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1703发布日期:2018-06-27 02:17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家用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室外环境空气质量污染越来越严重,随着工业发展,人口密集增加,有害气体排放量亦大量增加,有害气体的大量增加会造成雾霾现象,危害人体健康。现在室内装修材料愈加丰富,然而绝大部分的装修材料带着高浓度的挥发性有害化学物质,亦危害人体健康。室内空气质量日益下降,已经成为了需要迫切改善的问题。

目前,家用空气净化器种类较多,大多存在净化空气量小,过滤器设计不合理,净化效率低,噪音大,连接方式落后,更换滤材费时费力,出风净化死角多的不足。尤其是无法解决为达到大的净化空气量,需增加风机数量,加大净化机体积,而风机数量的增加会使噪音增加,产生过滤风量大,体积和噪音大的矛盾。

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6314088A的车载空气净化器,机体呈矩型体,离心风机在壳体中间,离心风机的四边设四个过滤器,就存在上述问题。该专利的四个过滤器之间形成出风净化死角,且会产生旋流风阻,使风机叶片产生较大噪音,过滤器设计不合理,净化效率低,且连接方式落后,更换滤材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家用空气净化器,能较好地解决过滤大风量,体积和噪音小的矛盾,具有体积小,风量受损小,风量输出大,过滤器设计合理,净化效率高和静音,更换滤材省时省力,出风顺畅,净化效率高和使用效果好的优点。

为此,本实用新型由机体、弱电板、强电板所组成,其中:

阿基米德螺线上、下风道:机体内纵向由内隔板分隔机体内空间为机体前部空间和机体后部空间。内隔板上上下呈间隔距离设有上、下进风口。机体后部空间内上、下分布设有由上电机和下电机分别带动的上离心风轮和下离心风轮。围绕上离心风轮的机体后部空间内上部设有阿基米德螺线上分隔板,阿基米德螺线上分隔板与上离心风轮周边之间的空间形成阿基米德螺线上风道。阿基米德螺线上风道的上出风口位于机体上端。围绕下离心风轮的机体后部空间内下部设有阿基米德螺线下分隔板。阿基米德螺线下分隔板与下离心风轮周边之间的空间形成阿基米德螺线下风道,阿基米德螺线下风道的下出风口位于机体侧端。机体内隔板封闭阿基米德螺线上、下风道的对应前端面。上、下进风口分别与上、下离心风轮吸风口相通。后端板封闭阿基米德螺线上、下风道的后端面,与阿基米德螺线下风道的下出风口对应的后端板侧壁上设有侧出风口。

内隔板前端的机体前部空间内与内隔板呈间隔距离设有卡卧过滤器的卡槽。

机体的上端设有机顶箱,机顶箱的上端设有操作面板。机顶箱内和操作面板的一侧设有与阿基米德螺线上风道的出风口相通的箱风道和上风出口。机顶箱的另一侧设有弱电板。机体的下端设有底座,底座内设有强电板,底座下端四角设有万向轮。

过滤器,用于过滤净化进入阿基米德螺线上、下风道的空气,过滤器位于机体内前端的卡槽内,位于机体前端面的前网板固定过滤器于卡槽内。

所述的家用空气净化器呈矩形体。

所述的阿基米德螺线上、下风道为相互独立风道。阿基米德螺线上分隔板是以上离心风轮为圆心形成的阿基米德螺线板。阿基米德螺线下分隔板是以下离心风轮为圆心形成的阿基米德螺线板。

所述的侧出风上设有侧网板。所述的操作面板的上风出口上设有上网板。

所述的过滤器呈矩形体。

所述的过滤器由矩型框架和位于矩型框架内的拆叠成锯齿状的片状滤材所构成,片状滤材的四边与对应部的矩型框架内壁四周密封固定为一体,片状滤材由位于上、下端面的纤维层和位于两纤维层之间的活性炭混合吸附层所组成,纤维层为利于空气穿过且有支撑强度的纺粘非织造物或无纺布,纤维层厚度为1~3mm,活性炭混合吸附层的厚度为3~6mm。

