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化区域用空调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0648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净化区域用空调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空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净化区域用空调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科研领域、卫生领域、食品领域越来越多地开始构建净化区域来满足各种实验、生产要求,所谓净化区域,就是通过各种手段建立形成的无菌、恒温、稳定、安全等特征的区域,以最大限度地消除所有可能的、潜在的生物活性、灰尘、热原污染,生产出高品质的、卫生安全的产品。

在一些食品制造领域,生产区域的温度及湿度对产品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温度过高会造成脂肪氧化、食品变质;而湿度过低会造成灰尘、悬浮颗粒物漂浮增多,湿度过高会滋长细菌、病毒。因此,食品加工常常被限定在一定温度及湿度范围内进行最为适宜。对此,许多食品制造厂家常采用一种空调设备,其包括过滤器、换热器和引风机,通过多次换气过程保证生产区域内的温度及湿度保持恒定,以保证净化区域的生产质量。

然而,现有净化区域用空调设备仅可针对温度进行调控,且其设备结构复杂,当外界空气湿度较低时,空调设备无法对湿度进行调控,且除尘效果不好;当外界空气湿度较高时,空调设备无法保证在降低湿度的同时拥有更好的杀菌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净化区域用空调设备,以解决现有净化区域用空调设备无法控制湿度及湿度影响带来的除尘效果差、杀菌效果不好等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净化区域用空调设备,所述设备包括:设备外壳、进气口、第一引风机、前风道、过滤器、换热器、水分吸附器、第二引风机、后风道、加热器、加湿器、杀菌室、出气口;

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分别位于所述设备外壳的两端;

所述进气口伸入所述设备外壳的一端连接有所述第一引风机;

所述第一引风机的出口与所述前风道的一端连接;

所述前风道依次穿过所述过滤器和所述换热器,所述前风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水分吸附器连接;

所述水分吸附器的出口设有所述第二引风机;

所述第二引风机出口连接所述后风道的一端;

所述后风道依次穿过所述加热器和所述加湿器,所述后风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杀菌室连接;

所述杀菌室底面设置有所述出气口。

优选的,所述过滤器由多层正方形过滤网叠放形成,所述多层正方形过滤网包括过滤棉层、活性炭层和载银活性炭层。

优选的,所述杀菌室内设置有紫外线灯、转动轮、毛刷和粉末回收平台,所述转动轮与所述毛刷分别固定在所述杀菌室的相邻侧壁上,所述紫外线灯设置于所述转动轮的对面,所述毛刷的刷毛与所述转动轮边缘接触,在所述毛刷下方设置有所述粉末回收平台。

优选的,所述转动轮表面设有二氧化钛金属层。

优选的,所述加热器包括两个加热片,所述两个加热片位于所述加热器的上下两侧。

优选的,所述水分吸附器中采用氯化钙或氧化铝作为干燥剂。

优选的,所述第一引风机、所述前风道、所述过滤器、所述换热器、所述水分吸附器、所述第二引风机、所述后风道、所述加热器、所述加湿器和所述杀菌室在所述设备外壳的水平轴线上依次排列。

由以上技术可知,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净化区域用空调设备,所述设备包括:设备外壳、进气口、第一引风机、前风道、过滤器、换热器、水分吸附器、第二引风机、后风道、加热器、加湿器、杀菌室、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分别位于所述设备外壳的两端;所述进气口伸入所述设备外壳的一端连接有所述第一引风机;所述第一引风机的出口与所述前风道的一端连接;所述前风道依次穿过所述过滤器和所述换热器,所述前风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水分吸附器连接;所述水分吸附器的出口设有所述第二引风机;所述第二引风机出口连接所述后风道的一端;所述后风道依次穿过所述加热器和所述加湿器,所述后风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杀菌室连接;所述杀菌室底面设置有所述出气口。本申请的一种净化区域用空调设备,通过设置在设备壳体中水分吸附器和加湿器对净化区域中气体湿度进行控制,并且通过设置在设备壳体中的过滤器和杀菌室对高湿度或低湿度外界空气中的灰尘及细菌进行有效清理,以解决生产过程中,生产车间湿度不可控、净化区域内灰尘、细菌指数超标等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种净化区域用空调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净化区域用空调设备中过滤器的拆解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净化区域用空调设备中杀菌室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种净化区域用空调设备中加热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进气口,2-设备外壳,3-第一引风机,4-前风道,5-过滤器,51-过滤棉层,52-活性炭层,53-载银活性炭层,6-换热器,7-水分吸附器,8-第二引风机,9-后风道,10-加热器,101-加热片,11-加湿器,12-杀菌室,121-紫外线灯,122-转动轮,123-毛刷,124-粉末回收平台,13-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为本申请一种净化区域用空调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净化区域用空调设备,所述设备包括:设备外壳2、进气口1、第一引风机3、前风道4、过滤器5、换热器6、水分吸附器7、第二引风机8、后风道9、加热器10、加湿器11、杀菌室12、出气口13;

