机构3,放板机构2与第一控制机构3连接,放板机构2和第一控制机构3均设置在干燥机1内的输送辊道11的出口端;放板机构2包括挡板21、驱动器,挡板21设置在输送辊道11的出口端,驱动器通过支架固定在干燥机1上,驱动器与挡板21连接;第一控制机构3包括控制按钮,控制按钮设置在输送辊道11的出口端,控制按钮通过控制电路与驱动器连接。

具体操作中,可通过上述设置的第一控制机构3,能够实现在干燥机1出口端的放板操作便捷控制;可通过上述设置的放板机构2,能够实现板材12的有效止挡或释放操作。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上述还包括第二控制机构,第二控制机构设置在控制室的操作台上;第二控制机构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设置在操作台上,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过控制电路与驱动器连接。

具体操作中,可通过上述设置的第二控制机构,能够实现在干燥机1出口端的放板操作便捷控制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在控制室的控制操作,能够实现放板操作的双重控制;上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为本领域中常见的PLC控制器。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检测机构,检测机构设置在输送辊道11的出口端;检测机构包括传感器,传感器用于检测输送辊道11的板材12输送情况,传感器通过控制电路与第一控制机构3、第二控制机构连接。

具体操作中,可通过上述检测机构的设置,能够实现板材12输送情况的实时检测,并可将检测信号输送给第一控制机构3、第二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可根据相应的检测信号,进行相应的判断是否执行放板操作;上述传感器的检测操作,为本领域中常见的检测操作,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选择任意类型的传感器,以实现相应的检测板材12输送情况为准。

结合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上述挡板21通过安装轴固定在输送辊道11的出口端,安装轴平行于输送辊道11设置,安装轴还与驱动器连接。

具体操作中,上述挡板21具有止挡和释放状态,安装轴的旋转操作实现止挡和释放状态之间的切换;图2为挡板21的止挡状态,此时板材12不能从输出端正常输出;图3为挡板21的释放状态,此时板材12可从输出端正常输出;另外,上述驱动器为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安装轴传动连接。

优选地,上述安装轴与电机轴之间的连接可采用如下结构:电机的输出轴平行于安装轴,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安转轴连接。

具体操作中,可将上述电机的电机轴与安装轴之间平行设置,即将电机设置在安装轴的端部;进而通过控制电机的转动角度,以实现止挡和释放状态之间的切换;上述设置仅需要联轴器一个结构件,即可实现彼此的传动连接,具有结构零件少,连接稳定的有益特点。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之间的实质区别在于:安装轴与电机轴之间的连接不同。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燥机出口放板装置,主体结构与实施例一类似,也包括干燥机、放板机构和第一控制机构,放板机构与第一控制机构连接;放板机构也包括挡板、驱动器,挡板设置在输送辊道的出口端,驱动器通过支架固定在干燥机上,驱动器与挡板传动连接等结构;关于上述结构的具体记载可参见实施例一中的记载,此处旨在阐述两者之间的区别。

本实施例中,上述电机的输出轴垂直于安装轴,输出轴通过锥齿轮传动件与安转轴连接。

具体操作中,上述电机可垂直于设置在安装轴的端部下方,且通过锥齿轮传动件,即可实现将转动操作的传递;上述垂直设置的结构特点,能够避免电机水平向外延伸干涉到其他结构件的弊端,能够将电机的设置转换为垂直方向,能够有效提高结构件之间的结构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虽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任何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