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色冶炼炉氧枪口砖整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01273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炼设备用耐火材料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有色冶炼炉氧枪口砖整体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有色冶炼炉炉衬多由耐火砖组成内衬结构,在吹氧气的枪口部位,需要由几块砖加工、拼接及组装成整体的氧气枪口整体砖内衬。砖型大小限制,整体枪口砖的通风孔砖由上下两块砖拼接而成,窑炉吹氧气冶炼时,两块砖之间的部位容易形成薄弱环节先损坏,影响整体寿命。随着有色冶炼设备的大型化、高效化等技术革新,冶炼条件也越来越苛刻,对耐火材料的性能和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有色冶炼转炉、底吹炉等冶炼设备采用吹氧冶炼,氧气枪口砖的设计多用采用几块不同形状的砖组合结构,这种通风孔跨砖组合在跨越区造成炉衬耐火材料的薄弱环节,影响设备寿命,同时砖之间的面接触摩擦系数较小,使用中砖之间容易出现间隙分离或脱落,影响整体使用寿命,从而降低了有色冶炼炉整体耐火材料寿命,给冶炼现场的生产进度带来不利影响。另外组装的砖型较大,成型有一定难度,不容易保证产品的致密度及高温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色冶炼炉氧枪口砖整体结构,将原两块砖均钻孔的组合通风孔结构变更为一块钻孔砖,其余砖型之间采用凹凸咬合的结构设计,形成组合结构的氧气枪口砖整体。避免了因通风孔跨越两块或多块砖形成炉衬砖材薄弱区对炉衬寿命的影响,提高有色冶炼炉的整体使用寿命。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有色冶炼炉氧枪口砖整体结构,包括风眼砖以及围护在风眼砖上下左右四个面上的围砖,所述围砖包括上左围砖、上右围砖、下左围砖、下右围砖、中左围砖、中右围砖,所述风眼砖上表面设置风眼砖上左凸起、风眼砖上右凸起,所述上左围砖下表面开设有与风眼砖上左凸起相配合的凹槽,所述上右围砖下表面开设有与风眼砖上右凸起相配合的凹槽;所述风眼砖下表面设置风眼砖下左凸起、风眼砖下右凸起,所述下左围砖上表面开设有与风眼砖下左凸起相配合的凹槽,所述下右围砖上表面开设有与风眼砖下右凸起相配合的凹槽;所述风眼砖左侧面设置风眼砖左凸起,所述中左围砖右表面开设与风眼砖左凸起相配合的凹槽,所述风眼砖右侧面设置风眼砖右凸起,所述中右围砖左表面开设与风眼砖右凸起相配合的凹槽。

所述上左围砖右侧面设置上左围砖凸起,所述上右围砖左侧面开设有与上左围砖凸起相配合的凹槽。

所述上右围砖左侧面设置上右围砖凸起,所述上左围砖右侧面开设有与上右围砖凸起相配合的凹槽。

所述下左围砖右侧面设置下左围砖凸起,所述下右围砖左侧面开设有与下左围砖凸起相配合的凹槽。

所述下右围砖左侧面设置下右围砖凸起,所述下左围砖右侧面开设有与下右围砖凸起相配合的凹槽。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对氧气枪口砖组合方式的改进,将原两块钻孔和其他不钻孔砖的组合结构变更为一块钻孔砖和两种不钻孔砖的整体组合结构。避免了因通风孔跨越两块砖而形成砖材薄弱区对炉衬寿命的影响,提高有色冶炼炉内衬耐材的整体使用寿命。

将原来的中心钻孔两块砖加其他不钻孔砖的氧气枪口砖组合内衬结构,变更为一块钻孔砖加六块不钻孔砖的组合结构。

新型枪口整体结构的砖之间接触面进行凹槽和凸台相配合的结构设计,使砖之间形成咬合结构,保证炉衬结构的稳定性和紧密性,避免使用中砖体间出现间隙或脱落。

新型枪口整体结构的砖之间接触面凹槽设计为直径为10mm的半圆结构,凸台设计直径为8mm的半圆结构。各砖之间涂抹强力胶粘接成整体结构,涂抹厚度小于1mm。

新型枪口砖通过砖型设计,保证氧枪孔通过一块耐火砖,避免了薄弱环节,砌筑位置与原炉体位置及角度设计一致,降低了砌筑难度。

风眼砖在与钻钻孔四个接触面均设计为凸起,与其他砖形成凹凸咬合,保证结构紧密性和稳固性。

非钻孔的组合砖分两种砖型,各砖之间咬合的凸起与凹槽为直接成型,各砖与风眼砖咬合的凹槽均为后期加工而成。这样的设计节省了前期投入的磨具费用,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有色冶炼炉氧枪口砖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有色冶炼炉氧枪口砖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有色冶炼炉氧枪口砖整体结构的内部轮廓虚线图;

