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吸收式大温差换热机组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12240发布日期:2018-08-31 22:07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电联产供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吸收式大温差换热机组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在资源严重匮乏和环境污染日益恶化的双重压力下,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战略需要,逐渐淘汰了以燃煤锅炉房为热源的供热方式,热电联产无疑已成为当前集中供热的主要方式。随着我国社会进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城市的建设中,不断扩大的用供热规模与现有热源有限的供热能力及城市热网有限的输送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面临建筑总量不断增加、供热热源不足、管网输送能力低、热源供热半径扩大、热网投资负担加大等问题,用供热规模及供热质量与当前热源有限的供热能力、城市热网有限的输送能力之间的矛盾亟待解决。

热电联产方式是利用燃料的高品位热能发电后,将其低品位热能用于供热的综合利用能源的技术,对于传统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热网系统(图1所示)中,一次网的回水温度受末端用户(109~110)采暖装置影响,其一次网回水温度无法低于用户侧回水温度,即用户侧供回水温度75℃/50℃,电厂(101)输送热量参数130℃/70℃,导致输送温差有限。

对于传统换热站较多采用板式换热器(如图2所示),存在以下问题:(1)既有管网的供热能力不能满足当前入网供热面积需求;(2)末端热力站一次网压力低、流量小,造成换热效果差,供热量不足;(3)热力站供回水温差小,导致二次网供回水温度低,供热效果不佳;(4)传统板式换热机组一次侧的出水温度必须高于二次侧的进水温度,一次水放热量受限,热力站供热能力受到制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热网输送能力不能满足现有入网供热面积需求、老城区热网输配管网改造困难且投资大、热力站一次网压力低,流量小及供回水温差小,二次网供回水温度低,造成的供热效果不佳等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基于吸收式大温差换热机组在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应用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措施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吸收式大温差换热机组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系统包括由汽轮机组驱动的发电机组;所述汽轮机组的乏气通过管路接入凝汽器,所述汽轮机组的一部分高温蒸汽通过管路接入余热回收机组、并被余热回收机组回收用于加热一次网回水;所述凝汽器出口管路分两路,一路通过设置在管路上的冷却循环水泵接入冷却塔,另一路通过设置在管路上的循环水泵接入余热回收机组用于加热一次网回水,冷结水汇流于冷却循环水;经余热回收机组加热后的一次网回水通过管路与各吸收式大温差换热站连接;所述吸收式大温差换热站中分别设置有吸收式大温差换热机组,并在与余热回收机组相连接的回水管路上设置有热网循环水泵,经由各吸收式大温差换热站输出的热水通过二次网输送至用户。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吸收式大温差换热机组与余热回收机组输出的130℃的一次热网循环水作为动力源,且一次热网循环水以串联方式首先进入吸收式大温差换热机组的发生器,然后进入板式换热器,之后经过吸收式大温差换热机组的蒸发器降温至20℃,进入余热回收机组回水管路;用户侧二次热网循环水分两路,一路进入吸收式大温差换热机组的吸收器和冷凝器对其进行加热升温,另一路进入板式换热器换热升温后与吸收式大温差换热机组的冷凝器306换热升温后的水汇合出机组,提供给用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以热电厂余热为热源的集中供热方法,通过在换热站、热力总站设置吸收式大温差换热机组,利用一二次热网间的温差作为机组的驱动源,有效解决一次网压力低、流量小造成的换热效果差和供热量不足及热力站供回水温差小,导致的二次网供回水温度低,供热效果不佳的问题。使一次网供回水温度由传统系统的130℃/70℃,改善为130℃/20℃,拉大一次网供回水温差,在不改造既有管网的基础上,增加和提高既有管网的输送能力,降低改造投资。

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拉大一次网和二次网的供回水温差,可实现定流量增加供热量;相同二次侧热负荷需求下,可采用低流量供热,降低热网循环水泵的能耗;能够改善集中供热系统末端热力站压力低、流量小造成的供热量不足的弊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的集中供热系统相比可大幅提高热电厂的余热回收利用率,供热能力增加30%以上;热电联产热源综合供热能耗可降低40%。可将既有管网输的输送能提高80%,无需对城市既有管网的管径扩大或增设管路的条件下实现管网扩容,降低新建管网投资30%左右。

同时在二次网运行参数不变的前提下,热力站工程改造量小,有利于快速解决城市供热面积扩容与供热能力有限的矛盾。

附图说明

图1 现有技术热电联产供热系统示意图。

图中序号:101.汽轮机;102.发电机组;103.凝汽器;104.冷却塔;105.冷却循环水泵;106.热网加热器;107~108.传统换热站;109~110.用户。

图2 现有技术换热站示意图。

图中序号:201.电厂;202.传统换热站203.板式换热器204.用户。

图3 本实用新型的吸收式大温差热电联产供热系统示意图。

图中序号:1.汽轮机组;2.发电机组;3.凝汽器4.冷却塔5.冷却循环水泵6.循环水泵7.余热回收机组8~10.吸收式大温差换热站;11~13.吸收式大温差换热机组;14.热网循环水泵。

图4 本实用新型吸收式大温差换热机组示意图。

图中序号:302.发生器,303.板式换热器,304.蒸发器,305吸收器,306和凝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实施例(附图),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吸收式大温差换热机组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系统包括由汽轮机组1驱动的发电机组2;所述汽轮机组1的乏气通过管路接入凝汽器3,所述汽轮机组1的一部分高温蒸汽通过管路接入余热回收机组7、并被余热回收机组7回收用于加热一次网回水;所述凝汽器3出口管路分两路,一路通过设置在管路上的冷却循环水泵5接入冷却塔4,另一路通过设置在管路上的循环水泵6接入余热回收机组7用于加热一次网回水,冷结水汇流于冷却循环水;经余热回收机组7加热后的一次网回水通过管路与各吸收式大温差换热站8~10连接;所述吸收式大温差换热站8~10中分别设置有吸收式大温差换热机组11~13,并在与余热回收机组7相连接的回水管路上设置有热网循环水泵14,经由各吸收式大温差换热站8~10输出的热水通过二次网输送至用户15~17。

如图4所示,余热回收机组7输出的130℃的一次热网循环水输入到吸收式大温差换热机组11、12、13作为动力源,且一次热网循环水以串联方式首先进入吸收式大温差换热机组11、12、13的发生器302,然后进入板式换热器303,之后经过吸收式大温差换热机组11、12、13的蒸发器304降温至20℃,进入余热回收机组7回水管路,有效降低回水温度的同时,增加二次网的换热量,提高了管网的输送能力;用户侧二次热网循环水分两路,一路进入吸收式大温差换热机组11、12、13的吸收器305和冷凝器306对其进行加热升温,另一路进入板式换热器303换热升温后与吸收式大温差换热机组11、12、13的冷凝器306换热升温后的水汇合出机组,提供给用户15~17。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