活性炭混合吸附层所使用的材料重量配比是化学活性炭6~9份、椰壳活性炭8~10份、纳米银5~8份、纤维22~28份、聚乙烯热熔粉7~10份,纤维层与活性炭混合吸附层通过在锯齿状的加压加热模具中,加压、加热、定型复合成一体结构。

所述的过滤器由前封板和后封板所组成,前封板和后封板的贴合面通过插榫彼此连成一体,前封板和后封板的贴合面上呈间隔距离设有球型过滤室,对应每一个球型过滤室的前封板上设有与对应过滤室前端相通的喇叭形进风道,对应每一个球型过滤室的后封板上设有与对应过滤室后端相通的倒喇叭形出风道,球型过滤室内设有活性炭吸附过滤球。

所述的活性炭吸附过滤球由化学活性炭5~8份、煤质颗粒活性炭3~6份、椰壳活性炭5~8份、纳米银2~3份、纳米氧化锌2~3份,纤维22~28份,聚乙烯热熔粉8~10份混合制成。

上述结构达到了本发明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能较好地解决过滤大风量,体积和噪音小的矛盾,具有体积小,风量受损小,风量输出大,过滤器设计合理,净化效率高和静音,更换滤材省时省力,出风顺畅,净化效率高和使用效果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比传统的家用空气净化器有如下优点:

1、静音,本实用新型在净化器内部采用上下分布的阿基米德螺线上、下风道的双风道排列方式,阿基米德螺线上风道的开口方向朝上,阿基米德螺线下风道的开口方向朝左侧,不但节省和充分利用机体内空间,还实现了双风道的彼此兼容;同时两风道形状分别为阿基米德螺线。上、下离心风轮旋转时,产生强大吸力,将气体从前网板的诸多网孔中吸进机体,经过滤器去污过滤后,借助上、下离心风轮高速旋转的甩力将气体分别从上、下离心风轮四周均匀甩出,利用阿基米德螺线原理,气体沿着一个方向在各自风道内的窄处往宽阔方向压出,最终从减小压强的释放口冲出(箭头为风流动方向)。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阿基米德螺线,调整进、出风口形状,过滤器与上、下离心风轮间距,风机进风口形状等系列措施,大幅度减少了风损风噪,使风量输出最大化。

本实用新型能保证体积小型化的前提下,使其较类似体积大小的同类产品能增加30%~50%的滤风量,进而获得更高的净化性能。且风损风噪低于同类产品达60~70%。本实用新型过滤面大且无阻风死角,过滤器风阻小、滤风量大且均匀,静音效果好。

2、净化效率高,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器除能滤除空气中的大颗粒灰尘,其内设纤维料与复合活性碳的复合材料还能有效杀灭细菌,霉菌,病毒,吸附分解异味,甲醛、苯、二甲苯、甲苯、TVOC等有害气体。有效吸附净化空气中穿透力极强的粒径约为0.005μm的超细悬浮微粒,如重金属粉末、灰尘、花粉、研磨颗粒、烟气、孢子、液体粒子、香烟烟尘、病毒、炭黑、煤烟、燃烧核等80多种有害悬浮物和悬浮微粒,净化效率高达99.972%,阻力仅为32Pa,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等级为5.2(标准抑菌等级≥2.0)。甲醛洁净空气量达到430m3/h,粉尘洁净空气量达到820m3/h(国家标准:洁净空气量170m3/h为国家A级)。测试表明:本发明的碘吸附值1100~1200mg/g,苯吸附值mg/g≥700,比表面m2/g≥1800,pH值7~8,强度%≥96。对细菌、病毒杀抑菌率可达99.5%。除臭率达99%以上。噪音仅为55分贝。

3、更换滤材省时省力。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器位于机体内前端的卡槽内,位于机体前端面的前网板固定过滤器于卡槽内,更换过滤器只需取下前网板即可,提高了消费者开合更换过滤器的便捷性,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外观及风向流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阿基米德螺线上、下风道分布及风向流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家用空气净化器由机体4、弱电板6、强电板11所组成。所述的家用空气净化器呈矩形体。本实用新型的机体的上端设有机顶箱5,机顶箱的两外侧边上设扶手槽28,以方便移动机体。机顶箱的上端设有操作面板7。

