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换热式全热回收新风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12659发布日期:2018-06-30 05:13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风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换热式全热回收新风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冬暖夏凉,健康舒适,是人们不断追求的住房理念,一般情况下考虑节能措施的住宅,其围护结构的密封性较好,这使得房屋内部的温湿度维持在较为舒适的水平。由于开窗通风换气次数和新风渗透量有限,室内空气品质呈下降趋势,烟气、粉尘、VOC逐步聚集使得必须要考虑到新风的引入问题。

夏季开窗通风换气时,室外热风进入室内热舒适满意度降低,也会使得夏季空调冷负荷增加,空调能耗增加。同理,冬季换气时室外冷空气进入室内,也使得热舒适性变差。若是用空调或壁挂炉供热,为保证室内原有热舒适性则会增加相应供热方式的能耗,且室外空气处于轻度污染及以上等级时,室内空气品质则优于室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换热式全热回收新风处理系统,能够充分利用土壤层恒温特性,再利用全热交换技术回收室内回风冷热量,结合太阳能的使用以减少新风处理能耗。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下换热式全热回收新风处理系统,包括全热交换器,全热交换器包括箱体,箱体外壁上设有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第一风机及第二风机,箱体内部设有依次连接的第一袋式过滤器、全热交换芯及气体温度控制器,第一袋式过滤器的进气口与第一风机的出气口连接,第一风机的进气口与第一进风口连接,气体温度控制器的出风口与第二出风口连接;全热交换芯还连接有第二袋式过滤器,第一袋式过滤器与第二袋式过滤器分别位于全热交换芯相邻的两侧,第二袋式过滤器的进气口与第二进风口连接,全热交换芯还通过第二风机与第二出风口连接;

第一进风口还外接有地埋管新风处理装置,全热交换器还连接有供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地埋管新风处理装置为不锈钢管,不锈钢管的内壁设有内螺纹。

供电装置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交流配电柜及控制器,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及控制器通过交流配电柜与全热交换器连接。

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太阳能电池方阵、蓄电池组、充放电控制器、并网光伏逆变器及稳压器,稳压器与交流配电柜连接。

第二进风口还外接有静电除尘器。

气体温度控制器为再热器或表冷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充分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为全热交换器提供电能支持风机正常运转,最大限度的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风机的电能消耗,使得新风系统更为节能,也降低了建筑能耗。在被动房发展趋势的推动下,本节能新风系统也能够广泛普及;

(2)充分利用自然冷热源,即利用土壤层的恒温特性对室外新风进行冷热处理,结合全热交换技术,能够有效充分的回收室内排风的冷热量,以保证室内环境温湿度恒定,此方案既能减少空调的使用频率节能降耗,又能改善室内人体舒适度满足空气品质要求和必要的新风需求;

(3)本系统技术上与地源热泵相似但不相同,与传统地源热泵相比,无需昂贵的打井费用,无需担忧技术故障,风机能耗与传统新风处理或空调能耗相比要节能很多,全热交换技术也较为成熟,可为用户节省大量电费;

(4)室外新风经过有效处理后,可以再经过静电除尘器的再净化后,保证供入室内新风的洁净程度,减少开窗通风的次数也能获得新风改善室内空气品质,以此避免室内成员因随新风带入的颗粒污染物引起呼吸系统或心血管系统不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地下换热式全热回收新风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地埋管新风处理装置,3.交流配电柜,4.控制器,5.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6.静电除尘器;

1-1.第一进风口,1-2.第二进风口,1-3.第一出风口,1-4.第二出风口,1-5.第一风机,1-6.第一袋式过滤器,1-7.全热交换芯,1-8.气体温度控制器,1-9.第二袋式过滤器,1-10.第二风机;

5-1.太阳能电池方阵,5-2.蓄电池组,5-3.充放电控制器,5-4.并网光伏逆变器,5-5.稳压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下换热式全热回收新风处理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全热交换器,全热交换器包括箱体1,箱体1外壁上设有第一进风口1-1、第二进风口1-2、第一出风口1-3、第二出风口1-4、第一风机1-5及第二风机1-10,箱体1内部设有依次连接的第一袋式过滤器1-6、全热交换芯1-7及气体温度控制器1-8,第一袋式过滤器1-6的进气口与第一风机1-5的出气口连接,第一风机1-5的进气口与第一进风口1-1连接,气体温度控制器1-8的出风口与第二出风口1-4连接;全热交换芯1-7还连接有第二袋式过滤器1-9,第一袋式过滤器1-6与第二袋式过滤器1-9分别位于全热交换芯1-7相邻的两侧,第二袋式过滤器1-9的进气口与第二进风口1-2连接,全热交换芯1-7还通过第二风机1-10与第二出风口1-4连接;

