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冷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1189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冷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冷板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水冷板。



背景技术:

水冷板是一种用于降低发热体表面温度,冷却发热体的装置,是水冷散热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有技术中的水冷板往往只是含有水冷管和板体,所述水冷管固定到所述板体内;现有技术中的水冷板由于水冷管只是单纯从板体内经过,不能很好地将板体上发热体产生的热量传输到板体外,使得该水冷板的散热性能较差,容易因散热不及时而损坏发热体;并且由于板体上散热部的热量会传导到板体的其他部位上,现有技术中的水冷板也无法通过水冷管将板体其他部位上的热量无法散热至板体外。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冷板,解决现有技术中水冷板散热性能不佳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冷板;该水冷板包括有散热板、壳板、水冷管以及盖板;其中,所述水冷管为密封铜管且该水冷管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管壁层、真空层以及冷源层,所述散热板安装在所述壳板的顶部;所述壳板的底部向内凹形成管槽;所述水冷管安装在所述管槽内;所述盖板安装在所述壳板的底部并盖合所述管槽。

优选地,水冷管包括第一散热管和第二散热管,所述第一散热管为铜管,所述第二散热管为铜管,所述第一散热管的一端密封,其另一端沿着所述管槽内侧壁绕一圈后与所述第二散热管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散热管的另一端沿着所述管槽内侧壁绕一圈后密封于所述壳板内。

优选地,该水冷板还包括有固定件,所述散热板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定位孔,所述壳板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定位孔,所述固定件竖向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固定到第二定位孔内使得所述散热板固定在所述壳板上。

优选地,该散热板的顶端设置有若干个铝片;每个铝片的间隔为1-5mm。

优选地,该管壁层的厚度为0.1-0.5mm。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新颖,性能更佳;由于所述水冷管为密封铜管且该水冷管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管壁层、真空层以及冷源层,使得水冷管能更好地将热量吸收到冷源层内,所述真空层有利于增加热量的传递速度,从而提高水冷管的散热效率;此外,由于所述散热板安装在所述壳板的顶部,所述水冷管安装在所述管槽内,通过散热板和水冷管的配合使用,既可以将壳板顶部和侧端的热量散热吸收,又可以将壳板底部和侧端的热量散热吸收,从而将壳板表面的热量散发吸收,使得该水冷板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冷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冷板的水冷管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冷板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散热板;20-壳板;30-水冷管;40-盖板;11-第一定位孔;12-铝片;21-第二定位孔;22-管槽;31-第一散热管;32-第二散热管;33-管壁层;34-真空层;35-冷源层。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述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的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冷板。

如图1-3所示,一种水冷板;其中,一种水冷板;该水冷板包括有散热板10、壳板20、水冷管30以及盖板40;其中,所述水冷管30为密封铜管且该水冷管30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管壁层33、真空层34以及冷源层35,所述散热板10安装在所述壳板20的顶部;所述壳板20的底部向内凹形成管槽22;所述水冷管30安装在所述管槽22内;所述盖板40安装在所述壳板20的底部并盖合所述管槽2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新颖,性能更佳;由于所述水冷管30为密封铜管且该水冷管30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管壁层33、真空层34以及冷源层35,使得水冷管30能更好地将热量吸收到冷源层35内,所述冷源层35内部的冷源为液氨、液氮或水,所述真空层34有利于增加热量的传递速度,从而提高水冷管30的散热效率;此外,由于所述散热板10安装在所述壳板20的顶部,所述水冷管30安装在所述管槽22内,通过散热板10和水冷管30的配合使用,既可以将壳板20顶部和侧端的热量散热吸收,又可以将壳板20底部和侧端的热量散热吸收,从而将壳板20表面的热量散发吸收,使得该水冷板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

具体地,该水冷管30可以包括有第一散热管31和第二散热管32,所述第一散热管31为铜管,所述第二散热管32为铜管,所述第一散热管31与所述第二散热管32相通;所述第一散热管31和第二散热管32均为一体熔塑成型,并通过螺纹旋合组合成所述水冷管30;由于第一散热管31的一端密封,其另一端沿着所述管槽22内侧壁绕一圈后与所述第二散热管32的一端相连,增加了第一散热管31与壳板20之间的接触面积;所述第二散热管32的另一端沿着所述壳板20内壁绕一圈后密封于所述管槽22内侧壁内,增加了第二散热管32与壳板20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该水冷板的散热性能。

此外,为了增加水冷管30的散热性能,水冷管30的内壁向内凸形成有散热凸块,所述散热凸块内部设有氮气;所述氮气由液态氮气吸热汽化成气态氮气,当水冷管吸收热量后,所述散热凸块内部的液氮会吸收热量,从而汽化为气态氮;并且所述水冷管内部的散热凸块增加了水冷管内部冷却液与管体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加了水冷管的散热性能。

优选地,该水冷板还包括有固定件,所述散热板10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定位孔11,所述壳板20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定位孔21,所述固定件竖向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11固定到第二定位孔21内使得所述散热板10固定在所述壳板20上;该散热板10的顶端设置有若干个铝片12;每个铝片12的间隔为1-5mm;该管壁层33的厚度为0.1-0.5mm;该散热板10增加了该水冷板的散热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水冷板的工作过程为:当冷却系统启动后,由于热源固定到盖板40上,热量将会通过盖板40传输到壳板20上;此时,安装固定到壳板20底部的水冷管30将会吸收传输到壳板20上的热量,由于水冷管30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管壁层33、真空层34以及冷源层35,所述真空层34有利于增加热量的传递速度,所述冷源层35有利于吸收散热,从而提高水冷管30的散热效率;而固定到壳板20顶部的散热板10上还设有铝片12,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吸收壳板20上的热量,使得该水冷板的散热性能更佳。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