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阻炉取件装置的执行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13386发布日期:2018-08-31 22:24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处理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阻炉取件装置的执行机构。



背景技术:

电阻炉是利用电流使炉内电热元件或加热介质发热,从而对工件或物料加热的工业炉。它是利用电流通过电阻材料发生热能的加热炉。电阻炉在机械工业中用于金属锻压前加热、金属热处理加热、钎焊、粉末冶金烧结、玻璃陶瓷焙烧和退火、低熔点金属熔化、砂型和油漆膜层的干燥等。相比火焰炉,电阻炉结构简单,热效率高,环保无烟尘,便于控制。

一般操作者是将待处理的工件放入电阻炉加隔板上,经电阻炉加热过后降低温度至400℃左右才能取出工件,由于此时工件的温度还是很高,目前的方法是操作者使用铁钩将工件钩到一输送槽中,工件在输送槽内滑动到一移动小车上,这虽然方便但不够自动化,操作者需要忍受电阻炉和工件的高温进行操作,设计不够科学。因此,目前急需一种自动化程度比较高的电阻炉取出装置的工件执行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电阻炉取件装置的执行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手动将电阻炉内加热后的工件自动取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用于电阻炉取件装置的执行机构,包括:

支撑槽;

驱动组件,其包括一气缸;

传动组件,其包括一驱动杆和两连接框,所述驱动杆设置于支撑槽内,驱动杆一端与气缸输出端固定,驱动杆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所述两连接框,每一连接框中部均开有条形孔,所述驱动杆端部固定有第一卡头,所述第一卡头穿过连接框条形孔并能限制连接框脱离驱动杆,每一连接框均能在第一卡头导向下相对驱动杆移动;

执行组件,其包括两转动套、两连杆和两执行部;

其中,在支撑槽两侧壁上分别固定有两固定片,每一转动套一端为转动端,每一转动套另一端为导向端,且每一转动套转动端均转动地安装在两固定片之间,每一转动套导向端均开有一导向孔,所述两连杆分别穿过所述导向孔且能在导向孔内移动,每一连杆一端分别通过一第二卡头连接至一连接框,第二卡头与连杆固定,第二卡头穿过连接框远离驱动杆的端部,且第二卡头能在条形孔内壁导向下相对连接框移动,每一连杆另一端均固定有一用于取出工件的执行部;每一转动套导向孔内壁均设置有橡胶层,以当连杆向上移动时橡胶层能带动转动套先向上转动后连杆能在转动套内移动;当连杆向下移动时橡胶层能带动转动套先向下转动后连杆能在转动套内移动,所述两执行部为对称的两半圆结构,每一执行部远离连杆的端部均向另一连杆所在方向弯曲,且当向下移动驱动杆转动套转动完毕时,两执行部末端能接触;在气缸驱动下能执行部末端能勾住位于电阻炉内的工件。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槽上固定有导向筒,所述驱动杆穿过两导向筒且能在导向筒导向下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杆上固定有一第一限位头,在支撑槽侧壁固定有两第二限位头,且第一限位头位于两第二限位头之间,且两第二限位头不会限制驱动杆驱动执行部运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没有复杂的机械结构,故障率低;

2、气缸能实现自动化取件,传统的取出加热完毕后的工件方法是将工件用钩子勾到一滑槽上,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手动取件效率低的问题,并且操作者可以站在远处控制气缸开闭,不用忍受工件的高温;

3、本实用新型执行部圆形的设计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工件的取出,适应性强;

4、比起传统的方法更科学合理更加人性化,大大提高了取出工件的便利性,提高了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执行部张开时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动套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执行部收紧时俯视图;

图5为图4中B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支撑槽1、导向筒11、第二限位头12、气缸2、传动组件3、驱动杆31、第一限位头311、连接框32、执行组件4、转动套41、连杆42、执行部4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用于电阻炉取件装置的执行机构,包括:

参见图1和图2,支撑槽1,支撑槽1用于安装本实用新型的其他部件,该执行机构用于将工件勾取至支撑槽1安装有转动套的端部旁,支撑槽1是一槽形结构,包括底板和两侧壁;

