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6228发布日期:2018-09-14 22:13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用于居住空间等的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降低居住空间的湿度,增加舒适性的装置,除湿装置被实用化。

作为其结构,在具有吸入口和吹出口的主体壳内设置有将压缩机、散热器、膨胀器和吸热器依次连结为环状的制冷循环、利用吸湿部吸附水分并利用放湿部排出水分的除湿转子、加热向放湿部供给的空气的加热机构、和输送空气的送风机构。

现有技术中,在该除湿装置中已知下述结构,即,包括:第1送风路径,其从吸入口吸进空气将其向吸湿部供给并从吹出口排出;第2送风路径,其从吸入口吸进空气将其依次向加热机构、放湿部、吸热器、散热器供给并从吹出口排出;和第3送风路径,其从吸入口吸进空气将其依次向吸热器、散热器供给并从吹出口排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8758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这种现有的除湿装置中,仅利用送风机构调节风量。然而,在各送风路径流动的空气的最佳风量根据运转模式、室内环境有所不同,并不一定会以最佳的风量平衡来进行送风。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风量平衡的最优化,提高除湿性能。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除湿装置包括:具有吸入口和吹出口的主体壳;将压缩机、散热器、膨胀器、吸热器依次连结为环状并使制冷剂在其中循环的制冷循环;具有吸湿部和放湿部的除湿转子;将空气从吸入口引导至吹出口的送风部;和对从吸入口供给到放湿部的空气和放湿部进行加热的加热部。在主体壳内设置有:由送风部从吸入口吸进的空气被供给到吸湿部并从吹出口被排出的第1送风路径;由送风部从吸入口吸进的空气依次被供给到加热部、放湿部、吸热器、散热器并从吹出口被排出的第2送风路径;和由送风部从吸入口吸进的空气依次被供给到吸热器、散热器并从吹出口被排出的第3送风路径。而且,在第3送风路径设置有调节风量的风量调节部。由此实现希望的目的。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风量平衡的最优化,提高除湿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2的除湿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的截面图。

图3是表示该除湿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该除湿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该除湿装置的风量调节部件的立体图。

图6是说明控制该除湿装置的风量调节部件的控制部的结构的方框回路图。

图7是实施方式2的除湿装置的截面图。

图8是该除湿装置的转子支承部的外观立体图。

图9是表示该除湿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主体壳

2吸入口

3吹出口

4压缩机

5散热器

6膨胀器

7吸热器

8送风部

8a、108壳体

9吸湿部

10放湿部

11除湿转子

12加热部

13驱动部

14集水部

15集水箱

16第1送风路径

17第2送风路径

18第3送风路径

19、119转子支承部

20、120风量调节部

20a、120a风量调节部件

20b、120b连通开口

22、122风门部

23、123轴部

24、124支承部

25第1温度测量部

26控制部

27第2温度测量部

28湿度测量部

29第4送风路径

122a上游侧端部

122b下游侧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并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的截面图。此外,在图2中,转子支承部19省略。

图1、图2中,除湿装置包括:主体壳1、制冷循环、除湿转子11、送风部8、和加热部12。

在主体壳1的侧面配置有吸入口2,在上部配置有吹出口3。

制冷循环设置于主体壳1内,将压缩机4、散热器5、膨胀器6和吸热器7依次连结为环状,使制冷剂循环。制冷剂沿图2所示的箭头的方向循环。

除湿转子11具有从空气中吸附水分的吸湿部9和向空气中排放水分的放湿部10。除湿转子11形成为圆板状,以中心轴为水平方向的方式可旋转地竖立设置。而且,除湿转子11通过驱动部13(参照图3)旋转。另外,在除湿转子11的放湿部10的上游侧设置有加热部12。另外,放湿部10和吸热器7以相对的方式配置。

