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空调的进风面板及立式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5300发布日期:2018-09-18 21:15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立式空调的进风面板及立式空调。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圆柱形立式空调以其新颖、时尚的外观深得消费者的喜爱,在市场上逐渐得到普及。圆柱形立式空调采用半圆柱形的出风面板和半圆柱形的进风面板,且出风面板与进风面板共同配合构成空调的圆柱形壳体。通常情况下,为了便于生产制造,空调的进风面板采用塑料材质经过注塑工艺制得,具有美观、质量轻等特点;但由于现有技术中圆柱形立式空调的进风面板为一壳体,且具有的半圆柱状构型,这使得进风面板在运输或装配时受力很容易产生较大的形变,不利于提高进风面板的机械强度,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进风面板破裂的情况。申请人在早期对对圆柱形立式空调进行研究的同时,递交了申请号为CN201620909492.0的专利申请,其中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的后围板组件,包括后围板,所述后围板在宽度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弧度,所述后围板上形成有进风口,所述后围板内侧位于所述进风口上端的上部、以及位于所述进风口下端的下部分别设置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向远离所述后围板的方向延伸,具体结构见附图29。但随着申请人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该申请中空调的进风面板同样存在着在受力时容易发生较大的形变,且其机械强度较低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立式空调的进风面板及立式空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圆柱形立式空调的进风面板在受力时容易发生较大的形变,且其机械强度较低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立式空调的进风面板,所述进风面板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外侧面、内侧面、第一端部、第二端部、第一翼部和第二翼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以及与进风口相配合的格栅;在靠近第一翼部的一侧,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滤网装配口;在靠近进风口处,所述壳体在内侧面上设置有配合装置;在滤网装配口远离进风口的一侧,所述壳体在内侧面上设置有第四装配部;所述进风面板还包括加强件,所述加强件以能够拆卸的方式分别与配合装置、第四装配部连接;空调滤网以能够拆卸的方式与第四装配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加强件包括上端部、下端部,上端部分别与第一侧边、第二侧边连接,下端部分别与第一侧边、第二侧边连接,上端部与下端部分别与加强梁连接;在沿着上端部到下端部的方向上,加强件上依次设置有第一装配梁、第二装配梁、第三装配梁,第一装配梁分别与第一侧边、加强梁、第二侧边连接,第二装配梁分别与第一侧边、加强梁、第二侧边连接,第三装配梁分别与第一侧边、加强梁、第二侧边连接;在沿着第一端部到第二端部的方向,壳体上依次设置有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第三进风口、第四进风口、电源装配口;在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第三进风口、第四进风口处,均设置有相配合的格栅;所述滤网装配口分别与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第三进风口、第四进风口配合。进一步的,所述第四装配部包括装配板,所述装配板上设置有装配开口和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与空调滤网连接;在朝向壳体的一侧,所述加强件的第一侧边上设置第三配合部,所述第三配合部与第四装配部配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配合部包括第一开口;第一开口在靠近上端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定位柱,第一开口在靠近下端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定位柱,在靠近第二侧边的第一开口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三卡扣;所述装配开口分别与第二定位柱、第三卡扣配合,且装配开口与第三卡扣卡接。进一步的,在靠近第一翼部的方向,所述壳体在内侧面上设置有限位单元,所述限位单元、壳体以及装配板之间构成第一装配空间,第一装配空间与加强件的第一侧边配合;在靠近第二翼部的方向,所述壳体在内侧面上设置有限位单元,所述限位单元与壳体之间构成第二装配空间,第二固定空间与加强件的第二侧边配合。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单元包括限位档板,限位档板与壳体连接,且在远离进风口的一侧,所述限位档板上设置有第一加强筋,在靠近进风口的一侧,所述限位档板上设置有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具有斜边。