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空气换热器及其制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43620发布日期:2018-12-21 19:04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空气-空气换热器及其制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空调设备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空气-空气换热器及其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非直接蒸发冷却有两种两个方向,分别是间接蒸发冷却和M-CYCLE蒸发冷却。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联合的空调机组主要有以下两种模式为代表:一是间接蒸发换热器与机械制冷耦合,二是M-CYCLE换热器与机械制冷耦合。

间接蒸发换热器与机械制冷耦合将机械制冷蒸发器置于间接蒸发换热器的送风口,为其提供进一步的冷却和除湿;而将机械制冷冷凝器置于间接蒸发换热器的工作气流的出口,利用被加湿的、温度低于环境温度的工作气流冷却冷凝器,从而提高机械制冷系统的效率。由于间接蒸发换热器的最低送风温度为当地的湿球温度,而且考虑到其叉流的流动换热结构,所以其整体效率制冷效率相比较M-CYCLE换热器与机械制冷耦合的机组而言较低。M-CYCLE换热器与机械制冷耦合的系统以美国COOLERADO H80系统为代表,其基本结构是将机械制冷蒸发器置于M-CYCLE换热器送风出口,进一步冷却送风或除湿;同时,将机械制冷冷凝器至于工作气流出口,冷凝器被低于环境温度的工作气流冷却,从而降低系统能耗。但该设计虽然在夏季可以取得比间接蒸发换热器更低的温度,但是在过渡季节和冬季,此系统无法高效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空调系统的性能单一,不能在多工况下运行,使用受到极大的局限的问题,提出一种空气-空气换热器及其制冷装置,空气-空气换热器采用M-CYCLE蒸发冷却设计,具有三种工作模式,应用于空调系统后具有八种工作模式,能够实现制冷、制热,以及送风量和回风量的平衡,适用于多种工况。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空气换热器,包括层叠的换热膜片,每个换热膜片表面设有用于在两两膜片中形成流体流动通道的突起和下凹,该流体流动通道包括换热部分和流体分配部分,其中:相邻的三个换热膜片之间形成一组由一个干通道和一个湿通道组成的换热通道,叠加的换热通道构成相互独立的一次风进口(换热器新风进口)、一次风出口(换热器新风出口)、二次风进口(换热器回风入口)和二次风出口(换热器回风出口),一次风进口与一次风出口、二次风进口与二次风出口相互对应。

所述的一次风进口、一次风出口、二次风进口和二次风出口也可通过换热膜片或独立的分流机构和集流机构组合实现。

所述的换热膜片为塑料膜片,一侧为光滑憎水表面,另一侧为亲水表面;两个亲水表面相对构成湿通道,两个憎水表面相对构成干通道。

所述的相邻的两个换热膜片的流体换热部分截面形状可以相同或者不同。

所述的换热膜片的流体换热部分表面包括但不限于波纹状或锯齿状。

所述的空气-空气换热器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或多变形。

所述的空气-空气换热器的顶部或二次风进口处设有水喷淋头,底部设有集水盘,水喷淋水头将水喷入湿通道或二次风进口处的分流通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上述换热器的制冷装置,进一步包括:送风风机、回风风机、新风过滤器和循环水泵,其中:送风风机、回风风机、新风过滤器和循环水泵,其中:新风入口、新风过滤器、换热器新风入口、换热器新风出口、新风风道、送风风口依次相连,回风风口、回风通道、换热器回风入口、换热器回风出口、回风风机、回风出口依次相连,即室外的一次风从新风入口进入,经新风过滤器和换热器新风入口进入换热器,并从换热器新风出口进入新风风道后经送风风口进入室内;室内的二次风从回风风口经回风通道和换热器回风入口进入换热器,并从换热器回风出口经回风风机和出口排入大气;或

新风入口、新风过滤器、换热器新风入口、换热器新风出口、新风风道依次相连,新风风道的输出端分别与送风风口以及由旁通调节阀、回风风道、换热器回风风口、换热器回风出口、回风风机和回风出口构成的支路相连,即室外的一次风从新风入口进入,经新风过滤器和换热器新风入口进入换热器,并从换热器新风出口进入新风风道后一部分经送风风口进入室内,另一部分经旁通调节阀进入回风风道由回风风口进入进入换热器,并从换热器回风出口经回风风机和出口排入大气。

