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会议室的大风量变频新风净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49589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用于会议室的大风量变频新风净化机的制作方法

用于会议室的大风量变频新风净化机,属于空气净化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室内空气污染目前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一大因素,特别是冬夏两季中,室内封闭,室内空气质量更加得不到保证,目前一般是通过用于会议室的大风量变频新风净化机和空气净化器来净化空气。用于会议室的大风量变频新风净化机通常是将室外的空气过滤后引入室内,从而使室内的空气得到流通,并且流通过程中对进入室内的空气进行过滤,从而保证室内的空气质量。现有的新风机的滤网的利用率较低,容尘率低,从而导致滤网更换频繁,增加了新风机的维护成本,而且现有新风机的噪音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了滤网的利用率和容尘率、提高滤网使用寿命的用于会议室的大风量变频新风净化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用于会议室的大风量变频新风净化机,包括净化机主体以及设置在净化机主体内的滤网和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网竖向设置,并将净化机主体内腔分隔成进风仓和出风仓,风机的出风口与进风仓连通,出风仓上侧的净化机主体上设有滤网拆装口;

进风仓远离滤网的一侧设有风机箱,风机安装在风机箱内,进风仓内还设有导流板,导流板在滤网上的投影为平面螺旋线状,风机箱设置在导流板中部。

优选的,所述的风机箱的风机箱出风口设置在下侧。

优选的,所述的风机箱和导流板均与滤网间隔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净化机主体为前后两侧敞口的长方体箱体,净化机主体的前后两侧分别可拆卸的安装有前盖板和后盖板,滤网与前盖板或后盖板平行设置,从而在滤网和前盖板之间形成出风仓,在滤网和后盖板之间形成进风仓。

优选的,所述的净化机主体的顶板的前侧与前盖板间隔设置,形成滤网拆装口。

优选的,所述的净化机主体的上侧间隔设有盖板,盖板的两侧向下弯折,形成密封部,前盖板和后盖板的上侧凸出于净化机主体,并与盖板合围成控制器安装仓,盖板上设有盖板出风口。

优选的,所述的两个所述密封部下部的间距小于上部的间距,从而在两个密封部的下部形成拆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用于会议室的大风量变频新风净化机的滤网竖向设置,并将净化机主体分隔成进气仓和出气仓,从而在不改变净化机体积的条件下增大了滤网的面积,导流板使风均匀的通过滤网的整个截面,降低了系统阻力,增加了滤网容尘量,提高了过滤效率,并且延长了滤网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滤网的更换频率,从而降低了净化机的使用成本,也降低了噪音,滤网由上部的滤网拆装口拆装,滤网的安装和抽出方便,与侧边抽出滤网相比,降低了滤网与净化机主体的密封要求,并且净化机主体结构简单,不需要在侧部设置用于滤网拆装的门,滤网更换方便。

2、风机箱和导流板均与滤网间隔设置,避免了导流板和风机箱对进风仓内的空气流动造成妨碍,保证空气均匀的通过滤网的整个截面。

3、前盖板和后盖板均可拆装的设置,从而使净化机的各个部分方便加工,且风机箱安装在后盖板上,与风机箱设置在净化机主体内部相比,组装方便,降低了生产和组装成本,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4、滤网拆装口整体设置在出风仓上侧,既能够作为滤网拆装口,又能够作为出风仓出风口,新风排出速度快,且使用方便。

