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调节烟通量的抽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78959发布日期:2018-11-27 21:34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抽油烟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自动调节烟通量的抽油烟机。



背景技术:

现市场上常见的抽油烟机的烟通量大多都可调节,但都是通过按键操控,仅仅能够调节几个固定档位,不能根据油烟产生的量的大小对烟通量进行合理的调节,导致抽油烟机使用受到局限性。

同时,大多抽油烟机的进风口组只有一个,油烟量的产生并不固定,单纯靠固定档位调节吸烟速率,当油烟量瞬间增大时,容易造成油烟外溢和漏吸,导致油烟吸附效果差。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可自动调节烟通量的抽油烟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足甚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自动调节烟通量的抽油烟机,该可自动调节烟通量的抽油烟机设置有多进风口组,同时进行油烟吸附,提高油烟抽取效果,同时可以根据产生的油烟量不同,对抽油烟机的油烟抽取速率进行任意调节,方便抽取产生的不同浓度的油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

提供一种可自动调节烟通量的抽油烟机,设置有烟机主体,所述烟机主体设有一个或多个进风口组,所述进风口组处均装配有控制油烟抽吸通量的调节组件。

具体而言的,所述烟机主体的外壳为球形,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球形罩,所述球形罩转动装配于烟机主体外部,球形罩开设有多个调节孔,调节孔与进风口组完全匹配时通量最大,调节孔与进风口组完全不匹配时通量最小直至可以关闭进风口组。

优选的,所述烟机主体装配有电机,且电机的转子转动连接球形罩内表面的中心部。

另一优选的,所述每一个进风口组处分别装配有调节组件,且调节组件包括两块拨片,两块拨片的一端相互铰接,且调节组件通过铰接件装配于对应进风口组的边缘处。

进一步的,所述两块拨片拼接后的总表面积不小于进风口组截面的表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烟机主体顶部设有排烟道,且所述进风口组通过烟机主体内的风道与排烟道连通。

优选的,所述进风口组包括上、下进风口组,所述上进风口组为清洁进风口组,所述下进风口组为油烟进风口组;

所述清洁进风口组的开口朝向为正上方或斜上方;

所述油烟进风口组的开口朝向为正下方或斜下方或水平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作为油烟移动方向的引导面,而非形成用于聚拢油烟的罩设区域;

至少存在一个进风口组位于外壳的非罩设区域位置。

具体而言的,所述外壳设置有n个进风口组,每个进风口组分别与烟机主体风道的同一端部连通,每个进风口组为单孔结构或多孔结构;

每个进风口组的中心点分别为P0、P1、……、Pi、……、Pn-1;且n≥2,1≤i≤n-1,且i和n都为正整数,且n大于等于2,以进风口组的中心点最低位置中的任意一个中心点P0,为原点建立三维坐标系;

在通过P0且与水平面平行的平面内、以过P0且相互垂直的两条直线定义为X轴和Y轴,将通过P0且分别与X轴和Y轴垂直相交的直线定义为Z轴,P0在三维坐标系的坐标为P0(X0,Y0,Z0)= P0(0,0,0);

所述n个进风口组的中心点在三维坐标轴的坐标为P0(0,0,0)、 P1(X1,Y1,Z1)、……、Pi(Xi,Yi,Zi)、……、Pn-1(Xn-1,Yn-1,Zn-1),P0(0,0,0) ≠Pi(Xi,Yi,Zi),且Pi至Pn-1中至少存在一个的Z轴坐标不为0。

优选的,所述烟机主体还设置有n个进风面,n个进风面拼接构成所述外壳,每个进风面具有一个对应的进风口组;

n个进风面分别定义为S0、S1、...、Si、...、Sn-1,n个进风口组的中心点P0、P1、...、Pi、...、Pn-1,分别位于S0、S1、...、Si、...、 Sn-1;

所述进风面分别为平面或者非平面结构中的至少一种,任意一个进风面与其相邻的其它进风面为无缝拼接。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多进风口组,同时进行油烟吸附,提高油烟抽取效果,同时可以根据产生的油烟量不同,对抽油烟机的油烟抽取速率进行任意调节,方便抽取产生的不同浓度的油烟。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自动调节烟通量的抽油烟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调节组件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进风面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从图1至图3中,包括:

1、烟机主体;

11、外壳,12、排烟道,13、风道,14、进风面;

2、进风口组;

21、上进风口组,22、下进风口组;

3、调节组件;

