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态化合物用带式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24268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固态化合物用带式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态化合物用带式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带式干燥机是成批生产用的连续式干燥设备,用于透气性较好的片状、条状、颗粒状物料的干燥,对于脱水蔬菜、催化剂、中药饮片等类含水率高、而物料温度不允许高的物料尤为合适;该系列干燥机具有干燥速度快、蒸发强度高、产品质量好的优点,对脱水滤饼类的膏状物料, 需经造粒或制成条状后方可干燥。对于脱水蔬菜、中药饮片等含水率高、热敏性材料尤为适合。具有干燥速率高、蒸发强度高、产品质量好等优点。带式干燥机在工业上的应用极广,主要用于干燥小块的物料及纤维质物料。总之,用带式干燥机干燥的物料必须有一定的形状,而且干燥后仍然保持一定的形状。

现在的带式干燥装置在干燥效果上有待提高,而固体化合物对干燥要求较高,所以我们需要一种固态化合物用带式干燥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态化合物用带式干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固态化合物用带式干燥装置,包括蒸汽加热器,所述蒸汽加热器左侧连接有上循环段,所述上循环段左侧连接有下循环段,所述下循环段左侧连接有循环干燥器,所述循环干燥器背面设有电磁发动机,所述电磁发动机上表面设有无级调整器,所述蒸汽加热器上表面设有排湿风机,所述排湿风机背面设有进气风机,所述蒸汽加热器正面设有传动系统,所述传动系统上表面设有加料斗。

优选的,所述排湿风机包括自转风片、排湿管,所述自转风片设置在排湿风机正面,所述排湿管设置在自转风片背面。

优选的,所述排湿风机的底部设有螺纹,所述排湿风机与蒸汽加热器通过螺纹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磁发动机包括磁力转子、磁力定子,所述磁力转子设置在电磁发动机左侧,所述磁力定子设置在磁力转子右侧。

优选的,所述循环干燥器和电磁发动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排湿风机和加料斗之间的夹角设置为90°。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该种固态化合物用带式干燥装置在其上表面设有进气风机以及排湿风机,对干燥固体化合物产生的潮湿气体进行二次干燥,保证器内干燥度;

2、该种固态化合物用带式干燥装置的背面设有无级调整器,可解决电磁发动机电压会产生突变的缺陷;

3、该固态化合物用带式干燥装置设有蒸汽加热器,可对固体化合物进行均匀循环式地加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湿风机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发动机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排湿风机;101、自转风片;102、排湿管;2、加料斗;3、传动系统;4、蒸汽加热器;5、上循环段;6、下循环段;7、循环干燥器;801、磁力转子;802、磁力定子;9、无级调整器;10、进气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固态化合物用带式干燥装置,包括蒸汽加热器4,所述蒸汽加热器4左侧连接有上循环段5,所述上循环段5左侧连接有下循环段6,所述下循环段6左侧连接有循环干燥器7,所述循环干燥器7背面设有电磁发动机8,所述电磁发动机8上表面设有无级调整器9,所述蒸汽加热器4上表面设有排湿风机1,所述排湿风机1背面设有进气风机10,所述蒸汽加热器4正面设有传动系统3,所述传动系统3上表面设有加料斗2。

具体的,所述排湿风机1包括自转风片101、排湿管102,所述自转风片101设置在排湿风机1正面,所述排湿管102设置在自转风片101背面。

具体的,所述排湿风机1的底部设有螺纹,所述排湿风机1与蒸汽加热器4通过螺纹转动连接。

具体的,所述电磁发动机8包括磁力转子801、磁力定子802,所述磁力转子801设置在电磁发动机8左侧,所述磁力定子802设置在磁力转子801右侧。

具体的,所述循环干燥器7和电磁发动机8电性连接。

具体的,所述排湿风机1和加料斗2之间的夹角设置为90°。

工作原理:该种固态化合物用带式干燥装置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先打开机器,电磁发动机8开始运作,把待干燥化合物放入加料斗2中,随后该化合物经过蒸汽加热器4,被加热后进入上循环段5以及下循环段6,最后循环干燥器7中干燥,同时,进气风机10不断进风,空气经由循环干燥器7带走湿气,最后由排湿风机1排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