5、净化机主体与盖板之间形成控制器安装仓,控制器设置在控制器安装仓内,从而将控制器和进风仓、出风仓分离,方便了控制器的日常检修。

6、两个密封部的下侧设有拆装部,从而方便盖板的拆装,进而方便了滤网更换和净化机的检修。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会议室的大风量变频新风净化机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中用于会议室的大风量变频新风净化机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3中用于会议室的大风量变频新风净化机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4中用于会议室的大风量变频新风净化机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5中用于会议室的大风量变频新风净化机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中:1、前盖板 2、净化机主体 201、顶板 202、调节长孔 3、导流板 4、风机 5、进风管 6、风机箱 601、风机箱出风口 7、后盖板 701、进风口 8、控制器 9、盖板 901、显示屏口 902、密封部 903、拆装部 10、固定件 11、滤网 12、可调件 13、换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6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用于会议室的大风量变频新风净化机,包括净化机主体2以及设置在净化机主体2内的滤网11和风机4,滤网11竖向设置,并将净化机主体2内腔分隔成进风仓和出风仓,风机4的出风口与进风仓连通,出风仓上侧的净化机主体2上设有滤网拆装口;进风仓远离滤网11的一侧设有风机箱6,风机4安装在风机箱6内,进风仓内还设有导流板3,导流板3在滤网11上的投影为平面螺旋线状,风机箱6设置在导流板3中部。本用于会议室的大风量变频新风净化机的滤网11竖向设置,并将净化机主体2分隔成进气仓和出气仓,从而在不改变净化机体积的条件下增大了滤网11的面积,导流板3使风均匀的通过滤网11的整个截面,降低了系统阻力,增加了滤网11容尘量,提高了过滤效率,并且延长了滤网11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滤网11的更换频率,从而降低了净化机的使用成本,也降低了噪音,滤网11由上部的滤网拆装口拆装,滤网11的安装和抽出方便,与侧边抽出滤网11相比,降低了滤网11与净化机主体2的密封要求,并且净化机主体2结构简单,不需要在侧部设置用于滤网11拆装的门,滤网11更换方便。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然而熟悉本领域的人们应当了解,在这里结合附图给出的详细说明是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必然超出了有限的这些实施例,而对于一些等同替换方案或常见手段,本文不再做详细叙述,但仍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净化机主体2为前后两侧敞口的长方体箱体,前盖板1和后盖板7均为一体设置的长方形板,且前盖板1和后盖板7的宽度与净化机主体2的宽度相等,前盖板1和后盖板7均与净化机主体2可拆卸的连接。净化机主体2的两侧对称设有用于安装滤网11的安装槽,滤网11滑动安装在安装槽内,滤网11与前盖板1和后盖板7平行且间隔设置,从而在滤网11和前盖板1之间形成出风仓,在滤网11和后盖板7之间形成进风仓。风机4可以采用变频风机。

净化机主体2左右两侧的内壁上分别安装有固定件10和可调件12,且位于净化机主体2同一侧的固定件10和可调件12间隔设置,从而在净化机主体2内壁形成安装槽。固定件10设置在靠近进风仓的一侧,可调件12设置在靠近出风仓的一侧,固定件10固定在净化机主体2上,净化机主体2的上设有横向的调节长孔202,可调件12通过螺栓安装在调节长孔202上,从而能够调节固定件10和可调件12之间的间距,方便滤网11的拆装,而且方便了滤网11和固定件10以及滤网11和可调件12之间的密封。固定件10和可调件12均为方形钢管。当新风净化机用在教室时,教室通常容纳60人左右,面积约50~60m2,二氧化碳浓度偏高(关闭门窗时超过3000PPM),空气中含氧量偏低,如不采取措施,学生容易头晕、发困、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学习效率下降,可调件12和固定件10相配合,从而方便调节安装槽宽度,可以方便的使用各种滤网11,根据教室人数和污染状况,更换不同厚度的滤网11,调整净化效果。

净化机主体2的顶板201的前侧与前盖板1间隔设置,从而在净化机主体2的上侧形成滤网拆装口,方便滤网11的拆装。滤网11竖向设置,并将净化机主体2分隔成进气仓和出气仓,从而在不改变净化机体积的条件下增大了滤网11的面积,提高了过滤效率,并且延长了滤网11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滤网11的更换频率,从而降低了净化机的使用成本,滤网11由上部的拆装口拆装,滤网11的安装和抽出方便,与侧边抽出滤网相比,降低了滤网11与净化机主体2的密封要求,并且净化机主体2结构简单,不需要在侧部设置用于滤网11拆装的门,滤网11更换方便。此外,滤网拆装口还作为出风仓出风口,使净化之后的空气能够快速排放到室内。滤网11竖向设置,并将净化机主体2分隔成进气仓和出气仓,从而在不改变净化机体积的条件下增大了滤网11的面积,降低了系统阻力,增加了滤网11容尘量,提高了过滤效率,并且延长了滤网11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滤网11的更换频率,从而降低了净化机的使用成本。

