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央空调蓄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2331发布日期:2018-11-13 21:08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央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央空调蓄冷系统。



背景技术:

中央空调是现代社会需求的组成部分。其能耗在社会能耗中占有很大比例。夏季,我国全社会电负荷的最高负荷一般出现在10:00~12:00,从21:00开始电负荷逐渐下降,至06:00左右达到最低。中央空调蓄冷技术的核心内容就是“移峰填谷”,即在用电负荷低时,运行中央空调主机把冷量蓄起来,在用电高负荷时,停用中央空调主机,用蓄的冷释放来满足供冷需要。

这样,就可以降低高负荷时的电网压力、同时利用电网低负荷时较便宜的电费。这个就可以降低发电厂为了短时间的高负荷而建设更多发电机。降低电网投资,电网设备利用率提高。现在的中央空调一般只有一台主机,仅适用于面积较小的场合,对于商场这种面积较大,供热供冷要求较高的场合,一般的中央空调系统的设计不能满足需求,因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可供多组主机同时工作的中央空调蓄冷系统,能够满足商场这种供热供冷面积较大的场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中央空调蓄冷系统,可供多组主机同时工作,能够满足商场这种供热供冷面积较大的场合,且供冷供热切换方便。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央空调蓄冷系统,包括:第一组主机、第二组主机、蓄水池、冷却塔、软化水系统、供水井、井分水器、井集水器、分水器、集水器、第一至第四水泵支路、第一至第八循环水支管、第一至第四循环水总管,第一循环水支管与第二循环水支管并联,并联的第一共同端连接第一循环水总管的一端,第二共同端连接第二循环水总管的一端,第五循环水支管与第六循环水支管并联,并联的第一共同端连接第一循环水总管的另一端,并联的第二共同端连接第二循环水总管的另一端,第三循环水支管与第四循环水支管并联,并联的第一共同端连接第三循环水总管的一端,并联的第二共同端连接第四循环水总管的一端,第七循环水支管与第八循环水支管并联,并联的第一共同端连接第三循环水总管的另一端,并联的第二共同端连接第四循环水总管的另一端,第一组主机内的每台主机均包括第一供水支管、第二供水支管、第一回水支管、第二回水支管,所述第一回水支管连接到第四循环水支管上,所述第一供水支管连接到第一循环水支管上,所述第二回水支管连接到第二循环水支管上,所述第二供水支管连接到第四循环水支管上,第二组主机内的每台主机均包括第三供水支管、第三回水支管、第四供水支管、第四回水支管,所述第三回水支管连接到第七循环水支管上,所述第三供水支管连接到第五循环水支管上,所述第四回水支管连接到第六循环水支管上,所述第四供水支管连接到第八循环水支管上,冷却塔的出水口通过冷却水回水管连接到第四循环水总管上,冷却塔进水口通过冷却水供水管连接到第二循环水总管上,供水井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到井集水器的各个进水口,井集水器的出水口通过井水供水管连接到第四循环水总管上,供水井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到井分水器的各个出水口,井分水器的进水口通过井水回水管连接到第二循环水总管上,蓄水池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连接到第一循环水总管上,第一至第三水泵支路并联,其第一共同端连接到所述出水管上,其第二共同端连接到分水器的进水口,分水器的出水口连接到商业区供水管,商业区回水管连接到集水器的进水口,集水器的出水口通过回水管连接到蓄水池的进水口,其中,回水管连接一路回水支管,所述回水支管连接到第三循环水总管上,软化水系统通过软化水水管连接到回水支管上。

进一步,所述软化水系统包括:软化水箱、软化水装置、倒流防止器,所述倒流防止器的进水口连接自然水,所述倒流防止器的出水口连接软化水装置的进水口,所述软化水装置的出水口连接软化水箱的进水口,所述软化水箱的出水口连接软化水泵的进水口,所述软化水泵的出水口通过软化水管连接到回水支管上,所述软化水箱内设有水处理器,所述软化水箱的底部设有排污口。

