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温湿度控制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75376发布日期:2018-08-14 18:22阅读:7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控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家用温湿度控制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家居的飞速发展,对于家用电器的控制已经愈发广泛的应用在人们的生活之中,在这之中,应用较广且不可或缺的家用温湿度控制装置。

现有的家用温湿度控制装置一般有两种:

1、独立控制,即温度和湿度分开控制,用户们分别利用空调遥控器、加湿器遥控器和地暖控制器来对空调、加湿器和地暖进行分别控制,这种控制一来十分繁琐,多个遥控器使得用户很容易在控制时发生混淆,而且也不易收纳,占用空间,二来这种控制完全凭借人的体感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控制,人们很难对室内的环境情况有一个清楚的认知;

2、集中控制,这种控制方式一般是通过在墙上安装集中式控制面板,该面板通过无线通信与室内的空调、加湿器、地暖以及温湿度传感器进行连接,用户只需在面板上观察温湿度示数并按动相应的按键即可对相应的电器进行操控,这种控制面板虽然实现了集中控制,提升了用户控制的便捷程度,但是现有的控制面板一般都是镶嵌在墙内,在家居设置之初便需要安排好位置,一旦用户对房间进行改造,该面板很难进行移动,而不移动面板则需要用户每次走到指定的位置来对该面板进行控制,降低便捷程度,而如果再通过无线遥控器与该集中控制面板通信的话,一方面不易观察温湿度示数,另一方面遥控器的不易收纳又会导致用户在需要进行控制时找不到遥控器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家用温湿度控制面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家用温湿度控制面板,所述家用温湿度控制面板包括面板盒体和与面板盒体一体的挂接件,所述面板盒体中空,内部封装有相互连接的无线通信芯片和供电模块,所述面板盒体的主表面上设置有显示屏容纳模块和控制按键,所述控制按键通过连接线与面板盒体内部的无线通信芯片连接,所述挂接件位于面板盒体上方,包括挂接顶板和固定后板,所述挂接顶板与面板盒体的上表面一体化连接,所述固定后板与面板盒体的主表面平行,与面板盒体的上表面垂直,并且与挂接顶板一体化连接。

优选地,所述显示屏容纳模块包括固定底板、第一卡接槽和第二卡接槽,所述固定底板固定于面板盒体的主表面上,所述第一卡接槽和第二卡接槽上下平行设置于固定底板上,所述第一卡接槽和第二卡接槽的纵截面呈折线型。

优选地,所述固定底板上还开设有线路通孔,在显示屏插入至显示屏容纳模块时,所述显示屏的连接线通过线路通孔分别与无线通信模块和供电模块连接。

优选地,所述无线通信芯片和供电模块均通过螺栓固定封装于面板盒体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面板盒体的背表面上开设有可拆卸盖板。

优选地,所述无线通信芯片分别与空调、加湿器、地暖、设置于房间内的温度传感器和设置于房间内的湿度传感器通信。

优选地,所述无线通信芯片包括SI443芯片。

优选地,所述供电模块包括集成于同一块PCB板上的供电电池和降压直流电源变换芯片,所述供电电池上设有第一内部接线端子,供电电池通过第一内部接线端子分别与无线通信芯片和显示屏连接,所述降压直流电源变换芯片上分别设有第二内部接线端子和外部接线端子降压直流电源变换芯片通过第二内部接线端子分别与无线通信芯片和显示屏连接,通过外部接线端子与外部电源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家用温湿度控制面板,通过将原有的镶嵌于墙内的控制面板进行结构上的改造,将无线通信芯片和供电模块均封装于一个盒体内部,再将盒体的形状进行优化,在盒体上端设置一个由两个垂直面构成的挂接件,通过这个挂接件将原有的固定面板变为挂式面板,而且由于该挂式结构简单,基本可以挂接于所有有与地面平行的平面上,同时该盒体内部封装供电模块可以自行供电,因此该控制面板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安装于任何合适的位置上,方便用户的观察和操作,而且由于盒式面板体积大,且可以挂接在任一平面上,因此比起遥控器等控制装置来说,易于收纳,不占用空间的同时,也不容易丢失。

(2)该家用温湿度控制面板的显示屏容纳模块是通过固定在一个固定底板上的两个上下平行的折线卡接槽来实现的,这样就可以实现显示屏的灵活拆卸,在夏冬等屋内湿度温度变化大,需要常常进行关注并调控的季节,可以安装上显示屏来观察屋内的温度和湿度情况,在春秋这种基本无需进行温湿度控制的季节,则可以将显示屏拆卸,一方面可以将显示屏用于其他需要应用的场合中,提升利用效率;另一方面也避免了长时间不用显示屏而发生的积灰等情况。

(3)固定底板上开设有线路通孔,可以通过该通孔将显示屏的连接线与盒体内部的无线通信芯片和供电模块连接,这种通孔的设置可以避免连接线露出于盒体外部,既避免了接线混乱也提高了美观程度。

(4)无线通信芯片和供电模块均通过螺栓固定封装于面板盒体的内部,固定方式简单且成本较低,而且固定效果好,适合普遍推广。

(5)面板盒体的背表面上开设有可拆卸盖板,通过该可拆卸盖板,可以定期对盒体内部的通信芯片进行维护,在故障时也方便维修,同时也便于在供电不足时及时更换电池,保证控制面板工作的稳定性。

