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横担式风管侧向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91661阅读:78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横担式风管支撑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横担式风管侧向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横担式风管是用于新空气输送和分布的管道系统。横担式风管主要应用于食品加工厂、药业制造厂、写字楼、购物中心、超市、酒店或政府机关等,能够将新空气输送进入所需空间内。横担式风管的安装通常是通过吊杆吊装于屋顶上,风管处于悬空状态,当送风量更大时,风力冲击风管内壁导致横担式风管往复左右摆动,出现较大的噪音,影响下方人员的正常工作。此外,若摆动的频率等于横担式风管的固有频率,则将产生共振,出现极大的分贝的噪音。

当横担式风管内部出现泄露需要维修时,由于横担式风管悬于空中,维修时只能采用梯子爬到该风管的顶部,对横担式风管维修造成了,极大的不方便。

对于不同楼板高的空间(地面距墙顶的高度不相同),横担式风管在高度方向的安装位置是不相同,若楼板高较高时,要求横担式风管距地面位置小,因为空间大,新空气难以输入到工作环境中。若楼板高较低时,要求横担式风管距地面位置大,因为空间小,新空间的对下方的人体有一定的冲击力,影响正常工作。因此亟需能够任意调整横担风管距地面高度的大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维修方便、消除噪音、能够任意调整横担风管距地面高度、操作简单的新型横担式风管侧向支撑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横担式风管侧向支撑结构,它包括墙顶、设置于墙顶上的支架,所述的支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垂向设置的电机,支架的底部旋转安装有丝杆,丝杆的另一端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丝杆上安装有螺母,螺母上经铰链座铰接有的横担,横担的顶部设置有左立板和右立板,左立板和右立板的侧面均固连有减震弹簧,减震弹簧的另一端固连有压板,两个压板相对立设置,所述的螺母上还铰接有油缸,油缸的活塞杆铰接于横担上。

所述的横担水平设置。

所述的左立板和右立板均垂直于横担设置。

所述的右立板经螺钉固连于横担上。

它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与油缸和电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维修方便、消除噪音、能够任意调整横担风管距地面高度、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墙顶,2-支架,3-电机,4-丝杆,5-螺母,6-铰链座,7-横担,8-左立板,9-右立板,10-减震弹簧,11-压板,12-油缸,13-横担式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横担式风管侧向支撑结构,它包括墙顶1、设置于墙顶1上的支架2,所述的支架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垂向设置的电机3,支架2的底部旋转安装有丝杆4,丝杆4的另一端与电机3的输出端连接,丝杆4上安装有螺母5,螺母5上经铰链座6铰接有的横担7,横担7水平设置,横担7的顶部设置有左立板8和右立板9,左立板8和右立板9均垂直于横担7设置,左立板8和右立板9的侧面均固连有减震弹簧10,减震弹簧10的另一端固连有压板11,两个压板11相对立设置,所述的螺母5上还铰接有油缸12,油缸12的活塞杆铰接于横担7上。

所述的右立板9经螺钉固连于横担7上。它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与油缸12和电机3连接,通过控制器能够控制电机3做正转或反转,同时还能控制油缸活塞杆的伸出或缩回,方便了操作,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当控制电机3正转时,螺母5沿着丝杆4向上移动,使横担式风管13抬高;当控制电机3反转时,螺母5沿着丝杆4向下移动,使横担式风管13距地面位置调低。因此可以根据实际楼板高,任意调整横担式风管13距地面的位置,具有通用性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取用两个侧向支撑结构,将横担式风管13的一端搭在一个支撑结构中的横担7上,同时将横担式风管13的另一端搭在另一个支撑结构中的横担7上,保证横担7处于左立板8和右立板9之间,位于左侧的压板11在减震弹簧10的恢复力作用下抵压于横担式风管13的左侧面上,位于右侧的压板11在减震弹簧10的恢复力作用下抵压于横担式风管13的右侧面上,从而实现了横担式风管13的固定和支撑。当横担式风管13在输送风过程中,大风冲击横担式风管13的左右内壁,位于左侧的减震弹簧10吸收来自左侧的冲击力,位于右侧的减震弹簧10吸收来自右侧的冲击力,因此避免了横担式风管左右往复摆动,也就避免了出现共振,消除了震动所产生的噪音,延长了风管的使用寿命。

当要进行维修横担式风管时,拆掉右立板9,使风管下降到最低位置,随后控制油缸12活塞杆缩回,横担7绕着铰链座6向下旋转,此时风管绕着横担7向下滑动,到达维修工人能够维修的高度,无需爬梯子高空维修,具有维修方便的特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