净化机主体2的上侧设有盖板9,盖板9与净化机主体2的顶板201间隔设置,前盖板1和后盖板7的上侧凸出于净化机主体2,盖板9的两侧向下弯折,形成密封部902、密封部902的下侧与净化机主体2的上部相贴合,从而在顶板201的上侧形成控制器安装仓,控制器8安装在控制器安装仓内,且控制器8设置在顶板201中部上侧。滤网拆装口上侧的盖板9上设有盖板出风口,从而使出风仓内的空气快速由盖板出风口排到室内。净化机主体2与盖板9之间形成控制器安装仓,控制器8设置在控制器安装仓内,从而将控制器8和进风仓、出风仓分离,方便了控制器8的日常检修。

盖板9的两个密封部902下部的间距小于上部的间距,从而在盖板9的两侧形成内凹的拆装部903,通过拆装部903方便将盖板9进行拆卸。盖板9上还设有显示屏口901,显示屏口901设置在控制器8上侧。盖板9通过磁铁吸合于顶板201上侧。

出风仓内设有换热器13,换热器13竖向设置在出风仓内,换热器13的进水口连接有进水管,换热器13的出水口连接有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均伸出净化机主体2。通过换热器13可以调节出风仓内的空气的温度,进而调节室内的问题,室内温度较高时向换热器13内融入温度较低的水,即可对室内起到降温效果,当室内温度较低时,向换热器13内通入热水,即可对室内起到升温的效果,尤其是在冬季时,北方室内会进行供暖,可以将换热器13串联如暖气管路内,从而利用暖气管路对出风仓内的空气升温,避免由于新风的影响导致室内温度较低。换热器13可以通过滤网拆装口检修,检修方便。常规的热量回收,是通过新风净化机内部的热回收芯来回收排出室内的空气的热量,这样的方式存在如下缺点:1、需要两台大功率风机4,能耗比单个风机4增加一倍以上;2、热回收芯阻力大,加重了风机4的消耗;3、造价高、维护要求高。很多公共场所,比办公楼、医院、商城的采暖或制冷系统中,拥有现有的冷热源资源,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通过换热器13的与出气仓内的空气换热,提高或者降低新风净化机出口空气的温度,节约能源、提高室内舒适度,并降低采暖或者制冷末端费用的投入。通过一台设备实现了新风净化机和风机盘管的效果,且该新风机可以设置成立柜机,也可以设置成吊顶机。

风机箱6安装在后盖板7的下部,风机箱6为后侧开口的长方形箱体,风机箱6的敞口侧与后盖板7可拆卸的连接,风机4设置在风机箱6内,后盖板7上设有进风口701,进风口701上安装有与风机4相连通的进风管5,风机4通过进风管5抽取室外的空气。风机箱6的下侧设有风机箱出风口601,风机4将抽取的空气由风机箱6下侧送入进风仓内。风机箱出风口601设置在风机箱6下侧,从而能够使进风仓内的风能够均匀充满整个进风仓,避免进风仓内存在死角,进而避免了进风仓内存在部分流动性较差的空气,影响空气的洁净度。由于风机箱6设置在进风仓的下部,且风机箱出风口601设置在风机箱6下侧,通过反向气流循环,进风仓内部形成正压,整个空间空气分布均匀,空气通过滤网11以后,表面空气流速均匀,从而噪声低,净化效果好。