送风部8将室内空气从吸入口2输送至吹出口3。送风部8具有涡旋形状的壳体8a、固定于壳体8a的风扇电动机8b、和通过风扇电动机8b旋转的叶片8c。

加热部12对供给到放湿部10的空气和放湿部10进行加热。

而且,在主体壳1内,如图2所示,从吸入口2依次配置加热部12、除湿转子11、吸热器7、散热器5、送风部8。

另外,在主体壳1内,在吸热器7的下方设置有漏斗状的集水部14,另外,在集水部14的下方,相对于主体壳1可拆装地配置有集水箱15。

即,在吸热器7部分结露,利用漏斗状的集水部14收集该结露水使其流入到集水箱15。

进而,在主体壳1内设置有第1送风路径16、第2送风路径17、和第3送风路径18。

第1送风路径16是通过送风部8将从吸入口2吸进的空气向吸湿部9供给,并将其经由送风部8从吹出口3排出的风路。第2送风路径17是通过送风部8将从吸入口2吸进的空气依次向加热部12、放湿部10、吸热器7、散热器5供给,并经由送风部8从吹出口3排出的风路。第3送风路径18是通过送风部8将从吸入口2吸进的空气依次向吸热器7、散热器5供给,并经由送风部8从吹出口3排出的风路。

以下,对各送风路径的详细进行说明。

在第1送风路径16中,从吸入口2吸入的室内空气,被供给到除湿转子11的吸湿部9。这时,从吸入口2吸入的室内空气,其水分被吸湿部9吸附,成为干燥的空气。进而,吸附水分时由于产生吸附热,所以室内空气在湿度降低、温度上升的状态下主要通过散热器5和吸热器7的上方,经由送风部8从吹出口3被送入室内。

接着,在第2送风路径17,从吸入口2吸入的室内空气通过加热部12加热,被供给到除湿转子11的放湿部10。在放湿部10,利用吸湿部9吸附的水分通过除湿转子11的旋转驱动而移动到放湿部10。该移动到放湿部10的水分被加热部12加热,向供给到放湿部10的空气排放。供给到放湿部10的空气接受被加热的水分,成为高湿的空气。该高湿的空气被供给到吸热器7,进行冷却,由此,在吸热器7结露,水分作为水滴取出。之后,被冷却的空气供给向散热器5,冷却散热器5。而且,从散热器5夺走热,温度上升后的空气经由送风部8从吹出口3向室内送风。作为制冷循环,有效冷却散热器5,会在冷却吸热器7时使冷却效率上升。

在第3送风路径18中,从吸入口2吸入的室内空气向吸热器7供给,被冷却,由此,在吸热器7结露,水分作为水滴被排出。之后,被冷却的空气供给向散热器5,冷却散热器5。而且,从散热器5夺走热,温度上升后的空气经由送风部8从吹出口3向室内送风。

图3、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图5是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的风量调节部件的立体图。图3中,进一步详细说明内部结构,在主体壳1内设置有以除湿转子11可转动的方式支承除湿转子11的转子支承部19。在转子支承部19上还设置有加热部12、驱动部13。

本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3送风路径中设有调节在第3送风路径流动的空气的风量的风量调节部20。利用风量调节部20,能够控制在第3送风路径18中流动的空气的风量。由此,能够向吸热器7输送最佳的风量,作为结果,能够实现除湿装置的除湿性能的提高。

在一般的制冷循环中,当周围温度成为低温时,吸热器7的除湿水结冰,作为霜附着在吸热器7上。因此,为了去除附着在吸热器7的霜,需要定期停止制冷循环的运转,实施除霜运转。在霜附着在吸热器7的状态下,除了除湿性能降低之外,除霜运转中还得不到除湿性能,所以除湿能力明显降低。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例如在室温低时,利用风量调节部20减少在第3送风路径18流动的空气的风量。由此,具有增加在第2送风路径17流动的空气的风量,同时减少通过吸热器7的风量的效果。即,室内的冷却的空气难以向吸热器7供给,第2送风路径17的通过加热部12加热到比室温高的空气容易向吸热器7供给。即,通过风量调节部20,减少在第3送风路径18流动的空气的风量,由此,向吸热器7供给比室温热的空气,能够期待防止霜附着在吸热器7的效果。作为结果,能够实现除湿性能的提高。