进一步的,在第一进风口与第二进风口之间,所述壳体在内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加强件的第一装配梁配合;在第三进风口与第四进风口之间,所述壳体在内侧面上设置有凸起部;在靠近壳体的一侧,所述加强件的第三装配梁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与凸起部配合。进一步的,在第二进风口与第三进风口之间,所述壳体在内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第三装配部,所述第三装配部包括固定柱、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与第二凹槽的槽壁连接,所述固定柱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固定柱与第二凹槽的槽壁之间设置有加强肋,固定柱与第二定位部之间设置有加强肋;所述加强件的第二装配梁与第二凹槽配合,第二装配梁上设置有装配槽,所述装配槽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所述装配槽与第三装配部配合,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配合。进一步的,第一卡扣的长度为L,且20mm≤L≤35mm,第一卡扣的宽度为W,第一卡接部与第一卡接孔之间的装配指数为P,第一卡扣的长度L和宽度W之间的比值L/W与装配指数P的关系公式为:P=-4.41(L/W)2+25.59L/W-30.81。进一步的,第一卡扣的长度L和宽度W之间的比值为1.8-4.0。一种立式空调,包括所述立式空调的进风面板。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立式空调的进风面板及立式空调具有以下优势: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立式空调的进风面板及立式空调,通过在壳体的进风口处设置配合装置,在滤网装配口处设置第四装配部,且加强件分别与配合装置以及第四装配部连接,从而能够给予壳体一定的抗力,有效地减小了壳体在受力时产生的形变程度,避免壳体过度形变所导致的破裂情况发生,同时能够改善壳体在进风口以及滤网装配口的受力分布情况,避免壳体在进风口以及滤网装配口处存在较大的应力集中,提高了进风面板的机械强度。附图说明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立式空调的进风面板及立式空调的装配爆炸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立式空调的进风面板及立式空调的壳体的轴测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立式空调的进风面板及立式空调的壳体的后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图3中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图3中的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图3中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图3中的D-D向剖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图7中的E处的局部放大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立式空调的进风面板及立式空调的壳体的正视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图9中的F-F向剖视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图10中的G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图10中的H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图10中的I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图10中的J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图10中的K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图10中的L-L处的截面图;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图16中的M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立式空调的进风面板及立式空调的壳体在另一视角下的轴测图;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图18中的N处的局部放大图;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立式空调的进风面板及立式空调的加强件的主视图;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立式空调的进风面板及立式空调的加强件的轴测图;图2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图21中的P处的局部放大图;图2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图21中的Q处的局部放大图;图2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图21中的R处的局部放大图;图2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图21中的S处的局部放大图;图2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