所述的回风通道内设有回风风阀和回风调节阀,回风风阀位于近回风风口一侧。

所述的新风风道和回风通道之间设有旁通调节阀,并位于回风风阀和回风调节阀之间。

所述的制冷装置进一步包括:冷凝器、蒸发器和压缩机,其中:冷凝器位于换热器回风出口侧,蒸发器位于换热器新风出口侧;压缩机分别与冷凝器和蒸发器相连。

所述的压缩机通过四通换向阀与冷凝器和蒸发器相连,其中:四通换向阀的主阀与压缩机的排气口相连,三个控制阀分别与冷凝器的进气口、蒸发器的出气口和压缩机的进气口相连。

所述的冷凝器的出口和蒸发器的进口相连,并通过节流阀进行流量、压力控制。

所述的换热器回风出口设有回风旁通阀。

所述的制冷装置进一步包括:冷凝器、蒸发器和压缩机,其中:送风风机位于换热器新风入口侧或送风风口侧,回风风机位于回风风口与换热器回风入口侧或回风出口侧;冷凝器位于回风风机与换热器回风出口之间侧,蒸发器位于送风风机与换热器新风出口之间近送风风口侧;压缩机分别与冷凝器和蒸发器相连。

技术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基于M-CYCLE蒸发冷却的空气-空气换热器与机械制冷耦合,组成混合空调系统,具有八种工作模式,能够实现全年多模式运行。

与目前的非直接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联合的两用运用(间接蒸发换热器与机械制冷耦合,M-CYCLE换热器与机械制冷耦合)相比较而言,本系统的特点在于能够实现比间接蒸发换热器与机械制冷耦合系统更高的效率以及比M-CYCLE换热器与机械制冷耦合系统更广的使用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空气-空气换热器示意图;

图2为空气-空气换热器进出风示意图;

图中:(a)为矩形换热器,(b)为菱形换热器;(c)为多边形换热器

图3为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图中:1换热器回风出口、2冷凝器、3出口、4新风入口、5新风过滤器、6回风风机、7换热器新风进口、8换热器、9水喷淋头、10换热器回风入口、11回风通道、12旁通调节阀、13回风风阀、14送风风机、15回风风口、16送风风口、17蒸发器、18回风调节阀、19节流阀、20换热器新风出口、21集水盘、22压缩机、23四通换向阀、24循环水泵、25新风风道、26回风旁通阀、虚线箭头回风流向、实线箭头新风流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空气-空气换热器8,包括:层叠的换热膜片,其中:相邻的三个换热膜片之间形成一组由一个干通道和一个湿通道组成的换热通道,叠加的换热通道构成相互独立的一次风进口(换热器新风进口7)、一次风出口(换热器新风出口20)、二次风进口(换热器回风入口10)和二次风出口(换热器回风出口1),一次风进口与一次风出口、二次风进口与二次风出口为对角关系。

所述的一次风进口、一次风出口、二次风进口和二次风出口也可通过换热膜片与独立的分流机构和集流机构实现。

所述的换热膜片为塑料膜片,一侧为光滑憎水表面,另一侧为植绒亲水表面;两个亲水表面相对构成湿通道,两个憎水表面相对构成干通道。

所述的换热膜片的表面包括但不限于波纹状或锯齿状。

所述的空气-空气换热器8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或菱形。

所述的空气-空气换热器8的顶部或二次风进口处设有水喷淋头9,底部设有集水盘21,水喷淋水头将水喷入湿通道或二次风进口处的分流通道。

本实施例在制冷装置中的工作模式主要有露点蒸发模式、间接蒸发模式和热回收模式。

露点蒸发模式:室外新风经过一次风进口进入换热器8的干通道,来自于一次风出口的一次风一部分进入二次风进口,在湿通道内被喷淋加湿,冷却来自一次风进口的一次风后经二次风出口被排出换热器8;另一部分被送入室内。

间接蒸发模式:室外新风经过一次风进口进入换热器8的干通道,被冷却后从一次风出口流出后进入室内;室内回风或者室外新风由二次风进口进入湿通道,被喷淋加湿后冷却一次风,然后从二次风出口排出。

