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联供风机盘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69459发布日期:2018-06-12 19:39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四联供风机盘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末端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四联供风机盘管。



背景技术:

目前风机盘管的功能比较单一,大多数是单独供冷或者供热,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生活品质需求,而且目前国内空气污染的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空气质量相对较差,尤其是冬季供暖季节,伴随着供暖煤炭的燃烧以及有利于可吸入颗粒物形成的环境条件下,雾霾成了冬季常见的天气状况,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

在未能全面有效的消除雾霾天气的情况下,保证人们作息时间的室内空气质量成为一种应对措施,目前市场上针对PM2.5的新风换气机产品销售火爆,新风换气机可以提高室内空气的清新洁净程度,但是设备费用相对较高,只能净化空气不能对温度进行调节,而且需要考虑管路的铺设,安装也比较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供冷、供热、新风及净化四种功能的四联供风机盘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四联供风机盘管,包括风机盘管本体和回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盘管本体的换热器分为用于冷水系统的表冷器和用于热水系统的加热器,所述回风箱的进风侧设有与室内回风管道连接的回风阀和与室外新风管道连接的新风阀,回风箱的出风侧与所述风机盘管本体的进风侧连接,回风箱内部自进风侧至出风侧依次设有驻电极纤维空气净化装置、增压引风风机组件和活性炭过滤组件。

所述驻电极纤维空气净化装置内部设有初效过滤器。

所述回风箱底部还设有一检修口及与该检修口匹配的检修板,检修口位于电极纤维空气净化装置、增压引风风机组件和活性炭过滤组件下部,回风箱底部于检修口边缘设有与所述检修板匹配的导向条板,导向条板一侧为敞口结构。

所述检修板上设有若干卡板,回风箱底部于检修口边缘设有与卡板一一对应的卡口。

所述驻电极纤维空气净化装置、增压引风风机组件和活性炭过滤组件均由若干小于检修口开口大小的模块单元组合构成。

所述回风箱内壁上设有若干隔板,隔板位于驻电极纤维空气净化装置、增压引风风机组件和活性炭过滤组件之间。

所述相邻的隔板之间于检修口处设有对应的固定挡板,固定挡板至少一端与对应隔板转动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具有供冷、供热、新风和净化四种功能,相对于普通风机盘管机组,在温度调节上,它可以实现一年四季供冷供热随时切换,而且可以实现部分房间制冷,其他房间供热的功能;机组增加新风管路,可以引进一定比例的新风,保证室内空气新鲜,氧含量充足;新风和回风混合后,采用多重净化装置对空气进行净化处理,包括初效过滤器对大颗粒物阻挡,驻电极纤维空气净化装置对空气内的细菌进行处理,电级产生电场对小颗粒物静电吸附,活性炭对空气中的苯系物、甲醛以及其他有害有味气体进行物理吸附,保证进入室内的空气温度适宜,新鲜纯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上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检修板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卡板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风机盘管本体、2回风箱、3回风阀、4新风阀、5驻电极纤维空气净化装置、6增压引风风机组件、7活性炭过滤组件、8隔板、9检修板、10导向条板、11卡口、12初效过滤器、13热水系统接口、14冷水系统接口、15换热器、16固定挡板、17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四联供风机盘管,包括风机盘管本体1和回风箱2,其中:

所述风机盘管本体1的换热器15分为用于冷水系统的表冷器和用于热水系统的加热器,换热器15侧部设有用于与冷水系统连接的冷水系统接口14和用于与热水系统连接的热水系统接口13,实现空气的供冷、供热功能;

所述回风箱2的进风侧设有与室内回风管道连接的回风阀3和与室外新风管道连接的新风阀4,回风箱2的出风侧与所述风机盘管本体1的进风侧连接,回风阀3用于参与室内空气循环,新风阀4通过新风管路引进新风,控制新风与回风的比例,实现新风输送功能;

回风箱2内部自进风侧至出风侧依次设有驻电极纤维空气净化装置5、增压引风风机组件6和活性炭过滤组件7,驻电极纤维空气净化装置5内部设有初效过滤器12,新风与回风混合后经过初效过滤大颗粒空气杂质,然后进行光催化杀菌处理,对小颗粒物静电吸附,最后通过活性炭对有毒有害或者特殊气味的气体进行物理吸附,完成对空气清洁净化的处理,实现净化功能;

其中增压引风风机组件6的设置用于抵消阻力,保证风机盘管的机组送风量。

所述回风箱2底部还设有一检修口及与该检修口匹配的检修板9,检修口位于驻电极纤维空气净化装置5、增压引风风机组件6和活性炭过滤组件7下部,回风箱2底部于检修口边缘设有与所述检修板9匹配的导向条板10,导向条板10一侧为敞口结构,用于检修板9滑动过程中的导向;

所述检修板9上设有若干卡板17,回风箱2底部于检修口边缘设有与卡板17一一对应的卡口11,检修班通过卡板17与卡口11配合实现与回风箱2的连接,在通过螺栓加以固定即可。

所述驻电极纤维空气净化装置5、增压引风风机组件6和活性炭过滤组件7均由若干小于检修口开口大小的模块单元组合构成,使得各功能组件的模块单元均可以通过检修口更换或维护。

所述回风箱2内壁上设有若干隔板8,隔板8位于驻电极纤维空气净化装置5、增压引风风机组件6和活性炭过滤组件7之间,所述相邻的隔板8之间于检修口处设有对应的固定挡板16,固定挡板16一端与对应隔板8转动连接。

检修时,通过检修口可以看到回风箱2内部的过滤及风机部件,将各个固定挡板16一端打开并旋转90°后,可以将各功能组件的模块单元从下方取出进行清理或者更换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