31、球形罩,32、调节孔,33、电机,34、拨片。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可自动调节烟通量的抽油烟机,设置有烟机主体1,烟机主体1设有一个或多个进风口组2,进风口组2处均装配有控制油烟抽吸通量的调节组件3。

本实施例中具体设置有多个进风口组2,对油烟进行同时抽取,能够增强抽油烟机的抽烟效果。

同时,进风口组2处装配有用于调节油烟抽吸速率的调节组件3,通过改变进风口组2处可通入油烟的面积的大小,对油烟流量进行自行控制。

烟机主体1的外壳11为球形,调节组件3包括球形罩31,球形罩31转动装配于烟机主体1外部,球形罩31开设有多个调节孔32,调节孔32与进风口组2完全匹配时通量最大,调节孔32 与进风口组2完全不匹配时通量最小直至可以关闭进风口组2。

该实施例中,将烟机主体1外壳11设计为球形,目的是为了便于球形罩31的装配和使用。

静止时,调节孔32与进风口组2一一对应,启动后,由于调节孔随球形罩31转动,导致调节孔31与进风口组32相连通的油烟通入面的面积逐渐减小,以达到减小油烟通量的目的。

具体来说,当球形罩31上的调节孔32与进风口组2完全对合时,进风口组2处的油烟流通量是最大的。

当球形罩31经旋转后,球形罩31会部分遮挡进风口组2,使进风口组2的油烟流通量减小,以达到调节进风口组2处油烟流通量的目的。

为了装配球形罩31后,不影响整体的美观,烟机主体1装配有电机33,且电机33的转子转动连接球形罩31内表面的中心部。

具体而言,烟机主体1内部装配有延伸至烟机主体1底部的连接柱,连接柱的一端固定于烟机主体1内壁,另一端装配有电机33,电机33的转子延伸至烟机主体1外部,且转子转动连接于球形罩31内壁面的中心部,以便于球形罩31可顺利转动。

烟机主体1顶部设有排烟道12,且进风口组2通过烟机主体 1内的风道13与排烟道12连通。

根据空气动力学的原理,将外壳11设计成无罩设区域结构,吸附油烟过程中,油烟会沿着外壳11表面流动,最终被进风口组 2所吸入。

该实施例为多进风口组2结构,多进风口组2吸附油烟,会在外壳11表面形成卷吸效果,增强油烟吸附能力。

根据进风口组2吸附油烟的能力不同,将进风口组2包括上、下进风口组22。

位于中上部的进风口组2吸附的油烟量较少,作为清洁进风口组2,而位于中下部的进风口组2吸附的油烟量较多。

具体来说,上进风口组21的开口朝向为正上方或斜上方。下进风口组22的开口朝向为正下方或斜下方或水平方向。

外壳11的中下部为油烟接触区,下进风口组22装配于油烟接触区内。

需要说明的是,该可自动调节烟通量的抽油烟机设置有多进风口组2,同时进行油烟吸附,提高油烟抽取效果,同时可以根据产生的油烟量不同,对抽油烟机的油烟抽取速率进行任意调节,方便抽取产生的不同浓度的油烟。

实施例2。

一种可自动调节烟通量的抽油烟机,其它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2所示,该实施例中提供了调节组件3 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具体如下:

每一个进风口组处分别装配有调节组件。

调节组件3包括两块拨片34,两块拨片34的一端相互铰接,且调节组件3通过铰接件装配于对应进风口组2的边缘处。

通过调节不同位置的调节组件3,来控制对应进风口组2吸烟的速率,以满足油烟产生不均匀的情况,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自定义式调节,使用更加方便。

当两块拨片34完全闭合时,进风口组2处于关闭的状态,没有油烟吸入。

当拨片34逐渐打开时,拨片34之间的间隙逐渐减增大,烟通面积也逐渐减大,油烟吸附量逐渐增大,反之操作即使烟通吸附量减小。

当两个拨片34完全打开,此时进风口组2的烟通面积最大,烟通面积与进风口组2的最大吸附面积相同,油烟吸附量最大。

为了保证拨片34可以实现进风口组2处的烟通完全打开和关闭,两块拨片34拼接后的总表面积不小于进风口组2截面的表面积。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中的调节组件3结构简单,调节烟通量步骤简易,容易操作,拆装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两个拨片34打开或者关闭的方式为本领域公知常识,只要能够实现两个拨片34打开或者关闭的方式均适合本技术,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实施例3。