热回收模式:室外空气从一次风进口进入换热器8,被从二次风进口流入的冷或热流体冷却或加热后送入室内;来自室内的二次风经过二次风进口,进入换热器8的湿通道,与一次风完成换热后经二次风出口流出换热器8。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基于上述换热器的制冷装置,进一步包括:送风风机14、回风风机6、新风过滤器5和循环水泵24,其中:室外的一次风从新风入口4进入,经新风过滤器5和换热器新风入口47进入换热器8,并从换热器新风出口20进入新风风道25后经送风风机14和送风风口16进入室内;室内的二次风从回风风口15经回风通道11和换热器回风入口10进入换热器8,并从换热器回风出口1经回风风机6和出口3排入大气;循环水泵24接入换热器8的水喷淋头9,水喷淋头9位于换热器回风入口10侧。

所述的回风风机6通过制造负压从回风通道11中吸入回风,新风依靠送风风机14造成的负压吸入。

所述的回风通道11内设有回风风阀13和回风调节阀18,回风风阀13位于近回风风口15一侧。

所述的新风风道25和回风通道11之间设有旁通调节阀12,并位于回风风阀13和回风调节阀18之间,其开启、关闭和开度可以由电动执行机构控制。

本实施例有四种工作模式,分别为100%新风露点蒸发制冷模式、新风比可调节模式、100%间接蒸发制冷模式和100%热回收模式。

100%新风露点蒸发制冷模式:水喷淋头和循环水泵开启,室外新风从新风入口4进入,经过新风过滤器5,进入换热器新风进口7,经过逆流换热从换热器新风出口20流出,进入新风风道25,一部分被新风风机14送入室内,另一部分经过冷却的新风通过旁通调节阀12进入回风通道11;此时,回风调节阀18开启,回风风阀13关闭,回风风机6开启,进入回风通道的经过冷却的新风进入换热器回风入口10,在换热器8内被加湿后经换热器回风出口1排出后被回风风机6吸入。

在此模式下,通过调节回风调节阀18和旁通调节阀12的开度,结合送风风机转速的调节可实现机组送风量和制冷量的调节。

新风比可调节模式:室外新风从新风入口4进入,经过新风过滤器5被吸入换热器新风进口7,经过逆流换热从换热器新风出口20流出,进入新风风道25,整个新风流动从新风入口4到送风风机14入口均处于风机负压段。室内回风被回风风机6吸入后经过回风调节阀18后进入回风通道11。

通过调节回风调节阀18的开度来保证回风通道11中的静压高于新风风道25,从而使得空气由回风通道11经过可调节风阀-旁通调节阀12流入新风风道25,与来自换热器新风出口20的新鲜空气混合后流经蒸发器17被进一步冷却。而剩余一定量的回风则通过可调节风阀-回风调节阀18由换热器回风入口10进入换热器,完成能量回收后由换热器回风出口1后被回风风机6吸入后排出室外。

在此模式下循环水泵24和喷淋9是否工作,取决于具体的工况;通过调节回风调节阀18、旁通调节阀12和回风风阀13的开度,结合回风风机6的转速和送风风机14的调节以实现机组新风比的调节。

100%间接蒸发制冷模式:室外新风从新风入口4进入,经过新风过滤器5,被吸入换热器新风进口7,经过逆流换热从换热器新风出口20流出,进入新风风道25。进入新风风道25的空气被送风风机14吸入后送入空调空间。同时,水喷淋头9和循环水泵24开启,旁通调节阀12关闭,回风调节阀18和回风风阀13开启,回风风机6开启。室内回风经回风风口15,通过回风风阀13进入回风通道11,经过回风调节阀18,进入回风通道11的室内回风进入换热器回风入口10,在换热器8内被加湿后经换热器回风出口1排出后被回风风机6吸入后排入大气。

在此模式下,通过调节回风风机6和送风风机14的转速,实现送、回风的风量平衡。

100%热回收模式:室外新风从新风入口4进入,经过新风过滤器5,被吸入换热器新风进口7,经过逆流换热从换热器新风出口20流出,进入新风风道25。进入新风风道25的空气被送风风机14吸入后送入空调空间。同时,关闭水喷淋头9和循环水泵24,关闭旁通调节阀12。开启回风风阀13和回风风机6。室内回风经回风风口15被吸入后经过回风风阀13进入回风通道11。进入回风通道11的室内回风进入换热器回风入口10,在换热器8内完成换热后经换热器回风出口1排出后被回风风机6吸入后被排入大气。