另外,如图2所示,风量调节部20设置于第3送风路径18的吸入口2与吸热器7之间。在第2送风路径17流动的空气、和在第3送风路径18流动的空气在经过吸热器7以后一边慢慢混合一边流向吹出口3。因此,通过将风量调节部20设置在吸热器7的上游侧,能够最有效地封闭第3送风路径18。由此,通过在室温低时,封闭第3送风路径18,室内冷却的空气不易向吸热器7供给,容易将比室温高的空气供给到吸热器7。因此,能够防止霜附着在吸热器7,作为结果,能够实现除湿性能的提高。

另外,风量调节部20配置于加热部12或除湿转子11的下方。根据该结构,因为在加热部12或除湿转子11的下方的空间配置风量调节部20,所以不需要增大主体壳1。

进而,在第2送风路径17上,刚刚通过放湿部10后的比室温高的温度的空气,通过吸热器7的制冷剂流动的方向的下游侧(吸热器7的上部)的制冷剂温度较高的区域。另一方面,在第3送风路径18中,室内的空气即室温的空气,通过吸热器7的制冷剂流动的方向的上游侧(吸热器7的下部)的制冷剂温度较低的区域。作为结果,通过有效利用吸热器7,能够实现除湿性能的提高。

图3表示风量调节部20打开的状态。使用图3,对转子支承部19的结构更详细地进行说明。转子支承部19以除湿转子11可转动的方式支承除湿转子11。在转子支承部19上设置有供流入到第3送风路径18的空气通过的连通开口20b。另外,风量调节部20具有开闭连通开口20b的风量调节部件20a。连通开口20b为横长的筒形状,在水平方向开口,将吸入口2和吸热器7连通。此外,如图3、图4所示,通过在转子支承部19上设置连通开口20b和风量调节部20,不需要设置支承风量调节部20的新的支承部件,能够减少部件数量。

图4表示风量调节部20关闭的状态。使用图4、图5对风量调节部件20a更详细进行说明。如图4、图5所示,风量调节部件20a包括风门部22和轴部23。

风门部22为横长平板形状,封闭在水平方向开口的连通开口20b。另外,风门部22配置于连通开口20b内。

轴部23是圆柱形状,从风门部22的两短边向外方延伸设置。

风量调节部件20a经由轴部23被设置于转子支承部19的支承部24支承。而且,通过电动机部(未图示)经由轴部23使风门部22转动。此外,风门部22在比连通开口20b靠吸入口2侧转动。即,风门部22形成从送风方向的下游侧向上游侧打开的结构。即,关闭风门部22时,在风门部22上,通过送风部8向进一步封闭的方向作用力,得到防止制冷循环或送风部8等旋转物特有的抖动噪音的发生的效果。

另外,优选风门部22形成比连通开口20b的开口面积大的结构。如上所述,风门部22在比连通开口20b靠吸入口2侧转动。即,风门部22在比连通开口20b靠上游侧转动,在关闭连通开口20b时,风门部22从上游侧向下游侧转动。因此,风门部22的面积比连通开口20b的开口面积大时,能够使风门部22的吸入侧的面具有与转子支承部19重叠的面。作为结果,能够提高连通开口20b的封闭水平。

而且,也可以采用在风量调节部件20a的下方设置集水部14的结构。如上所述,集水部14配置于吸热器7的下方,但在本实施方式中,集水部14也配置于风量调节部件20a的下方。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集水部14采用从吸热器7的下方至风量调节部件20a的下方配置的结构。在低温等气氛中关闭连通开口20b进行运转的情况下,被转子支承部19和吸热器7包围的空间被保持在高温多湿状态,所以在风量调节部件20a的吸热器7侧的面上有可能产生结露。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在风量调节部件20a的下方也配置集水部14,所以即使是在风量调节部件20a产生结露的情况,结露水也不会向外部泄漏,能够回收到集水箱15中。作为结果,能够提高用户的使用性。

进而,对轴部23和风门部22的结构详细进行说明。可以采用将轴部23设置于风门部22的下端侧,风门部22的上端侧在吸入口2侧即送风方向的上游侧开口的结构。此外,在此所说的风门部22的下端侧是指风门部22打开的状态的下游侧的部分。另外,风门部22的上端侧是指风门部22打开的状态的上游侧的部分。根据该结构,在风门部22打开状态(通常的运转状态)下,风门部22与配置于风量调节部件20a的下方的集水部14抵接而被支承。由此,在打开状态下,在电动机部未作用负荷,所以作为结果,能够减少电动机部的故障风险。