进一步,所述蓄水池内设有热布水器和冷布水器,所述热布水器设置在冷布水器的上方,热布水器和冷布水器均由T字形管、若干第一工字形管、若干第二工字形管、若干第三工字形管组成,第一工字形管的体积大于第二工字形管,第二工字形管的体积大于第三工字形管,所述第一工字形管的四个管口分别连接一个第二工字形管,所述第二工字形管的四个管口分别连接一个第三工字形管,所述T字形管的上方两个管口分别连接一个第一工字形管,所述T字形管的另一个管口引出蓄水池,连接出水管或回水管,其中,所述第三工字形管上均设有出水孔。

进一步,所述第一至第四供水管分别与主机通过软连接连接,所述第一至第四供水管上分别设有手动蝶阀;所述第一至第四回水管分别与主机通过软连接进行连接,所述第一至第四回水管上设有自立式平衡阀,所述自立式平衡阀与软连接之间设有手动蝶阀,所述手动蝶阀与软连接之间设有温度计和压力计。

进一步,所述井水供水管上设有第一除砂器,所述第一除砂器两端分别设有手动蝶阀。

进一步,所述回水管上设有第二除砂器,所述第二除砂器两端分别设有手动蝶阀,所述回水管和回水支管上分别并联有水处理器,所述水处理器与两个手动蝶阀串联,与一个手动蝶阀并联,并联的手动蝶阀位于所述回水管和回水支管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至第八循环水支管的两端均设有手动蝶阀。

进一步,所述第一至第三水泵支路结构相同,按照水流方向依次设有Y型过滤器、手动蝶阀、压力计、软连接、水泵、软连接、压力计、止回阀,所述Y型过滤器、手动蝶阀、压力计、软连接、水泵、软连接、压力计、止回阀依次连接。

进一步,所述蓄水池出水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第四水泵支路并联在所述第一电磁阀的两端,包括Y型过滤器、手动蝶阀、压力计、软连接、水泵、软连接、压力计、止回阀、第二电磁阀,所述Y型过滤器、手动蝶阀、压力计、软连接、水泵、软连接、压力计、止回阀、第二电磁阀依次连接,所述Y型过滤器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的进水端,所述第二电磁阀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出水端。

