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风组件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75676发布日期:2018-11-07 22:18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导风组件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导风组件和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暖风机使用离心风轮结构,并且均为将导风圈和蒸发器分开设置,通过蒸发器换热后的气流通过导风圈排出,而蒸发器上产生的冷凝水则会排至接水盘中,但是仍存在以下缺陷:

(1)由于蒸发器与导流件之间的距离较大,导致向导流圈导流过程中存在漏气现象,影响了蒸发器的工作效率;

(2)暖风机内部走线布设较复杂,影响了装配时的操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风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导风组件,包括:换热器;导风件,包括:导风板,导风板的内表面与换热器相对设置,导风板上开设有导风孔,气流通过换热器换热后由导风孔导出;相对设置的导流结构,靠近换热器的侧壁设置于导风板的内表面上,导流结构被构造为沿导风板向换热器扩张设置的斜向导流结构;其中,通过斜向导流结构将通过换热器边缘区域的气流导向导风孔。

在该技术方案中,导风板分别包括内表面与外表面,内表面换热器对应设置,以实现换热与导风件层叠设置结构,导风板的内表面还设置有导流结构,两个导流结构分别靠近换热器的侧壁设置,导流结构为沿导风板向换热器的方向扩张,形成斜向导流结构,斜向导流结构的斜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弧面,换热器换热后的气流通过斜向导流结构实现聚拢,通过斜向导流,使气流向导流孔聚拢,从而降低气流能量在内部的消耗,进而提升换热器的工作效率。

具体地,斜向导流结构可以为一条横截面为三角形的筋条,并沿导流板的宽度方向延伸至导流板的边缘,斜向导流结构一个直角面垂直于导流板设置,斜向导流结构的另一个直角面与导流板的内表面贴合。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导风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导风板的外表面上与斜向导流结构重合的区域开设多个减重槽。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导风板的外表面上开设多个减重槽,一方面,实现了对导风件的减重效果,两个减重槽之间形成支撑筋,减重槽的槽底则为斜向导流结构的斜面,另一方面,通过形成多个支撑筋,还有利于提升导风件的强度,进而降低变形概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导风件还包括:相对设置的支撑侧板,设置于导风板的内表面上,并分别与斜向导流结构的外侧壁贴合设置,支撑侧板的上表面与换热器的底面贴合设置,支撑侧板用于支撑换热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支撑侧板,支撑侧板设置于换热器连接侧板内侧,便于换热器与导风组件的安装,换热器本体的内表面与支撑侧板的上表面贴合设置,实现了在换热器的出风侧,两侧区域的密封,从而换热器本体与平板部之间形成内部风道,一方面,有利于换热器充分换热,另一方面,能够减小换热器与平板部之前的距离,进而减小导风组件整体的厚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导风件还包括:导风圈,设置于导风孔上,并与换热器分别设置于导风板的两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导风孔上设置导风圈,流入导风孔的通过导风圈导出,进一步提升导风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底壳,与导风件配合组装,以使导风圈容置于底壳内,底壳的侧壁上开设有出风口。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底壳,实现了将导风圈容置在底壳内,底壳内还可以设置风机组件,风机组件包括离心风轮,以由导风圈导入至底壳内的气流通过离心风轮驱动从底部的出风口排出。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导风件还包括:密封件,覆盖于减重槽的开设区域,导风件能够通过密封件与底壳的指定区域贴合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减重槽的支撑筋上覆盖密封件,以实现底壳与导风件之间的密封,一方面,能够防止侧向窜风,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减少气动噪音。

具体地,密封件可以为密封海绵或密封橡胶。

另外,密封件的大小可以覆盖整个导风板的外表面的周向区域,以便减少气动噪音。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底壳上与密封件贴合的端面上的指定区域设置有凹槽,凹槽上开设有过线孔,在端面上与过线孔相对的区域设置有定位筋。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底壳上与密封件的贴合区域设置凹槽,并在凹槽内开设过线孔,在过线孔上还设置有定位筋,实现了导风件与底壳之间的走线,不需要占用外部区间,从过线孔引出的走线设置于定位筋上,进而实现了走线的粗定位,提升了安装时的便捷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导风板上与过线孔对应的区域设置有过线槽,过线槽由相对设置于导风板的外表面的凸起筋构设形成。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由两条凸起筋围设形成过线槽,过线槽与定位筋对应设置,从而可以使走线设置于过线槽内,实现对走线的单向定位,操作简单,并且可靠性高。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换热器包括:换热器的两侧设置有多个U形胀管;连接侧板包括与换热器本体的侧壁相适配的延伸板部,延伸板部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以通过U形胀管插入连接孔内使连接侧板配合组装于换热器本体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换热器本体的两侧设置有多个U形胀管,连接侧板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以通过将U形胀管插入连接孔内使连接侧板配合组装于换热器本体上,换热器形成的冷凝水可以从U形胀管位置冷凝形成并排出。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的导风组件。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因设置有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导风组件,从而具有上述导风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导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导风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导风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中A-A剖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导风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1中的导风组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6中的B-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导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8中的C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底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图10中的D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11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2换热器,104导风件,1042导风板,1044斜向导流结构,1046减重槽,1048支撑筋,1050支撑侧板,1052导风圈,106底盘,1062过线孔,1064定位筋,1054过线槽,1054A第一凸起筋,1054B第二凸起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导风组件。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导风组件,包括:换热器102;导风件104,包括:导风板1042,导风板1042的内表面与换热器102相对设置,导风板1042上开设有导风孔,气流通过换热器102换热后由导风孔导出;相对设置的导流结构,靠近换热器102的侧壁设置于导风板1042的内表面上,导流结构被构造为沿导风板1042向换热器102扩张设置的斜向导流结构1044;其中,通过斜向导流结构1044将通过换热器102边缘区域的气流导向导风孔。