所述进气口1与所述出气口13分别位于所述设备外壳2的两端;

所述进气口1伸入所述设备外壳2的一端连接有所述第一引风机3;

所述第一引风机3的出口与所述前风道4的一端连接;

所述前风道4依次穿过所述过滤器5和所述换热器6,所述前风道4的另一端与所述水分吸附器7连接;

所述水分吸附器7的出口设有所述第二引风机8;

所述第二引风机8出口连接所述后风道9的一端;

所述后风道9依次穿过所述加热器10和所述加湿器11,所述后风道9的另一端与所述杀菌室12连接;

所述杀菌室12底面设置有所述出气口13。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净化区域用空调设备,所述设备包括:设备外壳2、进气口1、第一引风机3、前风道4、过滤器5、换热器6、水分吸附器7、第二引风机8、后风道9、加热器10、加湿器11、杀菌室12、出气口13;所述进气口1与所述出气口13分别位于所述设备外壳2的两端;所述进气口1伸入所述设备外壳2的一端连接有所述第一引风机3;所述第一引风机3的出口与所述前风道4的一端连接;所述前风道4依次穿过所述过滤器5和所述换热器6,所述前风道4的另一端与所述水分吸附器7连接;所述水分吸附器7的出口设有所述第二引风机8;所述第二引风机8出口连接所述后风道9的一端;所述后风道9依次穿过所述加热器10和所述加湿器11,所述后风道9的另一端与所述杀菌室12连接;所述杀菌室12底面设置有所述出气口13。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外界空气通过所述进气口1进入到所述设备外壳2中,由于所述第一引风机3的作用,使其以一定的速度进入到所述前风道4中,外界空气经过所述过滤器5时,所述过滤器5将外界空气中的灰尘、颗粒等被滤除;过滤后的空气随后进入到所述换热器6中,所述换热器6起到加热或冷却气体的作用;随后,空气进入所述水分吸附器7中,所述水分吸附器7中放置一定量的干燥剂,用于吸收所述前风道4气体中残留的水分及含在水分中的少量杂质,此干燥剂为可烘干再生的材质,以便隔一段时间可以将其拆除烘干循环使用。

此外,所述前风道4中前两个部件对进入空气起了一定的减速作用,使进入到所述水分吸附器7中的空气速度稍慢,使水分杂质能被吸收充分。

经过所述水分吸附器7的气体经所述第二引风机8进入所述后风道9中,所述第二引风机8使减速下来的空气重新被加速,从而提高了设备处理效率;所述后风道9上设置有所述加热器10和所述加湿器11,用于在需要时可对输入气体进行加热和加湿,通过所述后风道9的气体进入所述杀菌室12经杀菌处理后,由所述出气口13进入净化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器10与所述加湿器11的工作条件是:当净化区域中可以测得温度或湿度的数值稳定在工作条件允许的温度或湿度数值范围外时,这里专指低于工作条件允许的温度或湿度最小值时,可通过开启所述加热器10或所述加湿器11提高输入净化区域的气体温度或湿度,从而逐步调节净化区域的温度与湿度,直到净化区域的温度/湿度达到工作条件允许值范围内。

具体来说,该实施例从以下几种情形分别进行阐述:

一、当净化区域的温度小于允许的最低值,湿度在允许范围内时;此时需开启所述加热器10,保持所述加湿器11关闭,经处理的较热气体不断与原内部气体中和以提高净化区域的整体温度,直到净化区域的温度达到允许的最低值后方可进行生产作业。

二、当净化区域的温度在允许范围内,其湿度小于允许的最低值时;此时需开启所述加湿器11,保持所述加热器10关闭,经处理的较湿气体不断与原内部气体中和以提高净化区域的整体湿度,直到净化区域的湿度达到允许的最低值后方可进行生产作业。

三、当净化区域的温度、湿度均小于允许的最低值时;此时需同时开启所述加热器10和所述加湿器11,对净化区域的温度、湿度同时调节;需要注意的是,当其中一个指标达到了其允许的最高值而另一指标还未达其允许的最低值时,需立即关闭相对应的所述加热器10或所述加湿器11,直到净化区域的温度、湿度均达到允许的范围值后方可进行生产作业。

四、当净化区域的温度或湿度有一项大于或均大于允许的最大值时;此时需保持所述加热器10及所述加湿器11的关闭状态,由于此时经处理后排进净化区域的气体经降温和除湿处理,其温度及湿度均低于原内部气体,将使净化区域的温度、湿度逐渐降低,当净化区域的温度、湿度均小于允许的上限值后方可进行生产作业。