接着,对于风量调节部件20a的动作方法详细进行说明。图6是说明控制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的风量调节部件的控制部的结构的方框图。如图3和图6所示,在主体壳1内设置有第1温度测量部25、第2温度测量部27、湿度测量部28和控制部26。第1温度测量部25设置于吸入口2的附近。第2温度测量部27设置于吸热器7。湿度测量部28设置于第1温度测量部25的附近。控制部26根据第1温度测量部25、第2温度测量部27、湿度测量部28的测量值,控制制冷循环的压缩机4、送风部8、使除湿转子11旋转的驱动部13、加热部12和风量调节部件20a。

以下,对控制部26的控制进行具体说明。

控制部26在除湿运转中根据第1温度测量部25的测量温度控制风量调节部件20a。控制部26可以构成为在第1温度测量部25的测量温度为第1规定温度以下的情况下,使压缩机4、送风部8、驱动部13、加热部12动作,利用风量调节部件20a关闭第3送风路径18。即,通过关闭第3送风路径18,减少在第3送风路径18流动的空气的风量,使在第2送风路径17流动的空气的风量增加。由此,容易向吸热器7供给通过了加热部12的热的空气,且抑制冷却后的室内空气的供给。由此,能够防止吸热器7的附霜,能够实现除湿性能的提高。此外,第1规定温度的一例为10度~20度。

另外,控制部26在除湿运转中根据第2温度测量部27的测量温度控制风量调节部件20a和压缩机4。控制部26可以构成为在第2温度测量部27的测量温度为第2规定温度以下的情况下,使送风部8、驱动部13、加热部12动作,利用风量调节部件20a关闭第3送风路径18,且停止压缩机4。此外,第2规定温度的一例是0度~4度。

如上所述,因为在一定的温度以下霜附着在吸热器7上,所以如上所述,可以构成为在第1温度测量部25的温度为规定温度以下的情况下,利用风量调节部件20a关闭第3送风路径18。然而,即使是关闭第3送风路径的状态或第1温度测量部25的温度为第1规定温度以上时,根据湿度或风量等条件,也存在产生霜的情况,为了检测结霜,可以采用如第2温度测量部27那样在吸热器7设有温度测量部的结构。即,可以构成为在第2温度测量部27的检测温度为第2规定温度以下的情况下,控制部26利用风量调节部件20a关闭第3送风路径18,且停止压缩机4,自动切换为除霜模式。即,通过关闭第3送风路径18,向吸热器7供给通过加热部12后的热的空气,作为结果,能够实现除霜性能的提高。

进而,控制部26在除湿运转中根据湿度测量部28的测量湿度控制风量调节部件20a。控制部26可以构成为在湿度测量部28的湿度为规定的湿度以下的情况下,使压缩机4、送风部8、驱动部13、加热部12动作,利用风量调节部件20a关闭第3送风路径18。此外,规定湿度的一例为30%~50%。

在高湿条件下,向除湿转子11的吸湿部9供给足够的水分量。因此,通过加热部12加热的空气通过放湿部10时,吸附于除湿转子11的水分排放到通过放湿部10的空气中,空气的温度降低。另一方面,在低湿条件下,向除湿转子11的吸湿部9供给的水分量减少。即,在除湿转子11的放湿部10向通过放湿部10的空气排放的水分量减少,空气的温度难以降低。因此,第2送风路径17的放湿部10的下游侧可能会过热。因此,在湿度测量部28的湿度为规定湿度以下的情况下,利用风量调节部件20a关闭第3送风路径18,由此增加在第1送风路径16和第2送风路径17流动的空气的风量。由此,在除湿转子11流动的空气的风量增加。即,除湿转子11的吸放湿量增加,放湿部10下游侧的温度上升减少。进而,因为第2送风路径17的风量也增加,所以在促进加热部12的散热,抑制放湿部10的下游侧的温度上升的方向发生效力。作为结果,能够防止放湿部10周边的树脂的过升温,能够期待安全性的提高。