(6)无线通信芯片分别与空调、加湿器、地暖、设置于房间内的温度传感器和设置于房间内的湿度传感器通信,基本可以实现对家用温度和湿度调节设备的全方面控制,而且也可以全面的收集屋内的温度与湿度信息,便于用户观察。

(7)无线通信芯片采用SI443芯片,工作精度高且成本低,适合普遍推广。

(8)供电模块包括集成于同一块PCB板上的供电电池和降压直流电源变换芯片,通过供电电池可以实现该温湿度控制面板的独立供电,从而使得温湿度控制面板可以不受供电位置的约束,完全配合用户的需求来进行设置;而降压直流电源变换芯片则可以在用户方便观察控制的位置正好在供电线路旁时,通过供电位置进行供电,从而保证供电的持续性,使得控制面板的工作持续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家用温湿度控制面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挂接顶板,2为固定后板,3为第一卡接槽,4为固定底板,5为线路通孔,6为第二卡接槽,7为面板盒体,8为控制按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家用温湿度控制面板,包括面板盒体7和与面板盒体7一体的挂接件,面板盒体7中空,内部封装有相互连接的无线通信芯片和供电模块,面板盒体7的主表面上设置有显示屏容纳模块和控制按键8,控制按键8通过连接线与面板盒体7内部的无线通信芯片连接,挂接件位于面板盒体7上方,包括挂接顶板1和固定后板2,挂接顶板1与面板盒体7的上表面一体化连接,固定后板2与面板盒体7的主表面平行,与面板盒体7的上表面垂直,并且与挂接顶板1一体化连接。

从图1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的显示屏容纳模块包括固定底板4、第一卡接槽3和第二卡接槽6,固定底板4固定于面板盒体7的主表面上,第一卡接槽3和第二卡接槽6上下平行设置于固定底板4上,第一卡接槽3和第二卡接槽6的纵截面呈折线型,固定底板4上还开设有线路通孔5,在显示屏插入至显示屏容纳模块时,显示屏的连接线通过线路通孔5分别与无线通信模块和供电模块连接。在需要将显示屏连接到控制面板上时,用户首先将显示屏的连接线穿过该线路通孔5伸入到面板盒体7内部,实现与无线通信芯片和供电模块的连接,接着将显示屏横向插入到第一卡接槽3和第二卡接槽6之间。本实施例中的两个卡接槽为上下设置,这样的设置方式比较简便,直接对显示屏托底实现固定,而且上方的卡接槽可以为显示屏遮挡灰尘;然而本实施例只是卡槽设置的一个优选方式,实际操作过程中,只要可以实现对显示屏灵活固定,则卡槽的设置位置和排布方式均可以由用户自行选择,如设置三个卡接槽,只要留一个通孔来进行显示屏的固定,或者不通过卡槽,通过卡接件等方式来实现固定,都是可以的。本实施例中,无线通信芯片和供电模块均通过螺栓固定封装于面板盒体7的内部,这样的固定方式是目前的一种主流方式,可以保证无线通信芯片和供电模块不易脱落,可以在面板盒体7内较为稳固的固定而且成本也很低。当然实际操作中,也可以选择对面板盒体7内部设置凹槽来卡接无线通信芯片和供电模块等方式,具体的固定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同样,本实施例中,面板盒体7的背表面上开设有可拆卸盖板(图中未画出),可以便于用户对于盒体内的通信芯片和供电模块进行维修和维护,可拆卸盖板的实现方式可以采用现有常用的遥控器等遥控设备的盖板,也可以根据需求自行选择。本实施例中的无线通信芯片分别与空调、加湿器、地暖、设置于房间内的温度传感器和设置于房间内的湿度传感器通信,随着电气设备的扩展,该无线通信芯片可以与屋内所有进行温度和湿度调节的设备进行通信,也可以扩展到和其他的智能家居进行通信,实现一个高度集成化的,不拘泥于温湿度控制的控制面板。本实施例采用的无线通信芯片为SI443芯片,效果好且成本低,适合普遍推广。

本实施例中,供电模块包括集成于同一块PCB板上的供电电池和降压直流电源变换芯片,供电电池上设有第一内部接线端子,供电电池通过第一内部接线端子分别与无线通信芯片和显示屏连接,降压直流电源变换芯片上分别设有第二内部接线端子和外部接线端子降压直流电源变换芯片通过第二内部接线端子分别与无线通信芯片和显示屏连接,通过外部接线端子与外部电源连接,为了节省空间,无线通信芯片也可以考虑一起集成到PCB板上,既减少了接线也能提高空间利用率,一举两得。

该家用温湿度控制面板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用户根据自身需求,将该控制面板利用挂接顶板1挂接到方便的位置处,可以是门上,也可以是床头板上,或者是其他的平面上,在挂接好后,如果该处有便于连接的电源则通过电源连接外部接线端子为控制面板供电,如果没有则直接通过控制面板内部的电池进行供电;在供电连接确认无误后,判断是否需要显示屏,如果不需要显示屏则根据需求按动按键,如果需要则将显示屏通过线路通孔5与无线通信芯片和供电模块进行接线后插入至卡接槽内,确认面板可以正常使用后,用户就可以从控制面板上读取屋内的温度和湿度数据,并通过按压相应按钮控制温度和湿度的调节,按钮将用户的按键信息传输到无线通信芯片上,无线通信芯片发送信号至相应的设备,如需增加湿度则控制加湿器进行工作,如需降低湿度则控制空调开启除湿功能或者地暖开启降低屋内湿度;如需改变温度则同样开启空调或地暖,实现对屋内温度和湿度的控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