进一步,所述分水器和集水器中设有隔热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蓄水池回水管和出水管上均设有电磁阀,以达到冬季供热和夏季供冷的季节性的相互转换;在第一机组和第二机组的供回水支路上设置自立式平衡阀,以调节系统的供能模式,可调节是蓄水池为商业区供能还是机组为商业区供能,或者两者共同为商业区供能;2、本实用新型的管道设计均按照避震构造安装;3、本实用新型采用对称式结构,包括两组主机,分别通过第一至第八循环水支管和第一至第四循环水总管与冷却水塔和蓄水池、供水井、软化水系统连接,结构设计巧妙,使现有的复杂线路简单化,容易连接与扩展旁路,能够满足多台主机的连接需求,进而满足商场这种功能面积大的需求;4、软化水系统作为补水系统,能够在夏季全负荷运行时,及时为主机进行补水,并且软化水作为补水系统还能够起到清洗管道的作用,不易使管道产生污垢影响管道的流量;5、蓄水池内包括热布水器和冷布水器,热布水器和冷布水器均采用工字形和 T字形管,结构设计巧妙,使布水器布满了整个蓄水池,增加了出水覆盖面积,并且是水流更加均匀,冷热区热量混合少,增加了主机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央空调蓄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央空调蓄冷系统的第一组主机中其中一台的主机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央空调蓄冷系统的第二组主机中其中一台的主机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央空调蓄冷系统的第一至第三水泵支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央空调蓄冷系统的分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央空调蓄冷系统的布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组主机;2、第二组主机;3、第一回水支管;4、第一供水支管;5、第二回水支管;6、第二供水支管;7、第三回水支管;8、第三供水支管;9、第四回水支管;10、第四供水支管;11、第一循环水支管;12、第二循环水支管;13、第三循环水支管;14、第四循环水支管;15、第八循环水支管;16、第七循环水支管;17、第六循环水支管;18、第五循环水支管;19、第一循环水总管;20、第二循环水总管;21、第三循环水总管;22、第四循环水总管;23、冷却塔;24、冷却水供水管;25、冷却水回水管;26、井集水器;27井分水器;28、井水供水管;29、井水回水管;30、除砂器;31、蓄水池; 32、出水管;33、第一水泵支路;34、第二水泵支路;35、第三水泵支路;36、第四水泵支路;37、分水器;38、集水器;39隔热层;40、回水管;41、回水支管;42、水处理器;43、软化水装置;44、倒流防止器;45、软化水箱;46、软化水泵;47、软化水水管; 48、自立式平衡阀;49、软连接;50、温度计;51、手动蝶阀;52、压力计;53、Y型过滤器;54、水泵;55、止回阀;56、第三工字形管;57、第二工字形管;58、第一工字形管;59、T字形管;60、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所示,一种中央空调蓄冷系统,包括:第一组主机1、第二组主机2、蓄水池 31、冷却塔23、软化水系统、供水井、井分水器27、井集水器26、分水器37、集水器 38、第一至第四水泵支路、第一至第八循环水支管、第一至第四循环水总管,第一循环水支管11与第二循环水支管12并联,并联的第一共同端连接第一循环水总管19的一端,第二共同端连接第二循环水总管20的一端,第五循环水支管18与第六循环水支管17并联,并联的第一共同端连接第一循环水总管19的另一端,并联的第二共同端连接第二循环水总管20的另一端,第三循环水支管13与第四循环水支管14并联,并联的第一共同端连接第三循环水总管21的一端,并联的第二共同端连接第四循环水总管22的一端,第七循环水支管16与第八循环水支管15并联,并联的第一共同端连接第三循环水总管21 的另一端,并联的第二共同端连接第四循环水总管22的另一端,第一组主机1内的每台主机均包括第一供水支管4、第二供水支管6、第一回水支管3、第二回水支管5,所述第一回水支管3连接到第四循环水支管14上,所述第一供水支管4连接到第一循环水支管 11上,所述第二回水支管5连接到第二循环水支管12上,所述第二供水支管6连接到第四循环水支管14上,第二组主机2内的每台主机均包括第三供水支管8、第三回水支管7、第四供水支管10、第四回水支管9,所述第三回水支管7连接到第七循环水支管16上,所述第三供水支管8连接到第五循环水支管18上,所述第四回水支管9连接到第六循环水支管17上,所述第四供水支管10连接到第八循环水支管15上,冷却塔23的出水口通过冷却水回水管25连接到第四循环水总管22上,冷却塔23进水口通过冷却水供水管24 连接到第二循环水总管20上,由于夏季全负荷运行,需要冷却塔23进行冷量补充,冬季只需蓄水池31供冷即可,供水井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到井集水器26的各个进水口,井集水器26的出水口通过井水供水管28连接到第四循环水总管22上,供水井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到井分水器37的各个出水口,井分水器27的进水口通过井水回水管29连接到第二循环水总管20上,蓄水池31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32连接到第一循环水总管19上,第一至第三水泵支路35并联,其第一共同端连接到所述出水管32上,其第二共同端连接到分水器37的进水口,分水器37的出水口连接到商业区供水管,商业区回水管40连接到集水器38的进水口,集水器38的出水口通过回水管40连接到蓄水池31的进水口,其中回水管40上设有电磁阀60,回水支管41连接到第三循环水总管21上,软化水系统通过软化水水管47连接到回水支管41上。

进一步,所述软化水系统包括:软化水箱45、软化水装置43、倒流防止器44,所述倒流防止器44的进水口连接自然水,所述倒流防止器44的出水口连接软化水装置43的进水口,所述软化水装置43的出水口连接软化水箱45的进水口,所述软化水箱45的出水口连接软化水泵46的进水口,所述软化水泵46的出水口通过软化水管连接到回水支管 41上,所述软化水箱45内设有水处理器42,所述软化水箱45的底部设有排污口。