以上是控制部26的控制。此外,上述对基于第1温度测量部25、第2温度测量部27、湿度测量部28各自的测量结果的控制部26的控制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同时进行基于第1温度测量部25和湿度测量部28的测量结果的控制。

另外,如图2所示,在主体壳1内还设置有第4送风路径29。第4送风路径29是通过送风部8将从吸入口2吸进的空气供给到散热器5,并经由送风部8向吹出口3排出的风路。控制部26可以构成为在第1温度测量部25为第3规定温度以上的情况下,使压缩机4、送风部8、驱动部13、加热部12动作,利用风量调节部件20a关闭第3送风路径18。此外,第3规定温度比第1规定温度高,第3规定温度的一例为30度~40度。

第4送风路径29是为了促进散热器5的散热而设置。特别是在高温条件下,吸热器7的吸热量增加,与散热器5的散热量的平衡失衡,散热器5的内压会上升,压缩机4有可能过热。即,通过关闭第3送风路径18,能够相对地使通过散热器5的空气的风量增加,作为结果,能够期待增加压缩机4的寿命的效果。

(实施方式2)

接着,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除湿装置进行说明。即,标注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符号的部件表示相同或同质的部件,省略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除湿装置的结构与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结构同样,关于除湿装置的整体结构的说明省略。图7是实施方式2的除湿装置的截面图。

本实施方式的特征是在第1送风路径16设有调节风量的风量调节部120这一点。在第1送风路径16流动的空气通过除湿转子11的吸湿部9。另外,在第2送风路径17流动的空气通过除湿转子11的放湿部10。这样,经由相同的除湿转子11,反复进行水分的吸收排放,所以通过吸湿部9和放湿部10的空气的风量存在最佳的风量平衡。因此,通过风量调节部120将在第1送风路径16流动的空气的风量调节在最佳风量,由此,能够提高除湿能力。

风量调节部120配置于第1送风路径16的吸湿部9与送风部8之间。除湿转子11可转动地被支承,所以第1送风路径16和第2送风路径17中除湿转子11前后的风路和除湿转子11稍微具有间隙而连通。即,在和除湿转子11稍微具有间隙的上游侧,第1送风路径16和第2送风路径17连通。另外,在与除湿转子11稍微具有间隙的下游侧,第1送风路径16和第2送风路径17连通。详细而言,在放湿部10的上游侧配置有加热部12,但在加热部12与除湿转子11之间设置有稍微的间隙。另外,在放湿部10的下游侧具有形成第2送风路径的主要由树脂等形成的壳体108,在除湿转子11和壳体108之间也具有稍微的间隙。经由这些设置于上游侧、下游侧的间隙,在除湿转子11的放湿部10前后的风路中,通过放湿部10的第2送风路径17与通过放湿部10的周围的第1送风路径16连通。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送风路径16中,在送风部8与除湿转子11的吸湿部9之间设有风量调节部120。假如在除湿转子11的吸湿部9的上游侧设有风量调节部120的情况下,从第2送风路径17流入的空气经由设置于除湿转子11的下游侧的间隙流入到第1送风路径16。该情况下,通过放湿部10后的高湿的空气流入到第1送风路径16直接从吹出口3排出。因此,在除湿转子11的吸湿部9与送风部8之间设置风量调节部120的情况与在吸入口2与除湿转子11的吸湿部9之间设置风量调节部120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流入到第2送风路径17的空气的一部分经由该间隙流入到第1送风路径16。作为其结果,能够提高除湿能力。

图8是实施方式2的除湿装置的转子支承部的外观立体图。在主体壳1内设置有图8所示以除湿转子11可转动的方式支承除湿转子11的转子支承部119。在转子支承部119的上部设置有流入第1送风路径16的空气通过的连通开口120b。另外,风量调节部120具有开闭连通开口120b的风量调节部件120a。

连通开口120b是横长的筒形状,在水平方向开口,连通除湿转子11的吸湿部9和送风部8。流入到第1送风路径16的空气通过连通开口120b,风量调节部件120a开闭连通开口120b即第1送风路径16。