在此模式下,通过调节回风风机61和送风风机141的转速,实现送、回风的风量平衡。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进一步包括:冷凝器2、蒸发器17和压缩机22,其中:冷凝器2位于回风风机6与换热器回风出口1之间,蒸发器17位于送风风机14与换热器新风出口20之间近送风风口16侧;压缩机22分别与冷凝器2和蒸发器17相连。

所述的压缩机22通过四通换向阀23与冷凝器2和蒸发器17相连,其中:四通换向阀23的主阀与压缩机22的排气口相连,三个控制阀分别与冷凝器2的进气口、蒸发器17的出气口和压缩机22的进气口相连。

所述的冷凝器2的出气口和蒸发器17的进气口相连,并通过节流阀19进行流量和压力的控制。

所述的换热器回风出口1设有回风旁通阀26,用于当冷凝器2的风量不足时,打开以从环境补气。

本实施例包括八种模式,分别为:100%新风露点蒸发制冷模式、100%新风露点蒸发制冷+机械制冷模式、新风比可调节模式、新风比可调节+机械制冷模式、100%间接蒸发制冷模式、100%间接蒸发制冷+机械制冷模式、100%热回收模式和100%热回收+机械制热模式。

100%新风露点蒸发制冷模式:室外新风从新风入口4进入,经过新风过滤器5,进入换热器新风进口7,经过逆流换热从换热器新风出口20流出,进入新风风道25。一部分经过冷却的新风通过旁通调节阀12进入回风通道11。同时,回风风阀13关闭,回风风机6开启。进入回风通道的经过冷却的新风进入换热器回风入口10,在换热器8内被加湿后经换热器回风出口1排出后经过冷凝器2后被回风风机6吸入大气。进入新风风道25的另一部分空气,流经蒸发器17后被送风风机14送入空调空间,此时水喷淋头9和循环水泵24处于开启状态。

在此模式下,通过调节回风调节阀18和旁通调节阀12的开度,结合送风风机14转速的调节实现机组送风量和制冷量的调节。

100%新风露点蒸发制冷+机械制冷模式:室外新风从新风入口4进入,经过新风过滤器5,进入换热器新风进口7,经过逆流换热从换热器新风出口20流出,进入新风风道25。经过冷却的新风一部分通过旁通调节阀12进入回风通道11;同时,回风风阀13关闭,回风风机6开启,进入回风通道11的经过冷却的新风进入换热器回风入口10,在换热器8内被加湿后经换热器回风出口1排出后经过冷凝器2后被回风风机6吸入大气。另一部分经过冷却的新风,流经蒸发器17后被送风风机14送入空调空间,开启水喷淋头9和循环水泵24。在完成上述空气循环的同时,开启机械制冷模式的流程是:压缩机22的排气经过四通换向阀23后进入冷凝器2,冷凝器2被经过加湿的、低于环境干球温度的出风冷却后,液态制冷剂经过膨胀阀19进入蒸发器17,从而进一步冷却新风送风和完成除湿。

在此模式下,通过调节回风调节阀18和旁通调节阀12的开度,结合送风风机14转速的调节以及制冷机组转速调节实现机组送风量和制冷量的调节。当制冷冷凝器2的风量不足时,回风旁通阀26开启,回风风机6吸取室外空气。

新风比可调节模式:室外新风从新风入口4进入,经过新风过滤器5,被吸入换热器新风进口7,经过逆流换热从换热器新风出口20流出,进入新风风道25,整个新风流动从新风入口4到蒸发器17均处于送风风机14的负压段。室内回风被回风风机6吸入后经过回风风阀13后进入回风通道11。通过调节回风调节阀18的开度来保证回风通道11中的静压高于新风风道25,从而使得空气由回风通道11经过可调节风阀-旁通调节阀12流入新风风道25,与来自换热器新风出口20的新鲜空气混合后流经蒸发器17被进一步冷却。而剩余一定量的回风则通过可调节风阀-回风调节阀18由换热器回风入口10进入换热器8,完成能量回收后由换热器回风出口1经过冷凝器2后被回风风机6吸入后排出室外。