驱动组件,其包括一气缸2,气缸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

传动组件3,其包括一驱动杆31和两连接框32,所述驱动杆31设置于支撑槽1内,驱动杆31一端与气缸2输出端固定,所述支撑槽1上焊接有两导向筒11,导向筒11为筒状结构,驱动杆31穿过两导向筒11且能在导向筒11导向下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导向筒11的作用是防止驱动杆31产生竖直方向的运动。驱动杆31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所述两连接框32,每一连接框32中部均开有条形孔,所述驱动杆31端部固定有第一卡头,可以是驱动杆31端部开有孔洞,第一卡头穿过孔洞,也可以是卡头直接固定在驱动杆31端部,第一卡头中间细头部粗,所述第一卡头穿过连接框32条形孔并能限制连接框32脱离驱动杆31,由于每一连接框32中部由条形孔,所以均能在第一卡头导向下相对驱动杆31移动;

执行组件4,其包括两转动套41、两连杆42和两执行部43;

如图3,在支撑槽1两侧壁上分别固定有两固定片,两固定片在支撑槽1侧壁上对称设置,固定片之间设置有固定柱,每一转动套41一端为转动端,每一转动套41另一端为导向端,且每一转动套41转动端开有孔洞,转动端均转动地安装在两固定片之间,每一转动套41导向端均开有一导向孔,所述两连杆42分别穿过所述导向孔且能在导向孔内移动,每一连杆42一端分别通过一第二卡头连接至一连接框32,第二卡头与连杆42固定,第二卡头穿过连接框32远离驱动杆31的端部,且第二卡头能在条形孔内壁导向下相对连接框32移动,第二卡头也能相对连接框移动,第二卡头能移动至连接框靠近驱动杆31的端部,也能移动至连接框32远离驱动杆的端部,当两执行部43张开始在连接框32的作用下能使得连杆42和执行部43伸出足够长,虽然执行部43被张开,但是连杆42和执行部43向背离支撑槽1所在方向伸出足够长,就能勾住位于支撑槽1远方的工件,每一连杆42另一端均固定有一用于取出工件的执行部43;由于两连杆42在转动时连接连接框32的端部会靠近或远离,故而设计有连接框32,这样连杆42在旋转时第一卡头和第二卡头可以在连接框32内移动;每一转动套41导向孔内壁均设置有橡胶层,以当连杆42向上移动时橡胶层能带动转动套41先向上转动后连杆42能在转动套41内移动,如图4以及图5所示,执行部43关闭再打开时,驱动杆31移近至连杆42时,需要转动套41先转动,而后连杆42在转动套41内伸出,这样驱动杆31远离执行部43时,执行部43关闭才能把工件勾在两执行部43内,而执行部43也不会把工件推到远处;当连杆42向下移动时橡胶层能带动转动套41先向下转动后连杆42能在转动套41内移动,所述两执行部43为对称的两半圆结构,每一执行部43远离连杆42的端部均向另一连杆42所在方向弯曲,且当向下移动驱动杆31转动套41转动完毕时,两执行部43末端能接触,这样两执行部43能适应不同尺寸的工件,适用性更广。

所述驱动杆31上固定有一第一限位头311,在支撑槽1侧壁固定有两第二限位头12,且第一限位头311位于两第二限位头12之间,本实用新型用气缸2作为动力,也可以是液压缸还可以是手动操作驱动杆31端部,所以限位头的设计能保证驱动杆31移动距离超过转动套41转动的角度,进而破坏转动套41,且两第二限位头12不会限制驱动杆31驱动执行部43运作。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一现有的滑槽上,一般是取件装置的滑槽,使用前,打开电阻箱的炉门,滑槽伸入进炉体中,开启气缸2,气缸2推动驱动杆31,进一步连杆42将执行部43打开,驱动杆31远离执行部43移动,两执行部43关闭,进而将工件拉近现有技术中的滑槽内滑下。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