一种可自动调节烟通量的抽油烟机,其它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根据空气动力学的原理,将烟机主体1的外壳11设计成无罩体式的结构。

烟机主体1的外壳11外表面作为油烟移动方向的引导面,而非形成用于聚拢油烟的罩设区域。

外壳11所有的外表面均可作为引导面,且该外壳11不含有平面、斜平面或非平面等任意一种的罩设于灶台上方的平台式结构。

至少存在一个进风口组2位于外壳11的非罩设区域位置。

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油烟产生后,油烟会沿着外壳11外表面移动,并被至少一个非罩设区域位置设置的进风口组2吸入烟机主体1内部的风道13。

在此说明,上述提及的罩设区域,是指烟机外壳11形成的拢烟区域,烟机下方的炉灶所产生的烟雾因为罩设区域的原因,主要进入拢烟区域,并通过设置于罩设区域上方的进风口吸入风道 13,最后从排烟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中的抽油烟机,外壳11的作用不是为了形成拢烟区域,而是形成油烟移动的附着引导面,油烟不是聚拢到外壳11 所形成的空间内再被吸走,而是让油烟沿着外壳11表面自下而上移动,并被附近的进风口组2吸入风道13。

因此,本实用新型中所指的非罩设区域是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罩设区域而言的,本实用新型的非罩设区域指的是不以拢聚油烟为目的的外壳11区域。

外壳11可以使油烟附着其表面上升,通过多个进风口组2同时吸附,可以在外壳11表面形成卷吸的效果,对四面八方的油烟进行吸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抽油烟机不设有类似罩体的结构,也不存在罩设区域,减小空间占有面积,同时,油烟会附着外壳11的外表面流动,最终被不同位置的进风口组2吸入烟机内部并排出,加强油烟的吸附效果,提高外壳11外表面的利用率。

实施例4。

一种可自动调节烟通量的抽油烟机,其它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该实施例对进风口组2进行进一步的限定。

进风口组2设置有n个,每个进风口组2分别与烟机主体1 内部进风道13的同一端部连通,每个进风口组2为单孔结构或多孔结构。

n个进风口组2均与不同风道13端部连通的进风口组2,例如,在进风口组2处装配类似过滤网状的结构,过滤网覆盖的进风口组2视为同一进风口组2。

每个进风口组2的中心点分别为P0、P1、……、Pi、……、Pn-1;且n≥2,1≤i≤n-1,且i和n都为正整数,且n大于等于2,以进风口组2的中心点最低位置中的任意一个中心点P0为原点建立三维坐标系。

在通过P0且与水平面平行的平面内、以过P0且相互垂直的两条直线定义为X轴和Y轴,将通过P0且分别与X轴和Y轴垂直相交的直线定义为Z轴,P0在三维坐标系的坐标为P0(X0,Y0,Z0)= P0(0,0,0)。

该实施例中的进风口组2不在同一平面上,因此,对进风口坐标的限定如下:

n个进风口组2的中心点在三维坐标轴的坐标为P0(0,0,0)、 P1(X1,Y1,Z1)、……、Pi(Xi,Yi,Zi)、……、Pn-1(Xn-1,Yn-1,Zn-1),P0(0,0,0) ≠Pi(Xi,Yi,Zi),且Pi至Pn-1中至少存在一个的Z轴坐标不为0。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中设置的进风口组2数量越多,油烟吸附效果越好,同时所有的进风口组2不处于同一平面,且任意两个进风口组2的开口朝向均不相同,能够有效的对四面八方的油烟完成吸附。

实施例5。

一种可自动调节烟通量的抽油烟机,其它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所示,烟机主体1还设置有n个进风面14,n个进风面14拼接构成外壳11,每个进风面14具有一个对应的进风口组2。

油烟通过接触进风面14后,根据康达效应的原理,能够附着外壳11表面由下至上浮动。

n个进风面14分别定义为S0、S1、...、Si、...、Sn-1,n个进风口组2的中心点P0、P1、...、Pi、...、Pn-1,分别位于S0、S1、...、 Si、...、Sn-1。

进风面14分别为平面或者非平面结构中的至少一种,任意一个进风面14与其相邻的其它进风面14为无缝拼接。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中的外壳11是由多个进风面14拼接构成,且任意一个进风面14均设有一个进风口组2,拼接面拼接后的外壳11为球形、多面体结构或不规则曲面等,拼接后的外壳11均具备产生康达效应的要求。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