在此模式下循环水泵24和水喷淋头9是否工作,取决于具体的工况。通过调节回风调节阀18、旁通调节阀12和回风风阀13的开度,结合回风风机6转速和送风风机14的调节实现机组新风比的调节。

新风比可调节+机械制冷模式:室外新风从新风入口4进入,经过新风过滤器5,被吸入换热器新风进口7,经过逆流换热从换热器新风出口20流出,进入新风风道25,整个新风流动从新风入口4到蒸发器17均处于送风风机14的负压段。室内回风被回风风机6吸入后经过回风风阀13后进入回风通道11。通过调节回风调节阀18的开度来保证回风通道11中的静压高于新风风道25,从而使得空气由回风通道11经过旁通调节阀12流入新风风道25,与来自换热器新风出口20的新鲜空气混合后流经蒸发器17被进一步冷却。而剩余一定量的回风则通过回风调节阀18由换热器回风入口10进入换热器8,完成能量回收后由换热器回风出口1经过冷凝器2后被回风风机6吸入后排出室外。

在此模式下循环水泵24和水喷淋头9是否工作,取决于具体的工况。在完成上述空气循环的同时,开启机械制冷模式的流程是:压缩机22的排气经过四通换向阀23后进入冷凝器2,冷凝器2被经过加湿的、低于环境干球温度的室内回风冷却后,液态制冷剂经过节流阀19进入蒸发器17,从而进一步冷却新风送风和完成除湿。通过调节回风调节阀18、旁通调节阀12和回风风阀13的开度,结合回风风机6转速和送风风机14转速和压缩机22的转速调节实现机组新风比和制冷量的调节。

100%间接蒸发制冷模式:室外新风从新风入口4进入,经过新风过滤器5,被吸入换热器新风进口7,经过逆流换热从换热器新风出口20流出,进入新风风道25。进入新风风道25的空气,流经蒸发器17后被送风风机14吸入后送入空调空间。同时,开启水喷淋头9和循环水泵24,关闭旁通调节阀12,开启回风风阀13、回风调节阀18和回风风机6。室内回风经回风风口15通过回风风阀13进入回风通道11,经过回风调节阀18,进入回风通道11的室内回风进入换热器回风入口10,在换热器8内被加湿后经换热器回风出口1排出后经过冷凝器2后被回风风机6吸入后排入大气。

在此模式下,通过调节回风风机6和送风风机14的转速,实现送、回风的风量平衡。

100%间接蒸发制冷+机械制冷模式:在完成100%间接蒸发制冷模式所述空气循环的同时,开启机械制冷模式的流程是:压缩机22的排气经过四通换向阀23后进入冷凝器2,冷凝器2被经过加湿的、低于环境干球温度的室内回风冷却后,液态制冷剂经过节流阀19进入蒸发器17,从而进一步冷却新风送风和完成除湿。

在此模式下,通过调节回风风机6和送风风机14的转速,实现送、回风的风量平衡,结合压缩机22转速的调节,实现风量和制冷量的调节。

100%热回收模式:室外新风从新风入口4进入,经过新风过滤器5,被吸入换热器8新风进口7,经过逆流换热从换热器新风出口20流出,进入新风风道25。进入新风风道25的空气,流经蒸发器17后被送风风机14吸入后送入空调空间。同时,关闭水喷淋头9、循环水泵24和旁通调节阀12,开启回风风阀13和回风风机6。室内回风经回风风口15被吸入后经过回风风阀13进入回风通道11。进入回风通道的室内回风进入换热器回风入口10,在换热器8内完成换热后经换热器回风出口1排出后经过冷凝器2被回风风机6吸入后被排入大气。

在此模式下,通过调节回风风机6和送风风机14的转速,实现送、回风的风量平衡。

100%热回收+机械制热模式:室外新风从新风入口4进入,经过新风过滤器5,被吸入换热器新风进口7,经过逆流换热从换热器新风出口20,进入新风风道25。进入新风风道25的空气,流经蒸发器17后被送风风机14吸入后送入空调空间。同时,关闭水喷淋头9、循环水泵24和旁通调节阀12,开启回风风阀13和回风风机6。室内回风经回风风口15被吸入后经过回风风阀13进入回风通道11。进入回风通道11的室内回风进入换热器回风入口10,在换热器8内完成换热后经换热器回风出口1排出后经过冷凝器2被回风风机6吸入后被排入大气。

