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铰接设置的碳晶取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12266发布日期:2018-08-31 22:08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取暖设备框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铰接设置的碳晶取暖器。



背景技术:

冬天人们取暖的室内方式多是锅炉取暖为主,这就必然产生一定的污染气体,不但消耗大量的能源,而且工人的劳动强度大,温度控制不方便。机器出现故障,维修的成本高,周期长;针对以上问题,出现了电加热的方式,虽然达到了环保的目的,但是供热不足,热场不均匀,热效应不理想,约束了目前电加热器的发展。而且,目前使用的电加热器体积比较大,占用室内空间,不能与室内环境有效的结合,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随着社会的进步,很多地区多使用碳晶电热板进行室内取暖,但市面上的碳晶电热板的饰面层存在很多不足,有些没有饰面层,外观丑陋。有些有饰面层但是饰面层花色图案单一,无法满足现有的家装对美观度和装饰灵活性的要求,而现有的取暖器外壳及框架无法满足快速方便的更换、安装多样的饰面层的要求。

其框架部分的设计是比较重要的,现阶段的框架的设计非常单一,并且安装比较复杂,实用性和适用性也比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铰接设置的碳晶取暖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铰接设置的碳晶取暖器,包括框架以及设置在框架内部的取暖层,所述框架包括支撑框以及与支撑框配合设置的固定连接框,所述支撑框包括支撑底框,所述支撑底框的两侧均设置有与支撑底框铰接设置的支撑侧框,所述固定连接框包括上部连接框以及与上部连接框一体成型的后框板,所述支撑底框的底部内侧两端均设置有卡位件,所述卡位件的内侧设置有设置在支撑底框上的承载框板。

作为优选,所述卡位件包括设置在支撑底框内侧上的连接弹簧以及设置在连接弹簧端部的卡位板。

作为优选,所述卡位板的外侧平面靠近支撑框中心位置为平滑过渡面。

作为优选,所述上部连接框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卡位板。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侧框上设置有与连接卡位板上配合设置的连接卡位槽。

作为优选,所述后框板上设置有镂空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框、固定连接框的设置,则很好实现了取暖层的安装速度和安装效果,其整体的设计没有使用螺丝或者螺钉的连接,即大大提高了拆卸和安装速度,其整体的设置简单合理,实用性极强,便于推广;

2、其支撑上框和支撑底框的设计,则大大的提高了其取暖层的安装效果,也使得实用新型整体具有更加的多样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新型铰接设置的碳晶取暖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提供的新型铰接设置的碳晶取暖器的爆炸图;

以上各图中,1、固定连接框;11、镂空孔;12、连接卡位件;2、支撑框; 21、支撑底框;22、支撑侧框;23、连接卡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如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铰接设置的碳晶取暖器,包括框架以及设置在框架内部的取暖层,该框架主要使用与承载碳晶取暖层和相应的控制部分以及线路的,一体成不是不可能,是非常难的,因为这样会影响承载碳晶取暖层和控制线路的安装效果以及安装速度,故此一般的框架都包括两部分,本实用新型也不例外,即包括支撑框和固定连接框两部分,从图中可以看出,支撑框和固定链接框是配合设置的,发明对于支撑框来说也是做了很大的设计,其支撑框也包括两部分,即包括支撑底框,其支撑底框的两侧均设置了与支撑底框铰接设置的支撑侧框,从图2中可以看出,其两者的铰接设置方式,则是通过铰接柱和铰接套的设置方式进行连接设置的,对于铰接柱和铰接套的设置方式,发明人并没有对其进行限定,即铰接柱既可以设置在支撑底框上,也可以设置在支撑侧框上,同样的道理,其铰接套也是一样的,对于固定连接框来说,由于支撑侧框和支撑底框的铰接设置方式,所以固定连接框除了有密封的作用之外,还有连接两个支撑侧框的作用,也是整个框架形成了一个整体,从图中可以看出,其固定连接框包括上部连接框和后框板,其实这两部分则使一体成型设计的,其上部连接框的作用则是用来连接和密封整体的,其后框板则是为了配合取暖层进行设计的;发明人为了实现更好的对于固定连接框进行安装和固定,故在支撑底框的底部内侧两端均设置有卡位件,该卡位件的作用主要则是利用持续的外力对后框板进行挤压,从而起到对于固定连接框进行固定的作用;为了对于取暖层进行承载固定,其卡位件的内侧设置了设置在支撑底框上的承载框板,这里所说的卡位件的内侧,有点狭义,不过从图中可以看出,应该是说承载框板设置在卡位件靠支撑框中心的位置处。

从图2中可以看出,其卡位件包括设置在支撑底框内侧上的连接弹簧以及设置在连接弹簧端部的卡位板,其卡位板的外侧平面靠近支撑框中心位置为平滑过渡面,这里平滑过渡面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在后框板与卡位板进行接触的时候,更好能够插进去。

上部连接框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卡位板,其支撑侧框上设置有与连接卡位板上配合设置的连接卡位槽,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连接卡位板主要用韧性和硬度都比较好的材料进行设置,由于这一块的原理比较简单,故不作详细的说明。

后框板上设置有镂空孔,为了节省材料,减少整体的质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