图4为另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中:上左围砖1、上右围砖2、下左围砖3、下右围砖4、中左围砖5、中右围砖6、风眼砖7;

上左围砖凸起11、上右围砖凸起21、下左围砖凸起31、下右围砖凸起41、风眼砖上左凸起71、风眼砖上右凸起72、风眼砖下左凸起73、风眼砖下右凸起74、风眼砖左凸起75、风眼砖右凸起76。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附图仅为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如附图1至图4所示,一种有色冶炼炉氧枪口砖整体结构,包括风眼砖7以及围护在风眼砖上下左右四个面上的围砖,所述围砖包括上左围砖1、上右围砖2、下左围砖3、下右围砖4、中左围砖5、中右围砖6,所述风眼砖上表面设置风眼砖上左凸起71、风眼砖上右凸起72,所述上左围砖下表面开设有与风眼砖上左凸起相配合的凹槽,所述上右围砖下表面开设有与风眼砖上右凸起相配合的凹槽;所述风眼砖下表面设置风眼砖下左凸起73、风眼砖下右凸起74,所述下左围砖上表面开设有与风眼砖下左凸起相配合的凹槽,所述下右围砖上表面开设有与风眼砖下右凸起相配合的凹槽;所述风眼砖左侧面设置风眼砖左凸起75,所述中左围砖右表面开设与风眼砖左凸起相配合的凹槽,所述风眼砖右侧面设置风眼砖右凸起76,所述中右围砖左表面开设与风眼砖右凸起相配合的凹槽。

所述上左围砖右侧面设置上左围砖凸起11,所述上右围砖左侧面开设有与上左围砖凸起相配合的凹槽。所述上右围砖左侧面设置上右围砖凸起21,所述上左围砖右侧面开设有与上右围砖凸起相配合的凹槽。

所述下左围砖右侧面设置下左围砖凸起31,所述下右围砖左侧面开设有与下左围砖凸起相配合的凹槽。所述下右围砖左侧面设置下右围砖凸起41,所述下左围砖右侧面开设有与下右围砖凸起相配合的凹槽。

砖型长度直接为组合整体结构长度,将原来两块短的钻孔砖组合风眼结构变更为单块风眼长砖钻孔和2种配合非钻孔砖的风眼区炉衬组合结构,避免了因风眼孔跨越两块砖造成砖材薄弱区给设备寿命带来的不利影响。

仅对一块风眼砖钻孔,简化了耐火砖钻孔的加工配套环节,确保风眼孔的通畅性。

对风眼区组合砖接触面进行凹槽和凸台相配合的结构设计,砌筑后砖之间相互咬合,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和紧密性,防止使用中砖之间空隙过大或脱落。

风眼砖在与非钻孔的围砖四个接触面均设计为凸起,形成凹凸咬合,保证结构紧密性和稳固性。非钻孔的组合砖分两种砖型,上左围砖1、上右围砖2、下左围砖3、下右围砖4生产时为同一砖型,中左围砖5、中右围砖6砖为统一砖型,各砖之间咬合的凸起与凹槽为直接成型,各砖与风眼砖咬合的凹槽均为后期加工而成。这样的设计节省了前期投入的磨具费用,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对风眼区组合砖通过调整2种配型砖的砖型尺寸,达到理想的砌筑角度,保证风眼孔砌筑位置与原炉体位置及角度设计一致,降低了砌筑难度。

新型枪口整体结构的砖之间接触面凹槽设计为直径为10mm的半圆结构,凸台设计直径为8mm的半圆结构。各砖之间涂抹强力胶粘接成整体结构,涂抹厚度小于1mm,保证中低温的结合强度及高温的化学结合强度。

风眼区组合砖砌筑后与炉壳空隙使用捣打料填充密实,保证结构紧密。

新型风眼区炉衬结构有三方面优点,一方面,避免了因吹氧风孔跨越两块风孔砖造成炉衬耐火材料薄弱环节对设备寿命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砖之间采用凹凸相互结合的点面结合接触,增加摩擦系数,避免整体组合砖在高温使用中出现砖分离或砖脱落现象。再一方面,新的组合结构也使单砖产品的加工难度降低,利于生产成型及烧成,保证产品的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其他运用本实用新型专利精神的等效变化,均应俱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