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进侧出风的离心鼓风横流式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10525发布日期:2018-06-16 00:18阅读:56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侧进侧出风的离心鼓风横流式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冷却塔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侧进侧出风的离心鼓风横流式冷却塔。



背景技术:

冷却塔是通过水与空气接触以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而产生的蒸汽出风口排出,从而降低塔内空气温度,以达到散去工业产生的预热来降低水温的装置。传统冷却塔的进风口在塔身或塔底,而出风口通常在塔顶,此外还可以在出风口处增设风机,使蒸汽由塔顶排出,因此该种冷却塔不适用于类似通风管道、地坑之类的需要侧出风的场合。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侧进侧出风的离心鼓风横流式冷却塔,其可应用于类似通风管道、地坑之类的需要侧出风的场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侧进侧出风的离心鼓风横流式冷却塔,包括有塔体、离心式鼓风机、收水器、布水装置以及填料装置;该收水器和离心式鼓风机分别设于填料装置两侧,塔体靠近离心式鼓风机的一侧开有空气入口,离心式鼓风机的出风口与空气入口连通;塔体靠近收水器的另一侧开有空气出口,收水器设于塔体内并封罩于空气出口;该布水装置和填料装置自上而下固定于塔体内,布水装置具有喷淋热水的多个喷头,该多个喷头设于填料装置上方,并与填料装置之间形成喷洒区。

优选的,还包括设于塔体内并围闭喷洒区的挡水板。

优选的,还包括设于塔体外壁的检修门。

优选的,还包括设于塔体底部的出水阀,该出水阀门与储水底盆连通。

优选的,还包括设于塔体底部的满水阀和设于塔体内的水位检测器,该水位检测器与满水阀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设于塔体底部的排污阀。

优选的,优选的,还包括设于塔体内的固定架,填料装置以可拆卸方式固定于固定架上。

优选的,所述填料装置包括层叠的多个填料片,各填料片具有多个相互衔接的凹部和凸部;各填料片表面均具有布纹状细纹且在填料片表面开有多个入水口;相邻两个填料片之间的其中一个填料片的凹部和另外一个填料片的凸部位置对应并分别围合成多个通风腔,该通风腔的两端分别被配置为进风端和出风端,该进风端与空气入口位置对应,出风端与空气出口位置对应。

优选的,所述填料装置的所有通风腔形成蜂窝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填料片由阻燃型聚氯乙烯制作而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在塔体内自上而下设置布水装置和填料装置,并在填料装置的两侧分别设置离心式鼓风机和收水器,而塔体靠近离心式鼓风机的一侧设有空气入口,离心式鼓风机的出风口与该空气入口连通,塔体靠近收水器的另一侧设有空气出口,而收水器封罩于该空气出口,因此,离心式鼓风机再将空气抽入塔体后,该空气可以横向流动,并依次经填料装置、收水器后由空气出口排出,不仅对热水进行降温回收,而且该离心式鼓风机横流式冷却塔的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的设置,使其可以应用于类似通风管道、地坑之类的需要侧出风的场合。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中填料片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中填料片的左视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塔体;11、空气入口;12、空气出口;13、储水底盆;14、出水阀;15、满水阀;16、排污阀;20、离心式鼓风机;21、出风口;30、收水器;40、布水装置;41、喷头;50、填料装置;51、填料片;511、布纹状细纹;60、挡水板;70、检修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塔体10、离心式鼓风机20、收水器30、布水装置40和填料装置50。

该收水器30和离心式鼓风机20分别设于填料装置50两侧,塔体10靠近离心式鼓风机20的一侧开有空气入口11,离心式鼓风机20的出风口21与空气入口11连通;塔体10靠近收水器30的另一侧开有空气出口12,收水器30设于塔体10内并封罩于空气出口12;该布水装置40和填料装置50自上而下固定于塔体10内,布水装置40具有喷淋热水的多个喷头41,该喷头41设于填料装置50上方,并与填料装置50之间形成喷洒区。