在该实施例中,导风板1042分别包括内表面与外表面,内表面换热器102对应设置,以实现换热与导风件104层叠设置结构,导风板1042的内表面还设置有导流结构,两个导流结构分别靠近换热器102的侧壁设置,导流结构为沿导风板1042向换热器102的方向扩张,形成斜向导流结构1044,斜向导流结构1044的斜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弧面。

如图6与图7所示,换热器102换热后的气流通过斜向导流结构1044实现聚拢,通过斜向导流,使气流向导流孔聚拢,从而降低气流能量在内部的消耗,进而提升换热器102的工作效率。

具体地,斜向导流结构1044可以为一条横截面为三角形的筋条,并沿导流板的宽度方向延伸至导流板的边缘,斜向导流结构1044一个直角面垂直于导流板设置,斜向导流结构1044的另一个直角面与导流板的内表面贴合。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导风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实施例2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在导风板1042的外表面上与斜向导流结构1044重合的区域开设多个减重槽1046。

如图3与图5所示,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导风板1042的外表面上开设多个减重槽1046,一方面,实现了对导风件104的减重效果,两个减重槽1046之间形成支撑筋1048,减重槽1046的槽底则为斜向导流结构1044的斜面,另一方面,通过形成多个支撑筋1048,还有利于提升导风件104的强度,进而降低变形概率。

实施例3

如图2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导风件104还包括:相对设置的支撑侧板1050,设置于导风板1042的内表面上,并分别与斜向导流结构1044的外侧壁贴合设置,支撑侧板1050的上表面与换热器102的底面贴合设置,支撑侧板1050用于支撑换热器102。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支撑侧板1050,支撑侧板1050设置于换热器102连接侧板内侧,便于换热器102与导风组件的安装,换热器102本体的内表面与支撑侧板1050的上表面贴合设置,实现了在换热器102的出风侧,两侧区域的密封,从而换热器102本体与平板部之间形成内部风道,一方面,有利于换热器102充分换热,另一方面,能够减小换热器102与平板部之前的距离,进而减小导风组件整体的厚度。

如图2与图5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导风件104还包括:导风圈1052,设置于导风孔上,并与换热器102分别设置于导风板1042的两侧。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导风孔上设置导风圈1052,流入导风孔的通过导风圈1052导出,进一步提升导风效果。

如图8至11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底壳106,与导风件104配合组装,以使导风圈1052容置于底壳106内,底壳106的侧壁上开设有出风口。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底壳106,实现了将导风圈1052容置在底壳106内,底壳106内还可以设置风机组件,风机组件包括离心风轮,以由导风圈1052导入至底壳106内的气流通过离心风轮驱动从底部的出风口排出。

实施例4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导风件104还包括:密封件,覆盖于减重槽1046的开设区域,导风件104能够通过密封件与底壳106的指定区域贴合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减重槽1046的支撑筋1048上覆盖密封件,以实现底壳106与导风件104之间的密封,一方面,能够防止侧向窜风,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减少气动噪音。

具体地,密封件可以为密封海绵或密封橡胶。

另外,密封件的大小可以覆盖整个导风板1042的外表面的周向区域,以便减少气动噪音。

实施例5

如图10与图11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在底壳106上与密封件贴合的端面上的指定区域设置有凹槽,凹槽上开设有过线孔1062,在端面上与过线孔1062相对的区域设置有定位筋1064。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底壳106上与密封件的贴合区域设置凹槽,并在凹槽内开设过线孔1062,在过线孔1062上还设置有定位筋1064,实现了导风件104与底壳106之间的走线,不需要占用外部区间,从过线孔1062引出的走线设置于定位筋1064上,进而实现了走线的粗定位,提升了安装时的便捷性。

实施例6

如图4、图8与图9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在导风板1042上与过线孔1062对应的区域设置有过线槽1054,过线槽1054由相对设置于导风板1042的外表面的第一凸起筋1054A和第二凸起筋1054B构设形成。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由两条凸起筋围设形成过线槽1054,过线槽1054与定位筋1064对应设置,从而可以使走线设置于过线槽1054内,实现对走线的单向定位,操作简单,并且可靠性高。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换热器102包括:换热器102的两侧设置有多个U形胀管;连接侧板包括与换热器102本体的侧壁相适配的延伸板部,延伸板部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以通过U形胀管插入连接孔内使连接侧板配合组装于换热器102本体上。

在该实施例中,换热器102本体的两侧设置有多个U形胀管,连接侧板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以通过将U形胀管插入连接孔内使连接侧板配合组装于换热器102本体上,换热器102形成的冷凝水可以从U形胀管位置冷凝形成并排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导风组件。

具体地,空调器具体为暖风机,换热器102102为蒸发器,暖风机的蒸发器固定在导风件104104上,在该实施例中,蒸发器固定在导风件104上,通过设置斜向导流结构1044,实现了导风件104挡风筋结构,斜向导流结构1044的背面设有减重槽1046,减重槽1046由支撑筋1048分隔形成,减重槽1046上处封盖有密封件,密封件为海绵。

导风件104上与导风圈1052同侧设置有凸起筋,凸起筋构成过线槽1054,方便卡住底壳106上的过线,操作简单,实现线体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