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机组及其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51740阅读:1133来源:国知局
空调机组及其室内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空调机组及其室内机。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室内机一般将进风口设置在顶部,出风口设置在前侧的下部。如此设置,出风口数量单一,且出风集中。制冷或制热时,进风口处从周围吸入房间内空气,经过换热器与换热器内冷媒进行热交换,再经过贯流风叶做功获得速度,从出风口吹出至用户活动区域。出风主气流从出风口高速吹出,气流过于集中。若正对用户吹风,可能造成用户感到不适或者产生空调疾病。

另外,进风口在靠近天花板的顶侧,设有进风格栅。通过进风口格栅可以看到空调内部,不美观,且容易进入灰尘。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提高用户的舒适度,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机,该室内机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用户的舒适度,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室内机的空调机组。

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室内机,包括换热器,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的两端分别为主进风口和主出风口,所述第二风道的两端分别为辅助进风口和辅助出风口,且流入所述第一风道内的空气与所述换热器换热后经所述主出风口排出。

优选地,上述室内机中,所述主出风口环绕所述辅助出风口设置。

优选地,上述室内机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进风口处的进风面板和驱动所述进风面板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进风面板能够移动至封堵所述主进风口或开启所述主进风口。

优选地,上述室内机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蜗轮蜗杆结构,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蜗轮固定连接,所述蜗杆与所述进风面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上述室内机中,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数量均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风道和多个所述第二风道一一对应,对应的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中,所述第一风道的所述主出风口环绕所述第二风道的所述辅助出风口设置。

优选地,上述室内机中,所述室内机的前面板为多角形,且其具有N个角。

优选地,上述室内机中,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数量均为N个,N个所述第一风道的所述主出风口分别位于所述多角形的N个角处,N个所述第二风道的所述辅助出风口分别位于所述多角形的N个角处,且每个角处的所述主出风口环绕所述辅助出风口设置。

优选地,上述室内机中,所述室内机内部设置有离心风叶。

优选地,上述室内机中,所述辅助出风口为圆角三角形,所述主出风口为条形缝且其首尾相连沿着圆角三角形延伸。

优选地,上述室内机中,所述主进风口位于所述前面板上且位于多个所述主出风口之间,所述辅助进风口的数量为N个且其位于所述后面板上。

优选地,上述室内机中,所述前面板上还设置有照明装置。

优选地,上述室内机中,所述N≥5。

一种空调机组,包括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室内机。

本发明提供的室内机包括换热器、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其中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是相互独立的,即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是相互不连通的。第一风道的两端分别为主进风口和主出风口,第二风道的两端分别为辅助进风口和辅助出风口。即室内机上开设有主进风口、辅助进风口、主出风口和辅助出风口,主进风口和主出风口之间形成第一风道,辅助进风口和辅助出风口之间形成第二风道。并且,流入第一风道内的空气与换热器换热后经主出风口排出,即进入第一风道内的空气流经换热器并与其进行换热后排出。

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室内机时,一部分空气经主进风口进入第一风道,进入第一风道后与换热器进行热交换,然后经主出风口排出第一风道吹至用户活动区域。另一部分空气经辅助进风口进入第二风道,流经第二风道后从辅助出风口排出吹至用户活动区域,流经第二风道内的风不与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如此,增加了第二风道进行送风,增加了室内机的送风风量,第一风道中经过换热的风和第二风道中未经换热的风共同吹至用户活动区域,如此可以让室内机吹出的风温度更均衡,避免了送风过凉或过热的情况,大大提高了用户的舒适度。

为了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该空调机组包括上述任一种室内机。由于上述的室内机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室内机的空调机组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室内机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室内机的侧面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室内机的正面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室内机进出风的示意图。

在图1-6中:

1-主进风口、2-主出风口、3-辅助出风口、4-辅助进风口、5-进风面板、6-离心风叶、8-换热器、9-辅助气流、10-主气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机,该室内机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用户的舒适度,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室内机的空调机组。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室内机包括换热器8、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其中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是相互独立的,即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是相互不连通的。第一风道的两端分别为主进风口1和主出风口2,第二风道的两端分别为辅助进风口4和辅助出风口3。即室内机上开设有主进风口1、辅助进风口4、主出风口2和辅助出风口3,主进风口1和主出风口2之间形成第一风道,辅助进风口4和辅助出风口3之间形成第二风道。并且,流入第一风道内的空气与换热器8换热后经主出风口2排出,即进入第一风道内的空气流经换热器8并与其进行换热后排出。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室内机时,一部分空气经主进风口1进入第一风道,进入第一风道后与换热器8进行热交换,然后经主出风口2排出第一风道吹至用户活动区域。另一部分空气经辅助进风口4进入第二风道,流经第二风道后从辅助出风口3排出吹至用户活动区域,流经第二风道内的风不与换热器8进行热交换。如此,增加了第二风道进行送风,增加了室内机的送风风量,第一风道中经过换热的风和第二风道中未经换热的风共同吹至用户活动区域,如此可以让室内机吹出的风温度更均衡,避免了送风过凉或过热的情况,大大提高了用户的舒适度。

