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环保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69453发布日期:2018-06-12 19:39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节能环保空调。



背景技术:

空调是一种居家生活常备的,家用电器,随着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加强,人们对各种家用电器的选择要求,逐渐开始关注家用电器的节能情况,传统上的空调制冷温度单一,很难根据室内的温度变化调整,造成电能的极大浪费,而且使用空调导致室内空气干燥,不利于人体健康,空气中的水分被直接排出室内,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空调浪费电力、浪费水资源的情况,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空调,能够节约电能节约水资源。

一种节能环保空调,包括:壳体、过滤板、制冷机、蓄电池、控制器、太阳能板、温度传感器和加湿装置;

所述壳体具有四方体结构,所述壳体顶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壳体一侧面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壳体靠近所述出气口一侧设置有所述过滤板,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所述制冷机、所述蓄电池和所述控制器,所述蓄电池连接所述太阳能板,所述壳体靠近所述进气口设置有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壳体靠近所述出气口设置有温度显示器,所述壳体底端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远离所述壳体一端连接所述加湿装置。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加湿装置侧面设置有所述湿度传感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加湿装置上开设有外接水源接口。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侧面设置有电源接口。

上述一种节能环保空调,通过温度传感器探测室内温度,同时温度传感器将探测得到的温度传递给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室内的温度控制制冷机开启或关闭,通过设置有太阳能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传递给蓄电池,通过排水管将该节能环保空调收集的水分传递给加湿装置,加湿装置将收集的水分喷洒入空气中。上述一种节能环保空调,能够节约电能节约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节能环保空调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一种节能环保空调,包括:壳体110、过滤板120、制冷机130、蓄电池140、控制器150、太阳能板160、温度传感器170和加湿装置180。

壳体110具有四方体结构,壳体110顶端嵌入设置有进气口111,壳体110一侧面设置有出气口112,出气口112用于释放冷气。壳体110靠近出气口112一侧设置有过滤板120,例如壳体110靠近出气口112一侧嵌入设置有过滤板120,过滤板120用于过滤空气中的杂质及灰尘。壳体110内部设置有制冷机130、蓄电池140和控制器150,蓄电池140连接太阳能板160,例如蓄电池140电性连接于太阳能板160,太阳能板160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传递给蓄电池140。壳体110靠近进气口111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70,温度传感器170用于探测室内温度,并将探测得到室内温度数值传递给控制器150。壳体110靠近出气口112设置有温度显示器113,温度显示器113用于显示当前室内温度。壳体底端设置有排水管114,排水管114远离壳体110一端连接加湿装置180,加湿装置180用于为室内空气补充水分,避免室内空气过于干燥。上述一种节能环保空调,能够节约电能节约水资源。

加湿装置180侧面设置有湿度传感器181,湿度传感器181能够探测室内的湿度,便于人们调节室内湿度。

加湿装置180上开设有外接水源接口182,通过外接水源接口182能够及时为加湿装置180提供水分,加湿装置180顶部开设有若干喷雾口183,喷雾口183用于喷洒水雾。

壳体110侧面设置有电源接口190,通过电源接口190能够在蓄电池140没电的情况下,及时外接电源,为上述一种节能环保空调提供电力。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