立式空调的进风面板及立式空调的加强件的侧视图;图2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图26中的T处的局部放大图;图2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立式空调的进风面板及立式空调在壳体上的第一卡扣的结构示意图;图29为申请人在早期专利申请中公开的空调进风面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100-电源装配口,101-第一进风口,102-第二进风口,103-第三进风口,104-第四进风口,105-外侧面,106-内侧面,107-第一端部,108-第二端部,109-格栅,110-第一装配部,1101-装配凸台,1102-第一装配孔,111-第二装配部,1111-第一定位部,1112-装配台,1113-第二装配孔,112-第一卡接部,1121-第一卡扣,1122-加强板,113-第一档板,114-第二档板,115-第一凹槽,116-第二凹槽,117-第三装配部,1171-固定柱,1172-第二定位部,1173-第一固定孔,118-凸起部,119-滤网装配口,120-第四装配部,1201-装配板,1202-装配开口,1203-第二卡扣,130-第一翼部,131-第二翼部,132-限位单元,1321-限位档板,1322-第一加强筋,1323-第二加强筋,1324-斜边,133-第一装配空间,134-第二装配空间,2-加强件,21-上端部,211-第一配合部,212-第一凹部,213-第一安装孔,22-下端部,221-第二配合部,222-卡接口,223-配合面,224-第二安装孔,225-第一卡接孔,23-第一侧边,231-第三配合部,232-第一开口,233-第三卡扣,234-第二定位柱,24-第二侧边,25-加强梁,26-第一装配梁,27-第二装配梁,271-装配槽,272-第二固定孔,28-第三装配梁,281-卡槽。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施例中提及的“竖直”方向,是以立式空调在正常安装后的常规的立式方向,即常规空间中的上下方向;与常规认知相同的是,在具体实施例中提及的“水平”方向,是与“竖直”方向垂直的方向,即常规空间中的水平面方向。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如附图1-27所示,一种立式空调的进风面板及立式空调,所述进风面板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具有外侧面105、内侧面106、第一端部107和第二端部108;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进风口,以及与进风口相配合的格栅109;在靠近第二端部108的方向上,所述壳体1上还设置有电源装配口100;与现有技术或常规认知相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进风面板为圆柱形立式空调的进风面板,具有半圆柱状构型的壳体结构,所述进风面板与空调的出风面板配合,共同构成空调的外壳体。但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立式空调进风面板的特殊构型,且为了满足空调进风量的需求,壳体1上需设置开口较大的进风口,这使得进风面板在运输或装配时受很容易产生较大的形变,同时在进风口处也会存在较强的应力集中,从而不利于提高进风面板的机械强度,严重时会出现进风面板破裂的情况。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立式空调的进风面板及立式空调,在靠近进风口处,所述壳体1在内侧面106上设置有配合装置,所述进风面板还包括加强件2,所述加强件2以能够拆卸的方式与配合装置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壳体1的进风口处设置配合装置,且加强件与配合装置连接,从而能够给予壳体1一定的抗力,有效地减小了壳体1在受力时产生的形变程度,避免壳体1过度形变所导致的破裂情况发生,同时能够改善壳体1在进风口处的受力分布情况,避免壳体1在进风口处存在较大的应力集中,提高了进风面板的机械强度。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针对圆柱形立式空调的内机,所述内机包括前面板,进风面板,空调顶盖,空调底座以及相关空调内部构件,通过前面板,进风面板,空调顶盖,空调底座共同配合构成内机的外部壳体;此外,对于立式空调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立式空调进风面板的结构基础上,所述立式空调包括立式空调的进风面板。同样的,所述立式空调还包括空调外机以及空调内机的其余部件,鉴于其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赘述。实施例2如附图1-28所示,本实施例对壳体1与加强件2之间的装配结构及装配关系做进一步说明。在沿着第一端部107到第二端部108的方向,壳体1上依次设置有第一进风口101、第二进风口102、第三进风口103、第四进风口104、电源装配口100。在第一进风口101、第二进风口102、第三进风口103、第四进风口104处,均设置有相配合的格栅109。壳体1上设置的配合装置包括第一装配部110、第二装配部111、第一卡接部112,下面对配合装置的各个结构以及与加强件2之间的配合情况逐一进行说明。在第一端部107与第一进风口101之间,壳体1在内侧面106上设置有第一装配部110,所述第一装配部110包括至少一个装配凸台1101,所述装配凸台1101上设置有第一装配孔1102。