进风仓内还设有导流板3,导流板3安装在后盖板7上,且导流板3沿前后方向的高度与风机箱6沿前后方向的厚度相等,均小于进风仓沿前后方向的厚度。导流板3在后盖板7上的投影为平面螺旋线状,风机箱6设置在导流板3的中部,导流板3能够对风机箱出风口601排出的风进行导向,使风能够更加均匀的喷到滤网11上,降低了噪音。通过导流板3的螺旋状的风道,改变了风机4的出口气流风向,在气流沿导流板3的螺旋通道中流动过程中,流速逐渐衰减,噪音降低。

用于会议室的大风量变频新风净化机还包括移动控制装置,移动控制装置包括移动控制装置主体以及安装在移动控制装置上的数据传输模块和传感器,传感器包括PM2.5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以及二氧化碳传感器,从而实时监测室内空气的PM2.5、温度、湿度以及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与数据传输模块相连,且数据传输模块通过无线网与控制器8相连,从而能够将检测到的数据传递给控制器8。控制器8根据检测到的数据控制风机4工作或控制风机4的运行速度,保证室内空气质量控制在设置的参数范围内,移动控制装置上设置有按键,可以通过按键对新风机进行控制。移动控制装置上还设置有显示模块与传感器相连的,显示模块为显示屏,从而能够将检测到的数据实时显示在显示屏上,方便观察室内的控制质量状况。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8为单片机,且控制器8连接有433接收模块,数据传输模块为433发射模块。此外,还可以通过手机终端与控制器8相连接,从而查看室内的控制质量指数并控制设备运动。净化机主体2内还可以设置紫外线灯,从而起到杀菌的效果。检测到的数据可以上传到互联网,从而通过互联网管理用户。

现有的新风机的传感器通常设置在净化机主体2内部,不能准确反映室内其它地方的空气质量数据,数据与室内其它地方的有一定的误差;而且,数据都在净化机主体2上显示,用户观看数据和操控设备都很不方便。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净化机主体2内不设置导流板3、换热器13,且安装槽仅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固定件10,两个固定件10间隔设置,从而在净化机主体2内壁一侧形成安装槽。控制器8的上侧设有显示屏,传感器设置在净化机主体2内并与控制器8直接连接。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净化机主体2内不设置导流板3、换热器13。控制器8设置在进风仓内,且控制器8的上侧设有显示屏,传感器设置在净化机主体2内并与控制器8直接连接。

实施例4

如图5所示:实施例4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净化机主体2内不设置导流板3,且安装槽仅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固定件10,两个固定件10间隔设置,从而在净化机主体2内壁一侧形成安装槽。控制器8设置在进风仓内,且控制器8的上侧设有显示屏,传感器设置在净化机主体2内并与控制器8直接连接。

实施例5

如图6所示:实施例5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净化机主体2内不设置换热器13,且安装槽仅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固定件10,两个固定件10间隔设置,从而在净化机主体2内壁一侧形成安装槽。控制器8设置在进风仓内,且控制器8的上侧设有显示屏,传感器设置在净化机主体2内并与控制器8直接连接。

实施例6

实施例6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净化机主体2内不设置导流板3、换热器13。风机箱6设置在进风仓下侧,且风机箱出风口601设置在风机箱6上侧。前盖板1和后盖板7的高度与净化机主体2的高度相等。控制器8设置在进风仓内,且控制器8的上侧设有显示屏,传感器设置在净化机主体2内并与控制器8直接连接。

实施例7

实施例7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净化机主体2内不设置换热器13。且安装槽仅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固定件10,两个固定件10间隔设置,从而在净化机主体2内壁一侧形成安装槽。风机箱6设置在进风仓下侧,且风机箱出风口601设置在风机箱6上侧。前盖板1和后盖板7的高度与净化机主体2的高度相等。控制器8设置在进风仓内,且控制器8的上侧设有显示屏,传感器设置在净化机主体2内并与控制器8直接连接。

实施例8

实施例8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净化机主体2内不设置导流板3、换热器13。且安装槽仅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固定件10,两个固定件10间隔设置,从而在净化机主体2内壁一侧形成安装槽。风机箱6设置在进风仓下侧,且风机箱出风口601设置在风机箱6上侧。前盖板1和后盖板7的高度与净化机主体2的高度相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