开启制热模式的流程是:压缩机22的排气经过四通换向阀23后进入蒸发器17,制冷剂在蒸发器17中被冷凝成液体,液态制冷剂经过节流阀19进入冷凝器2,冷凝器2被高于环境干球温度的室内回风加热后,吸收其中剩余热能完成能量回收。通过调节送风风机14和回风风机6的转速,实现送、回风的风量平衡。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进一步包括:冷凝器2、蒸发器17和压缩机22,其中:送风风机14位于新风过滤器5和换热器新风进口7之间,回风风机6位于回风风口15与换热器回风入口10之间;冷凝器2位于出口3与换热器回风出口1之间,蒸发器17位于新风风道25末端近送风风口16侧;压缩机22分别与冷凝器2和蒸发器17相连。

本实施例包括八种模式,分别为:100%新风露点蒸发制冷模式、100%新风露点蒸发制冷+机械制冷模式、新风比可调节模式、新风比可调节+机械制冷模式、100%间接蒸发制冷模式、100%间接蒸发制冷+机械制冷模式、100%热回收模式和100%热回收+机械制热模式。

100%新风露点蒸发制冷模式:室外新风从新风入口4进入,经过新风过滤器5,被送风风机14吸入排出后进入换热器8的进风口7,经过逆流换热从换热器8的新风出口20流出,进入新风风道25。一部分经过冷却的新风通过旁通调节阀12进入回风通道11;同时,关闭回风风阀13和回风风机6,进入回风通道11的经过冷却的新风进入换热器回风入口10,在换热器8内被加湿后经换热器回风出口1排出后经过冷凝器2后被排入大气。另一部分新风流经蒸发器17后被送入空调空间,开启水喷淋头9和循环水泵24。

在此模式下,通过调节回风调节阀18和旁通调节阀12的开度,结合送风风机14转速的调节实现机组送风量和制冷量的调节。

100%新风露点蒸发制冷+机械制冷模式:室外新风从新风入口4进入,经过新风过滤器5,被送风风机14吸入排出后进入换热器新风进口7,经过逆流换热从换热器新风出口20流出,进入新风风道25。一部分经过冷却的新风通过旁通调节阀12进入回风通道11,此时回风风阀13和回风风机6处于关闭状态。进入回风通道11的经过冷却的新风进入换热器回风入口10,在换热器8内被加湿后经换热器回风出口1排出后经过冷凝器2后被排入大气。另一部分新风流经蒸发器17后被送入空调空间,开启水喷淋头9和循环水泵24。

在完成上述空气循环的同时,开启机械制冷模式的流程是:压缩机22的排气经过四通换向阀23后进入冷凝器2,冷凝器2被经过加湿的、低于环境干球温度的室内回风冷却后,液态制冷剂经过节流阀19进入蒸发器17,从而进一步冷却新风送风和完成除湿。通过调节回风调节阀18和旁通调节阀12的开度,结合送风风机14转速的调节以及制冷机组转速调节实现机组送风量和制冷量的调节。

新风比可调节模式:室外新风从新风入口4进入,经过新风过滤器5,被送风风机14吸入排出后进入换热器新风进口7,经过逆流换热从换热器新风出口20流出,进入新风风道25。回风风机6开启,室内回风被回风风机6吸入后经过回风风阀13后进入回风通道11。通过调节回风调节阀18的开度来保证回风通道11中的静压高于新风风道25,从而使得空气由回风通道11经过旁通调节阀12流入新风风道25,与来自换热器新风出口20的新鲜空气混合后流经蒸发器17被进一步冷却。而剩余一定量的回风则通过回风调节阀18由换热器回风入口10进入换热器8,完成能量回收后由换热器回风出口1经过冷凝器2排出室外。

在此模式下循环水泵24和水喷淋头9是否工作,取决于具体的工况。通过调节回风调节阀18、旁通调节阀12和回风风阀13的开度,结合送风风机14转速和回风风机6的调节实现机组新风比的调节。