为了使室内机吹出的风温度更加均衡,从主出风口2吹出的风与从辅助出风口3吹出的风能够混合均匀,其中主出风口2可以环绕辅助出风口3设置。即主出风口2为条形缝,其首尾相连围绕辅助出风口3。如此,主出风口2内的风高速吹出,形成射流,使主出风口2中间的辅助出风口3处形成负压进而卷吸周围空气,达到第二风道空气流动的目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同时送风,并且辅助出风口3处形成负压,能够使主出风口2吹出的风与从辅助出风口3吹出的风混合更加均匀,实现了长距离、大风量和温度均衡的送风。

当然,也可以在第二风道内设置风机等部件以增加第二风道内的风量,在此不作限定。

其中,辅助出风口3的出风面积应该大于主出风口2的出风面积,具体地辅助出风口3的出风面积大于等于主出风口2的出风面积的五倍,如此送风量可提升2-5倍。

另外,为了避免灰尘经主进风口1进入室内机内部,还可以在主进风口1处设置进风面板5和能够驱动进风面板5移动的驱动装置,其中进风面板5能够移动至封堵主进风口1或开启主进风口1。如此设置,当开启空调后,可以通过驱动装置带动进风面板5移动直至开启主进风口1,此时空气可以经主进风口1进入第一风道。当不使用空调时,驱动装置再驱动进风面板5移动至封堵主进风口1,此时进风面板5与主进风口1密封配合。即不使用空调时,进风面板5封堵主进风口1,以阻止灰尘进入室内机内部。

其中,驱动装置可以带动进风面板5沿着垂直于主进风口1所在的平面的方向移动,即进风面板5移动时靠近主进风口1或远离主进风口1。当然,驱动装置也可以带动进风面板5沿着平行于主进风口1所在的平面的方向移动,在此不作限定。

具体地,驱动装置可以包括电机和蜗轮蜗杆结构,电机的输出端与蜗轮固定连接,蜗杆与进风面板5固定连接。蜗轮和蜗杆相互啮合,电机的输出端带动蜗轮转动,进而蜗轮带动蜗杆移动,以达到蜗杆带动进风面板5移动的目的。当然,驱动装置还可以为伸缩缸,比如气缸或者液压缸等,在此不作限定。

优选地实施例中,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数量可以均为多个,并且多个第一风道和多个第二风道一一对应。对应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中,第一风道的主出风口2环绕第二风道的辅助出风口3设置。如此多个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同时送风,共同带动室内空气循环,能够使室内温度更加均衡,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舒适度。

为了使该室内机的外观更加美观新颖,该室内机的前面板可以为多角形,且其具有N个角。具体地,N≥5,该室内机的前面板可以为五角形、六角形等,即该室内机的前面板可以为多边形,比如五边形、六边形、八边形等。进一步地,为了更加整齐,该室内机的前面板可以为正多角形,即为正多边形。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数量也均为N个,N个第一风道的主出风口2分别位于多角形的N个角处,N个第二风道的辅助出风口3分别位于多角形的N个角处,且每个角处的主出风口2环绕辅助出风口3设置。即多角形的前面板的每个角处均设置有一个主进风口1和一个辅助进风口4,任意一个角处的主出风口2环绕该角处的辅助出风口3。如此多个主出风口2和多个辅助出风口3的排布更加整齐美观,且分别排布在多个角处,使得室内机吹至室内各个角落的风,更加均匀。

为了使风能够均匀的从多个主风口吹出,该室内机内部还设置有离心风叶6。另外,当该室内机仅设置一个第一风道时,离心机内部可以设置贯流风叶,在此不作限定。

优选地,辅助出风口3可以为圆角三角形,主出风口2为条形缝且其首尾相连,主出风口2沿着圆角三角形延伸,以此使主出风口2围绕辅助出风口3设置。当然,辅助出风口3还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或者方形等,主出风口2还可以沿着圆形、椭圆形或者方形延伸。

进一步地,主进风口1位于前面板上且位于多个主出风口2之间。主进风口1的数量可以仅为一个,并且位于多个主出风口2之间,主进风口1的中心位置可以与前面板的中心重合。具体地,主进风口1可以为圆孔,其圆心与前面板的中心重合。主出风口2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或者方形。

辅助进风口4的数量为N个,并且多个辅助进风口4位于后面板上。如此多个辅助进风口4可以分别与多个辅助出风口3相对设置,以使空气更加通畅的进入第二风道。当然,多个辅助进风口4也可以设置在室内机的侧板上。

该室内机的换热器8可以为多折换热器,其设置在主进风口1和多个主出风口2之间。如图6所示,主气流10在第一风道中与换热器8换热后排出,辅助气流9经第二风道排出,且第二风道具有风道壁以保证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不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室内机的后面板是指其靠墙的一侧面板,前面板是指与后面板相对的一侧面板。

为了提高该室内机的实用性,前面板上还可以设置有照明装置,具体可以设置LED灯。如此可以将室内机安装在屋顶上,同时起到照明的作用。当然,该室内机也可以挂在墙上或者为落地式。另外,还可以在前面板上设置一些装饰品,以增加美感。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室内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该空调机组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种室内机。由于该空调机组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室内机,所以该空调机组的有益效果请参考上述实施例。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