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器风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91660阅读:773来源:国知局
空气净化器风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空气净化器,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风道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空气净化器风道的制造,是将风道分为风道后堵板、风道前堵板、风道围板3个钣金工件,3个钣金工件结合时通过单层薄钢板对接后经过焊接处理,其弊端为单层薄钢板容易有缝隙,产品用久之后造成风道漏气,另一方面为风道焊接点多容易变形。其中,风道前堵板和风道围板处形成位于风道前侧并与负压仓连接的前风口,风道前堵板、风道后堵板以及风道围板形成位于风道长侧的上风口,其结构示意如图1至图5所示,图中各部件的附图标记:1-负压仓,2-风道后堵板、3-风道前堵板、4-风道围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风道结构,增加了风道的强度,防止风道在久用后漏气,并且提高生产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空气净化器风道结构,包括风道前堵板、风道后堵板和风道围板,风道前堵板和风道围板处围合形成位于风道前侧并与负压仓连接的前风口,风道前堵板、风道后堵板以及风道围板处围合形成位于风道上侧的上风口,所述风道围板的前端面与后端面上分别设有翻边,其中风道围板上与风道前堵板对应处的翻边向内设置,该翻边称之为前内翻边,风道前堵板与对应的前内翻边固定连接;其中风道围板上与风道后堵板对应处的翻边也向内设置,该翻边称之为后内翻边,风道后堵板与对应的后内翻边固定连接;风道围板上与前风口对应处的翻边向外设置,该翻边称之为外翻边。

所述风道前堵板与对应的前内翻边焊接连接;风道后堵板与对应的后内翻边焊接连接。

所述风道前堵板的下端固定设有用于同负压仓连接的安装立板。

所述安装立板与风道前堵板垂直设置。

所述安装立板与风道前堵板为一体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风道围板上设置翻边,其中前内翻边和后内翻边的设置增加了风道的强度,外翻边的设置增加风道与负压仓的接触面,使风道在久用后不容易漏气;并且风道围板上翻边的设置与原有技术相比能大量减少焊接点的数量,从而大副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风道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现有风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风道中风道后堵板的示意图;

图4是现有风道中风道前堵板的示意图;

图5是现有风道中风道围板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风道后堵板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风道前堵板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风道围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如图6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器风道结构,包括风道前堵板2、风道后堵板3和风道围板4,风道前堵板2和风道围板4处围合形成位于风道前侧并与负压仓1连接的前风口5,风道前堵板2、风道后堵板3以及风道围板4处围合形成位于风道上侧的上风口,所述风道围板4的前端面与后端面上分别设有翻边,其中风道围板4上与风道前堵板2对应处的翻边向内设置,该翻边称之为前内翻边41,风道前堵板2与对应的前内翻边41焊接连接;其中风道围板4上与风道后堵板3对应处的翻边也向内设置,该翻边称之为后内翻边42,风道后堵板3与对应的后内翻边42焊接连接;风道围板4上与前风口5对应处的翻边向外设置,该翻边称之为外翻边43。图10中的箭头指向即表示翻边向外或向内的指向。

本实施例中,所述风道前堵板2的下端固定设有用于同负压仓1连接的安装立板21,安装立板21与风道前堵板2垂直设置并为一体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风道围板4上设置翻边,其中前内翻边41和后内翻边42的设置增加了风道的强度,外翻边43的设置增加风道与负压仓的接触面,使风道在久用后不容易漏气,并且外翻边43向外设置不会影响前风口的通风面积。风道围板上翻边的设置与原有技术相比能大量减少焊接点的数量,从而大副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