使用时,布水装置40的喷头41朝填料装置50喷洒热水,热水沿填料装置50表面留下,并在其表面形成水膜,此时,位于填料装置50一侧的离心式鼓风机20可将干冷空气沿塔体10一侧的空气入口11抽进塔体10内,由于在填料装置50的另一侧对应的塔体10上设有空气出口12,且在该空气出口12上封罩有收水器30,因此,干冷空气进入塔体10后,会先经过填料装置50并与其上的水膜发生热交换,在干冷空气对水膜进行降温后变成湿热空气,该湿热空气会携带大部分降温的水进入收水器30,而收水器30对其水分吸收后,湿热空气变成干热空气由塔体10的另一侧的空气出口排出。该过程中,由于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是分设于塔体10两侧的,因此在离心式鼓风机20的作用下,进入塔体10的空气可以横向流动,由塔体10的侧部流出,因此该一种侧进侧出风的离心鼓风横流式冷却塔可以应用于类似通风管道、地坑之类的需要侧出风的场合。

为了对由喷头41喷洒出的热水进行充分降温,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还在塔体10内增设了一将喷洒区围合的挡水板60,该挡水板60可以对喷头41喷洒出的热水形成围闭导向,使喷洒出的热水可以完全进入填料装置50,以充分反应。

为了实现对塔体10内的经常维护,本实施例中还在塔体10外壁增设了检修门70。此外,还在塔体10底部增设了与储水底盆13连通的出水阀14,以便于将储水底盆13收集到的冷却水引出。而为了防止储水底盆13满水溢出,使塔体10内积水过多,本实施例中还在塔体10内增设了水位检测器(图中未示),并在塔体10底部增设了满水阀15,并使水位检测器与满水阀15连接,以便于在塔体10内积水过多时,可以通过满水阀15及时将积水排出。而当需要对塔体10内部进行清洗时,为了便于将塔体10内的污物排出,本实施例中还在塔体10底部增设了排污阀16。进一步的,为了方便清洗填料装置50,本实施例中还在塔体10内增设了固定架(图中未示),而填料装置50是以可拆卸方式固定于其上的,因此,该填料装置50不仅安装简便,而且便于拆洗。

为了增强换热效果,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的填料装置50包括层叠的多个填料片51,各填料片51具有多个相互衔接的凹部和凸部;各填料片51表面均具有布纹状细纹511且在填料片51表面开有多个入水口;相邻两个填料片51之间的其中一个填料片51的凹部和另外一个填料片51的凸部位置对应并分别围合成多个通风腔,该通风腔的两端分别被配置为进风端和出风端,该进风端与空气入口位置对应,出风端与空气出口位置对应,因此,喷头41喷出的热水会沿入水口布满填料片51表面,而填料片51表面的布纹状细纹511可以使热水与填料片51表面形成水膜且不溅落,从而使热水可以与空气充分接触,以增强填料装置50的换热效果。进一步的,还可以使填料装置50的所有通风腔形成蜂窝状结构,以避免因填料片51间距不均匀而产生的风分布不均匀的现象,以使填料装置50的面积得到有效利用,从而提高并稳定水气的热交换强度。而为了提高填料装置50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的填料片51由阻燃型聚氯乙烯经真空吸塑模机压制而成。

本发明的设计重点是:通过在塔体内自上而下设置布水装置和填料装置,并在填料装置的两侧分别设置离心式鼓风机和收水器,而塔体靠近离心式鼓风机的一侧设有空气入口,离心式鼓风机的出风口与该空气入口连通,塔体靠近收水器的另一侧设有空气出口,而收水器封罩于该空气出口,因此,离心式鼓风机再将空气抽入塔体后,该空气可以横向流动,并依次经填料装置、收水器后由空气出口排出,不仅对热水进行降温回收,而且该离心式鼓风机横流式冷却塔的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的设置,使其可以应用于类似通风管道、地坑之类的需要侧出风的场合。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