第一进风口1-1还外接有地埋管新风处理装置2,全热交换器还连接有供电装置。

地埋管新风处理装置2为不锈钢管,不锈钢管的内壁设有内螺纹。

供电装置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5、交流配电柜3及控制器4,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5及控制器4通过交流配电柜3与全热交换器连接。

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5包括依次连接的太阳能电池方阵5-1、蓄电池组5-2、充放电控制器5-3、并网光伏逆变器5-4及稳压器5-5,稳压器5-5与交流配电柜3连接。

第二进风口1-2还外接有静电除尘器6。

气体温度控制器1-8为再热器或表冷器。

地下换热式全热回收新风处理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地埋管新风处理装置2、全热交换器和供电装置。

地埋管新风处理装置2:由于第一风机1-5工作形成的负压,室外新风由进气口进入地埋管道,地埋管道材质为不锈钢,并配有螺旋内螺纹,在新风流经地埋管道时新风通过管道壁与土壤层进行热量交换,夏季时室外气温高于土壤层,新风热量通过管道壁面传向土壤层,冬季时室外新风温度低于土壤层,新风流经管道时土壤层的热量通过管壁传递给新风,新风得以加热。由于管道存在螺旋内螺纹,新风流经时则会对气流产生扰动,可有效削减换热边界层的厚度,提升冷热交换效果。

全热交换器:新风经过地埋管道后进入后,先经过第一袋式过滤器1-6过滤可见杂质和大部分悬浮颗粒物后,经全热交换芯与室内回风传热传湿后,流经再热器或表冷器后供入室内环境,若室外空气质量在轻度污染及以下水平,居住者可手动开启新风管道中的静电除尘器6,对新风加以再净化后供入室内环境。室内污浊空气则通过室内排风口,经过第一袋式过滤器1-6过滤后,与新风全热交换后,通过风机予以排入室外。回风设置第二袋式过滤器1-9是为避免室内尘源污染全热交换器芯1-7,避免性能下降。设置再热器或表冷器是为满足室内空气温湿度要求,以满足人体舒适度。静电除尘器6的设置是保证在室外空气品质不乐观且全热交换器内设置的过滤装置不能满足品质标准时,开启静电除尘器6对新风进行再净化,以保证供入室内新风的品质,减少空气悬浮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损害。

供电装置:设置在屋面或是楼顶的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基于光伏效应而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器件,实质属于半导体光电二极管,当太阳光照射在光电二极管时,在半导体p-n结上,形成新的空穴和电子对,在p-n结内建电场的作用下,空穴由n区流向p区,电子由p区流向n区,接通电路后光电二极管就会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产生电流。当许多个电池串联或并联起来就可以成为有较大输出功率的太阳能电池方阵5-1。太阳能电池方阵5-1产生的电流汇入储存于蓄电池组5-2,由于蓄电池的循环充放电次数及放电深度是决定蓄电池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因此连接使用充放电控制器5-3是能自动防止蓄电池过充电和过放电的设备。直流电输入至并网光伏逆变器5-4后,输出交流电需通过稳压器5-5稳定电压后再通过交流配电柜3为全热交换器提供电能。夜间或连续阴雨天气时,当蓄电池组5-2电量过低,充放电控制器5-3为防止蓄电池过放电,将反馈信号输送至控制器并断开直流-交流电转换线路,控制器4得到信号后开启市电通路,市电通过线路经交流配电柜3送至全热交换器使其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1)充分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为全热交换器提供电能支持风机正常运转,最大限度的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风机的电能消耗,使得新风系统更为节能,也降低了建筑能耗。在被动房发展趋势的推动下,本节能新风系统也能够广泛普及;

(2)充分利用自然冷热源,即利用土壤层的恒温特性对室外新风进行冷热处理,结合全热交换技术,能够有效充分的回收室内排风的冷热量,以保证室内环境温湿度恒定,此方案既能减少空调的使用频率节能降耗,又能改善室内人体舒适度满足空气品质要求和必要的新风需求;

(3)本系统技术上与地源热泵相似但不相同,与传统地源热泵相比,无需昂贵的打井费用,无需担忧技术故障,风机能耗与传统新风处理或空调能耗相比要节能很多,全热交换技术也较为成熟,可为用户节省大量电费;

(4)室外新风经过有效处理后,可以再经过静电除尘器的再净化后,保证供入室内新风的洁净程度,减少开窗通风的次数也能获得新风改善室内空气品质,以此避免室内成员因随新风带入的颗粒污染物引起呼吸系统或心血管系统不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