这样,通过在转子支承部119上设置连通开口120b和风量调节部件120a,不需要设置支承风量调节部件120a的新的支承部件,能够减少部件数量。

风量调节部件120a包括风门部122和轴部123。

风门部122是横长平板形状,是封闭连通开口120b的部件。另外,风门部122配置于横长的筒形状的连通开口120b内。

轴部123是圆柱形状,从风门部122的两短边向外方延伸设置。

风量调节部件120a经由轴部123被设置于转子支承部119的支承部124支承。支承部124是以轴部123可转动的方式支承轴部123的一对孔,配置于横长的筒形状的连通开口120b的两侧面。在这些孔内插入一对轴部123时,风门部122在上下方向可转动。

而且,风门部122通过电动机部(未图示),经由一侧的轴部123转动。此外,电动机部配置于横长的筒形状的连通开口120b的外侧。

在以上的结构中,对风量调节部120的动作进行说明。在打开连通开口120b时,通过电动机部使风门部122转动,风门部122的面成为与连通开口120b的轴向大致平行的状态。在关闭连通开口120b时,通过电动机部使风门部122转动,风门部122的端部与连通开口120b的内表面抵接,风门部122的面成为相对于连通开口120b的轴向倾斜的状态。另外,也能够通过电动机部使风门部122转动,将风门部122保持在打开连通开口120b的状态与关闭连通开口120b的状态之间的状态。

这样,通过转动风门部122,能够自如地调节在第1送风路径16流动的空气的风量。

另外,轴部123配置于风门部122的送风部8侧。具体而言,通过电动机部,风门部122转动,打开连通开口120b时,风门部122的面成为与连通开口120b的轴向大致平行的状态。当在该打开状态下从上方观察风门部122时,风门部122的送风方向的上游侧端部122a与轴部123的距离,比风门部122的送风方向的下游侧端部122b与轴部123的距离长。这样,轴部123配置于风门部122的两短边的送风方向的下游侧。

由此,在用风门部122封闭连通开口120b时,通过电动机部使风门部122转动,风门部122的送风方向的上游侧端部122a与连通开口120b的内表面抵接,成为相对于连通开口120b的轴向倾斜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当通过送风部8送风时,风门部122的送风方向的上游侧端部122a与轴部123的距离,比风门部122的送风方向的下游侧端部122b与轴部123的距离长,所以力向进一步封闭的方向作用在风门部122上,能够防止抖动的噪音的产生。

另外,支承部124配置于连通开口120b的下侧。当将风门部122保持在关闭状态,不向吸湿部9供给空气,且加热部12动作时,除湿转子11的放湿部10或其周围的树脂温度有可能过升温。通过在连通开口120b的下侧配置支承部124,即使在万一使风门部122转动的电动机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风门部122也会因自重而向打开方向运动。作为结果,能够使风门部122向安全方向动作。

另外,风量调节部件120a配置于吸热器7或散热器5的上方。由此,能够使主体壳1小型化。进而,对风量调节部件120a的结构具体进行说明,使连通开口120b中吸热器7的上部的开口高度比散热器5的上部的开口高度高,将风量调节部件120a设在吸热器7的上部。由此,能够在吸热器7的上部风路和散热器5的上部风路的台阶差中收纳风门部122。即,能够使第1送风路径16的风门部122的压损为最小限。

另外,吸热器7的下端构成为配置在与散热器5的下端实质上相同的高度。

在这样的制冷循环中,为了吸散热平衡的最佳化,大多采取使散热器5的高度(层数)比吸热器7大。散热器5的下端配置在与吸热器7的下端实质上相同的高度,散热器5的上端配置于比吸热器7的上端靠上方,由此,与吸热器7相比,能够更大地取得散热器5的高度(层数),在转子支承部119兼作第2送风路径17、和第3送风路径18时,能够在吸热器7和散热器5的台阶差部分设置风门部122,所以能够使容积效率最大化。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除湿装置通过发挥与用户的目的对应的性能,作为用于居住空间等的除湿装置等是有用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