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烧装置及其多功能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8698发布日期:2019-05-11 01:17阅读:5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烧装置及其多功能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炊具,具体是一种燃烧装置及其多功能灶。



背景技术:

市场上现有的燃烧装置中一般需要设置两块以上蜂窝发热板,以确保发热均匀,但这种结构会大大降低发热效率,热利用率较低,而且蜂窝发热板的设置成本较高,整体体积较大,组装工序较繁琐;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设计简单,结构合理,成本低,达到绿色低碳、节能环保效果的燃烧装置及其多功能灶,其中多功能灶具有烧烤、加热、煮食物、取暖等用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燃烧装置,包括可单体灵活使用的燃烧器,燃烧器内膛设置有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顶部开口处设置有一块或以上蜂窝发热板;所述进气管的出气尾端伸入燃烧器内膛且在出气尾端与内膛的空旷部位设有挡气板,挡气板上设置有蜂窝孔。

作为具体的实施方案:所述燃烧器内膛分隔有一个或两个以上分火腔,各分火腔内设置有相互配套的进气管和挡气板。所述挡气板截面呈7字形设置,其顶部向进气管方向倾斜折弯,所述蜂窝孔设置于该折弯部分上。

作为又一具体的实施方案:所述进气管设置两根,其中一根进气管的出气尾端单独设置分火腔;另一根进气管的出气尾端设置有挡气板,所述挡气板呈平板设置,且水平或倾斜固定在燃烧器内膛。

作为又一具体的实施方案:所述进气管隐藏于燃烧器的内膛,所述挡气板覆盖在进气管进出气尾端顶部,且水平或倾斜固定在燃烧器内膛。

作为又一具体的实施方案:所述进气管设置一根以上;所述挡气板中部向上弯隆起弧形并覆盖在进气管出气尾端上方,蜂窝孔设置于挡气板左右两侧。

一种多功能灶,包括灶体,该灶体上设置有连接气源的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灶体上设置有上述的燃烧装置;各进气管分别连接调节阀,蜂窝发热板与灶体上的发热区对应。

所述燃烧器位于灶体顶部孔,蜂窝发热板外露于顶部孔,燃烧装置固定于灶体底部。

所述顶部孔上设置有网架。

所述灶体底部设有侧围,燃烧装置设置于侧围内,调节阀设置于侧围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燃气经进气管将气体混合后进入燃烧器内膛,在燃烧器内膛特设有挡气板将气体作二级混合,使燃气在燃烧器内膛更加均匀分布,从而使蜂窝发热板的发热均匀,此外气体在燃烧器内膛经多级混合后再经特殊材料的蜂窝发热板的蜂窝燃烧使其迅速发热通红(红外线发热),由于充分燃烧大大提高热效率,从而真正达到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效果。

2.蜂窝发热板的数量可设置一块,有效的降低材料成本,而且可减小燃烧装置的整体体积;

3.进气管和挡气板配套设置,且彼此的设置方式具有多样化,可适应不同的使用需要,因此通用性和实用性强;

4.设置有本燃烧装置的多功能灶,由于蜂窝发热板为单体一块,从而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能效,在节能和环保领域有着不可多得的贡献,其次其整体体积可有效减小,携带方便;

5.设置有本燃烧装置的多功能灶结构简单合理,而且具有烧烤、加热、煮食物、取暖等用途,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燃烧装置卸下蜂窝发热板后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燃烧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多功能灶的组装状态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多功能灶的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多功能灶的组装状态仰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燃烧装置卸下蜂窝发热板后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燃烧装置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燃烧装置卸下蜂窝发热板后的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燃烧装置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中燃烧装置卸下蜂窝发热板后的俯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中燃烧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和图2,本燃烧装置,包括可单体灵活使用的燃烧器4,燃烧器4内膛设置有进气管6;燃烧器4顶部开口处设置有一块蜂窝发热板3;进气管6的出气尾端伸入燃烧器4内膛且在出气尾端与内膛的空旷部位设有挡气板5,挡气板5上设置有蜂窝孔501。本结构通过设置一块蜂窝发热板3,再配合挡气板5,能产生发热均匀,发热量大的技术效果,由于蜂窝发热板 3的设置参数比传统的结构在技术上有着大大的提高,同时也降低了材料成本,节约能源。

进一步地,燃烧器4内膛并排分隔有三个分火腔401,各分火腔401内设置有相互配套的进气管6和挡气板5,蜂窝发热板3密封固定在分火腔401 顶部开口处;三个进气管6互不干涉影响,用户可分别控制不同的进气管6,以实现火力调节或控制着重发热区域,满足不同的使用需要,避免了燃气的浪费,可见其具有绿色低碳,节能环保,性能可靠,功能多样,针对性、通用性和实用性强等特点。

进一步地,挡气板5截面呈7字形设置,其顶部向进气管6方向倾斜折弯,蜂窝孔501设置于该折弯部分上,该蜂窝孔501对燃气体具有一定的混合作用,有效分散混合燃烧器内膛的气体,使蜂窝发热板3发热均匀、低碳、节能环保。

参见图3-图5,本多功能灶,包括灶体2,该灶体2上设置有连接气源的调节阀7和上述的燃烧装置;各进气管6分别连接调节阀7,燃烧器4位于灶体2顶部孔201,蜂窝发热板3与灶体2上的发热区对应,且蜂窝发热板3外露于顶部孔201,燃烧装置固定于灶体2底部;顶部孔201上方设置有网架1,以撑起器皿,确保器皿与蜂窝发热板3之间有一定间隙,同时避免堵塞顶部孔201;灶体2底部设有侧围203,燃烧装置设置于侧围203内,调节阀7设置于侧围203上,侧围203对燃烧装置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且使多功能灶外形更美观。

进一步地,进气管6的进气端外露出燃烧器4,方便连接调节阀7;具体是,进气管6的进气端通过分支管10并联连接调节阀7;调节阀7通过进气主管9连接气源;调节阀7通过进气主管9从气源获得燃气,再分别通过相应的分支管10供应到进气管6使用。

进一步地,灶体2底部设有支脚202,支脚202上设置有防滑套8;支脚202有效的撑起灶体2整体,确保燃烧装置底部与台面有一定的间隙,提高散热效果,还可避免台面烧焦;防滑套8具有显著的防滑功能,确保使用安全。

第二实施例

参见图6-图7,本实施例的燃烧装置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之处在于:进气管6设置两根,其中一根进气管6的出气尾端单独设置有分火腔401,分火腔401用于单独调节火力,方便用户调节火力效果,另一根进气管6的出气尾端设置有挡气板5,该挡气板5呈平板设置,且水平(或倾斜)固定在燃烧器4内膛,该挡气板5覆盖在另一根进气管6的出气尾端上方。

其他未述部分同第一实施例,这里不再分析说明。

第三实施例

参见图8-图9,本实施例的燃烧装置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之处在于:进气管6设置一根且隐藏于燃烧器4的内膛,挡气板5覆盖在进气管6进出气尾端顶部,该挡气板5呈平板设置,且水平(或倾斜)固定在燃烧器4内膛。

其他未述部分同第一实施例,这里不再分析说明。

第四实施例

参见图10-图11,本实施例的燃烧装置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之处在于:进气管6设置一根,挡气板5中部向上弯呈弧形隆起并覆盖在进气管6出气尾端上方,蜂窝孔501设置于挡气板5左右两侧。

其他未述部分同第一实施例,这里不再分析说明。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