在第四进风口104与电源装配口100之间,壳体1在内侧面上设置有第二装配部111,所述第二装配部111包括第一定位部1111、装配台1112,所述装配台1112上设置有第二装配孔1113;在第二装配部111与第四进风口104之间,壳体1在内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112,所述第一卡接部112包括第一卡扣1121和加强板1122;在靠近第二装配部111的一侧,所述第一卡扣1121与加强板1122连接;在靠近第四进风口104的一侧,所述第一卡扣1121与加强板1122连接;其中,加强板1122不仅能对第一卡扣1121起到加强作用,避免卡扣折断,而且在卡接过程中能提供一定的限位作用,避免卡扣在卡接过程中出现偏移而影响卡接的牢靠性。所述加强件2为框架结构,加强件2包括上端部21、下端部22,上端部21分别与第一侧边23、第二侧边24连接,下端部22分别与第一侧边23、第二侧边24连接,上端部21与下端部22分别与加强梁25连接;在沿着上端部21到下端部22的方向上,加强件2上依次设置有第一装配梁26、第二装配梁27、第三装配梁28,第一装配梁26分别与第一侧边23、加强梁25、第二侧边24连接,第二装配梁27分别与第一侧边23、加强梁25、第二侧边24连接,第三装配梁28分别与第一侧边23、加强梁25、第二侧边24连接。加强件2在上端部21上设置有第一配合部211,第一配合部211上设置有第一凹部212,第一凹部212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213;其中,第一凹部212与装配凸台1101配合,同时第一安装孔213与第一装配孔1102对齐,将螺钉穿入第一安装孔213与第一装配孔1102中,即实现了第一配合部211与第一装配部110的配合。加强件2在下端部22上设置有第二配合部221,所述第二配合部221上设置有卡接口222和配合面223,所述配合面223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224,其中所述卡接口222与第一定位部1111配合,进行卡接定位,同时所述配合面223与装配台1112配合,且第二安装孔224与第二装配孔1113对齐,将螺钉穿入第二安装孔224与第二装配孔1113中,即实现了第二配合部221与第二装配部111的配合。在下端部22与第二配合部221之间,所述加强件2上设置有第一卡接孔225,所述第一卡接孔225与第一卡接部112之间以卡扣连接方式配合;具体的,将第一卡扣1121与第一卡接孔225对齐,并将第一卡扣1121插入第一卡接孔225,同时第一卡扣1121与第一卡接孔225的卡接过程中,加强板1122也部分进入第一卡接孔225,为第一卡扣1121与第一卡接孔225之间的卡接提供定位以及限位的作用,避免卡扣在卡接过程中出现偏移而影响卡接的牢靠性。其中,由于第一卡接孔225与第一卡接部112之间的配合,为了避免二者之间的卡扣连接出现过松或过紧的情况,同时考虑到壳体1与加强件2装配的情况,需要对第一卡扣1121的长度L进行限定,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加强件2为与壳体1相互独立的注塑件,为了满足壳体1与加强件2的装配情况,第一卡扣1121的长度L为20-35mm。此外,第一卡接部112与第一卡接孔225在配合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第一卡扣1121的机械强度,而且要考虑第一卡接部112与第一卡接孔225之间装配的便捷程度,此时就需要确定第一卡扣1121的长度L与宽度W之间的比值L/W(以下简称长宽比),若长宽比过大,则第一卡扣1121的机械强度低,容易被折断,若长宽比过小,则第一卡接部112与第一卡接孔225之间的接触面过大,无论在装配或拆卸时均需要对第一卡扣1121施加较大的力,导致装配或拆卸中存在一定的不便;为了确保第一卡接部112与第一卡接孔225之间具有较好的装配情况,设定第一卡接部112与第一卡接孔225之间的装配指数为P,当P>0时,不仅能够确保第一卡扣1121在第一卡接部112与第一卡接孔225的装配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而且便于第一卡接部112与第一卡接孔225之间的装配及拆卸的进行;本实施例在壳体1与加强件2之间各个装配结构尺寸以及装配关系不变的前提下,对装配指数P以及长宽比L/W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具体数据如下表:L/WP0.8-13.161.0-9.631.4-3.631.6-1.151.7-0.051.80.961.91.892.24.142.65.913.06.273.45.223.82.753.91.924.01.004.1-0.034.2-1.124.5-4.96对所述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得到长宽比L/W与装配指数P的关系符合下列公式:P=-4.41(L/W)2+25.59L/W-30.81。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当长宽比L/W在1.8-4.0之间时,W>0,则说明此时不仅能够确保第一卡扣1121在第一卡接部112与第一卡接孔225的装配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而且便于第一卡接部112与第一卡接孔225之间的装配及拆卸的进行,故此,本实施例选取第一卡扣的长度L和宽度W之间的比值为1.8-4.0作为最佳比值范围。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壳体1与加强件2上设置相应的装配结构以及壳体1与加强件2上各装配结构之间的装配关系,从而较为简便快捷地实现了加强件2与壳体1之间的装配,同时也确保了加强件2以能够拆卸的方式与壳体1进行连接,以便于空调进风面板在后期维护过程中能够较为简捷地进行拆卸。实施例3如附图1-27所示,为了进一步确保壳体1与加强件2之间的装配牢靠性,本实施例对壳体1与加强件2之间进一步的装配结构及装配关系进行说明。