机顶箱内和操作面板的一侧设有与阿基米德螺线上风道21的出风口相通的箱风道20和上风出口19。机顶箱的另一侧设有弱电板。弱电板位于机顶箱内及操作面板和箱风道侧壁围成的密封空间内。弱电板用于发出控制信号,弱电板上端设触控液晶屏,触控液晶屏是控制本实用新型的机器运行的操作界面,其位于操作面板顶端,上出风口的旁边。该操作界面的外观为半透明PC材质,触控液晶屏紧附着用于信号控制的弱电板。弱电板内设有控制集成电路元件,人手能够透过表面的PC面板触控感应下方的触控液晶屏,触控下达改变风速、模式等指令。触控液晶屏上还可显示机体内五合一传感器14检测数值,如PM2.5浓度显示、二氧化碳浓度显示、甲醛浓度显示、温度显示和湿度显示等。五合一传感器的探头可位于上风出口内或箱风道内。

机体的下端设有底座10,底座内设有强电板,底座下端四角设有万向轮9,用于方便移动机体。强电板上设控制220V的上、下电机运行的元件及电路。弱电板与强电板通过一根信号线相连,信号线埋在机体从上到下贯穿的一根线槽内,当触控液晶屏被使用者触控操作产生指令时,该弱电板可将指令通过信号线传送给强电板,强电板就可以控制强电流调控电机的转数。(两块电路分开是防止强电对弱电的干扰)。

机体内纵向由内隔板29分隔机体内空间为机体前部空间和机体后部空间。内隔板上上下呈间隔距离设有上进风口27、下进风口26。机体后部空间内上、下分布设有由上电机17和下电机12分别带动的上离心风轮18和下离心风轮15。对应上、下离心风轮端面的上、下电机上分别设电机罩13,以保护上、下电机。

上电机带动上离心风轮,上离心风轮的吸风口为上进风口,围绕上离心风轮的机体后部空间内上部设有阿基米德螺线上分隔板22。阿基米德螺线上分隔板与上离心风轮周边之间的空间形成阿基米德螺线上风道21。阿基米德螺线上风道的上出风口19位于机体上端。所述的操作面板的上风出口上设有上网板8。

下电机带动下离心风轮,下离心风轮的吸风口为下进风口,围绕下离心风轮的机体后部空间内下部设有阿基米德螺线下分隔板24。阿基米德螺线下分隔板与下离心风轮周边之间的空间形成阿基米德螺线下风道25。阿基米德螺线下风道的下出风口位于机体侧端。

机体内隔板封闭阿基米德螺线上、下风道的对应前端面。上、下进风口分别与上、下离心风轮吸风口相通。后端板16封闭阿基米德螺线上、下风道的后端面,与阿基米德螺线下风道的下出风口对应的后端板侧壁上设有侧出风口23。所述的侧出风上设有侧网板3。

所述的阿基米德螺线上、下风道为相互独立风道。阿基米德螺线上分隔板是以上离心风轮为圆心形成的阿基米德螺线板。阿基米德螺线下分隔板是以下离心风轮为圆心形成的阿基米德螺线板。

内隔板前端的机体前部空间内与内隔板呈间隔距离设有卡卧过滤器的卡槽30。

过滤器2,用于过滤净化进入阿基米德螺线上、下风道的空气。过滤器位于机体内前端的卡槽内,位于机体前端面的前网板1固定过滤器于卡槽内。

所述的过滤器呈矩形体。

如图5所示,所述的过滤器由矩型框架31和位于矩型框架内的拆叠成锯齿状的片状滤材32所构成。片状滤材的四边与对应部的矩型框架内壁四周密封固定为一体,从而使空气只能通过片状滤材才能进入上、下进风口。片状滤材由位于上、下端面的纤维层33和位于两纤维层之间的活性炭混合吸附层34所组成,纤维层为利于空气穿过且有支撑强度的纺粘非织造物或无纺布,纤维直径10~25μm,纤维层厚度为1~3mm,活性炭混合吸附层的厚度为3~6mm。