参见图2,为本申请一种净化区域用空调设备中过滤器的拆解图。

可选的,所述过滤器5由多层正方形过滤网叠放形成,所述多层正方形过滤网包括过滤棉层51、活性炭层52和载银活性炭层53。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面层51为外界空气通过的第一层过滤介质,其成分为合成纤维,其优良的耐皱性、弹性和尺寸稳定性,可吸收外界空气中大部分的粉尘颗粒,如灰尘、烟尘、粉末等;所述活性炭层52主要成分为活性炭,可有效吸附空气中有害无机物或有机物;所述载银活性炭层53中的载银活性炭是选用果核壳为原料,采用特殊载银工艺精制而成,载银后的活性炭依照银离子的微动效应对空气起到抑菌、杀菌的作用,可杀死90%以上的细菌。

参见图3,为本申请一种净化区域用空调设备杀菌室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可选的,所述杀菌室12内设置有紫外线灯121、转动轮122、毛刷123和粉末回收平台124,所述转动轮122与所述毛刷123分别固定在所述杀菌室12的相邻侧壁上,所述紫外线灯121设置于所述转动轮122的对面,所述毛刷123的刷毛与所述转动轮122边缘接触,在所述毛刷123下方设置有所述粉末回收平台124。

可选的,所述转动轮122表面设有二氧化钛金属层。

进一步的,二氧化钛金属层经过光催化后可催化分解细菌和污染物,并且本身无毒无害,无二次污染,化学成分稳定,可有效提供杀菌功能;此外,所述毛刷123的刷毛不断对二氧化钛金属层的表层进行冲刷,可使表层保持清洁,刷落的灰尘颗粒由所述粉末回收平台124收集,以便定时清理;设置所述紫外线灯121可有效杀死空气中的微生物,达到消毒效果,并且,通过所述紫外线灯121对二氧化钛金属层照射,可加强光催化作用。

参见图4,为本申请一种净化区域用空调设备加热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可选的,所述加热器10包括两个加热片101,所述两个加热片101位于所述加热器10的上下两侧。

上下两侧加热片对称放置,可保证所述后风道9中空气受热均匀,且电加热机构不会对被加热气体构成污染。

可选的,所述水分吸附器7中采用氯化钙或氧化铝作为干燥剂。

氯化钙干燥剂是一种高效吸附材料,主要成分是氯化钙、胶淀粉。通过化学方式将水分子与氯化钙发生化学反应,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湿气并转变成凝胶体,达到吸附效果,因此完全消除任何可渗漏的可能性。完全吸湿后,因氯化钙干燥剂能把水汽与氯化钙融合成胶状,不容易蒸发。其能在-5℃~90℃的环境温度下使用。氯化钙干燥剂其活性成分,稳定性好,除水之外难以和其它物质发生反应。

氧化铝干燥剂为白色球状多孔性颗粒,粒度均匀,表面光滑,机械强度大,吸湿性强,吸水后不胀不裂保持原状,产品无毒、无味、无臭,不溶于水及有机溶剂,是用高纯度氧化铝经科学调配、催化精加工而成。

可选的,所述第一引风机3、所述前风道4、所述过滤器5、所述换热器6、所述水分吸附器7、所述第二引风机8、所述后风道9、所述加热器10、所述加湿器11和所述杀菌室12在所述设备外壳2的水平轴线上依次排列。

进一步的,将所有部件一字型排列,使外界空气进入所述设备后沿一个方向迅速通过,缩短了处理时间,提高了换气效率。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净化区域用空调设备,所述设备包括:设备外壳2、进气口1、第一引风机3、前风道4、过滤器5、换热器6、水分吸附器7、第二引风机8、后风道9、加热器10、加湿器11、杀菌室12、出气口13;所述进气口1与所述出气口13分别位于所述设备外壳2的两端;所述进气口1伸入所述设备外壳2的一端连接有所述第一引风机3;所述第一引风机3的出口与所述前风道4的一端连接;所述前风道4依次穿过所述过滤器5和所述换热器6,所述前风道4的另一端与所述水分吸附器7连接;所述水分吸附器7的出口设有所述第二引风机8;所述第二引风机8出口连接所述后风道9的一端;所述后风道9依次穿过所述加热器10和所述加湿器11,所述后风道9的另一端与所述杀菌室12连接;所述杀菌室12底面设置有所述出气口13。当净化区域中可以测得温度或湿度的数值稳定在工作条件允许的温度或湿度数值范围外时,可通过开启或关闭所述加热器10或所述加湿器11以提高或降低输入净化区域的气体温度或湿度,从而逐步调节净化区域的温度与湿度,直到净化区域的温度/湿度达到工作条件允许值范围内。本申请的一种净化区域用空调设备,通过设置在设备壳体中水分吸附器和加湿器对净化区域中气体湿度进行控制,并且通过设置在设备壳体中的过滤器和杀菌室对高湿度或低湿度外界空气中的灰尘及细菌进行有效清理,以解决生产过程中,生产车间湿度不可控、净化区域内灰尘、细菌指数超标等问题。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