新风比可调节+机械制冷模式:室外新风从新风入口4进入,经过新风过滤器5,被送风风机14吸入排出后进入换热器新风进口7,经过逆流换热从换热器新风出口20流出,进入新风风道25。开启回风风机6,室内回风被回风风机6吸入后经过回风风阀13后进入回风通道11。通过调节回风调节阀18的开度来保证回风通道11中的静压高于新风风道25,从而使得空气由回风通道11经过旁通调节阀12流入新风风道25,与来自换热器新风出口20的新鲜空气混合后流经蒸发器17被进一步冷却。而剩余一定量的回风则通过回风调节阀18由换热器回风入口10进入换热器8,完成能量回收后由换热器回风出口1经过冷凝器2排出室外。

在完成上述空气循环的同时,开启机械制冷模式的流程是:压缩机22的排气经过四通换向阀23后进入冷凝器2,冷凝器2被经过加湿的、低于环境干球温度的室内回风冷却后,液态制冷剂经过节流阀19进入蒸发器17,从而进一步冷却新风送风和完成除湿。通过调节回风调节阀18、旁通调节阀12和回风风阀13的开度,结合送风风机14转速、回风风机6转速和制冷压缩机22的转速调节实现机组新风比和制冷量的调节。

100%间接蒸发制冷模式:室外新风从新风入口4进入,经过新风过滤器5,被送风风机14吸入排出后进入换热器新风进口7,经过逆流换热从换热器新风出口20流出,进入新风风道25。进入新风风道25的空气,流经蒸发器17后被送入空调空间,此时水喷淋头9和循环水泵24处于开启状态,开启回风风阀13、回风调节阀18和回风风机6,关闭旁通调节阀12。室内回风经回风风口15被回风风机6吸入后排出,经过回风风阀13进入回风通道11,经过回风调节阀18进入回风通道的室内回风进入换热器回风入口10,在换热器8内被加湿后经换热器回风出口1排出后经过冷凝器2后被排入大气。

在此模式下,通过调节回风风机6和送风风机14的转速,实现送、回风的风量平衡。

100%间接蒸发制冷+机械制冷模式:在完成运行100%间接蒸发制冷模式所述空气循环的同时,开启机械制冷模式的流程是:压缩机22的排气经过四通换向阀23后进入冷凝器2,冷凝器2被经过加湿的、低于环境干球温度的室内回风冷却后,液态制冷剂经过节流阀19进入蒸发器17,从而进一步冷却新风送风和完成除湿。通过调节回风风机6和送风风机14的转速,实现送、回风的风量平衡,结合制冷压缩机22转速的调节,实现风量和制冷量的调节。

100%热回收模式:室外新风从新风入口4进入,经过新风过滤器5,被送风风机14吸入排出后进入换热器新风进口7,经过逆流换热从换热器新风出口20流出,进入新风风道25。进入新风风道25的空气,流经蒸发器17后被送入空调空间。同时,关闭水喷淋头9、循环水泵24和旁通调节阀12,开启回风风阀13和回风风机6。室内回风经回风风口15被回风风机6吸入后排出,经过回风风阀13进入回风通道11。进入回风通道的室内回风进入换热器回风入口10,在换热器8内完成换热后经换热器回风出口1排出后经过冷凝器2后被排入大气。

在此模式下,通过调节回风风机6和送风风机14的转速,实现送、回风的风量平衡。

100%热回收+机械制热模式:室外新风从新风入口4进入,经过新风过滤器5,被送风风机14吸入排出后进入换热器新风进口7,经过逆流换热从换热器新风出口20流出,进入新风风道25。进入新风风道25的空气,流经蒸发器17后被加热后送入空调空间。同时,关闭水喷淋头9、循环水泵24和旁通调节阀12,开启回风风阀13和回风风机6。室内回风经回风风口15被回风风机6吸入后排出,经过回风风阀13进入回风通道11。进入回风通道11的室内回风进入换热器回风入口10,在换热器8内完成换热后经换热器回风出口1排出后经过冷凝器2后被排入大气。开启制热的流程是:压缩机22的排气经过四通换向阀23后进入蒸发器17,制冷剂在蒸发器17中被冷凝成液体,液态制冷剂经过节流阀19进入冷凝器2,冷凝器2被高于环境干球温度的室内回风加热后,吸收其中剩余热能完成能量回收。通过调节回风风机6和送风风机14的转速,实现送、回风的风量平衡。

上述具体实施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宗旨的前提下以不同的方式对其进行局部调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且不由上述具体实施所限,在其范围内的各个实现方案均受本实用新型之约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