在第一进风口101与第一装配部110之间,所述壳体1在内侧面106上设置有第一档板113,在第四进风口104与第一卡接部112之间,所述壳体1在内侧面106上设置有第二档板114;所述第一档板113与加强件2的上端部21配合,第二档板114与加强件2的下端部22配合,用于在竖直方向上对加强件2进行限位;在第一进风口101与第二进风口102之间,所述壳体1在内侧面106上设置有第一凹槽115,所述第一凹槽115与加强件2的第一装配梁26配合;在第二进风口102与第三进风口103之间,所述壳体1在内侧面106上设置有第二凹槽116,所述第二凹槽116内设置有第三装配部117,所述第三装配部117包括固定柱1171、第二定位部1172,所述第二定位部1172与第二凹槽116的槽壁连接,所述固定柱1171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1173,固定柱1171与第二凹槽116的槽壁之间设置有加强肋,固定柱1171与第二定位部1172之间设置有加强肋;所述加强件2的第二装配梁27与第二凹槽116配合,第二装配梁27上设置有装配槽271,所述装配槽271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272,所述装配槽271与第三装配部117配合,通过第二定位部1172在装配槽271中的定位,使得第一固定孔173与第二固定孔272对齐,将螺钉穿入第一固定孔173与第二固定孔272,即实现第二装配梁27与第二凹槽116的装配。在第三进风口103与第四进风口104之间,所述壳体1在内侧面106上设置有凸起部118;在靠近壳体1的一侧,所述加强件2的第三装配梁28上设置有卡槽281,所述卡槽281与凸起部118配合。实施例4由于在进风口处,空调进风面板上往往需要安装空调滤网,因此,如附图1-27所示,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滤网装配口119,滤网装配口119分别与第一进风口101、第二进风口102、第三进风口103、第四进风口104配合,用于为空调滤网在进风面板上的安装提供装配空间。而由于滤网装配口119的设置,使得进风面板在运输或装配时受很容易产生较大的形变,同时在滤网装配口119处也会存在较强的应力集中,从而不利于提高进风面板的机械强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实施例在滤网装配口119远离进风口的一侧,所述壳体1在内侧面106上设置有第四装配部120,空调滤网以能够拆卸的方式与第四装配部120连接;同时加强件2以能够拆卸的方式与第四装配部12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壳体1上设置第四装配部120,不仅实现了对空调滤网的装配,而且加强件2与第四装配部120连接,具体的,所述第四装配部120包括装配板1201,所述装配板1201上设置有装配开口1202和第二卡扣1203,所述第二卡扣1203与空调滤网连接,用于实现空调滤网以能够拆卸的方式与第四装配部120配合;能够改善壳体1在滤网装配口119处的受力分布情况,避免壳体1在进风口处存在较大的应力集中,提高了进风面板的机械强度。在朝向壳体1的一侧,所述加强件2的第一侧边23上设置第三配合部231,所述第三配合部231与第四装配部120配合;所述第三配合部231包括第一开口232;第一开口232在靠近上端部2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定位柱234,第一开口232在靠近下端部2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定位柱234,在靠近第二侧边24的第一开口232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三卡扣233;所述装配开口1202分别与第二定位柱234、第三卡扣233配合,且装配开口1202与第三卡扣233卡接,用于实现第三配合部231与第四装配部120之间的配合。其中,第二定位柱234为装配开口1202与第三卡扣233的卡接提供定位以及限位的作用,避免卡扣在卡接过程中出现偏移而影响卡接的牢靠性。但是在壳体1与加强件2的装配中,为了给空调滤网的装配预留安装空间,壳体1与加强件2之间并不是完全贴合,而是在第一进风口101、第二进风口102、第三进风口103、第四进风口104处,壳体1与加强件2之间存在一定的装配空间,以便于空调滤网的装配。这就使得壳体1与加强件2之间存在有一定的空间,壳体1与加强件2之间容易产生一定的相对位移,尤其是在水平方向上的相对位移,这不仅不利于壳体1与加强件2之间装配的牢靠性,而且将对空调滤网在第四装配部120上安装固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避免壳体1与加强件2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相对位移,如附图1-27所示,所述壳体1还包括第一翼部130、第二翼部131,其中,在靠近第一翼部130的一侧,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滤网装配口119以及装配板1201;在靠近第一翼部130的方向,所述壳体1在内侧面106上设置有限位单元132,所述限位单元132、壳体1以及装配板1201之间构成第一装配空间133,第一装配空间133与加强件2的第一侧边23配合,用于在水平方向上对第一侧边23进行固定。在靠近第二翼部131的方向,所述壳体1在内侧面106上设置有限位单元132,所述限位单元132与壳体1之间构成第二装配空间134,第二固定空间134与加强件2的第二侧边24配合,用于在水平方向上对第二侧边24进行固定。为了确保限位单元132具有较好的受力分布情况,提高其机械强度,所述限位单元132包括限位档板1321,限位档板1321与壳体1连接,且在远离进风口的一侧,所述限位档板1321上设置有第一加强筋1322,在靠近进风口的一侧,所述限位档板1321上设置有第二加强筋1323;为了便于第一侧边23在第一固定空间133中的装配,以及第二侧边24在第二固定空间134中的装配,所述第二加强筋1323具有斜边1324,在对加强件2的第一侧边23以及第二侧边24的装配过程中,仅需按压第一侧边23与第二侧边24,使第一侧边23沿着斜边1324进入第一固定空间133中,使第二侧边24沿着斜边1324进入第二固定空间134中。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