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集成吊顶的高效制热取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17282发布日期:2018-08-21 17:00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集成吊顶的高效制热取暖器,属于集成吊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的集成吊顶取暖设备主要分为光辐射取暖和热风取暖,热风取暖通常是采用发热块对空气进行加热而后通过风机带动吹出,其相比光辐射取暖方式受热更加均匀,舒适性优异,但目前的热风取暖设备存在制热效率低,安全性能相对不足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制热高效的用于集成吊顶的高效制热取暖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集成吊顶的高效制热取暖器,包括外壳、上盖板、电机、风轮、风罩、第一发热块和第二发热块,外壳呈长方形,外壳包括长度向和宽度向,电机与外壳固定安装,风轮安装在电机,风罩设置在风轮外围,风罩设有风道入口,所述第一发热块设置在风道入口,风道入口的轴线与长度向一致,所述上盖板具有两圆孔和一方孔,上盖板盖合在外壳,第二发热块设置对应风道出口设置,第二发热块设置在上盖板的方孔处。

进一步说,所述外壳、上盖板均为金属材料,还包括用于安装第二发热块的支架,所述第二发热块为PTC陶瓷发热块,支架包括内环、外环、连接体,所述内环设置外环内,所述内环与外环之间具有空隙,内环和外环之间通过点段式分布的连接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说,所述内环呈矩形框体结构。

进一步说,所述方孔的孔径与内环尺寸一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施新型采用双核发热取暖,其具有制热效果优异等优点;对发热块的设置通过支架实现安装,通过支架避免发热块对机体的热传导,可有效提升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省去上盖板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参加图1至3所示,用于集成吊顶的高效制热取暖器,包括外壳1、上盖板2、电机3、风轮4、风罩5、第一发热块6和第二发热块7,外壳1呈长方形,外壳1包括长度向和宽度向,电机3与外壳1固定安装,风轮4安装在电机3,风罩5设置在风轮4外围,风罩5设有风道入口,风轮4由电机3带动旋转,气流从风道入口进入,所述第一发热块6设置在风道入口,风道入口的轴线与长度向一致,所述上盖板2具有两圆孔和一方孔20,上盖板2盖合在外壳1,第二发热块7设置在上盖板2的方孔20处,第二发热块7设置对应风道出口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出风风道两端均设有发热块,因此可实现双重加热就,制热更高效,取暖效果优异。

本实施例所述外壳1、上盖板2均为金属材料,还包括用于安装第二发热块7的支架,所述第二发热块7为PTC陶瓷发热块,支架包括内环81、外环82、连接体83,所述内环81设置外环82内,内环81和外环82之间通过点段式分布的连接体83固定连接。PTC陶瓷发热块采用紧固件固定在PTC内环81,PTC陶瓷发热时,内环81与外环82具有间隙,热传导减弱,使用更安全。

本实施例所述内环81呈矩形框体结构。

本实施例所述方孔20的孔径与内环81尺寸一致,内环81与方孔20在安装后,内环81与外环82之间的间隙空间两端不受堵,空气流动时可带走热量,因此外环82不会出现因热传导产生高温损失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