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式电炉炉盖自动旋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38680发布日期:2018-09-28 19:05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井式电炉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维修方便,占地少,平稳、可靠,故障率低开启速度快同时适用于大型井式电炉炉盖自动旋转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大型井式电炉炉盖,炉盖重量超过5t,均采用龙门吊的提升后,平移开启方式,占地宽、开启速度慢,一般在30-60秒,满足不了快速淬火的要求。急需要一种安全、维修方便,占地少,平稳、可靠,故障率低开启速度快的适用于大型井式电炉炉盖自动旋转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维修方便,占地少,平稳、可靠,故障率低开启速度快同时适用于大型井式电炉炉盖自动旋转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井式电炉炉盖自动旋转装置,包括安装机架、升降杆座、“凵”型升降支架、电机、固定架、摆线针轮减速器、外盖以及内盖8;所述升降杆座安装在安装机架上,

所述“凵”型升降支架的两端插接在升降杆座内部,横跨在井式电炉的炉口;所述“凵”型升降支架上安装有固定架;

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电机、摆线针轮减速器、外盖和内盖,所述电机通过摆线针轮减速器带动内盖旋转,所述内盖同心重叠活动设置在外盖上;所述升降杆座设置有气动装置,用于推动“凵”型升降支架升起。

进一步的,所述外盖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内盖的圆槽,内盖活动安装在圆槽内部;圆槽的内壁上设置环内壁的导槽,内盖的外壁设置有环外壁的导轨。

进一步的,所述导槽与导轨之间设置有滚珠。

进一步的,所述导槽与导轨之间设置有滚柱。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机架对称设置在井式电炉的两边。

进一步的,所述“凵”型升降支架有“I”型升降支架和“L”型升降支架组合而成,“I”型升降支架的一端与“L”型升降支架的一端可拆卸连接,“L”型升降支架升起的高度大于“I”型升降支架升起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自动旋转装置安全、维修方便,占地少,平稳、可靠,故障率低开启速度快。

附图说明

图1为自动旋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井式电炉炉盖自动旋转装置,包括安装机架1、升降杆座2、“凵”型升降支架3、电机4、固定架5、摆线针轮减速器6、外盖7以及内盖8;所述升降杆座2安装在安装机架1上,

所述“凵”型升降支架3的两端插接在升降杆座2内部,横跨在井式电炉的炉口;所述“凵”型升降支架3上安装有固定架5;

所述固定架5上设置有电机4、摆线针轮减速器6、外盖7和内盖8,所述电机4通过摆线针轮减速器6带动内盖8旋转,所述内盖8同心重叠活动设置在外盖7上;所述升降杆座 2设置有气动装置,用于推动“凵”型升降支架3升起。

所述“凵”型升降支架3有“I”型升降支架和“L”型升降支架组合而成,“I”型升降支架的一端与“L”型升降支架的一端可拆卸连接,“L”型升降支架升起的高度大于“I”型升降支架升起的高度。

为了保证外盖7和内盖8之间配合运转更加流畅平稳,所述外盖7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内盖8的圆槽,内盖8活动安装在圆槽内部;圆槽的内壁上设置环内壁的导槽,内盖8的外壁设置有环外壁的导轨。所述导槽与导轨之间设置有滚珠或者滚柱。

炉盖准备开启时,电机4通过摆线针轮减速器6带动内盖8旋转,“凵”型升降支架3通过气动装置控制升起,“L”型升降支架升起的高度大于“I”型升降支架升起的高度,“L”型升降支架与“I”型升降支架的连接端脱离,转动“L”型升降支架完成炉盖自动旋转开启。该自动旋转装置安全、维修方便,占地少,平稳、可靠,故障率低开启速度快。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意识到,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应被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特别陈述和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这些技术启示做出各种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质的其它各种具体变形和组合,这些变形和组合仍然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