活性炭混合吸附层所使用的材料重量配比是化学活性炭6~9份、椰壳活性炭8~10份、纳米银5~8份、纤维22~28份、聚乙烯热熔粉7~10份。纤维层与活性炭混合吸附层通过在锯齿状的加压加热模具中,加压、加热、定型复合成一体结构。

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过滤器由前封板36和后封板39所组成,前封板和后封板的贴合面通过插榫38彼此连成一体,前封板和后封板的贴合面上呈间隔距离密布有众多个球型过滤室35,对应每一个球型过滤室的前封板上设有与对应过滤室前端相通的喇叭形进风道37,对应每一个球型过滤室的后封板上设有与对应过滤室后端相通的倒喇叭形出风道41。球型过滤室内设有活性炭吸附过滤球40。

每一组喇叭形进风道、倒喇叭形出风道和球型过滤室组成一个喷气加压式风道结构,从每一组喇叭形进风道进入的气流在球型过滤室内形成回转流穿过其内的活性炭吸附过滤球,气流内的有害物质被活性炭吸附过滤球内活性炭吸附或中和,成为洁净空气自倒喇叭形出风道排离过滤器。再由阿基米德螺线上、下风道排出机体。显然,从每一组喇叭形进风道进入的气流是由高速旋转的上、下电机带动的上、下离心风轮形成的抽吸力产生的,由于上、下离心风轮的上、下进风口均位于内隔板上,内隔板与过滤器的后端面呈间隔距离设置,两者之间形成的空间起均压作用,可保证气流均匀通过过滤器。

所述的活性炭吸附过滤球由化学活性炭5~8份、煤质颗粒活性炭3~6份、椰壳活性炭5~8份、纳米银2~3份、纳米氧化锌2~3份,纤维22~28份,聚乙烯热熔粉8~10份混合制成。纤维为纺粘非织造物、无纺布、涤伦纤维毡,纤维直径10~25μm,即可先将等量份的化学活性炭、煤质颗粒活性炭、椰壳活性炭、纳米银、纳米氧化锌,纤维,聚乙烯热熔粉混合均匀,再同置在圆球状的加压加热模具中,加压加热定型,压力10~20kg/cm2,温度115℃,时间1分钟,得活性炭吸附过滤球。活性炭吸附过滤球的球径为2~5cm。

使用时,高速旋转的上、下电机分别带动上、下离心风轮旋转,上、下离心风轮旋转产生强大的吸力,将室内空气(各图中箭头为风流动方向)依次经前网板、过滤器过滤、上下进风口、分别吸入上、下离心风轮腹内,再被甩入分别所属的阿基米德螺线上、下风道。最终,阿基米德螺线上风道内的气体从上出风口甩出,阿基米德螺线下风道的气体从侧出风口甩出。过滤器处在气体从前往后被吸入各自风道的路径中,过滤器具备过滤颗粒物及吸附有害化学物质的能力,但本身自带极大阻力,借助强大的吸力,过滤器将经过自身的待净化气体中的有害成分被其内的纤维料及不同的组合活性炭混合吸附料吸附、中和、净化,滤净效能十分出众。经由各风道甩出的气体就成为了洁净空气。五合一传感器能够检测出空气中五种有害成分的浓度,并且将信号反馈到弱电板中,一方面将数据显示在液晶屏上,一方面作为净化器处在自动运行模式时风量自动调控的依据。

如图6所示的过滤器为可更换其内活性炭吸附过滤球,当使前封板和后封板贴合面的插榫分离后,球型过滤室分为两半球,可对其内的活性炭吸附过滤球更换,反之形成一体过滤器。更换的活性炭吸附过滤球可统一回收再利用。

总之,本实用新型能较好地解决过滤大风量,体积和噪音小的矛盾,具有体积小,风量受损小,风量输出大,过滤器设计合理,净化效率高和静音,更换滤材省时省力,出风顺畅,净化效率高和使用效果好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