如图2所示,所述蓄水池31内设有热布水器和冷布水器,所述热布水器设置在冷布水器的上方,热布水器和冷布水器均由T字形管、若干第一工字形管58、若干第二工字形管57、若干第三工字形管56组成,第一工字形管58的体积大于第二工字形管57,第二工字形管57的体积大于第三工字形管56,所述第一工字形管58的四个管口分别连接一个第二工字形管57,所述第二工字形管57的四个管口分别连接一个第三工字形管56,所述T字形管的上方两个管口分别连接一个第一工字形管58,所述T字形管的另一个管口引出蓄水池31,连接出水管32或回水管40,其中,所述第三工字形管56上均设有出水孔。

进一步,所述第一至第四供水管分别与主机通过软连接49连接,所述第一至第四供水管上分别设有手动蝶阀51;所述第一至第四回水管40分别与主机通过软连接49进行连接,所述第一至第四回水管40上设有自立式平衡阀48,所述自立式平衡阀48与软连接49之间设有手动蝶阀51,所述手动蝶阀51与软连接49之间设有温度计50和压力计 52。

进一步,所述井水供水管28上设有第一除砂器30,所述第一除砂器30两端分别设有手动蝶阀51。

进一步,所述回水管40上设有第二除砂器30,所述第二除砂器30两端分别设有手动蝶阀51,所述回水管40和回水支管41上分别并联有水处理器42,所述水处理器42与两个手动蝶阀51串联,与一个手动蝶阀51并联,并联的手动蝶阀51位于所述回水管40 和回水支管41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至第八循环水支管15的两端均设有手动蝶阀51。

进一步,所述第一至第三水泵支路35结构相同,按照水流方向依次设有Y型过滤器、手动蝶阀51、压力计52、软连接49、水泵54、软连接49、压力计52、止回阀55,所述Y型过滤器、手动蝶阀51、压力计52、软连接49、水泵54、软连接49、压力计52、止回阀55依次连接。

进一步,所述蓄水池31出水管32上设有第一电磁阀60,第四水泵支路36并联在所述第一电磁阀60的两端,包括Y型过滤器、手动蝶阀51、压力计52、软连接49、水泵 54、软连接49、压力计52、止回阀55、第二电磁阀60,所述Y型过滤器、手动蝶阀51、压力计52、软连接49、水泵54、软连接49、压力计52、止回阀55、第二电磁阀60依次连接,所述Y型过滤器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60的进水端,所述第二电磁阀60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60的出水端。其中,第一至第三水泵支路35上的水泵54为工频水泵54,第四水泵支路36上的水泵54为变频水泵54,夏季时需要四台水泵54全部运行,冬季则关闭变频泵,至少一台工频泵运行即可。

进一步,所述分水器37和集水器38中设有隔热层39。

本实用新型的蓄冷系统的一种工作实施例如下:

空调夏季总冷负荷为36000KW,空调按每天工作10小时,根据逐时冷负荷计算夏季全日总冷量为306000KWH,蓄水池容积10000m3,最大可蓄能116300KWH,则选取机组冷量为18300KW,冬季总热负荷为24000KW,则选取机组热量为17260KW。则机组运行情况如下表:

本实用新型德里蓄水池回水管和出水管上均设有电磁阀,以达到冬季供热和夏季供冷的季节性的相互转换;在第一机组和第二机组的供回水支路上设置自立式平衡阀,以调节系统的供能模式,可调节是蓄水池为商业区供能还是机组为商业区供能,或者两者共同为商业区供能;本实用新型的管道设计均按照避震构造安装;本实用新型采用对称式结构,包括两组主机,分别通过第一至第八循环水支管和第一至第四循环水总管与冷却水塔和蓄水池、供水井、软化水系统连接,结构设计巧妙,使现有的复杂线路简单化,容易连接与扩展旁路,能够满足多台主机的连接需求,进而满足商场这种功能面积大的需求;软化水系统作为补水系统,能够在夏季全负荷运行时,及时为主机进行补水,并且软化水作为补水系统还能够起到清洗管道的作用,不易使管道产生污垢影响管道的流量;蓄水池内包括热布水器和冷布水器,热布水器和冷布水器均采用工字形和T字形管,结构设计巧妙,使布水器布满了整个蓄水池,增加了出水覆盖面积,并且是水流更加均匀,冷热区热量混合少,增加了主机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